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身上有这么几个长寿窝,每天揉揉按按,可以保健强身?
爱美的女士总是说酒窝腋窝,喜欢养生的会关注长寿窝——,肘窝,腋窝.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身体不适时,他都会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往往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被称为宫廷养生的“第一窝”。
偶尔在这些地方按压按摩,不仅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还能起到保健和强身健体的作用。来和边肖一起看看吧~
揉眼窝可以提高视力
如今,人们过于依赖电子产品。他们经常看手机和电脑几个小时不休息,眼睛都快被淹没了。他们经常感到干燥、疼痛、畏光和流泪。眼眶中有许多穴位,如晴明,攒竹,四白,等。通过按压摩可镇静安神,还可以降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改善眼部功能,明显改善近视、老花眼、眼睛过度使用引起的视力下降、视力模糊。
如何按[方法]?
1.轻轻闭上眼睛,用食指顺时针和逆时针轻轻旋转按摩眼皮,每次10次。
2.坐起来集中注意力,用力快速眨眼15 ~ 30秒,闭眼5秒,睁眼3 ~ 5秒,眼向鼻尖移动3 ~ 5秒。
3.眼睛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6 ~ 8次,幅度最大。
耳后窝降血糖
耳垂后面的凹陷。迷走神经在耳后窝分布较深。刺激可以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据数据调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达到1.144亿!如果有相关问题,控制或逆转高血糖势在必行。而按压和摩擦耳后窝可以让你更容易达到辅助降血糖的目的。
耳背至枕骨分布有数个穴位,如甘风穴、风池穴,可将行气和血化为阳热之气,缓解落枕、失眠、眼疲劳、中风等症状。
【方法】:拇指慢慢用力按压后颅窝,慢慢呼气,然后放开5秒。如果反复按压10-15秒,可以每天按摩一次,午饭晚饭后按摩半小时。揉揉颈窝——改善咳嗽
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凹陷处。
这个地方有一个天鼎穴,天鼎穴属于首阳明大肠经,具有理气消积、消炎消肿的功效。按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甲状腺再生分泌,恢复活力,分泌正常,甲状腺疾病自然就好了。揉这个穴位对咽喉疾病的防治有神奇的效果。揉按后,半小时后可感觉喉咙清爽,缓解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适。
方法:用食指指尖按摩颈窝,每次100次,每日3~4次,力度应略痛。
揉腋窝护心扩胸
腋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腋窝”,不要小看它,它有很大的保健作用!现代医学中,腋窝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从中医角度来看,腋窝顶部有极簧点,可归心经,适度搓搓腋窝,可缓解心火,扩胸理气,调节睡眠,有助于缓解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方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顺时针按摩腋窝15次,然后逆时针重复动作,每臂持续3-5分钟。
揉腰窝——调理经络气血
位于腰椎左右凹陷处,手放在背后的接触区。定期按摩腰窝,可以协调经络气血,调和脏腑。
方法:
1双手搓热后,紧压腰窝。稍作停顿后,连续50次向下摩擦至尾骨,早晚各一次。
2揉腰:双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压腰部,用旋转力压揉30-50次,腰部肿胀为宜。
3擦擦腰,手掌紧紧压在腰上,用力上下揉搓,动作迅速有力,直到发烫。
脐窝——改善消化功能
脐窝位于腹部中央凹陷处,神阙穴所在。《医学源始》说:“人生于初,生于肚脐,生于命门,故生于十二经脉之始,五脏形成也。”
肚脐在中医称为神阙穴,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肚脐与十二经脉、内脏、四肢骨骼、皮毛和肌肉有着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肚脐与胃肠等消化系统紧密相连,围绕肚脐顺时针揉捏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虽然有保健的作用,但与各种经络和内脏、大脑、子宫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健手术。人身上有那么多长寿窝,每天都可以揉按,养生强身
方法:顺时针按摩腹部可增加结肠蠕动,帮助消化;逆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预防腹泻,一次按摩100次。
膝盖窝摩擦-膝盖护理
膝窝也叫腘窝。在窝的中央,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卫中穴,取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去湿通道,最大的排毒通道,卫中穴是这条通道上的排污口
膝窝中央卫中穴有肝经、肾经、膀胱经,益于补肾固阳,祛湿利尿,对各种疼痛有缓解作用。膝盖窝涉及大部分腿部肌肉。膝窝摩擦可以缓解腿部疲劳,防止静脉曲张,缓解关节疼痛。
【方法】搓手至发烫,掌心向上下擦膝窝30次。
揉脚-滋阴降火
《黄帝内经》说:“肾自泉来,泉满心。”人体保健的关键穴位涌泉穴有——个,隐藏在位于脚底的脚窝里,位于蜷足时足前的洼地里,这个穴位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在养生、防病、治病、保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按摩手法推、揉、打涌泉穴,能使人精力充沛,增强体质,增强防病能力。
【方法】用手大鱼际单向搓揉涌泉穴,直至脚底发烫,每次3-5分钟。除了揉涌泉穴,每天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疏通十二经脉。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按摩身体的哪个部位,力度都不能太大,有皮肤损伤、高血压不稳定、恶性肿瘤、心脏病严重的特殊人群,不宜随意按摩。
2、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方法有?
第三章 认清体质,把养生养到实处——辨清体质好养生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秘藏体质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最早涉及体质养生
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造成体质差异
体质影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
判断体质,从辨别阴阳开始
男性疾病无一不和体质有关
体形普遍看好体质明显下降
体质养生必须注重生活调摄
摩腹、捏脊,就可以有效增强体质
看一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第二节 平和体质:养生要采取“中庸之道”
顺四时,调五味,平和体质这样养护
戒烟少酒,别让烟酒毁了你的好体质
平和体质来自平和的生活环境
心平气和——平和体质的养心之道
平和体质的最佳运动方式——太极拳
鳗鱼是壮阳补肾的“鱼类软黄金”
男人的“肾之果”——板栗
杏仁补肺、润肠又养颜
民间常用的健脑益智方
糯米饭——御寒暖胃佳品
每天一袋奶,喝得科学便能老而不衰
人参杀人无过——补品的正确吃法
◎第三节 药食同源治百病——最常用的食疗方
本草动口不动手,轻松战胜糖尿病
多吃防癌食物,远离癌症
性冷淡不用慌,食疗秘方帮你忙
肺病食茼蒿,润肺消痰避浊秽
应对肾病,从吃开始
吃掉这个万病之首——感冒
胃溃疡,可用蜂蜜来调治
赶走体内毒素,告别便秘烦恼
肠炎是个慢性症,运用食疗最合适
咳嗽了,吃吃枇杷就管用
学会妙用姜,日常保健康
◎第四节 饮食不当,会致病减寿——《黄帝内经》论食忌
病从口入,80%以上的病都是吃出来的
食品安全问题——最大的健康杀手
如何避免“问题菜”对人体的伤害
精细食物别多吃——富贵病就是吃得太精细
“方便食品”损害健康到底有多方便
油炸食品,健康免疫的仇人
不良饮食习惯伤身亦伤神
忌口——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女性经期过程中的饮食宜忌
避开饮茶十忌,才能喝出健康
坐飞机前要注意的饮食三忌
根据个人体质,掌握饮食宜忌
3、学中医学是不是可以把自己身体调理得很好?
人常说西医治的是疾病,但是中医治的是人。中医一般都是大师级别的才被人所知,西医治疗思想就是哪里有问题就换哪里,而治不来了的怪病就托付给了中医大夫。对功能性损伤,中医大夫是十分拿手的。可要说是器质性损伤,还得靠西医大夫。
年轻的中医大夫,大多没有多少经验,这样就没有人愿意找他们看病,他们并不怎么出名。可是若混成名老中医,整个中国都将记住你。可是事实上即使是老中医也有很多源短命的。
我朋友大多是中医学院的学生,虽然懂些人体阴阳五行平行,可未必应用到了生活中。中医学院的学生,大多被要求会知打八段锦、太极拳、蹲桩、扎马步、一套功法拳路、健美操。这些都是学校强迫的,而且学校一般也会举行各种养生活动。
中医学院学生的课也是非常满的,朋友告诉我她总是朝六晚十一,平时周六周日还得去医院见习。不能说学中医的学生有多道么养生,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更符合中国传统养生。
有很多中医的男生或女生抽烟,他们不是不知道抽烟的危害,学医的哪一个不懂呢,可是他们还是如此任性。也有些学生不去上课老逃课,为了什么,大概是在宿舍躺着睡觉吧。
4、冬季吃什么食物罪养生?
黄帝内经的养生文化copy思想有提到四季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季不宜吃一些生发的食物,如韭菜等等。但是饮食养生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决定饮食的种类,例如:阳虚、气虚之人吃人参可以补益身体,但阴虚之人吃了人参就会雪上加霜,所以,辩体(质)养生是饮食的关键所在,这样就需要认识自己是什么体质。学习养生知识,生活的乐趣无穷啊~~~这是我学习养生之后的体会。
5、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并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进。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
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其养生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食膳、药膳、针灸、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当然,中医养生也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我国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行业市场将逐渐发展起来。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GNP的4%-5%,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了15%。2013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不同层次的需求比如养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