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露养生方法有哪些 衣食住行全攻略
寒露养生须知: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百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饮食养生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度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香蕉等;回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答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2、寒露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3、寒露节气 寒露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如何调节运势和养生
一、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从位理学上来看: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
位理学上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华南雨量亦日趋减少。
二、寒露的到来,说明哪些“物转星移”?
寒露后即10月8号到10月22号,就进入农历的戌土月的范围。戌土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有金之余气,火之墓库之气,是秋冬的过度时间。这样的时间因为气不纯,又处于过度阶段,则人之运气也会发生一些小的动荡。特别是在17号、18号、19号这三天,要多加留意运气的变化。
三、寒露有哪些运势特点?
就寒露后的半个月内来看,因为位理学上戌临岁破,很容易发生变动的态势,郑博士举例:比如:搬家、调动、辞职、解聘、出差、签合同、看病、请假意料未及的事情,这些方面的就是变动的事情,就是超出你预料内的事情,往往是突然发生。当然这些“突发事件”有吉利也有凶的一面。
四、寒露期间哪些属相要警惕?
寒露期间,从命理学来看,郑博士认为属狗、属龙、属羊、属牛的朋友容易在寒露期间有动态事情发生,换言之各方面事情比较多,好的、坏的、烦心的、开心的、花钱的、赚钱的、有心理准备的、没心理准备的,一波一波的,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属鸡的朋友,也容易被戌土所刑伤,容易在工作或者是感情方面略起波折,若能心和气和,最终都可以安然度过,不过身体方面要多注意,很容易感冒、上火或者是家中长辈欠安。
其他属相在寒露期间整体还可以,当然,郑博士也希望你要谨慎为宜。
五、命理学来如何看运势呢?
从男女的命理学来看,寒露期间:由于10月8号到10月16号辛金旺;10月17号到10月19号,这三天丁火旺;10月20号到10月22号,这三天戊土主事。
因此,郑博士提醒八字五行喜金水的朋友,8号到16号,运气较好,17到19号略有波折;
如果命理八字五行喜木火的,那么17到19号这三天有转机,其他十二天一般或者较差,有需要办的事情,可以这几天来处理。
如果命理八字五行喜土的,17号到22号较好,17号之前是过度期。另外,凡是本月寒露后出生的宝宝五行喜用通常无需补水,但是需要补土的宝宝会更多一些,因此宝宝的取名也更倾向于五行为土的名字。
六、寒露的位理学意义怎样?
所谓位理学实则是屋宅风水含义,郑博士认为寒露期间,太阳在乙,天帝在辛。所以有利于修乙山、辛山,壬山、坤山三合吊照到太阳亦沾福泽。也就是说你要搬家、开业、设灶、移床、移办公桌、新添家居用品,都可以放在这样的方位,或者是这样的坐向。比如乙山,就是乙宫,即是坐东南向西北,你可以用任何一个坐向里的这个东南的方位的这个位置,也可以用这个坐向的房子,都是吉利的。但量一定要量准确了,找到房子的中心点,来找出这样的方位,其他的辛山、坤山、壬山如此类推。
这些方位,如果你本来就占到了,那么这个时间段内,你就会运气变好,各方面的事情可以积极的努力,比较容易成功。如果你没有占到,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适当的用用,如果不方便用这样的位置,也可以打扫一下这样的空间,也算是动了这里的气场,起到一定的催吉作用。
七、寒露养生应如何?
寒露时节的养生主题为养肺阴、保暖与收敛。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在平日饮食上,还应多食用芝麻、蜂蜜、牛奶、核桃、银耳、山药、萝卜等具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少食白酒、辣椒、生姜、葱、蒜类辛辣之物。由于天气转寒,渐有肃杀之气,故而每天不妨泡脚以暖足,借登高以抒怀,以早睡收敛阴津,常早起顺应阳气的抒发。
寒露之后秋收接近尾声,冬播渐渐开始,频繁的冷空气引起温差波动频繁,对于身体健康会引起一些影响,比如感冒、肠胃疾病、肺部疾病,另外在忽冷忽热的气温作用下,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高发期,请朋友们注意饮食穿衣和作息时间的安排,尽量减少温度变化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另外,郑博士提醒:进入戌土当令的寒露节气,土燥气邪,人们的心情随着季节的转变会有很大变化,很多人会有阴冷失落的感觉,特别是属狗和属龙的朋友,在这个时间会因为运气的问题,表现的比较明显,希望朋友们尽可能的稳定自己的情绪,平安过度这个期间。
郑伟建博士提醒:
1、寒露是秋天的第三个月,也是秋末,戌土当令。戌土是火土之库,也叫燥土、干土,是即将秋冬换季的时间,其气候特点是天气渐渐转凉,气温越来越低,呈现昼夜温差很大,冷空气逐渐频繁,主要是土燥和阴邪之气较重。
2、知道了哪个时间段运气好,哪个时间段运气不好,朋友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郑博士举例比如你要看病、辞职、分手、花钱这类的,我们一般归类为不好的事情,你可以安排在不好的时间段内来做,反之,比如求职、表白、签合同、结婚、开业、搬家这类的归类为好的事情,你可以尽量安排在运气好的时间段。这样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能各尽其用,因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理安排就可以了。
3、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郑博士提醒注意。
4、如果你发现自己运势不佳,财运不旺,桃花不开,那么郑博士建议你利用寒露节气好好调理自身,记住郑博士的话:调理是硬道理,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5、寒露养生有哪些禁忌?
寒露养生要注意:慎喝凉茶、忌作息紊乱、勿盲目秋冻、别过度运动。
1、慎喝凉茶
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和粗线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2、忌作息紊乱
作息紊乱不管是什么季节对身体都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年轻人,作息紊乱可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隐患。在寒露时节,最好适当早起,并在早起后舒展活动一下全身,这对预防秋末冬初高发病——血栓有一定的好处。
3、勿盲目秋冻
寒露是冷热交替的节气,寒露过后,万物随寒气逐渐衰退。这个时候,养生不宜再“秋冻”,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寒露时节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见病的侵袭。这个时候不要再穿夏季的凉鞋了,以免“寒从足生”,而应穿着舒适的鞋袜保护脚部,防止寒气入侵。
4、别过度运动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5)寒露来临怎么养生扩展资料
寒露的饮食
早在寒露之前,不少人就已经感觉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因此在饮食方面也会开始进补,又或是会吃上一些羊肉、火锅等食物来达到暖胃的目的。
其实,寒露时节在饮食方面,过度进食厚腻的大鱼大肉并非正确的选择,我们应该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适当多吃一些甘润的食物养肺润肠。
常见适合寒露养生的食物有雪梨、柿子、香蕉、胡萝卜、冬瓜、银耳、豆类、菌类等。具体落实到一日三餐上,寒露时节不妨喝一些药膳粥,可以健脾胃补中气,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6、寒露到了,该怎么喝茶才养生呢?
红茶:说到御寒暖身,红茶一定是首选。从茶性上来说,红茶性温,刺激性不大,可以生热暖腹,从而起到暖身的作用。同时,红茶中含有不少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促进肠胃的消化与吸收,具有暖胃护胃的功效。天冷时,一杯香甜的红茶,定会让你觉得暖身又暖心。
青茶: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常觉得口干舌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想要防秋燥,可以通过喝茶来解决。秋天喝茶可以选择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铁观音有着“春水秋香”的品质特点,秋茶香气高锐,令人难忘,并且有润喉、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天干燥的气候。寒露时节喝青茶,也是十分应景的选择。
乌龙茶:乌龙茶富含丰富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常喝乌龙茶可以清热解毒、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对去燥、减肥有很大帮助。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都比较出名,静坐庭院,品一杯香茗,看云卷云舒也是一大乐趣。
黑茶:黑茶可以降血脂降血糖,而且还可以降血压、糖尿病人多喝黑茶很有好处。平时常喝黑茶能够杀菌消炎,治疗肠胃、疾病,同时黑茶还能延缓衰老,好处多多。喝过的黑茶可以再次利用其煮热水,用来泡脚可以除臭消炎,用来洗头可以去屑止痒。
杜仲茶:杜仲茶是有名的保健茶,可以补肝肾、降血压血脂、美容养颜和帮助睡眠等功效,多喝杜仲茶对失眠多梦、三高的人很有好处,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在睡觉前喝一杯。
决明子茶:决明子茶同样是秋天适合喝的茶之一,因为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而且决明子茶有利于通便,对于秋季干燥容易便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水丹青:据说有四种不同的绿茶拼配而成,基本外形是“绿叶黄芽翡翠沙”,可以用温水甚至冷水冲泡,十次冲泡以后还会有很好的茶味和茶香。关键是这种的内质很好,有效物质的含量很高,喝这种茶可以明显感觉到甘爽、轻松和气息的通畅。
7、寒露节气到,气候越来越凉,身体差该如何养生?
最近天气越来越寒冷,阴阳交替,早晚温差大,如何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
1、饮食方面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此时应以平补为原则,以补肺为主。
霜降时节后,饮食原则应以滋阴润肺为宜。为防止秋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也可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润肺生津,少吃辛辣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要少吃,谨防干燥、上火。
2、运动
在秋季的时候,如果可以坚持一个比较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单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调养肺气,还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自己身体上的组织器官带来的免疫功能受损,也能增加一定的抵御能力。
此时秋高气爽,可以选择登高等运动。登高可以使肺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另外,倒行行走也是防病祛疾、延年益寿的有效健身方式之一。因倒行行走是一种反序运动,运动时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平衡能力。
3、睡眠
俗话所说的“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便非常合理。霜降后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便可养其肾精。
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另外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8、寒露养生_寒露吃什么?
寒露吃什么?
寒露的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寒露吃什么?当然是最应季的食物。
1、花生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花生是寒露前后的时令食物。因花生有滋阴润肺,抵抗肠道病毒等保健作用,而秋季保健的工作重点就是养阴防燥,所以大家可多食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补脾益气、润肺化痰,滑肠催乳。而营养学认为,花生有“长生果”、“植物肉”、“素中之荤”之称,多吃花生可补蛋白。花生仁含丰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又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泛酸、钙、磷、铁、甾醇、部分鞣质等。
花生的吃法有很多,可生食、磨成粉冲服,还可炒熟或煮熟吃。因为炒花生特别香,花生米成了一道受欢迎的开胃菜,但炒花生时,温度骤然升高至120℃以上,既清除了花生中的“自由水”,又破坏了“结合水”中的氢键,使原本味甘性平的花生变成了性燥热的炒花生。吃多了炒花生,容易上火,因此需要滋阴润肺的朋友要少食或不食炒花生。最好选择清炖、熬煮等方式。
2、鱼
“寒露鱼欢欣,抓住别放松。”寒露吃鱼有好处。秋冬季节应注意补阳抗寒、增强活力,不过进补也应适度,大家可适量吃鱼,因为鱼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秋天适合吃以下五种鱼。
常吃带鱼有养肝补血、润肤养发的功效。带鱼适宜久病体虚、气短乏力、皮肤干燥的人食用,而皮肤病、哮喘病患者则不宜食用。带鱼宜煎着吃,出锅前喷些料酒,味道更好。青鱼富含硒、碘、锌元素以及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适宜水肿、肝炎、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患者食用,不适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和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的人食用。青鱼油脂较多,适合烤着吃,保证肉的鲜嫩度。
鲤鱼富含高质量蛋白质,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鲤鱼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人食用。鲤鱼是发物,不适宜恶性肿瘤、皮肤病患者食用。鲤鱼宜红烧,烹饪时要把肠子去掉,否则破坏味道。泥鳅有药用价值,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的功效。泥鳅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并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泥鳅可能带有寄生虫,所以不能生吃,宜炖着吃。
鲫鱼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的功效,对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食疗作用。产后的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感冒并伴有发热的患者应忌食鲫鱼。鲫鱼适于做汤,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9、寒露是什么意思 寒露养生注意要点有哪些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知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养生注意要点:
1、适时添加衣物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道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
2、朝盐晚蜜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专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属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