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混凝土养生作用

混凝土养生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09 02:47:42

1、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养生”是什么意思?

道路施工中的“养生”,实为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这个养护的过程就叫做“养生”。
【混凝土养生的方法和措施 】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养护工作不当、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太快,混凝土在拆模前,甚至终凝前就会出现裂纹。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危机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混凝土在凝固养护期间,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下面措施认真落实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
一、养护用水和覆盖物要求
1、 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使用饮用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有机或
无机有害物质的水,以免影响混凝土凝结硬化。养护使用的水温不得过低,避免浇水混凝土时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
2、 国标段混凝土养护覆盖物主要使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具有滞水作用的材料。
二、 养护方法
(一)一般要求
1、混凝土浇筑硬化后,对于结构物水平顶面应立即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盖的应向模板洒水降温,保持模板湿润。如果于混凝土养护期间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后具有覆盖条件的覆盖后继续洒水养生,没有覆盖条件的不间断向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持湿润。
2、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前3天养护非常重要。实际养护时间根据气温、风力等因素延长或缩短,以混凝土获得正常强度,停止养护后再不产生干缩裂纹为准。
3、夏季雨水较多。雨天,应采取措施如覆盖塑料膜等防止未硬化的混凝土受到雨水冲刷,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4、养护时,注意防止人员触电的安全工作。
(二)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
1、T梁:拆除模板后,顶面继续覆盖洒水养护。侧面用软管雾状喷淋养生,养护期间不间断向T梁腹板喷水,并做到混凝土表面的全面湿润且避免干湿循环。
2、墩柱:拆除模板后先向墩柱表面洒一次水,然后用封闭的塑料薄膜筒包裹,养护至7天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须将墩柱包裹严实顶口扎实不漏气漏水,塑料薄膜表面附着水珠方有养护效果。
3、空心墩柱:拆除模板后,沿墩顶四周设滴水管。滴水管不断滴水,水沿着墩身表面流下而保持墩身湿润。
4、盖梁、系梁:拆模后,包裹土工布,并在顶部设置储水筒,储水筒设滴孔。 5、基础及肋板:拆模后,及时回填基坑及涂抹沥青。

2、混凝土养护中养生液养护也属于自然养护?

混凝土自然养护的概念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来高于+5°C),对混凝土采取的覆盖、浇水润湿、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
自然养护可以分为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两种:
(1) 覆盖浇水养护是根据外界气温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12h内用草帘、芦席、自麻袋、锯末、湿土和湿砂等适当的材料将混凝土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2)塑料薄膜养护是指以塑料薄膜伟覆盖物使混凝土与空气相百隔,水分不在被蒸发,水泥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已达到凝结硬化。

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度时,可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
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可成膜的溶液喷洒在混问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的混凝土施工和缺水地区。答但应注意薄膜的保护。

所以养生液养护是属于自然保护的吧

3、砼保养对砼都能起到什么作用

1、 影响混凝土强度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的构成材料(水泥、粗细集料、水等)、混凝土施工振捣程度、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因素,其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养护水平将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使水泥充分水化,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2、养护环境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养护环境主要包括养护温度和养护湿度两方面的因素。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的水化作用在中间起到主要作用,养护温度高可以增大初期水化速度,混凝土初期强度也高。但是初期养护温度越高,混凝土后期强度的衰退越大。由于急促的初期水化反应会导致水化产物的不均匀分布,水化产物分布低的地方成为水泥石中的薄弱环节,从而降低整体的强度;水化产物分布高的区域包裹在水泥粒子的周围,妨碍水化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减少水化产物的产量。在养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水化速度缓慢,具有充分的扩散时间,从而使水化物在水泥石中均匀的分布,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发展,一般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求养护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部分结冰,水泥颗粒不能和冰发生化学反应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

另外,在养护期内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湿度。周围环境的湿度对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否正常进行有显著影响:湿度适中,水泥水化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湿度不够,混凝土会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积不断的增加,而毛细管孔腔的体积则减小,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强度也随着增长。如果将混凝土放在空气中养护和放在水中养护相比较,可以发现,放在空气中养护的混凝土会发生强度降低和后期强度衰减得现象,而放在水中养护强度将明显提高。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因为水泥水化只能在为水填充的毛细管内发生。而且混凝 土的大量自由水在水泥水化过程中逐渐被产生的凝胶所吸附内部供水化反应的水则愈来愈少。这不仅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因水化作用未能完成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渗水性增大.或形成干缩裂缝.从而影响耐久性所以为了使混凝土正常水化.必须在成型后一定时间内维持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湿度。即使处于不完全水饱和的条件下混凝土也会水化。水泥能够从这些蓄水池中吸收水分而进一步水化.但是水化速度随着水泥浆体中的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减慢。因此为防止水分损失而密封的混凝土的水化和强度增长速率都会比一直处于湿养护的混凝土。如果湿度降低到80%相对湿度以下所有水化都会停止这可能发生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中。混凝土湿养护的时间越长.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但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做到长时间的养护,工程中—般在混凝土凝结后表面覆盖草袋等物并不断浇水防止混凝土发生不正常收缩。试验证明.大约7天的湿养护可保证最终能达到28天湿养护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

因此,混凝土在浇筑后,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至关重要,在夏天应特别注意浇水保持必要的湿度,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持必要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必须在成型后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养护,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在建设中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度。

3、湿热处理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中,特别是冬季施工中普遍对混凝土采取了湿热处理方法。湿热处理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湿热处理中可应用推迟升温养护原理,以把早期高温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湿热处理中推迟升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混凝土搅拌开始到升至养护温度,在推迟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快速升温并没有坏影响,但如果推迟时间较小,则对强度有不利影响,养护温度越高这种影响则越大。混凝土在凝结期间的温度对后期强度有极大的影响,极快的升温速度会导致后期强度的损失,可多达标准养护的1/3,水灰比越大其影响越大,对快硬硅酸盐水泥的影响更为明显。

4、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现在公路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养护方法有:水养护、密封养护、蒸汽养护。水养护水养护是种最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通过洒水对混凝土水化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补充水分的损失,避免混凝土自干燥现象的发生对水平面的养护是一种好的养护方法。但是这种养护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必须24小时监控而且对垂直面的养护不够好。利用覆盖层洒水养护可以减少以上缺陷,覆盖层不仅可以保存大量水分,还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同时这些覆盖层还可以起到保温层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常用作覆盖层的材料有麻袋、草帘等吸水材料。这种类型的覆盖层需要定期洒水,因为它易干燥,比单纯的洒水养护省时省力,利用覆盖层洒水养护现在主要用于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密封养护是利用塑料薄膜等密封材料把混凝土包裹起来防止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密封养护比较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洒水养护。烝汽养护法是一种加速混凝土水化反应,在一短时间内提早达到所需之抗压强度,可大幅的减少工期。烝汽养护一般在冬季施工时使用,它养护费用一般较高。

5、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过程能正常进行,在施工中如何合理的控制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 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水泥水化只能在水填充的毛细管内发生,因此,必须创造条件防止水分由毛细管中蒸发失去,而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泥凝胶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大量自由水变为表面吸附水。在养护期内必须保持混凝土的饱水状态,或者接近于这个状态。只有在饱水状态下,水泥水化速度才是最大的。 混凝土和周围空气的温差,也会影响失水。在养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水化缓慢,具有充分的扩散时间,从而使水化物得以在水泥石中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早期养护时期,存在着一个最佳养护温度,在此情况下混凝土在某一龄期时的强度最大。当外界气温高于5℃时,一般对混凝土要覆盖、洒水养护,以保证养护湿度,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浇筑后应立即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且覆盖物应经常湿润,浇水天数主要根据水泥的品种而定:一般对于普通水泥、硅酸水泥和矿渣水泥混凝土在正常条件下不少于7天;掺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外界气温低于5℃时,对混凝土可掺抗冻剂或进行湿热处理。掺抗冻剂混凝土不得洒水养护,外露表面、结构较薄弱或容易受冻害部位必须覆盖,养护温度不得低于抗冻剂规定的临界温度。

4、混凝土养生是什么意思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C),对混凝土采取的覆盖、浇水润湿、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在水化热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带走混凝土体内大量的水分。从理论上来说,混凝土拌合水中的80%是要在其水化热过程中挥发掉,只有20%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当这80%水分慢慢挥发的同时,水泥等便会收缩。

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浆的干缩率限制在90%,因而在混凝土内部经常存在着引起干缩裂缝的应力状态,而一般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为抗压强度的1/6—1/7,如果在水化热的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这种干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同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过早,导致混凝土后期水化过程中缺水。

(4)混凝土养生作用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注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它水泥不少于21d,炎热天气适当延长。

3、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5、什么情况下,混凝土需要养生。有不需要养生的么,养生的目的的什么

任何复情况下都需要养生。因为固化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一需要时间,二需要湿环境。养生提供了这个条件。涂刷制养护剂看似没有养生,实际上,它封闭一段时间,不让百水分挥发,就是养生。养生的目的是避免干缩裂缝,使混凝土早日达到设计强度度。

6、水泥蒸汽养生的作用

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蒸汽法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箱梁蒸汽法
混凝土灌注完毕采用养护罩封闭梁体,并输入蒸汽控制梁体周围的湿度和温度。
气温较低时输入蒸汽升温,混凝土初凝后桥面和箱内均蓄水保湿。升温速度不超过10℃/h;恒温不超过45℃,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个别最大不得超过65℃。降温时降温速度不超过10℃/h;当降温至梁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时,撤除养护罩。箱梁的内室降温较慢,可适当采取通风措施。罩内各部位的温度保持一致,温差不大于10℃。
蒸汽养护定时测温度,并作好记录。压力式温度计布置在内箱跨中和靠梁端4m处以及侧模外。恒温时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升、降温时每1小时测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纹产生。
蒸汽养护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洒淡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于冬季施工浇注的混凝土要采取覆盖养护,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要按冬季施工方法进行养护,箱梁表面喷涂养护剂养护

7、混凝土养护剂好么

养护剂的好处抄是节省用水,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弊端是,好的养护剂市场价格偏袭高,虽然保水率达标,但还是没有浇水养生的好。百还有就是天气冷的时候效果更差。
最好还是喷水养生度,但是要有保护,比如覆盖塑料,草帘等。

8、砼为什么要养生,有什么要求?

现浇的混凝土copy应该在浇捣之后12h(hour)内进行养护。
一般混凝土初凝之后就可以开始养护了。6个小时左右初凝吧。
标准养护是20度 95%湿度,基本保证表面湿润就可以。
现浇混凝土按规定要在强度达到1.2MPa之后才可以在上面踩踏和上模板管架在上面安装模板的支持体系。
20度 95%的标准养护 一天就可以达到1.2MPa了。

与混凝土养生作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