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百岁老人养生秘决

百岁老人养生秘决

发布时间:2020-10-01 12:01:46

1、中国十大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有哪些?

活到100岁和健康快乐活到100岁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布了2013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龄为119.2岁,来自新疆疏勒县的维族女寿星阿丽米罕·色依提以127岁高龄稳居榜首。十大寿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中国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峰告诉记者,寿星排行榜已举办六届。此次评选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启动,37个省全部参加。在各地推送的180名候选百岁老人中,按照年龄顺序排出前十,上榜者主要分布在6个省区,涵盖5个民族。数据显示,中国百岁老人第一次突破5万大关,达到54166人;老人的健康寿命也相当乐观。

王峰指出,心态好、不闲着、不挑食、环境好、儿女孝是老人们长寿的共同规律。除此之外,他们每个人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养生经验。

127岁阿丽米罕,歌舞高手,赤脚走路。新疆喀什的阿丽米罕·色依提已经历3个世纪,皮肤依旧细腻得让人羡慕。新疆人能歌善舞,阿丽米罕的长寿秘诀也在于此。从十几岁算起,她已经唱了100多年歌,跳了100多年舞。采访中,她把拐棍当热瓦普(一种民族乐器)弹奏,当场表演起一段新疆情歌,神情投入,歌声柔美。记者留意到,阿丽米罕一直打着赤脚走路。老人的孙子说,这其实是老人一直坚持的一种足底按摩方式。

121岁图如普,八十得子,顿顿番茄。提起新疆喀什地区的图如普·艾麦提老人,当地人无不称奇。老人79岁时娶了第三任妻子,80岁得子,82岁时,妻子又为他诞下女儿。记者见到图如普老人时,他正扛着50斤大米健步如飞。百岁高龄的他,仍有3颗上牙,7颗下牙。老人子女认为,这诸多神奇,和他的饮食有很大关系。不论家中炒什么菜,图如普都喜欢放西红柿,烹饪羊肉时必定有洋葱。老人家里的墙上,晒满了西红柿干,做汤时都要随手扔几个进去。老人认为,番茄是长寿果,洋葱能降血脂,对以羊肉为主食的维族人来说非常有益。

120岁亚库普·卡斯木,每天走七里地,爱养花种草。记者见到这位老人时,不服老的亚库普正和年轻人比赛掰手腕。儿媳介绍说:“父亲身体好,从家里到他们干活的地里,来回大约有7里地。父亲每天走来回,一点问题都没有。”亚库普笑称自己力气大得益于好胃口:“我一次可以吃掉两碗手抓饭,而且最爱吃玉米,顿顿得有,玉米面、玉米馕……”亚库普还很有情趣,院子一边是个巨大花架,各种花错落有致,另一角是几株葡萄树,都是老人自己栽种。每天摆弄花、浇浇水,老人自得其乐。

120岁田龙玉,日食两餐,爱爬台阶。田龙玉是土家族,现在跟69岁的养女在湘西凤凰生活。120岁的老人体态微丰,面色红润、头发半黑、皮肤柔软,没有一点老年斑,很难想象她经历过13次丧子之痛。外孙女告诉记者,老人起居很有规律:“一天只吃两餐饭,每餐非常节制,只吃七分饱。早饭9点,晚饭6点,无论冬夏,晚7点准时就寝。”老人常自己下山买东西,而上下山有90多级台阶,她喜欢一个人走个来回。

120岁打兰弯,穿衣赶时髦,每天一两酒。云南怒江边上的小院里,抽着旱烟的打兰弯身穿藏青底、花彩纹的傈僳族服装,头戴红豆纱冠,精心的装扮让记者眼前一亮。老人还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诀窍:“黄灰土气咱不要,穿艳倒有老来俏。”老人有个嗜好,从18岁开始,每天要喝点自家酿的玉米酒。不过,她喝酒很节制,每天一两,遇到节日,最多二两。

118岁尧力达西·尧勒瓦斯,从不穿短袖,讲究热养生。尧力达西住在天山脚下,他为自己总结的长寿秘诀是“热养生”。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坐在院里纳凉。南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老人依旧穿着长风衣、乌靴,别人都满头大汗,尧力达西却显得无比自在,连扇子都没用。他解释道,新疆紫外线太强,直接照射皮肤会加快体内水分流失,相对来说,穿大衣、躲树阴更舒适。老人说:“平时我也着长衣、系宽腰带、穿长靴,年纪大了,注重腰部、脚部保暖,能保证长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点左右在门口晒太阳,但正午绝不出门,“热养生,并不代表越热越好,适度亲‘热’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118岁屯妮萨罕·艾力,不怕病,看得开。由于南疆地区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当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萨罕也没能幸免。因年龄大无法做摘除手术,小西瓜般大小的肿瘤附在她的颈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然而老人并不恐惧,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钟。“如果一得病就放弃自己,我也不会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惧,看得开,乐观平和,才会长寿。”老人还介绍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热,我很少吃,平时最爱喝水,这样能排出体内毒素,减轻燥热。”

116岁付姜氏,儿孙孝顺,26年卧床照样快乐生活。山东菏泽的付姜氏,共生育7个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经90岁,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后,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着急,儿女却对她说:“我们认真照顾着,每过一年,心里就是一种满足,你就是全家的骄傲。”远在宁夏的小儿子,更是申请提前退休,和妻子返乡全职照顾母亲。在儿女们精心照顾下,卧床26年的老人从未起过褥疮,家里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洁。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盘头装扮,和曾孙们讲故事聊天。老人告诉记者:“与其闷闷不乐,不如快快乐乐地活”。

116岁黄乜依,清晨木梳头,早晚拉耳垂。广西巴马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黄乜依就生活于此。外孙媳妇告诉大家,老人生活简单,饮食也很随意,只是偏爱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动不便后,黄乜依还开发了自己的一套养生法:清晨木梳梳头,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撑着小凳走一阵。几年下来,老人越发精神,头顶冒出新发,原本半聋的耳朵,现在反而听得清了。在她看来,长寿离不开运动,“越是哪不好,越是锻炼哪。我不怕病,病还要怕我咧!”

116岁付素清,倔脾气,闲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孙辈们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长的威严,最不喜欢别人说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亲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抢,她非得急上几句‘我不老,还能干活呢!’”被女儿取消“下田干活”的权利后,扫地、削红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过,还“警告”家人:“不准做我的活。”重孙女说,每天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听见门外唰唰的扫帚声,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净整洁,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齐齐地堆在那里。

2、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可靠吗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底,江苏百岁以上的老人共有2153人,居全国前列。江苏这次调查了2095位百岁老人,将其生活经验归纳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喜欢吃豆制品、喜欢喝白开水吃腌菜荤菜、大多爱喝粥、多吃江海河三鲜和当天菜、主食粗杂粮、常吃凉拌菜、爱吃白菜萝卜葱姜蒜等。其中有的生活经验,例如不经常锻炼、爱吃腌菜荤菜,与现代保健常识不符,所以称之为“颠覆性”。

在中国和世界上,还有很多长寿之乡,那里的老寿星的生活经验此前也有人总结归纳过。对比这些长寿经验,五花八门,极具地方特色,很少有共同点。如果非要找共同点的话,就是往往发现有的长寿老人有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少喝酒是公认的保健常识,但有的长寿老人却抽烟、酗酒。例如活了122岁的法国卡门夫人是有可靠记录的最长寿的人,但是她21岁就开始抽烟一直抽到117岁。又如,心态好历来被认为是长寿之道,但《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发现,固然有的百岁老人性格温和从不发脾气,但也有的百岁老人性格倔强、常发脾气、遇事想不开,他们只好把后者归结为“能通过宣泄达到心理平衡”,从不发脾气好,常发脾气也好,正说反说都有理。

其实这些所谓长寿之乡的长寿经验,归纳的是当地的生活习惯,当地大多数人都是那么生活的,但是当地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此长寿。在任何一个地方,特别长寿的百岁老人都只是少数。他们特别长寿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更不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是因为他们碰巧有某种长寿基因,使得他们对不良生活习惯有更强的免疫力,如果他们有更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说不定能活得更长、更健康。某个地方之所以有比例相对较高的百岁老人,是因为那里碰巧有些人携带着长寿基因,那个地方相对较闭塞,小范围通婚的结果让当地某种长寿基因的频率比较高。所以所谓长寿之乡,往往是在偏僻的地方。何况一些所谓长寿之乡其实是炒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百岁老人得以长寿,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没有关系。如果对真正的长寿之乡进行基因普查,寻找长寿基因,借此发现长寿机制,是有科研价值的。

科学保健知识并不是根据百岁老人的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是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离体实验、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等科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它不能保证每个人能因此健康长寿,但是对普通人群来说,它提供了健康长寿的最大可能性。

3、人怎样做到养生,养生内含有智慧

在生活当中,尤其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想长寿,因为只有长寿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尝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这是每一个人所期待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养生的,养生里面还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认为,长寿首先必须锻炼、戒烟戒酒,事实如此吗?今年10月上旬,长寿秘诀被诺贝尔奖得主破解,美国心理学家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决定寿命长短主因却无关烟酒、运动,而是“乐观、生活有目标”。
为总结老年人健康长寿经验,成立了长沙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组。结果表明,89.08%的长沙百岁老人,认为长寿的首要因素是“心态好”。重阳节前后,调查组分析、整理了报告内容,现公布于全社会,以期人人成为“健康长寿长沙人”。
调查
第一次联手调查
从2015年6月1日-8月31日,统计出长沙百岁老人共有248人,随即发放调查表248份,随后共收到有效调查表216份。其中,年龄最大者109岁;男性60位,占总体的27.78%;女性156位,占总体的72.22%;农村147人,占67.59%,城市69人,占32.41%。
第二次联手调查
2016年12月31日统计得出,长沙百岁老人共有245人。与上年相比,长沙2016年的245位百岁老人中,男性长寿者增加,女、男比例上升到5∶2;城市百岁老人增加。
第三次联手调查
2017年6月1日-9月31日,调查组在长沙各区县(市)范围内,采取抽样方式,上门走访了18位长沙百岁老人。同时发现,浏阳、宁乡等地90岁以上老人明显增多,已经形成“百岁梯队”。
调查表明,这18位百岁老人,均能生活自理,最长者111岁,最小者101岁,男性占6位,其中有一对相伴87年的百岁夫妻。他们当中,有的还能放牛养猪、种菜养花、裁缝衣服、搬砖砌墙,在浏阳市,还有个102岁的老人在帮孙辈开旅馆、打理店铺。
分析
89.08%认为“心态好”最能决定长寿居首位因素
“连续3年的调查表明,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寿命,受遗传因素、经济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稳定、自然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影响。”调查组组长、专家表示,除此之外,还特别受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
“从数据分析来看,长寿与个人心理健康、饮食、锻炼、烟酒、遗传等相关。”调查组主要成员、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夏苏英介绍,纵观3年长沙百岁老人自己总结的长寿经验中,89.08%认为“心态好”是决定长寿的至关因素,排在首位。
2015年调查的216位百岁老人中,不少住在乡村,或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他们在山里,自种自食五谷杂粮、时令果蔬,60.65%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或基本满意(浏阳、宁乡较典型,自然环境良好,寿星较多);16.2%还能做家务,与晚辈相处开心;89.35%不易生气,足见百岁老人心态良好。
在饮食上,91.21%胃口好或尚好,37.96%以素食为主,56.48%荤素搭配,74.54%只吃七成、八成饱,这正好能减轻胃肠功能负担。
在锻炼上,只有31.48%常锻炼,且56.02%以散步为主,没有一位是从事剧烈运动的,大多数认为劳动不可太过,运动宜适可而止。在问及锻炼对长寿的作用时,只有32.4%认为有一定作用,没有一位认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97.96%的百岁老人不吸烟;24.07%饮酒,一般每日3~5两白酒或自制米酒,不喝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百岁老人的父母寿龄,大多数未达长寿之列。表明遗传在长寿因素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特征
百岁老人体重消瘦,没有一个是肥胖的,“百岁老人大多与儿孙们居住在一起,"凡事想得开"几乎是每一个百岁老人的首要特征。”专家总结。
其次,爱劳动、生病少,切合中医的“动则养身”。“百岁老人中患病的较少,更少有严重疾病的,患过的疾病以白内障、青光眼、慢性胃炎、胆结石等为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在百岁老人中发病率并不高。”长期致力于研究老年医学的夏苏英教授认为,这与他们平时的生活态度、良好习惯分不开。
“第三,千金难买老来瘦,百岁老人体重轻,没有一个是肥胖的。”夏苏英介绍,老人们饮食清淡,没有特别嗜好,粗茶淡饭,这就顾护了肠胃,不受劳损。
第四,百岁老人睡眠时间长、质量好,平均10.22±2.83小时,午休1~2小时,睡得好,能减少身体内耗。
“民间常说"这个人长得有福相,命长",看面相就真能断定人长寿吗?”对此,夏苏英根据20年来的临床研究,客观分析道:
1.手掌生命线:600名长寿老人(A组)与老年人(B组)进行检测,A组线沟深而明显,不紊乱,向外包绕大鱼际甚至更长;B组线沟浅而短,走向紊乱,断裂。
2.耳长:两性耳长都明显随增龄而增长,因而长寿老人的耳朵相对要长。
3.毛发与眉毛: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有7人头发是黑的,只有2人全秃;5人的眉毛全脱,说明百岁老人的肾气还比较旺盛。
4.视力与听力: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只有5人全盲,12.96%全聋,可见并非到了百岁,听力视力就会全损失。
5.皮肤和牙齿: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仍有14.81%皮肤不松弛,有5.1%居然是满牙,证明部分百岁老人衰老现象并不很严重。
在连续3年的调查中,记者作为调查组成员之一,耳闻目睹长沙老人“科学养生,银色风流”之风采,感受颇深,归纳为:
1.为中养生。当下的长沙长寿老人,特别是女寿星,不再是旧时的“三寸金莲、足不出户”,有的退休后,能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居民做善事、助人为乐,在长沙不少社区,行走着“贴心娭毑”、“志愿者爹爹”。从奉献心理讲,适度受外界良性刺激引发兴奋,有益老年人心态健康。
2.乐中养生。弹琴绘画,唱歌跳舞,吟诗诵曲,养花遛狗,甚至三五几个结伴出国旅游,乐而忘忧,乐而抗老,长沙老人常乐长寿。
3.学中养生。学犹药也,善学能洗涤头脑、活跃思维,防老化需用进废退。长沙不少健康百岁老人,能玩QQ、写微博,上网购物发邮件,买把小菜嫌找零钱麻烦,用“微信支付”。有的社区老人,就常用微信视频与在加拿大当议员的孙子聊天。
4.动中养生。“每天出点汗,疾病不来犯”,这是长沙长寿老人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有的常在菜园转,有的坚持练八段锦,一辈子爱劳动,木匠竹匠油漆匠样样行,前不久,还坐着“摩的”去文家市赶“牛马会”。爱走爱动,使王爹爹体格健康。
5.和中养生。寿有道,子孝孙贤,长沙许多百岁老人的家庭是四世、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一大家子上百号人,都能和睦相处,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中,人人身心相和,身心愉悦便延年益寿。
长寿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综合3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长寿是社会、环境、遗传及个人因素的综合结果;个人因素中,心态良好、饮食均衡、锻炼适度、睡眠质量好是健康长寿的基础;适当饮酒、进食补品,及时就医在长寿过程中有调节作用;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及时就医是长寿的保证;人际关系良好,讲孝顺、做善事使长寿更有质量。”这是调查组本次综合评估的结论。有一点可以肯定,想寻找出一条通往百岁的捷径,是没有的。
长寿是一种生命状态。长寿是生命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总和,是损伤因子与抗损伤因子长期抗衡的结果。长寿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积累。若常能保持愉悦心情,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体各机能就可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长寿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有了目标,只要努力,想活百岁不是梦。打开你长寿的金钥匙,或许就在长沙百岁老人身上。
我们看了文章以后知道了应该怎样养生,一定要把养生放在第一位,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怎么能够奋斗。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我们的身体肯定会健康。

4、日本老人都寿命很长,百岁老人数量非常多,他们的保养秘笈是什么?

就是有新闻报道他们长寿的秘诀就是吃饭就吃八分饱,不吃的特别撑。他们更多但是细嚼慢咽就吃当季的食材。更加喜欢传统的饮食习惯。也是更喜欢吃低热量的食物,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都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比我们高,他们平均寿命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据报道他们每天都会摄入多种食材,这一多种食材中就依旧涵盖了很多的各种元素。而且他们的饮食中也是极其,严格控制盐的摄入。这样有就会让他们身体更加的健康,他们日本人很多都是特别离不开海里的东西。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日本人,他们就经常吃什么金枪鱼。蛙鱼,鳕鱼等等鱼类。 而且他们国家的医疗水平也是比较高端的。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比较先进,那么他们国家就算有一些疑难杂症,他们也就可以处变不惊的解决掉这些疾病问题。

还有一些报道说他们日本人。工作繁忙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就是经常性的运动,锻炼自己的身体。但是我们国家也是交通方式运用的十分广泛。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变得更加的愉悦。其实我感觉他们平均寿命比较长,一个是饮食,还有一个医疗在一个就是他们慢节奏的生活。也有一些科研人是表明生活中充满高压和刺激的话,就会让人的身体加速老化的过程,所以他们的生活节奏就比较慢,可以更好的修身养性。我们国家的成都也是一个。十分适合生活的地方,因为这个城市属于一个慢节奏城市。

他们国家的老人和我们国家的一样,都是退休之后,并不是整日的休息,也是在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更加控制自己的饮食方面,这样才会拥有一个更好的寿命 。

与百岁老人养生秘决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