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说知乎很多社会精英,但我去看了一下,里面很多都是些自以为是的学生而已,知乎是不是被夸大了?
如今社会最流行的就是吹牛皮 从上到下都喜欢 所以 所谓的精英就是一群做“邪”的牛皮匠而已
2、为什么有说筋肉结聚处不能艾灸,知乎
一.艾灸方法:
点燃一支艾条,燃烧端对着皮肤上方(专业叫法为穴位)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烤,一般每处位置熏烤10~3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因为手拿着艾条操作不方便,且易产生疲劳,可以配合使用各种艾灸器具,如温灸盒、温灸架、随身灸等。
二.艾灸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怎么艾灸,是不是随便熏烤什么位置都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不是的,艾灸的原理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刺激某处的穴位,达到调整全身的目的,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样。那么我们在艾灸时,灸哪些位置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保健或治疗目的?在这里,有几个方法告诉大家:
1.依痛点来做为艾灸的位置。这一点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不懂经络如何艾灸?
2.我们可以到养生馆、或中医院,请专业人员给我们做按摩、针刺、艾灸、推拿等手法,她们做的位置就是我们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的位置。
3.查看一些艾灸书籍,了解一些附和我们身体状况的经络穴位。开始我们不清楚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上网查看大概位置,再用手按摩,体会哪处较周围比较敏感,就在哪儿做艾灸。
4.我们了解一些常用的保健位置,比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渊、太溪、中脘、天枢、大椎等等,针对这些位置艾灸,可以增强体质,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大穴,我们都要记,这些穴位,也是先依按摩来确定有没有痛点、敏感点来重点做艾灸保健。
5.我们不需要了解很详细的穴位,我们记想大体位置有什么功效即可,如下:
a.)用艾条来回熏肚脐以下的小腹处,一周2~3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这种方法:可以补肾,又可以调理下焦,女孩还可以治疗痛经等妇科病。
b.)腹部受凉、腹泻等,用几根艾条熏肚脐四周的位置,可以祛寒、治疗腹泻、便秘等调理中焦。
6. 具体的艾灸,要想达到治病的目的,担心不知补泻而影响健康。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艾灸,详细说明你想在家做自我治疗保健,要求医生告诉你如何进行艾灸和具体位置。
三.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艾灸经验自由掌握,时间长了就会运用自如。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更多注意事项,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3、严重早泄有什么治疗方法
早泄经过正确、合理的治疗是可以被治好的,早泄迁延不愈,甚至反复发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患者心理的问题,一是担心自己的性能力,二是担心早泄会发展成阳痿,这些心理压力,也会影响早泄的治疗效果
4、中医真的假的?骗人的吧?
中医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啊.在英国和美国也都有中医学院.要是没有中医,那么西医没传到中国之前中国人就等死啊!?等有西医了在看病吗?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名医创造了奇迹.你看了中国医学史你就会知道中国医学有多么伟大了.树大有枯枝,国大有乞丐,不能因为一些骗子就否认了中医那是不正确的.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古代的朴素的辨证主义哲学.只要上过大学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五行"是古代的朴素的辨证主义哲学,这是大学哲学的教科书写的.你可以去看看.<黄帝内经>精准的记录的小肠的长度,和比中医晚出现600多年的西医比相差无几.在清朝时候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中医最先发明的,就连英国人也不远万里来中国接种和学习.而且中央台也播了N遍人痘接种术的记录片.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就有人只看到那些骗子而不看祖国文化的辉煌呢.在说一个例子,就是中医的著名的10大秘方之一的蛇咬伤药,就是个好使,小日本买回去研究了N次,做出一样的化学成分的药,用了就是个不好使,就中国的好使.为什么总会有人贬低自己的民族呢?实在不解啊. 中医的文化已经深入的我们百姓的生活,比如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南北是水火,是不可受盛之物,而东西是金木,是可受盛之物.再比如病这个字,两点水说水,丙是火,而水火是阴阳的代表,阴阳调和人才健康,而"病"这个字是把阴阳分开了,就是"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就人"病"了,这句话就是<黄帝内经>的原文.这就也是中医的文化.其实中医的文化已经远远不能用疗效什么的来形容的,因为它包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5、不明白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多人黑中医。
30岁以上忙活着家庭很少有大量时间逛知乎。所以知乎的群体大多数是年轻人。
关于中医的话题下,大多数90后是坚决反对的。不管对于中医正面的文章说的什么,他们也不会选择相信。
这是因为在知乎,关于中医的标准答案是“不科学”、“迷信”。这是参考答案啊?学校告诉我们的,还有疑问吗?对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太懂得如何答题,如何根据标准答案来选择对的一个。把不正确的那个打成“右派”。学生们只要照着标准答案来背诵并默写,看到反对中医的点赞,看到和“鼓吹”中医相关的,抹黑就是了。这就是他们的心态。
具体的标签可以有很多,但是都是形式,其背后的根本理路在寻求“参考答案”的心理机制。
具体标签比如:“一本道”、“迷信”、“不科学”、“鼓吹”、“以偏概全”、“看到这个就呵呵了”、“崇洋媚外”、“玄学”、“智商税”等等
下面分析一下深层次的原因。
一、填鸭式教育思维塑造出一批又一批无独立思考能力的喷子
大家不要觉得这一届年轻人接受了很多科学的教育和教化,就觉得是真理在握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存在,有太多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存疑的习惯和习得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届的年轻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自己无法接受、无法理解的事情时(自己只能接受科学范畴的一套),多半是全盘否定,直接打死,不留余地。这也就给自己心智模式的不断成长,视野的不断开阔打下了一个大大的叉叉!
究其原因,还是国家教育的战略性错误导致的,直接原因是现在市面上的中医水平确实太差太差,丢人现眼。中医骗子遍地跑。所以中医被骂是垃圾骗子绝对是有自身学术的问题!这个锅必须中医人自己来背!但是,不同用现代中医的垃圾来证明古人的愚昧,古代经典中医的垃圾。我是不同意的。
现代90后教授的教育恰恰是缺乏思辨的低端教育。它的特点是没有思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开阔视野。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应试型的,特别强调记忆和重复,这就是90后~10后现代年轻人思维逐渐形成固化的本质,日后只会愈演愈烈,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 如果年轻人人群只是一味的重复描述,所谓科学主义口中的说法,复述从小到大教科书灌输给我们的知识,那么我们就成了科学主义的喉舌,知乎绝大多数喷子、中医黑都是这些人,人云亦云,等着科学主义来喂食自己,而自己没有自主的思辨能力,而由于没有自主独立思考能力,这些人反而容易被“收智商税”。 如果这么一代一代固化和僵化下去,激励和鼓励的思维、创造的土壤就从中国消失了,大家最后只能一味的剽窃(看看现在的高等学府!),被动的接受上级和权威灌输的意识形态。在知乎,我们的上级和权威就是知乎的“标准答案”、“政治正确”——黑中医。现在中医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复述权威(西医、科学主义)灌输的那一套逻辑与理论,而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部分。复述是科学主义的面目,而探索求真与思辨才更符合科学精神。
二、中医黑思维模式的不成熟,视野的窄小程度高
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学习,这个部分是我们有时会忽略,当我们强烈的去追寻、鼓吹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另一面是会去强烈的否定另一面,这在学术上称之为二元对立,但是这个对立的产生,并非来自我们赞成或反对的问题本身,我们是反对中医或支持中医,很多时候争论的人有许多种可能性 ①根本没有学过医,既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 ②他是中医,但是他不懂西医。 ③他是西医,但是他从来没有看过中医的书哪怕是科普文章,开始对他完全不了解的东西去下定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其实不在外部世界的客体和争论的对象,而在于他们自身,他们从小到大形成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是僵化的,所以当中医西医出现的时候,他们会根据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强迫自己选择一边,同样的争论情况 你还会在“有氧运动还是强力训练?是吃素还是吃荤?是戒色还是纵欲?转基因食物还是有机食?”中看到,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说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够深入全面的,这个部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打破既有的疆界(跨学科),你跨的学科越多,你的疆界越少,你在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你会学习得更容易,学习任何知识,取决于学习者的心智发展水平,内心不稳定的,认识不全面的,思想贫乏肤浅的人,他不会太健康,这是心身医学的研究结论。
我们从出生到成人,不论是父母的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媒体、报纸、网络、教育信息有意无意的输入,其实都是在给我们下载程序,当我们下载到一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会认为这个事情就应该这么做,那件事情就是应该这样发展,尤其是对于天生神气很足,体质很好的,尤其是当他们这样做时,事情会达到原先预计的结果,这个过程就会更加强化自我。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生在世首先要建立这个自我,有了立锥之地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过程也会形成一个固化,它会让我们沿着一个固定、既定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但是世界的实相往往没有那么简单,随着90后体质变弱,视野、经历慢慢增加,他们会不发现这个世界很有许多不可控因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年纪越大,越会意识到,自己以往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局限。
定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 ,而且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的信仰。
科学精神相关名言: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英国)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综上,
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探索精神,对于科学无法解释的层次的存疑精神。
贴一个“不科学”的标签很简单,但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很难。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