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老养生地产项目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我觉得你可以看看四川远景设计的《恩威道源圣城》的案例。
一、项目背景
道源圣城1#地块位于大邑县鹤鸣山,属于道源圣城风景区。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区域内自然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二、设计理念
本次项目运用景区设计手法,挖掘建筑特色的魅力,赋予景区以艺术、文化活力。总体景观框架以规划主干道路景观轴为主轴线,以“入口广场——中心广场”特色为景观核心,规划形成一轴、多节点、五大景观分区的总体景观框架:
一轴:以规划入口广场——中心广场景观主轴线。
多节点:规划区内的公园、广场、绿化及水体等多个景观节点。
五大分区:广场休闲区,停车场区,休闲娱乐运动区,滨河建筑带,滨河景观带。
三、远景专家浅谈
本次项目远景着重打造地块特色景观,并采用科学的理念引导景观设计。景区的景观体系由景观节点、门户节点、景观轴线、景观控制界面、重要景观控制区等要素共同构筑而成,通过景观体系的建立,营造具有时代特征与地域特点的景区风貌。
同时,科学布局景观轴线。景观轴线是指通过景观的系统布局,形成统一的、连续的景观系统。规划考虑通过主干道的两侧的绿化的布置,同时结合建筑的灵活布局和丰富的立面,形成景区主要的景观轴线。
此外,充分挖掘道源圣城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塑造道源圣城新的景区形象。结合景区发展的要求,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环境与空间。并利用现有河道,采取滚水坝,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舒适宜水宜居的休闲好去处。
2、什么是养生,养老房产
对于养老地产的概念界定,现在业知界尚无明确地界定。根据住宅地产、商业地道产、旅游地产的概念,不难看出养老地产是用以养老的地产。而远专景设计研究院设计时所坚持的正是适合老龄化人口。内容包含了日常起居属、餐饮服务
3、想要进入国内养老地产业务,要先做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哪家公司做的比较好?
国`家对于民`间资l本进入养老产业很支持,做一个可行性研l究报告很l有必l要的。找睿信致成合作~~~是国`内地产领域最`好的咨`询公司。
4、最近国外养老地产如何走进国内养老地产或者养老机构的发展道路?
近几年来,外资养老企业大跃进式进入中国,与国内企业合作、项目落地的新闻频见报端。其中最为显眼的有三大外资主体:一支是以CPM、Emeritus、Fortress、ABHOW为代表的“美国系”;另一支是以RIEI、WISNET、大阪长寿控股公司、韩国书佑集团为代表的“日韩系”;最后一支是以Colisée、Orpea为代表的“法国系”。
外资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常州、南京等二线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这主要与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定位高端有关,它们倾向于选择有一定消费能力、老龄化趋势明显、尚有开发空间的城市。
归纳起来,外资参与国内养老地产及养老服务业有以下八大特征:
特征一: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型、CCRC开发模式
外资在我国开发养老地产主要有三种模式:社区嵌入型、城市医养结合型和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第一种模式——在社区中嵌入养老公寓,代表项目是凯健国际,凯健国际.浦东苑选址在世博辐射圈高端社区内,北京椿萱茂.凯健选址在远洋地产高端住宅项目远洋天著别墅社区内。
第二种模式——城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代表项目是上海礼爱颐养院,距离最近的医院仅有8分钟车程,颐养院内部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与嘉定地区三家医院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
第三种模式——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代表项目有星堡中环项目,为老人提供卓越的一站式退休生活服务与定制化协助式生活服务。宜兴九如城养老综合体也是CCRC模式的典型代表,它要打造的是一个包括养老院、医院、购物中心、绿色食品基地、酒店、学校、公园、公寓等形态,同时高度集合养老养生需求,覆盖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照顾区和临终关怀区等功能区,满足养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体。
对于国内开发企业极力追捧的度假型养生养老机构,外资企业目前涉猎较少。
特征二:主要瞄准高端养老市场
从已开业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来看,外资主要瞄向高端养老市场:
如凯健国际位于上海的2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收费,人均每个月一万元左右;星堡中环的收费采取了“月费涵盖全包式”,即除了一次性5万元左右的入住费外,每月费用从7100元到3万元不等;青岛的大阪长寿控股公司日式高级老人公寓,入住押金高达200万元;泰康之家.燕园入住起步价20万元。
特征三:进入介助介护养老市场
根据年龄及身体机能,养老客群一般分为四类:活跃老人、独立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由于介助、介护市场服务难度大、风险高,国内企业目前还不愿意触碰这块领域,导致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机构绝大多数都是面向活跃老人和独立老人,而在照料介助、介护老人方面目前仍有所缺失。外资机构凭借丰富的服务经验,进入这两大细分领域,如术后康复市场、老年痴呆市场、中风后遗症护理市场等,这成为他们发挥优势的空间。
如凯建国际.徐汇苑提供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外科手术的术后恢复、康复、理疗服务;椿萱茂·凯健(亦庄)老年公寓主要针对高龄、部分失能、失能老人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上海礼爱颐养院主要面向专业护理失智、失能长者,以护理“老年性痴呆”为主要特色,涵盖各种痴呆症护理、帕金森症护理、中风后遗症护理、手术后康复护理、骨折及其他重度护理等;Orpea南京项目主要接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宜兴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内设有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专门针对术后康复和老年病及慢性病诊治的老人。
特征四:全面渗透90%的居家养老市场
基于中国90%的老人居家养老的国情,外资机构非常关注这块市场,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美国Fortress和复星集团开始进军居家养老市场,将美国高品质的家庭护理管理体系引进中国,服务范畴包含专业评估、照料服务、护理服务、医护服务和专业医师健康宣讲教学等,另提供专业术后康复护理套餐和其他居家护理服务。
瑞典爱生雅集团与新加坡宜康医疗保健集团早在2011年就在上海启动“居家护理”业务,引进瑞典及新加坡先进的居家护理理念、经验和技术,向中国的居家老人提供全面护理与观察服务、根据医嘱的健康护理指导疾病预防与康复训练服务、常见疾病的专业护理等。
特征五:利用旧设施改造
为减少前期的开发投入,外资机构常利用旧设施改造成养老机构,如星堡中环项目由复星集团收购的一栋商办物业改造而成,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上海礼爱颐养院是将协通集团曾经运营的度假村酒店重新改修而建的;大连日托中心项目是把大连市的一家公建养老院进行适老化改装而成的。盘活旧有设施前期不需要投入土地成本,并且可以降低建安成本,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从而能够极大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因此成为外资机构追捧的模式。
特征六:加速连锁扩张步伐
外资机构想进驻中国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大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迅速扩张。
日本WISNET早在2004年正式进军中国老年人居家护理市场, 2011年,公司又在大连开业养老服务中心,目标是今后在东三省建设600多处类似的养老服务中心。
日本RIEI于2011年在北京开设礼爱老年看护服务中心,于2013年在上海开业上海礼爱颐养院,今后3年的目标是“以中国为中心,增设20个海外的养老服务中心”。
日本大阪长寿控股公司于2011年在青岛设立第一家日式高级老人公寓,计划10年内开设100家类似的老年公寓。
美国CPM在中国开设子公司——凯健国际,专注于在中国开设老年康复护理机构,总部设在上海,目前在上海和北京开设三家养老服务机构,将在常州开设第四家养老服务机构,未来将以上海及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
法国Colisée已经开始向中国市场发展,并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计划五年内开设50家养老机构。
特征七:与本土企业组建战略联盟
除了以直接投资开发的形式进入中国养老护理市场,更多外资正在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全面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
美国Fortress与复星集团共同创立上海星堡,致力于在中国发展养老社区项目,双方投资比例各占50%股份,以“星堡”作为品牌进行连锁开发,已开发的项目有上海星堡中环一期、星堡浦江社区,星堡中环二期将于2018年初开业。
美国CPM与远洋地产组建中外合资企业,用于在中国开发和经营养老地产项目,目前已经落地运营的项目是椿萱茂.凯建,合资公司还计划在远洋地产开发的社区中嵌入类似的养老服务机构。
日本RIEI与上海协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上海市嘉定区合资创办了“上海礼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双方出资比例各占50%,首个项目上海礼爱颐养院于2013年在上海开业运营。
法国Colisée其进入中国后建设的首个项目落地广东,Colisée负责提供养老机构的设计、运营及服务,中国方面则负责提供土地、养老机构建设。
法国Orpea于2017年与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合作,落户长沙北辰国际健康城,为项目提供国际领先养老健康技术和管理资源。
特征八:衍生产业紧跟布局
养老产业涉及领域比较广,除了核心环节的养老服务业以外,上下游的医疗设备供应、健康食品供应、护理人员培训等配套产业,也是关键环节。外资也加紧布局中国的养老衍生产业。
日本护理器械界最大的日医学馆从2012年在上海市成立合资公司,并首先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始销售轮椅等护理用具,2017年3月财报公示销售额已达到2766亿日元。
美国星堡除参与养老社区的开发、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以外,还为国内多个养老地产投资与开发商提供专业的养老咨询顾问服务,涉及北京、上海、大连、宁波、杭州等城市。
美国ABHOW向国内的养老地产开业企业输出培训服务,在帮助开发企业引入了第三方、为其提供专门为养老社区设计的IT系统的同时,针对目前中国养老市场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也为开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培训和咨询服务。
5、现在国内高端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哪些
养老地产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的一种巧妙融合。有了养老地产之后,入住后的老人既能享受到专业的机构养老服务,又能体会到在家养老的舒适和安心,一举两得。
2019年10月17日,在北京首个共有产权养老试点项目——恭和家园,首批139户家庭共有产权证书开始发放,,养老企业与购房者按照5%和95%的比例共同持有房屋份额。
恭和家园
6、国内养生养老+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项目有哪些呀?
万科、绿城不是在做养老产业吗?
我建议你可以再这两个企业的案例里搜搜看。
万科随园嘉树,--------良渚文化村
绿城的项目,在---------桐乡乌镇
具体我也帮你复制黏贴了,你自己网上看看。
7、养老地产市场研究调查:上海的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如何?发展潜力大吗?
答: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昨天发布的2014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专测统计信息显示,从属2013年末至2014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又增加了26.36万人,增长6.8%,占总人口比重从27.1%增至28.8%。
就在一年前的统计信息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负责人表示,2013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7.1%,上海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仅仅时隔一年,上海的深度老龄化又进一步加剧。
8、2019年保险养老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养老地产行业前景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我国从2000年开始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其发展速度正在逐渐加快。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人,其中“失能老人”的总数已超3700万人。我国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53年的4.4%增长到2013年9.7%,并且还在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0年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亿,预计2026年将达到3亿,2050年为4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根据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51-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预测,预计到2015年,约有1295万老年客群将选择养老宜居社区,未来适老宜居社区发展潜力巨大。据测算,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有4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万亿元,潜力巨大。
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养老地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由于养老地产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市场养老的模式刚刚起步,普遍存在养老住宅入住率不高,表面上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