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医角度来看,饮食养生有哪些好处?
所谓“养生之道zd,莫先于食”,以及“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都是在强调: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
食物不仅仅只是供应身体能量,也同时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现代人有数不完的文明病,不论是生理上的病、心理上的病,归根究柢都与饮食问题有关。饮食确实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而饮食内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人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饮食营养的足够摄取,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营养供给,更能使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而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新陈代谢功能活跃,则能使人生命力强盛,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就能增强,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力量就更加强大。
同时,饮食还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情况和食物的性味特点,安排适宜的饮食方案,或以养精、或以补形,且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不仅能保证身体健康,且能够预防疾病的发容生。此外,某些具有特异作用的食物,本身就能够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因此,合理的饮食不仅是强健身体的重要营养来源,更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2、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
就是研来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自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百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度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知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道延年益寿的上品药。
3、中医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抄”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袭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广起居有常”zd,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4、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应
中医养生的饮食6原则:食要早、食要少、食要暖、食要缓、食要淡、食要软。
食要早早就是到了饭点得吃饭。另外,从中医的角度讲,上午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还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尽量早吃,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食要少古人常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就是说每餐饭留那么一两口,给肚子两分的空间。《黄帝内经》也提倡“饮食有节”。澳大利亚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食要暖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
食要缓这个缓,一来是说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二来是想强调要把吃饭当成一件惬意的事情,别吃得太累。
食要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淡字,是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
食要软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软不吃硬”,所谓“硬食”,除了指坚硬的果实类物品外,还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腻一类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说到底,6原则其实就是让饮食顺应食物和人体的自然。
现代人很注意饮食,网上关于长寿老人怎么吃、吃什么的介绍很多,发现,这些长寿食谱都不一样,有些老人平生吃素,另外一些老人却很爱吃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心情开朗,没有忧虑。所以,调摄精神、心态,才是养生的重点。
5、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
中医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
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复多病早衰。
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以使人们保持经历充沛,达到身强体壮的效果。
3.多吃良药:良药对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有着神奇的功效。制
4.温顺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性情对于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有莫大的好处。
5.适饮药酒:药酒往往可以帮助人们排除烦躁的思绪,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6.均衡营养:平时饮食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荤素合理。
保健养生的8个小知识:
1、别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 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4、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室凉性的,可以喝红茶,因为红茶属热性。多吃知可以补血的东西。
5、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6、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7、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8、可以经常喝茶,科学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叫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体质,道抵抗疾病。
6、中医养生原则是什么 怎么养生正确饮食 四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观点是天人合一,如《内经》上说,人体要顺天时,即顺五运六气的变化,其秘决关键是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人体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体养生一定要注意从春季开始。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特别要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春季饮食,要点是以平补为原则。夏季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老人应少吃油腻食物,体弱者应避免食用冷饮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秋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冬季 “寒”, 寒气袭人,是气候变化的特点。人体新陈代谢变缓,虽说可以保存体力,但也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
(6)中医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扩展资料:
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等。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荠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药乡购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