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季养生大全的图书目录
防止春季旧病复发的小秘密/3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5
春季宜三补/6
春天养生饮食的“三时节”原则/8
春季养肝三道粥/9
春天常吃四种食物抗过敏/11
春季巧吃黄花鱼,开胃口、助睡眠/12
春季滋养宜多吃红枣、山药/14
冬春换季时多吃韭菜的好处/16
春天吃香椿,可医食兼得/17
春天多食大蒜的好处与禁忌/18
教你巧做春季滋补鱼汤/19
春季自制养生茶/22
抗压男的春季食补方案/23
怎样做个春季排毒俏美人?/25
妙用桃花制作美容佳肴/27
吃了霉变甘蔗中毒怎么办?/29
春季上火怎么办?/30
春季哪些疾病患者吃鱼不利康复?/32
春吃竹笋的注意事项/33
春季慎防六种食品中毒/34
春节糖尿病患者六注意/38
中老年人春季宜调养风湿病/39
春天午睡有讲究/40
春季“伸懒腰”血液循环好/41
春季踏青游,延年又益寿/42
春季养生保健操/44
护肝的四个神奇穴位/45
老年人春练五不宜/47
预防春季感冒的室内保健操/48 “冬病夏治”正当时/53
夏季生活中的十种“最佳”方式/55
饮食防暑宜“三多”/57
老少夏季要补钙/60
燕麦早餐,营养一夏/62
银耳,夏天里的滋补上品/64
朝食三块姜,如得人生汤/66
清淡进补首选鸭/67
生姜能治病,使用有妙招/68
做个夏天的豆腐西施/71
夏季美白,由内而外/73
病人夏季吃水果的禁忌/74
夏吃鲜桃有讲究/76
喝冰镇啤酒七不宜/78
饮水过多当心“水中毒”/80
吃冷饮要注意什么?/81
板蓝根常服也有副作用/83
如何防治“空调病”?/84
盛夏要防冰箱性肠胃炎/85
男性夏季慎防痛风/87
男性夏目的“难言之隐”/89
切莫轻视夏季头痛/90
夏季腹泻需区别对待/92
酷暑运动八不宜/94
处理中暑牢记“五要”“四不宜”/97
夏季养生的按摩妙法/99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方式/101
夏天也少用冷水洗脚/102
夏季牙痛,对症食疗/104
有效防治“火疖”/105 初秋要防三种多发病/111
秋季养生宜练“咽”字功/113
要进补,不要“贴秋膘”/115
秋季进补注意事项/116
女性秋季的食疗秘方/118
男性入秋养生之道/120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121
日吃十个枣,医生不用找/123
芡实是秋补的排头兵/125
秋食板栗,强身健体/129
少辛多酸,山楂最妙/130
十月萝卜赛人参/132
吃出秋天好肌肤/134
滋润调理可食花/136
巧手自制防燥药膳/138
秋食海鲜,安全第一/140
秋季吃蟹要谨慎/142
“秋冻”有度防误区/144
用嘴“咬”走“秋老虎”/145
多事之秋,养肺为先/148
秋天手掌爱脱皮是咋回事?/150
秋季爱掉头发怎么办?/151
如何减轻“秋乏”?/153
秋风渐起防面瘫/155
防止秋季抑郁症/157
秋季防治小儿口角炎/158
寒露过后当心“老寒腿”/160
秋季排毒八个好方法/162
老年人健身宜登高/163
哮喘宝宝如何应对秋季?/165 冬日里的起居养生保健/169
体弱宝宝的冬季进补需知/171
不同女性的冬季食补方案/172
男性冬季话补肾/176
老年人的冬季进补需知/177
健康吃火锅,胃肠不受伤/179
冬季养颜喝好汤/180
全家老少吃山药/182
打造冬季MM的美容菜篮/184
冬天手脚冰冷多吃黑色食物/186
腊八粥里的秘密/188
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189
如何正确用人参进补?/191
自制冬季养生酒/192
冬季保健养生的误区/194
适当贪凉有益无害/196
空调“开开停停”有益健康/198
走出冬季减肥的六大误区/199
饮用药酒的禁忌/202
冬季锻炼注意事项/203
老年人过冬要防八病/205
如何注意背部保暖?/208
解决“脚冷冷一身”的好办法/209
照顾好你的胃/211
冬季泡澡全攻略/213
泡脚养生的学问/214
冬季性爱前必做的事/216
冻疮的防治/218
预防冬季感冒小妙招/219
正确长跑好处多/220
附录一宝宝药膳/223
附录二老人药膳/235
附录三女人药膳/248
附录四年轻人药膳/261
2、四季养生各养什么?
朋友:你好。
根据五行、四季、五脏、养生:
春季养肝。肝属绿色,在东方。其窍在目。知故养肝明目。
夏季养心。心属火。其色红。在南方。其窍在道舌。舌尖红,则有心火。
秋季养肺。肺属金,其色白。位在西方。其窍在鼻,鼻头红、有痤疮,鼻沟有油腻,则
肺有湿热。
冬季养肾。肾属水。其色黑。位在北方。其窍在耳。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酸
软,则属相火回旺动。
长夏养脾胃。脾胃属土,其色黄,位在中央。其窍在唇。
虚症:轻微咳答嗽,饮食量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
实症: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长夏:阴历六月)
希望对您有用。
3、四季养生菜谱
四季养生菜谱
春季养生食谱
蔬菜:笋、香椿、菠菜、柳芽、荠菜、葱、姜、蒜、韭菜、芥菜
水果:苹果、柑橘、香蕉、山楂、草莓、樱桃、梅子
海鲜:海螺、海蜇、带鱼、鲫鱼
禽肉类:鸡蛋、鸡肉、牛肉、瘦猪肉、
主食:小麦、荞麦、薏米、玉米、赤豆、扁豆、山药
饮品:茉莉花茶、菊花茶、牛奶
夏季养生食谱
蔬菜: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
水果: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瓜、桃、杨梅、乌梅、李、红枣
海鲜:青鱼、鲫鱼、鲢鱼
禽肉类:猪瘦肉、牛肉、鱼肉、鸡肉、鸭肉、动物肝脏
主食:绿豆、赤豆、小米
饮品:薄荷茶、菊花绿茶、冬瓜茶、杏仁绿茶、陈皮茶、荷叶凉茶、决明子菊花茶、桑菊茶、决明子枸杞茶、香兰凉茶、三叶茶、山楂金银菊茶、金银花绿豆茶、麦冬茶
秋季养生
蔬菜:百合、银耳、荸荠、莲藕、菠菜
水果:梨、甘蔗、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
海鲜:鳖肉、鲍鱼、鳝鱼
禽肉类:羊肉、牛肉、鸭肉、猪腰子、猪肺、鸡蛋
主食: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
饮品:乌龙茶、绿茶、花茶、红茶
冬季养生食谱
蔬菜: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
水果:橘、柑、苹果、枣、桂圆、橙子、香蕉、山楂、猕猴桃、木瓜、柿子
海鲜:虾、甲鱼、乌鱼、牡蛎、鲤鱼、鲫鱼
禽肉类:牛肉、羊肉、狗肉、鸡肉、肝脏、禽畜血
主食:黑米、燕麦、粟米、玉米、黑豆、红薯、赤小豆、大豆
饮品:红茶、绿茶、苦瓜片、茉莉花茶
(来自:百度----文库)
4、四季养生的四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夏季养生要保住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夏季昼比较长,所以人们的睡眠质量要保持好,药酒在帮助睡眠这方面是经过中药研究所的研究进行研究的,他们研究方面认为药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调节身体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药酒的调节可以舒缓压力,安神补血,在夏季药酒可以减少烦躁,减少夏季带来的不安,夏季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之要道。药酒在不同的方向进入脾胃帮助降火消炎。药酒是传承了不同的理论学说。的药酒选择要从客观的方面进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养生选择药酒要多注意。
5、四季养生常识有哪些?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类为了适应自然变化,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因此,人们既要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又要主动地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指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春天,万物生发向上,处于复苏过程之中,于五脏属肝,适宜升补,以调肝柔肝、顺应肝脏升发元气。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喜凉,这时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以养心清火扶脏祛邪。
长夏,于五脏属脾,宜淡补,可选用药膳苡仁猪蹄等。
秋天,气候渐爽但时有燥邪,这时于五脏属肺,适宜平补,以益肺润燥。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收敛潜藏,这时于五脏属肾,适宜温补,以原味滋肾填精、温而不燥。
春天,天气慢慢暖和,万物开始复苏,人体内的变化也与自然气候变化相一致,由冬季的固密收敛慢慢变为阳气初升,所以人的活动也多起来。中医认为,“由静转动、阳气渐升”是人体在春季的重要生理变化,是“人与天应”的结果。此变化能够正常进行则人体就健康无病,若进行得不正常则机体内的平衡就被破坏,人体就易患病。中医还认为,春天阳气升发,树木萌芽,与五脏中“肝”的性质相呼应,有“在脏为肝”之说,而“肝克脾”,春季肝气升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脾的运化,所以有很多人在春季胃口不佳、饭量减少,倘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行饮食调理。无论是比较健康的人士,还是有宿疾的患者,在春季进行饮食调养都必须顺应自然与人体的变化,不能再像冬季寒冷天气那样进食太多厚味温补的食物,这样不仅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而且会扰乱人体阴阳平衡,哪怕服食了厚味温补的药膳,也不一定能起到补益的作用,而且很多人吃完后还有胃肠不适的反应。
夏天,天气炎热,万物都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人体在此时的代谢也是一年之中最旺盛的时期。中医认为,夏天大自然的热气火气最大,人体的“阳气”最旺盛,容易伤害心脏,出现心烦、失眠,所以夏天要留心养心安神。
长夏(农历6月,阳历7、8月)因为天气炎热或暑湿过重,容易脾为湿困,出现头痛、头昏,不欲饮食。夏季暑热过盛,容易耗气伤阴,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和阴阳平衡。养生调补方面,原则上以清补为主,所选药膳性质偏凉或平和,以清火养阴,使阴阳平衡。甘凉、利湿清暑、少油腻为夏季常用药膳的主要特点。人体自然喜凉爽,饮食上也多愿意吃一些清淡少油腻的食物。对于部分在夏季贪凉或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导致脾胃受伤、腹泻发热、感冒的人来说,在患病期间这些药膳饮食就不宜过多服用,因为此时人体的阳气已经因寒凉而受伤、不再旺盛了,清养的时候不宜太过。
秋天,天气慢慢由热转凉、转燥,人体的代谢也渐趋平缓,养生进补也要依据这些规律进行。天气转燥转凉固然再无夏日炎热潮湿之弊,令人感到舒适,但倘若转化太快太剧烈的话,人体也会适应不了,体内的阴阳平衡就会被破坏,表现出凉燥之邪伤人为患,所以《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另一方面,秋季虽然由热转凉,但夏季余热时有反复,部分人群由于夏季调理不当或受暑热太过,到秋天后体内仍有夏季余火未消,当气候转燥后,变成燥火为患,出现口干、咽燥、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对这样的情况,就需以清平滋润为主进行调理,不宜过食煎炸动火之品。中医还认为,秋季天气肃杀,“在脏属肺”,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无论是初秋温燥,还是深秋凉燥,都容易伤肺致病,调理进补当以滋润为主,并根据天气寒温及个人身体状况选择相应凉性、温性或平性药膳,以收到滋润益肺,祛邪强身之效。虽然如此,但因为肺脏属金,恶热喜凉,故秋季养生调理药膳还是以平性和凉性为多,温补之品相对较少用。
冬天,天气寒冷,“寒主收引”,人与自然相应,机体也处于收敛潜藏阶段,代谢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吸收能力增强,所以冬季是传统的最佳调补季节。
冬季调补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其基本原则能够归纳为四个字:厚味温补。厚味不单是指冬季所服食的膳食味道浓郁,更是指膳食营养丰富,味道甘美。中医认为,“厚味填精”,意指滋味浓郁甘美的饮食补充人体所需的精华营养。温补的意思很好理解,因为冬季寒冷,阴气盛,人体需要服食一些温热性膳食来驱寒温阳。这两个特点结合在一起,就是厚味温补的冬季养生调补原则。从另一方面看,中医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元气推动的,而元气主要由肾化生,冬季“在脏属肾”,“肾主藏精”,通过冬季补益肾精能够促进元气的生成,所以冬季调补的另一原则特点能够归纳为“补肾填精益元气。”“厚味温补”与“补肾填精益元气”是冬季养生调补的原则,其中“厚味温补”是从人们服药膳的性、味方面归纳的,而“补肾填精益元气”则是从所服药膳的功能作用上归纳的,两者是统一的。
6、四季养生大全的介绍
<
7、四季养生
我有一本四季保健食谱的电子书,PDF版的,大约700K左右。需要的话站内短我,我发你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