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所采用的半放养的养殖方式有什么好处
这种养殖方式适合母猪的饲养。
1、这种饲养方式,增加了猪只的运动量,从而使母猪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母猪的发情配种。
2、减少母猪的肥胖,保重母猪有健康的体魄,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难产率。
3、增加光照时间,保证一些维生素的合成。
总之,这种饲养方式适合母猪的饲养。
对于育肥猪来说,不提倡这种方法。因为猪的能量消耗大,不利于肥猪增肉长膘。
2、如何确定养猪生产工艺?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和养猪生产效率,确定生产工艺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确定生产模式
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必须根据当地的经济、气候、能源等综合条件来决定,最终要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可照搬硬套不适用的生产模式。例如,养殖规模小的采用集约化饲养,就会投资高,栏位利用率低,从而加大生产成本。同样是集约化饲养,可以采用公猪与待配母猪同舍(不同栏)饲养,也可以采用分舍饲养;母猪可以定位饲养,也可以小群饲养。各类猪群的饲养方式、饲喂方式、饮水方式、清粪方式等,都需要根据生产模式来确定。
(2)确定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是指相近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群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或组织自然交配,使其受胎后及时组成一定规模的生产群,以保证分娩后形成确定规模的泌乳母猪群,并获得规定数量的仔猪。生产节拍一般采用1、2、3、4、7天或10天制,要根据猪场规模而定。例如,年产5万~10万头商品肉猪的大型企业,可实行1天或2天制,即每天有一批母猪配种、产仔、断奶、仔猪保育和肉猪出栏;年产1万~3万头商品肉猪的企业多实行7天制;规模较小的养猪场一般采用10天或12天制。
(3)确定工艺参数
为了准确计算猪群结构,即各类猪群的存栏数,猪舍及各猪舍所需栏位数、饲料用量和产品数量,必须根据养猪的品种、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环境设施等,实事求是地确定生产工艺参数。表1列出了一个万头猪场的工艺参数。
表1 万头商品猪场工艺参数
(4)计算猪群结构
根据猪场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不同阶段组成不同类型的猪群,计算出每一类群猪的存栏量就形成了猪群结构。
以年产万头商品肉猪的猪场为例:年产总窝数为1193窝(窝产仔10头,从出生至出栏的成活率为0.9×0.95×0.98),生产节律为7天,每周泌乳母猪数为23头;分娩率95%,发情期受胎率80%,哺乳仔猪成活率90%,保育仔猪成活率95%,生长育肥猪成活率98%,其猪群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万头猪场猪群结构
表2 万头猪场猪群结构(续)-1
(5)猪栏配备
现代化养猪生产能否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关键是猪舍和栏位配置是否合理。猪舍的类型一般是根据猪场规模按猪群种类划分,而栏位数量需要准确计算,计算栏位需要量方法如下:
各饲养群猪栏分组数=猪群组数+消毒空舍时间(天)/生产节律(7天)
每组栏位数=每组猪群头数/每栏饲养量+机动栏位数
各饲养群猪栏总数=每组栏位数×猪栏组数
如果采用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小群饲养、泌乳母猪网上饲养,消毒空舍时间为7天,则万头猪场的栏位数见表3。
表3 万头猪场各饲养群猪栏配置数量(参考)
3、怎样根据母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
饲养妊娠母猪,应按照它的特点和胚胎发育的规律采用相应的饲养方式。
(1)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 一部分经产母猪断乳后体质瘦弱,为了使它担负起下一个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一般在妊娠后20~40天,加上配种前的10~14天,共计一个多月时间内加喂含蛋白质高的精料,待体况恢复后以青粗饲料为主,并按饲养标准喂养。到妊娠80天后的妊娠后期,再多喂精料,以加强营养的需要,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且妊娠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妊娠前期。
(2)前粗后精的方式 对配种前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由于妊娠前期胎儿较小,母猪本身的体况亦很好。因此,不需要另外增加营养,一般可按配种前的饲养水平来喂养。到妊娠后期,适当增加精料喂量,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 主要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前者本身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后者生产任务繁重、营养需要量较大。因此,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到分娩前一个月达到高峰。一般在妊娠初期可多喂些青粗饲料,以后逐步增加精料比例,尤其是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
4、常见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哪几种?
现代化养猪生产一般采用分段饲养、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图19),猪场的饲养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不一样,不同猪群的生理要求也不同,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不同的饲养阶段,实施全进全出工艺。现在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流程:
图19 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247226(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育肥期。
三段饲养两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还可以重点采取措施,例如分娩哺乳期,可以采用好的环境控制措施,满足仔猪生长的条件,提高成活率,提高生产水平。(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在三段饲养工艺中,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猪的体重达20千克,转入生长育肥舍。断奶仔猪比生长育肥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育肥舍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
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相比,是将育肥期分成育成期和育肥期,各饲养7~8周。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育成、育肥四段。此工艺流程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以上几种工艺流程的全进全出方式,可以采用以猪舍局部若干栏位为单位转群,转群后进行清洗消毒,这种方式因其舍内空气和排水共用,难以切断传染源,严格防疫比较困难;所以,有的猪场将猪舍按照转群的数量分隔成单元(图20),以单元全进全出,虽然有利于防疫,但是使夏季通风防暑困难,需要经过进一步完善;如果猪场规模在3万~5万头,可以按每个生产节律的猪群设计猪舍,全场以舍为单位全进全出;或者部分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是比较理想的。
图20 单元式饲养泌乳母猪舍平面布置图248227(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大型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多点式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其工艺流程如图21。
图21 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249228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负担。
5、建一个2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猪场要多少投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根据各地的条件不一样,大约在20~40万元之间。这是指初次投入20头母猪一条龙饲养,区别也很大有180斤出栏也250斤出栏,饲料有现金也有赊欠,猪栏有水泥地面也有高床和发酵床。只有根据你的需求自己计算才是对的。
6、未来中国养猪业将会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模式
未来养猪业发展四大趋势
01适度规模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不刻意追求规模,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发展相应的规模。通过种养结合,利于发酵、青贮等生物技术,将中低档饲料原料转化为优质或可利用的动物饲料,将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转化为安全的有机肥,实现生态循环养殖。尽管养猪生产水平略低,但综合经济效益可观。
02智能养猪
通过智能感知、自动控制、监控预警等技术,提升养殖生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与投入品消耗。猪场管理人员方便查看每头猪信息,从而实现对母猪的精确饲喂和数据管理,实现养殖场饲喂,精确养殖,智能养猪。
03动物福利
目前国内大多数猪场都是采用母猪限位栏来饲养,但是对母猪的健康造成了巨大伤害,使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利用年限缩短、死亡淘汰率升高,对整个养猪业都造成了负面效应。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施以合理的管理措施,家畜便能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有助于保持和改善家畜的健康,提高家畜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福利保护,并以此设置贸易壁垒,限制非动物福利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实施动物福利,对动物、对人类健康、对产品出口都有好处。
04低碳排放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产业之一。其氯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其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3,在不同畜种中,虽然牛的排放居首位,但由于中国的猪远多于牛,养猪业的排放总量也非常大。没有低碳畜牧业,就没有低碳生活,解决养猪业的碳排放问题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更多养猪行情,请关注伟业集团公众号,最新讯息实时推送!
7、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散养母猪的生产性能?
1、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品种不同繁殖能力也不相同, 用大约克作第一母本,繁殖性能好、窝产仔多、哺乳力强、增重快、产后发情早,是一个很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的优良品种。
2、后备母猪的选留,农户在选留后备母猪时, 选择母性好、性情温顺、窝产仔多、乳汁的质量好( 乳汁黏稠) 的经产母猪后代留作后备母猪。当仔猪28~30 日龄时, 在同窝仔猪中挑选体格健壮、乳头7~8 对的仔母猪打耳标, 留作后备母猪。
3、控制膘情,母猪空怀期及后备母猪配种前, 膘情不能过于肥壮,过于肥壮的母猪卵巢被脂肪包裹, 易引起发情迟缓, 或发情时排卵少, 甚至只发情不排卵。因而, 体况过肥也是造成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之一, 因此, 空怀母猪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
8、饲喂妊娠母猪有哪几种方式?
在母猪的妊娠期内,根据母猪的生理及体况条件,应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其饲养方式主要有三种:
(1)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膘情差的经产母猪。即在母猪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一般从配种前10天开始到配种后20天的1个月时间里,要加喂精料,特别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待体况恢复后再按饲养标准饲养。妊娠80天后,由于胎儿增重较快,日粮中再添加精料,以加强营养,这样日粮就形成一个高—低—高的营养水平(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妊娠初期)。
(2)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因为初产母猪配种后本身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哺乳母猪担负着双重的生产任务。因此,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应随着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分娩前1个月达到最高峰,但在产前5天左右,日粮应减少30%,以免造成难产。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因为妊娠初期胎儿还小,加之母猪膘情较好,就不需要另外增加营养,用一般青粗饲料饲喂即可。到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增快,营养需要量增加,就应增加精料的喂量。
9、分娩母猪产后饲养的方式是怎样的
如何饲养妊娠母猪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
良好的体况是母猪保持较高繁殖力的重要保证。
过瘦的母猪对繁殖力的影响可以从断奶-发情间隔时间长、产仔数小反映出来。过肥的母猪同样可以影响繁殖性能。所以在饲喂上一定控制喂量。如果饲喂太多饲料会造成如下几点影响:1.造成饲料的浪费。2.增加母猪代谢的负担(尤其夏季)。3.长期喂过多的饲料会造成母猪体重过大而使以后的维持需要增加而成本加大。4.妊娠期过度饲喂和长膘可能造成哺乳期母猪厌食或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母猪过度失重和泌乳力下降,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力和仔猪发育。5.配种后25天母猪在生产中一般要求7~8成膘,因为母猪过于肥胖会导致受精卵死亡。
母猪妊娠早期诊断。
母猪配种3~4周时,用拇指和食指捏压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间的腰背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受孕,脊背凹者即未孕。
母猪保胎措施。
母猪怀孕后,合子在第9~13天内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妊娠后第三天出现第二个死亡高峰,两次死亡数占合子总数的30%~40%,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天。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损失减到最低限度。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生产中,一是母猪妊娠的第一个月应吃好、睡好、少运动,一个月后应尽量多运动,每天最好放牧1~2小时,或在大运动场地自由活动2~3小时,以增强妊娠母猪的体质,使其能顺利分娩,减少死胎。要防止母猪由于挤撞、咬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妊娠初期,特别是第一周遇高温(32~39℃),很容易造成死亡,3周后抗热能力增强,因此,夏季要注意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同时,夏季母猪易遭蚊子、苍蝇、毒虫等侵袭,不但影响休息,妨碍胎儿健康生长,还会传染疾病。因此,春末夏初要及早设纱网防蚊。在蚊虫出现的高峰期,每3天喂1次维生素B1,喂量30~40毫克,这样母猪会产生一种蚊虫不敢接近的气味;也可将番茄叶和薄荷叶捣烂,取汁涂擦在母猪身上,有较好的驱蚊作用,又不危害牲畜。及时清除粪便,定期进行消毒,可采用消毒药物百毒杀或次氯酸钠等。不能用生石灰或火碱带母猪消毒,以防猪只受到伤害。如采用湿拌料喂猪,应尽量避免剩料,剩料及时
清除,以免发酵霉变。二是雨雪天或过于寒冷的天气应停止运动,以防滑倒或因受冻引起子宫剧烈收缩造成流产;三是严禁鞭打,跨沟越门要慢,防止拥挤和快速驱赶、急转弯等;四是妊娠中后期应减少运动量,让母猪自由活动,临产前一周应停止活动。五是母猪妊娠后期一定要单圈饲养。六是发现流产预兆,应及时注射黄体酮。或在母猪配种后21天,用党参、黄芪、当归、续断、黄芩、白术、砂仁(土炒)各20克,川穹、灵草各15克,加入2500毫升水、煎留1500毫升,去渣后再加入糯米100克煮成稀粥喂给,每天1剂,连用2天。产前10天再喂1剂,对胚胎的保护率可达96%以上。
提高产仔数应切实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期平均114天,一般以1~84天为妊娠前期,85~114天为后期,可参考使用下列饲料配方:妊娠前期:玉米53.9%,豆饼(粕)5.6%,麸皮10.5%,地瓜秧糠28.4%,磷酸氢钙1%,食盐0.4%,微量元素添加剂0.2%,日喂量1.9千克左右。妊娠后期:玉米55%,豆饼(粕)7.7%,麸皮14.1%,地瓜秧糠21.5%,磷酸氢钙1.1%,食盐0.4%,微量元素添加剂0.2%,日喂量3.0千克左右。妊娠母猪产前3~5天应适当减少饲料喂量,增加麸皮喂量,这样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还能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喂给妊娠母猪的日粮,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易引起流产;同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品种,饲喂青粗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应尽量控制母猪白天产仔。
母猪夜间产仔,接产护理不易,仔猪易踩伤压死。控制母猪白天产仔方法:在早晨8~9点给发情母猪配种授精,母猪临产前1~2天(即妊娠后112~113天)的上午8~9点,给母猪颈部肌注氯前列烯醇注射1~2毫升,可使98.2%的母猪在次日白天分娩。同时,要做好临产前的准备工作。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有2种:一是“3、3、3法”既在配种日期上加3个月加3周再加3天;二是“月加4日减6法”,既在配种日期上加4个月,再减去6天则为预产期。在产前1周,将圈舍打扫干净,铺上垫草,保持干燥,并对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20%~30%的草木灰浸出液、10%~20%石灰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