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血不足百病生,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气血不足?
看一个人的气血足不足,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来观察:一看面色,通常气血足的人,一眼望过去都能看到,面色红润,肌理之间透着光泽。而面色苍白,脸上毫无血色,嘴唇发白的人绝对是气血不足。二看头发:人体的气血好不好,头发也会直接表现出来,头发浓密茂盛、有光泽,单从这二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来了。而除了年龄带来的头发变白外,年纪轻轻头发就变白,还同时伴有失眠、大量脱发等症状,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建议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手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气血充足那么,人的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暖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之一。再有还可以看人的手指甲,因为每个指甲上面都会有个半月形的小月牙,正常情况下,除了小指应都有半月形。如果十个手指上都没有这个月牙或只有2个大拇指上才有,说明人体抵抗力差、体内湿寒之气较重、气血不足。
通常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中气十足,就可以判定这人的身体一定不差。而人的声音也是气血的代表之一。气血充足的人声音洪亮有力,这也是肺气充足的重要表现。气血不正常,人的声音也会表现出来,通常身体不好的人,说话也都是病病泱泱的,有气无力的。
通常气血好的人,睡觉时入睡都会较快、睡眠质量好,基本上一晚上都不怎么做梦,也不会夜起。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如果气血虚的话,通常也代表着肾虚,那么人在睡着后,都会易惊易醒、晚上尿频、失眠多梦。再有: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无精打采,提不起精气神,老是想睡觉,这也是气血虚的表现。
综上所述,如果一旦出现以上气血不足的症状,自身应该及时进行身体方面的调理。如果身体没有大的疾病出现,可以先通过食补来进行调理,或者去看比较有名的中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喝点中药。生活中,可以多吃点红枣鸡蛋,喝开水时,里面也可以加点当归或者是红糖,这些都是补气养血的佳品,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煲点鸡汤补气。平时注意放松和休息,加强体能锻炼。
2、最好的养生方法是什么?
道德修养
“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调气。
《素问》里讲,人的衰老一是从肾气衰开始,二是从阳明胃经衰开始。我们养生保健也应首先从调理胃经之气和肾经之气开始,同时也要调理元气。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孕育而生,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古人云:“百病皆生于郁。”郁,即气不畅,气滞则血瘀,气血壅滞而不行,则病生。所以调节气机对防未病、对养生保健有着很大的作用。
元气是父母所赐,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五脏皆有元气,调理元气也是调五脏之元气,对人体健康有大益。
遵循自然法则
鸡鸣起床,天黑入睡。保持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人的精神面貌也会保持在一个持续稳定朝气蓬勃的状态。
另外最主要的是情绪不要经常波动,不生气,不闷气,时刻保持愉悦的状态,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人自然会更年轻。
女性养生尤其要注意内分泌系统的调养。少食冷食,辛辣刺激等食物,清淡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平时多喝水,另加适量运动,维持良好的身材曲线。
想要无病无忧的过完一生,就应该严格做到顺应自然,不管是在饮食方面,还是生活起居上。中医讲,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界发生变化时,身体会自然而然的跟着出现变化,所以,想要颐养天年,就是跟着自然变化调整自己的衣食住行,让身体时刻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下。
养成三大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锻炼习惯!
饮食习惯:我这里所说的不是吃多少保健品,而是自然健康饮食,不要吃太多油腻辛辣刺激食物,特别身体比较虚的人,一定要注意按时按量进补!
作息习惯:切忌熬夜,保证八个小时正常睡眠,如果工作不允许正常睡眠,那就等着身体出现症状吧!
锻炼习惯: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补不如气补!如果有熬夜或者其他不良习惯,造成身体不舒服,透支身体,累坏自己等情况,就靠锻炼保养弥补吧!
养心
每天给心归个零,从一片空白开启,少点欲望,多点平淡,你回头看看,不出半年绝对是神清气闲,四肢通达。
坚持
坚持良好的心态: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要学会调整心态, 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
坚持锻炼: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自然的老去,这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我管理,加强锻炼,就会延长衰老的时间。给自己拥有美美的,优雅的姿态,享受美好人生。
坚持健康的饮食: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3、揉腹调节脾胃吗?
可以的。
揉腹主要作用于脾胃和肠道,可通上下,驱外感诸邪,清内生百症,能改善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慢性胃炎等,特别适合有便秘困扰的老年人。
揉腹虽好但绝非包治百病,想单纯通过揉腹来调理胃肠、重获健康不太现实。空腹或过饱时不宜揉腹,过饱揉腹易出现不适,饥饿时揉腹不利气血。
最后要提醒的是,揉腹也有一定禁忌:腹部皮肤有感染者不宜揉腹;有肠炎、阑尾炎等急性炎症者不可盲目揉腹,以免使炎症扩散;腹部有肿瘤的人也不太适合揉腹。急腹症患者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能忍痛揉腹。
(3)气血调百病养生加减方扩展资料:
揉腹部的其他好处:
1、有利于减肥
因为按揉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摸揉,使腹壁部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长期坚持下来,对于腹部脂肪燃烧及减肥,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哦。不过想要一次来达到减肥目的的姐妹们,可一定要坚持哦!
2、有助于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3、防止胃肠疾病
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腹l次,每次约揉5分钟,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4、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4、【转】气血不调百病生 怎样让你的气血旺起来
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1、看眼睛: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4、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补血的方法是食用高营养的各种肉汤以及用黑米、玉米、血糯米、大米做成的糊,再加进已加工成糊状的红枣、核桃、花生、莲子、桂圆、枸杞子等。所以病后初愈者、产后妇女、老人、孩子、身体虚弱的人,多喝各种将肉烧得很烂的牛肉汤、羊肉汤、猪肝汤、鸡汤、骨髓汤、蹄筋汤等,多吃各种直接消化吸收的糊,对养生及疾病的治疗特别好。
相对来说,肉类、蛋类、鱼类这些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能明显地提高血液的质量,更容易使人抵抗力强,精力充沛。
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进入肚子里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只要与人的体质、吃的季节相搭配,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体大量出汗,而适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热,又能补充人体因出汗多而丢失的水份、糖份,这时的西瓜对身体来讲就能起到协调、补血的作用,而天冷时吃西瓜,就易导致血亏。
寒、热食物要搭配着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时,一定要配上温热性质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凉,这样就不会对身体有任何的伤害,还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品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骨鸡等。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泻。黑米、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性凉,海带、紫菜
5、百病不生怎么样
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关心的焦点,有病看不好或者看不起的矛盾,让人人都畏惧疾病,谈之色变。我想,每一个被疾病缠身的人大概都渴望过自己能百病不生。 真的可以这样吗?在最近新出版的一本书里面,王彤医生就给出了答案,他说:“百病不生没有什么难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那反过来,只要气血调和,就能百病不生了。 王彤医生是“全国名老中医”贺普仁先生的弟子,因为在气血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被誉为“中国气血养生第一人”,这次,他把他的全部研究成果奉献出来,并结合大量真实、详尽的案例,进行系统解说,目的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能气血调和。 在书中,作者不是单纯地教人如何补气血,而是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气血通补”的理念。在他看来,人体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气血不调造成的,气血淤滞和气血亏虚是疾病的主要原因。那么,要想百病不生就必须调理好气血,气血淤滞的时候要通,气血亏虚的时候要补。掌握好这“通补”的原则,也就掌握了健康的真谛。 同时,作者还为我们破除了脑中的固有观念,他指出不单单只有女性才会有气血失调的问题,男性一样会因气血淤滞或气血不足而生病,就比如说酒精肝。酒精肝固然是长期大量饮酒而引发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饮食伤了脾胃,造成体内毒素大量堆积,气血不通,血不能回归肝脏。小孩子也是如此,他们虽然是至阳之体,但气血两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家长们可千万要注意了。 说到底,不论是男性、女性,还是老年人、小孩子,都要调理好气血,因为只有气血充足并通畅,才有可能“百病不生”。知道了这个秘密,不生病的获得也就没有什么难的了,不怪出版方叫这本书是“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健康福音书”,百病不生确实很简单啊!
6、“气血不足百病生”,气血不足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呢?平时该如何预防?
气血不足百病生。日常生活中,导致我们气血不足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不足和消耗过度这两方面。
气血不足,跟身体的运化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脾主运化,吃进来的食物需要脾来帮助把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我们所吃的食物,没有转化成很好地营养被身体吸收。这是因为脾胃虚弱所造成营养无法吸收,所以应当健脾胃为主。这样我们吃的食物,才真的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所需要的营养。
身体劳累、过度疲乏、休息不好,也是气血不足的原因。当我们过于疲乏的时候,身体的气血也会更多的被身体所使用,进而有所虚弱。包括睡眠欠佳,也会出现消耗气血的情况。
对于过度消耗气血的因素,建议大家减少对身体的过度损耗。例如晚上注意睡眠,早睡早起,滋养身体。晚上睡觉前减少看电子产品,晚餐不要吃得过多,这样能够让自己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好的睡眠能够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从而让身体的气血得到恢复。
气血不足,百病生。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也就知道气和血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出现的小毛病或其他的症状,都是因为气血出现的问题。哪怕是普通的小感冒、发烧或者身体的炎症,血管的疾病等都跟气血相关。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出现消耗和不适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止损和修复。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及时地恢复到健康态。
7、为什么说经络就是用来“决生死,处百病”的?
中医认为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路线,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摩天大厦的话,那么经络就是隐藏在大厦墙里的电线网络。大厦灯火通明与否,全依仗这些电路,一旦电路出现故障,大厦就会陷入黑暗之中。人体也是如此,一旦经络不通,我们的气血就不能顺利地运送到各个脏腑,身体随之会出现问题。
《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处百病”。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全身经络可以把人的内脏、四肢、五官、皮肤、肉、筋和骨等所有部分都联系起来,就好像地下缆线把整个城市连接起来一样。通路通畅,身体才能保持平衡与统一,维持正常的活动。
2.运行气血,营养脏腑天然气需要用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同样,气血也要通过经络输送到身体各处,滋润全身上下内外。这是经络的第二个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依赖气血维持,经络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把气血等营养输送到全身,人才能有正常的生理活动。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外部疾病侵犯人体往往是从表面开始,再慢慢向里发展,也就是先从皮肤开始。经络内外与皮肤相连,可以运行气血到表面的皮肤,好像砖瓦一样垒成坚固的城墙。每当外敌入侵时,经络首当其冲,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4.反映内在,以表知里疾病也有从内而生的,“病从口入”就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使身体内的气血不正常,从而产生疾病。这种内生病首先表现为内脏的气血不正常,再通过经络反映在相应的穴位上。所以经络穴位还可以反映人内在的毛病,中医称之为“以表知里”。
5.刺激经络,调整气血人的潜力很大,我们的肝脏只有1/3在工作,心脏只有1/7在工作……如果它们出现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按照中医理论,内脏跟经络的气血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这也是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可以治疗内科病的原因。
嘴不但能吃饭,还能吃进细菌,成为疾病感染的途径。经络也一样,它可以运行气血,行使上面说的那些功能,但是人体一旦有病了,它也是疾病从外向里“走”的路。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循行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预防疾病的发展。这就好比敌人来偷袭,我们知道了它的行军路线,就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我国古代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经络的存在。古人从实用的角度给经络下了一个定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