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养生小知识
春季适当晚睡早起,平日要在庭院里经常大步行走,将头发散开,使衣物宽松,情绪上保持开朗豁达,减少争zd斗、发怒等激动情绪,不要斤斤计较,多与人为善,这才符合是春季的养生规律。
中国民俗认为在春季人体健康状况在这个时期也容易出现一些波动。如果能正确地按照养生规律来安排饮食起居,就会起到明显的保健效果。
“多活动”被列为春季养生保健之首。中医认为,春季五行为木,肝与之对应,而肝脏与人的内情绪直接相关。春季气温上升,体内阳气升发,人们的情绪容易激动,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常常呈现出易怒、急躁、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此时可通过适当的活动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例如大步走、登山、远足等,都可以使人身心调畅,神清气爽。同时,自然界春季的特点在于所有的生命都在涌动,打破冬季沉闷的蛰伏,顺应着天地升发的阳气拼命生长。冬天久居室容内所致的气血积郁,在春暖花开时节可以得到清除,老年朋友若多多进行户外运动,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废物排出,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2、春季如何养生最好??
春季如何养生保健
1.起居调养
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春季应早睡早起,进行锻炼。
2.精神养生
春季养生要戒暴怒,戒忧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心情愉快。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应该多踏青问柳,登高赏花,来陶冶性情,使我们的精神神志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相适应。
3.饮食调养
春季养阳,宜进食辛甘发散之物,不宜进食过酸,酸味入肝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而且容易影响脾胃消化功能。所以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一般来说,适宜进食的食物有:小麦、大枣、豆制品、香葱、香菜等。
4.运动调养
冬藏春发,春季要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打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年老行动不便的,也可在园林亭台楼阁等虚敞半开放的空间凭栏远眺。
5.防病保健
春回大地,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肺炎、麻疹、猩红热等多在春季流行。所以春季要特别注意卫生、除虫,消灭传染源,同时多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可以对居室空间进行食醋熏蒸:以每平方米5毫升的量,加一倍的水,关闭窗户,加热熏蒸,每周两次。对预防流感有一定效果。要注意,熏蒸时人最好离开房间。
3、春季养生可以用的中药材有哪些?
不同的体质用的药材也会有差别,春天以养肝为主,可以适量采用养肝的食疗方式,是药三分毒,能不用尽量不用。
4、春季怎么养生,春季养生的小贴士
一、饮食
1、饮食清淡、规律: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因春季肝火较旺,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肝火,因此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尽量吃早点、饮食规律,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身体失调
2、多吃应季水果、蔬菜:冬季由于蔬菜水果较少,长时间这样的饮食会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在春季应尽快补起来,饮食要以蔬菜为主,如应季的春笋、韭菜、菠菜以及菌类食物如黑木耳、蘑菇、香菇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果可多吃苹果、梨、菠萝、草莓、奇异果等,会缓解春季干燥带来的不适
3、食物烹饪方式要注意:尽量选择蒸、煮、炖的方式,更利于营养的摄入,少用油炸、煎制的方式
4、少食酸性食物:春季吃酸性食物不利于阳气的生发,肝气较旺,也不适合吃太多酸性食物,可适当多加点甘性食物,因此平时的饮食中要多加注意
二、运动
春天由于人体免疫力较差,因此要加强锻炼,促进新陈代谢,但是也要注意适量,过量的运动会使身体虚弱,反而不利于养生,因此把握住合适的运动量是比较关键的
1、尽量不要晨练:春季早晨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晨练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同时,早晨身体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各个器官才刚刚复苏,不适合做大量的和剧烈的运动
2、运动前要做热身:因为春季气温还是相对较低,身体处于收缩状态,突然的运动容易导致拉伤和扭伤,因此,一定先做热身,让身体状态得到充分的调整
3、选择较柔和的运动方式:太剧烈的运动会让早春的身体负荷加重,因此,尽量做些比较柔和的运动,如瑜伽、有氧操、慢跑、游泳、自行车、登山等
4、注意防风防寒:春季天气多变,且易起风,尽量避免大风中运动,会导致呼吸不畅,反而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三、休息
会累的人大多是因为不会休息,身体有自己运转的周期,像季节一样,春天,一般人都会有春困的感觉,因此,要选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来休息
1、作息要规律:春季身体容易疲劳,因此尽量作息规律,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因此尽量在十一点之前睡觉
2、增加午休:午休可以使身体得到较快的恢复,但是午休的时间不要太长,且不要吃完饭后立即睡觉
春季养生不止要在以上几方面多加注意,同时也要多注意调节心理的变化,不要生气、忧郁,负面的情绪容易导致肝火旺盛,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和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