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传承道教养生

传承道教养生

发布时间:2020-11-01 16:45:26

1、道教文化传承了多少年

从周朝老子留下道德五千言(道德经)到现在,大约不对3000年吧,公元前771年-2018年。

2、道教的传承还剩下什么?

我先呵呵一下,也请您百度一下【道教】。你这种说法分明来自《茅山后裔》那部小说,并不是道教的教派的分法。如果这都能当真的话,《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山医卜算命】这种说法也把很多无知的人给忽悠了。况按他那个剧情发展,后面《鬼灵报告》出现清微派不就矛盾了吗?道教其实现在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两派下面又分有各派。全真派一系主修内丹,以斋醮为次修。正一派一系主要修符箓斋醮法术,以练气为辅。通常所说的茅山派,其实在道教称之为上清宗,属于正一派。道教内其实并不流行算命占卜和风水这类的术数,没有哪个门派说是专门修这个的,而且也不作为必修课。正一派最早的是天师道,祖师为祖天师张道陵。与茅山上清宗、皂阁山灵宝派合称三山符箓。正一此外主要还有如净明道、清微派、神霄派、天心派(现今还在流传肯定不止,但如神霄派、天心派也已经从原来的极度兴盛到现今衰败)。全真派的祖师为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教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门派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华山派、随山派、仑山派、清静派为七真创立。全真还有南宗(同样出自钟吕一脉,南五祖为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全真又有如武当派、纯阳派、蓬莱派、伍柳派等等。你看看《认识道教》。去道教之音网看看

3、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道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内而复容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中国学术思想的领域来看,道教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 第二 ,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4、道教历史传承悠久,三清,四御分别是谁?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优秀的历史文化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到今天一直被很好的运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道教历史传承悠久,三清,四御分别是谁?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三清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而四御是指北极紫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地以及承天效法土皇地势。下面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化被分为游戏文化与落后文化,对于那些对社会的发展期阻碍作用的文化被称为落后的文化,而对于那些能够对人们有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的文化就被称为优秀文化,对于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我们应该发痒那些优秀文化中的积极的部分,对于那些落后的文化就应该加以摒弃,以便于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都知道,道教中含有很多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落后文化,这时候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传统文化,以便于我们能够结合搜这些优秀文化的熏陶以及陶冶情操等。

道教在历史的传承中,三清和四御有分明的界限,四御中的北极紫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地以及承天效法土皇地势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界限,比如说紫薇大帝主要就是北极,而成神大地是南极,后面的两个分别代表的是天地两间。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关于道教的三清以及四御的相关知识。

5、道教神霄派传承断了么?

据说几乎无存,反正衰败得很。秘密得很。雷法派系很好传下来的真不多。在《张继宗天师崆峒问答》中有提及

6、道教爱国主义有哪些文化传承

很多

    全真教义精髓可归纳为以“三教合一、修真养性”为正道,以“识心见性、清净寡欲”为基础,以“苦己利人、济世救苦”为宗旨,最终达到“功行双全、全真而仙”的圆满境界,其实这就是“原汁原味全真教”的精髓所在,也是全真教应该回归的本源.


以下内容摘自张诚达道长发表在中国宗教杂志的文章,正好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截取用之,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层面的呼应

        国强民富历来是国人的美好期许,道教早在创教之初,就提出了“助国”、“保国”主张,《太平经》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第六十五》谓修道者当“助国得天心”;卷九十一《拘校三古文法第百三十二》则说:“天乃与德君独厚,故为其制作,可以自安而保国者也。”这里的“助国”、“保国”指的是以某种方式来协助国家治理,或者保护国家安全,其目的就是期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足。道教对价值观“富强”的祈望由古至今一脉相承。

        道教宫观的“十方丛林”管理制度,体现的就是民主原则,住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道众来自十方、去至十方,只要遵守戒律均可共住,平等劳作、同苦共难,体现了道众间的民主身份,在全真教,民主这一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

        那些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行为就是人类文明,全真教在立教之初就遵循苦己利人、先人后己,勇于担当的精神。重阳祖师在《金关玉锁诀》中要求道众“第一先须持戒,清净忍辱,慈悲十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其中的忍辱负重、与人方便等全真教义,实质就是体现了“文明”这一价值观的特征。

        全真教倡导三教合一理念,即融合儒教的伦理仁义、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清静无为,三教平等融合,不独尊一家。其最终目的是“全三教之真”。《金关玉锁诀》有云:“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重阳祖师先后在胶东地区建立了五个以“三教”为命名的组织,如“三教平等会”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圆融和谐”的主旨。另外近八百年前,丘祖更是通过万里西行创下“一言止杀”的丰功伟绩,祖师敬天爱民、慈悲济世的胸怀至今受世人礼赞,上述种种无不是对“和谐”这一价值观的回声响应。

    当下,全真道众在济世利人、开悟众生、建设原汁原味全真教的同时,更要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积极发扬道教的处世智慧和信众的群体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提升全民道德素养、疏解心理压力、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繁荣宗教学术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以增进社会各界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理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希望对您有用~~

7、道教传承悠久,三清道祖都有谁?

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这三位大神,分别代表了道教中开创天地生灵,宇宙洪荒的玄元始三气,其中元始天尊为天地主宰,排名三清之首;随后,灵宝天尊为三清中的第二位,太上老君尽管德高望重,但仅仅是三清之末。

我们都知道,道教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的“三教之一”。和佛教不同的是,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本土宗教,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道教中的至高神,在宋明之前,毋庸置疑就是所谓的“三清道祖”了。三清早在天地刚刚开辟的时候就已经从宇宙中出现,因此,是道教神话体系中的最终主宰,虽然本质上并非大道的本体,但也反应了天道运行的三种属性。

三清分别是天界三十六天之上,三清祖炁所孕育的“玄元始”三气所化。其中,得万物青睐,最早从鸿蒙中出现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其次,是上清灵宝天尊,请注意,洪荒小说里的通天教主,在正统道教中查无此人,和灵宝天尊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

灵宝天尊也被称为玉晨大道君,太上道君,因此,经常被一部分网友和太上老君混淆。三清中的第三位,当然就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我国道家先祖老子的原型所衍生的“太上老君”了。

实际上,老君虽然在三清里地位是最低的一位,但是,他反而是三清里最早出现的“三天正神”。天师道当年的经典如《太上老君开天经》《老子想尔注》,几乎都把他设定为了开天辟地,造就万物兴衰演变的第一尊神。

但是,随着道教的发展,太上老君却逐渐成了三清里的老末。

8、道教历史传承悠久,全真教和正一教,创始人都是谁?

全真教的创始人是王重阳,道号重阳子,他自称遇到仙人授予金丹真诀,后来长期在终南山修道,并且创立了全真教,其故事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作品中有所记述;正一教的创始人则是天师张道陵,本名叫作张陵,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奇人,他本来是位当官的,后来由于太爱好道术了,便弃官学道,最终创立了正一教,并在四川的天柱山飞升得道。

王重阳

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出生于富有之家,是个文武全才的能人,后来还中了武举状元进入官场,只是觉得自己为官不能造福百姓,后来就辞官回家皈依道教了,经过数年修道之后有所大成,于是便创立了全真教。传说他在正隆4年的时候,于甘河镇遇到八仙中的吕洞宾和汉钟离,于是便求取到了金丹真诀,之后就隐居在终南山修道,为了清静和避世,他在终南山里挖了个洞生活,把自己居住的洞称为“活死人墓”,也就是金庸在作品中所说的,小龙女和杨过所居住的活死人墓。

全真教

王重阳后来收了丘处机、马钰等全真七子为徒,一时间名声大震,许多人闻风而来投奔全真教,使全真教逐渐鼎盛。丘处机在元朝前期还遇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非常崇拜他称他为神仙,并且让丘处机做自己的国师,掌管元朝所有宗教事务和道教,丘处机趁机进言成吉思汗,避免了许多杀戮。

张道陵

张道陵是东汉时的江苏人,历史上关于他神奇的传说非常多,都认为他是降妖除鬼的老祖宗,名气甚至比捉鬼专业户钟馗还要大。据说他的师傅是太上老君,老君把道法传授给他之后,命他为天师,从此后张道陵的人生像开挂一样,能力变得很大,在汉顺帝时创立了正一教,被道教门徒称为“祖天师”,后来在四川苍溪天柱山飞升的时候,据说已经活了123岁,是一名法力高强的道教祖师。

9、武当功夫美名远扬,三丰派有着怎样的历史传承?

武当三丰派历史悠久,他们主要研究道教文化以及武当养生武术,并且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现在武当武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名声也是享誉国内外。

武当派在各种武侠电视剧以及小说中都会经常出现的一个武林门派,武当派的武陵地位和少林寺是一样的,所以被称之为北少林南武当。其实武当派是在明朝初期创立的,最早的时候在两千多年前是老子在武当山进行修道,并且有所成就的地方,所以武当山也是名声鹤起。而在明朝初期武当山的张三丰就创立了三丰派,张三丰是将中华的武术以及道教的文化相融合,所以就创立了武当养生武术,武当养生武术是融合了《易经》以及《道德经》其中的精华部分,并且还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等等的武术形式,所以也就形成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经过历代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并且现在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武当山第十四代掌门人钟云龙就是传承人,钟云龙他从小就练习武当武术,并且师出名门,他也一直向国内的很多道家前辈们学习。最后钟云龙也是领会了真正的三丰派文化,从此接任了武当山道教协会总教练一职,他也致力于宣传研究武当文化。在此期间他也把武当文化宣传到了国外,而且多次代表武当功夫接待过很多外国贵宾,所以现在的武当山武术也是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武当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历代的武当山传承人,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现在的武当山美誉。现在的武当太极拳都非常的普及,经常在公园里会看到一些人在打太极拳来锻炼身体。其实太极拳是对人体有益的武术,经常打太极拳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摆脱人体亚健康状态。

10、越南道教的传承

玉山祠是越南著名的道观,又称玉山寺、玉山庙,位于河内市中心还剑湖中的玉山岛上。玉山岛以40米长的太鼓桥与湖岸相连接。玉山祠合祀文昌帝君、关帝、陈兴道和吕祖等。
其中除陈兴道以外,都是明清时期在中国广泛流传的道教神祇。陈兴道(?-1300)是越南陈朝名将,民族英雄,也是越南男巫奉祀的神祇。陈兴道,本名陈国峻,自幼博览群书,及长又精于兵法和天文,收集诸家兵法,释秘八卦九宫图。1257、1284和1287年,陈兴道率军击退元朝的军队,因此,被封为兴道王,视为民族英雄。
在越南民众的心目中,陈兴道是驱除恶灵的威武象征,还能救治妇人的不孕和难产等症。玉山祠现存《玉山帝君祠记》,《记》称,玉山原是黎太祖的钓鱼台,后建关帝庙。阮朝时,由蕊溪社的信徒们修复。其后又在1842年由科举及第的文士们组织的“向善会”增建了文昌殿。
现在玉山祠是河内市的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地,祠庙建筑完好,有三重门阙、大殿、廊房和亭塔等。头门临街,门墙上有“福禄”二字。二门名曰“砚台”,右题“龙门”,联称:“砚台笔塔大块文章,唐科宋榜士子梯阶”;左题“虎榜”,联称:“窦桂王槐国家桢干,虎榜龙门善人缘法。三门为得月楼。
楼后即玉山祠主殿。玉山祠在越南宗教史上的地位,还在于此祠曾经刊印了大量的中国道教的经书,例如:《文帝全书》、《阴骘文注》、《阴骘解音》、《吕祖药签》、《关圣垂训宝文》、《玄天上帝实录》、《文昌帝君解厄宝训》、《玉皇救劫》等61种。另外,也刊印越南文人的著述,如〈会真篇〉。 又称镇武观,也称龟圣祠。其创建的年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李朝顺天元年(1010年),相当于中国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说是李朝龙瑞太平年间(1054-1058年),相当于宋仁宗至和、嘉佑年间;一说是李朝龙符二年(1102年),相当于宋徽宗崇宁元年。但其建于李朝时期则是毫无疑义的。李朝以后,真武观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民间传说,回流河内的红河堤防常被狐精和龟蛇破坏,祈求真武帝君就可以降伏妖精,断绝灾害。后黎朝时期,越南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考试的竞争十分激烈。真武观又合祀文昌帝君。
自16世纪以后,在都城考试的考生大多在同一真武观中祈求。现存的河内真武观,面对龟圣路,背靠西湖,风景优美,是河内文化古迹合旅游胜地。观内建筑,柱雕彩绘,庭院幽静,屋脊有辟邪异兽装饰,山门有匾额镇武观。正殿供奉真武大帝铜像,据称,3.46米,重4吨。此铜像铸造于后黎朝熙宗永治二年(中国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铜像为真武帝君坐像,散发,身披盔甲,左手握手印,右手持剑,膝下有龟蛇合体之造型,神态威武狰狞。 母道教是越南北方流传的一种民间宗教,崇奉越南仙女柳杏圣母。柳杏圣母又名柳杏公主、崇山圣母或云葛神人。属于越南民间信仰中的诸位神系的神灵。越南的诸位神系的神灵,女性神的地位高于男性神。柳杏圣母是越南神仙思想融合了萨满和地母信仰而出现的神灵。传称,柳杏圣母姓陈,后黎朝天佑元年(1557年)出生于山南镇天本县云葛社的黎太公家中。黎太公之妻因在怀孕时患有精神抑郁症,曾招请道士施法术。
其时,正巧玉皇大帝之次女因跌碎玉剑而被贬放人间,即降生于黎太公之家。因此,柳杏圣母就是道教玉皇大帝之次女。柳杏圣母在18岁时与桃郎成亲,但是,3年后因眷恋天庭而升天,又因赎罪未足而再被送回人间。柳杏圣母与侍女桂娘和维娘等白昼降临于清化镇石城县庸葛社。圣母在人间卖酒、乞食等变身现形,感化民众,惩罚有罪。大约在后黎朝末期回归天庭。其侍女则一直留在人间,作为沟通圣母和人世的媒介。 高台教的最高神是玉皇上帝,即道教的玉皇大帝。在越南,也称为皇官教主,居于越南民间信仰的诸位神系的最高的支配者的地位,统率各种神祇。据称,玉皇上帝属下有人间的出生和死亡两大册帐簿,每天由北斗和南曹等星神掌管。在大晦日,由灶神将人的善恶报告天界。
此外,高台教还吸收了道教的其他神灵,例如:李太白、关帝、姜太公和太上老君等。越南民众对于道教的玉皇大帝的信仰,大约开始于14世纪。越南陈朝的文人陈元旦(1325-1390)有《题玄天紫极宫》诗称:“玉皇校 红云拥”。1419年编成的《安南志原》引用《交趾通志》称,每年正月“九日,玉皇诞生日,各道观行礼拜”,接著,在14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玉皇本行集经》在越南刊行并且开始流行。高台教将玉皇大帝的信仰融合进了自己的信仰中间。

与传承道教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