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养生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安排膳食
根据自己的体质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既要按时按量,又要营养丰富,长久坚持,必有大收获
2、从中医角度来看,饮食养生有哪些好处?
所谓“养生之道zd,莫先于食”,以及“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都是在强调: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
食物不仅仅只是供应身体能量,也同时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现代人有数不完的文明病,不论是生理上的病、心理上的病,归根究柢都与饮食问题有关。饮食确实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而饮食内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人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饮食营养的足够摄取,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营养供给,更能使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而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新陈代谢功能活跃,则能使人生命力强盛,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就能增强,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力量就更加强大。
同时,饮食还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情况和食物的性味特点,安排适宜的饮食方案,或以养精、或以补形,且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不仅能保证身体健康,且能够预防疾病的发容生。此外,某些具有特异作用的食物,本身就能够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因此,合理的饮食不仅是强健身体的重要营养来源,更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从养生的角度上讲吃馒头好还是吃米饭好?
北方人爱米食,南方人爱面食.米类食物和面类食物都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都对身体有益,建议应该一周交换着吃.面食对胃不好的人来说食很好的主食选择,面食较于米食来说更易于胃部的消化吸收.
4、饭水分离和减肥有什么关系
我先给你解释一下这个理论。
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饭和水完全分离进食。它源自韩国,现年75岁的李祥文老先生在24岁时偶遇奇人习得这种瘦身养生方法,亲身坚持50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韩国推广和普及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前两年,台湾出版社翻译引进了李祥文的这套理论,在台湾引发一股“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热潮。
饭水分离的饮食方法规定吃饭只吃干的食物,喝水在饭后2小时和下一餐饭前2小时这段时间。吃饭时只吃干的食物,不仅能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有助消化,体内的热气还能清除废物。忍耐2小时再喝水,一方面不影响消化的充分进行,另一方面身体有需求的时候再喝水能让水分被需要的内脏充分吸收,有助于废物排出。消化充分,代谢良好就不容易囤积废物,再加上规律的饮食,体重自然减轻还不怕复胖。
但是,就科学饮食上来说,这个理论恐怕未必行的通,饭水分离太伤肠胃。还不如好好吃顿饭,可以试试一些减肥药,比如舒尔佳。
5、养生的饭食
方便的就是熬粥 做流质食物 比什么燕窝熊掌胆汁还要好 因为便宜可以天天熬 什么补品粗粮直接加在里面做就是了!我就经常这样吃!
6、我是南方人实行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吃米饭行吗
可以吃米饭的 我现在坚持饭水分离马上三个月了 每天三餐 吃饭跟汤水中间间隔两个小时,现在我基本白天都不会渴了,晚上才喝一些水。我这种不算严格的饭水分离,但是坚持这么久肠胃改善了,大便颜色正常、成形通畅。冬天手脚也比以往暖和多了。我是湖南的,每天都是米饭。你在百度贴吧搜索 平甩功 ,里边很很多人写日记,基本上都是平甩功与饭水分离一起施行的。我也是平甩功和饭水分离一起,都快三个月了。你去看看吧里别人写的日记吧。
7、饮食与养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饮食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酸与碱:食物分为酸性与碱性,一般粮食类(大米、面粉、玉米等)、肉类(猪、牛、羊等)、禽类(鸡、鸭、鹅等)、水产类(鱼、虾、贝等)、蛋类、花生、核桃、糖类、用谷物酿制的酒等,含磷、硫、氯等元素较多,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带、豆类、香菇、黄瓜等,含钾、钙、钠、镁等元素较多,则属碱性食物。酸性与碱性食物分别会给人体血液和体液带来酸性或碱性倾向。在健康状态下,人的体液一般呈弱碱性,如摄入太多酸性食物,会影响营养吸收,形成酸性体质,易患疾病;过多进食碱性食物会使人体液偏碱,也不利身体健康。日常膳食中应注意两类食物的适量搭配,力求酸碱平衡。
寒与热:食物从中医角度来说都可入药,且具寒、凉、温、热、平等性质。因体质应以阴阳协调为好,日常饮食应针对性多吃或少吃某些食物,使阴阳相调和,才是健康之本。某些病患更应注意食物寒温性。适当忌口,更有利疾病治疗。如温性食物有鸡肉、芋头、南瓜、辣椒、生姜、大蒜、韭菜、糯米、柑桔、柿子、李子、石榴等,羊肉、狗肉、胡椒、荔枝、菠萝等则性热助火;寒性食物有鸭肉、猪肉、海带、田螺、竹笋、白菜、茄子、苦瓜、香蕉等;凉性食物则有黑豆、黄瓜、芥菜、梨子、桃果、柚子等;平性食物有鸡蛋、食糖、番茄、红薯、玉米、莲藕、苹果等。要注意不同食物性质的合理搭配,保持身体阴阳调和。体质虚寒者不宜多吃温热性食物,也应视气候适当择性偏食。
精与粗:现代人越来越食而偏精,近年来出现粗食杂食热。精食通过加工已属非天然食品,并不利健康;但精食在加工中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容易导致营养不平衡,产生高生活水平下的营养不良。因此,要改变“食不厌精”的不良饮食习惯,主食粗精搭配,保证充足营养。
肥与瘦:过去,人们爱吃肥肉以保证足够脂肪。生活好了,人们又怕脂肪过多产生脂胖或胆固醇过多,易患上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其实,脂肪在人体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肥肉中含胆固醇为每百克107毫克,远低于蛋黄、虾米、鱼籽等,但含有维生素A、D,所以应肥瘦兼取。特别是正在发育的青年人吃些肥肉更有益于生长。人们普遍爱食用植物油,更应适量进食肥肉,使部分动物油发挥调节营养作用。
软与硬:食物有软硬之分,饭也有干稀之别。幼儿应多吃硬食,利于牙齿生长;老年人体质衰退多进食软食以加快营养吸收。肠胃病患者不可常食太硬太干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诱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年轻人常食硬食利于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故生活中可多食软性食物,保证营养充分吸收。最好软硬相配而有所侧重。
咸与淡:盐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血容量,控制人体细胞内外水分的流通。人体进食盐分过少会影响健康,但食盐量过高已被证明与高血压、心脏病的高发病率有联系。目前人们的食盐量普遍过高,所以要适当控制食盐量。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盐的量应在5~6克之间,相当于15~35克酱油的含盐量。
甜与苦:常吃甜食能补气血,利于解除肌肉紧张,还有解毒作用;但食甜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和血液中胆固醇增加,使身体虚胖。青少年吃糖过多会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故每人每年有8千克糖足矣。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甙类、苦味素、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作用。研究发现苦味食物具抗癌及降血糖作用,适当多些“自找苦吃”,能得到“苦口良心”的好处。
荤与素:荤者,肉食也。荤食过多给现代人带来许多身体的不适和疾病,如使胆固醇增多,心血管疾病增加,高血压及肥胖症高发等,由此人们特别是国外开始兴起“吃素”。确实,荤食过多给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多吃素食会促进酸碱平衡,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避免肥胖,还能养颜美容,但长期素食也是弊多利少。素食者会使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人体某些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引起物质交换失调,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长期蛋白质不足还是消化道肿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原因。建议每周一素食或一日荤一日素的饮食方式。
快与慢:社会节奏加快,“快餐”应运而生,大受青睐,但快餐也存在不少问题,化学添加剂较多,营养不全面,卫生条件较差,有违传统饮食文化及饮食习惯。国外目前已在兴起“慢餐”运动,以保护历史形成的饮食文化为己任,推荐丰富多彩的传统烹调方式,提倡进餐时细嚼慢咽,以帮助消化,保护胃、胰、胆等器官不受强烈刺激,降低餐后高血糖。
饥与饱:人饿了要进食。现代人生活优越,有人以享口福为首选,大吃大喝引来身体诸多疾病。那么,人应该吃饱一些还是饥饿一些好呢?《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孙思邈说: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现代人科学饮食观应是“凡食之道,无饥无饱”,即不可经常饿极也不可时常饱极。长期饥饿会使人体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而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会超过肝、肾处理氨的能力,产生氨中毒,毒害中枢神经,故最好能做到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饥饱有度。有关医学研究还表明,人饥一餐或一日还可使人体处于空虚状态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杂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身体代谢状况。
8、道教的食俗并且从科学养生的角度进行评价
食物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汉书·郦食其传》所说:“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意思。古人早就认识到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饮食养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养生(掌握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四季养生精髓。);
易经养生(群经之首,从阴阳五行变化中学习养生);
风水养生(风水是一门择地而居的学问,是一种人性最真实的祈求);
道教养生(从收心求静入手,以达到返朴归真、延年益寿的养生良法);
禅门养生(明心见性,智慧超脱,东方禅洞彻心灵的深度智慧);
太极养生(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内外双修,身心并练);
藏医养生(系统了解藏医对生命的独特观点和极具民族特色的养生理念);
食物养生(“民以食为天”向专家学习饮食科学,延缓衰老、防治疾病);
导引养生(动行与调气相结合,培育真气,舒筋健骨,平秘阴阳);
养生与修身养德(养生先养神,从古人的哲学思想中学习哲学养生)。
9、从养生和医学角度看。只吃早饭和午饭而不吃晚饭可以吗?
是不可以的,这样你的营养需求供应不上,在你晚上的这一段时间里,身体也是需要能量的,胃也是要运动的,如果你的胃是空的,那你的胃液一样的会分泌,还会导致胃痛一系列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