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讲小孩养生

中医讲小孩养生

发布时间:2020-10-01 08:16:27

1、中医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注重的是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保养。

第一,在心灵调养方面,《黄帝内经》中提出要做到恬淡虚无,也就是说保持心态的平和,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平时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调畅情志。内

第二,身体上的保养,从饮食和锻炼两个方面,饮食要清淡、营养、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寒凉、煎炸、烧烤类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平和的食物,并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全身容的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中医如何养生的?

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各种中医方法进行养生,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历代中医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1、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2、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3、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4、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养生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1、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2、气养: 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3、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和民俗文化内容。4、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民俗、艺术文化等内容。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

3、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所提倡的“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抄,而养生保健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中医理论中的“辨症施治”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实施基础,也就是说,中医袭提出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生活状态分别给予养生保健方面的建议,从而达到防病于未发的目的。从中西医发展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已经开始养生保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了,养生保健这个提法也完全是中医的东西,西医在这方面比中医落后了几千年。因此,养生保健必然要选择中医。
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好的养生保健的方法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因人而异,像吃什么保健品、自制的营养食品等不能随便借鉴,不过有些像五禽戏、八段锦之类的运动方式可以一起来做,最好找一位对养生保健有研究的中医咨询后再具体实施。

4、中医讲究什么养生?

中医历来主张食物要多样化和基本食素。《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据调查,我国长寿老人的食谱,其主食多为玉米、麦等谷物,副食多为豆制品、蔬菜、水果、辅以少量家禽野味。素食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它们对推迟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增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为碱性食物。人们通常摄入酸性食物较多,易引起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有损健康。素食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食,合理的饮食调理应当做到“素为基础,荤素并用”,方能延年益寿。

素食的益处

现代医学证明,素食可以净化血液,预防便秘及痔疮的产生,养颜美容,并且安定情绪。从健康的角度来讲,素食在养生方面实在益处多多。

第一: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对心血管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因此素食可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二:植物性饮食,包括:全壳类、豆类、蔬菜及水果,有保护人体降低罹患癌症机会的作用。

第三:素食可减轻肾脏负荷,对肾功能不健全的肾脏病患者来讲,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

第四:素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亦有好处。众所周知,维生素C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绿色蔬菜,西红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维生C丰富;

第五:许多研究显示健康的素食能减少罹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退化性疾病。

吃素的方式

到底什么叫素食?现代营养学家认为,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严格的素食者,除了不吃肉类,包括鱼、虾、家禽外,还不吃任何蛋类、奶类在内的动物副产品。不过,这么严格的素食者在生活中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选择做一个可以吃奶类产品的奶素食者,或者蛋奶食品都可以接受的奶蛋素食者。还有一种素食偏好者,他们通常选择每周吃几次素。

吃素要循序渐进素食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营养均衡。单纯素食因为无法得到只有从荤食中才能获得的维生素B12,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只有坚持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才会让营养更全面,如果彻底选择素食,则应该定期进行身体营养检测,并服用一些必要的膳食补充营养品。另外,营养学家们还提醒,素食者应该尽可能多吃未加工或未精加工过的谷类食品。对于想要加入素食者队伍的新人而言,转变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肉类,以防营养失调。

5、看了一片文章是说小孩也需要养生,小孩怎么养生呢?

养生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不仅仅成年人需要养生,其实儿童也是需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疗,只有吃的正确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儿童在夏季养生要补充盐分和维生素。营养学家建议,在:个高温季节,每人每天最好补充2毫克维生素B1、2毫克维生素B2、50毫克维生素c和1克钙,这样可以减少体内碳水化合物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健康。  你也可以多吃富含上述营养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等。你也可以喝一些果汁。  

并且避免吃太多油腻食物,适应胃肠消化。吃大量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导致大量血液留在胃肠道中,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会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倦和加重,这更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饮食要现做现吃,生吃的水果应该清洗消毒。  制作凉菜时,应加入大蒜酱和醋,不仅能调味,还能杀菌和增进食欲。  饮食不能太冷,以免致病微生物利用它。  夏天最好把暖气放掉。  大热天,原则是清补脾,清热燥湿。  应选择清淡滋阴的食物,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菌(蘑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约伯的眼泪等。  此外,还可以吃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消暑药粥”,具有一定的消暑生津作用。   

白萝卜清骨汤:白萝卜500克,排骨250克,水,盐适量:把排骨切成3厘米大小,白萝卜滚小块,炖排骨去骨,加萝卜,熟烂后,加适量盐。

该汤能促进消化,健胃理气,化痰,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在炎热的夏天,给孩子们一些白萝卜排骨汤,它不仅味道甜而不腻,而且有很好的消暑止渴的效果。

莲藕苹果清骨汤:新鲜排骨和莲藕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冷水、生姜、青葱、大量配料和少量醋,在高压锅中煮30-40分钟,食用前将切好的苹果放入锅中几分钟。

功效:肉、苹果、骨头和汤一起食用。它不仅能补充优质蛋白质,还能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健脑。

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避免挑食情况发生。并且少吃生冷寒凉或者深加工后含有很多添加剂的零食。

与中医讲小孩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