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是修心的吗?咋修
正心正念,修心是指从你的每一个念头都让它是好的善的,戒断贪嗔痴,明白人生八苦无常,从而体悟大道,出离六道轮回!永得清净安详!
修法当中最主要的是修慈悲心和菩提心,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没有慈悲心和菩提心功德特别小,有了慈悲心和菩提心功德就特别大。 在家里时,要观想做饭是为了众生做饭,看书是为了众生看书,拜佛是为了众生去拜佛。家里有老人、爱人、孩子必须照顾好他们。必须控制自己的脾气,如果有人骂你,我们应该观想这是在为自己消业障,不应生嗔恨心,而更应对骂自己的人发慈悲心。出门时,看见路边虫子呀、蚂蚁呀、蚊子呀、牛呀、马呀,也要发慈悲心,他们也是因为前世造业变成现在这样子的,在轮回过程中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亲;走路时,看见有乞讨的众生,他们非常可怜,一定要发慈悲心,有钱财时可以给他们一点钱财帮助他们,没有时心里也要发慈悲心觉得他们很可怜。真正的上师是为了度众生而来的,不能约束和干扰上师的弘法利生工作。
2、都说练习瑜伽是可以修心养性,真的吗?
确实如此,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人的内心往往处于平静的状态,心无杂念,这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练习形体。
3、我练意拳养生桩断断续续有两年了,每次40分钟,可是每次身上都不发热。这是啥原因?
不要复过于追求
养生在于,养精气神,刻意的追求,容易出偏差
站桩,最好不要断断续续这个样子,哪怕你一天只练一次,半个小时,20分钟的
切勿暂停,这样很难取得成效,桩功贵在坚持,
在一个就是发热,不一定制都是这样的情况
每个人接触的练习方法,很多都是形形色色
但是一定要坚持,在坚持,就像这是一条不可以后退的百路,只能前进度,如果不,就等于前功尽弃
养生桩最注重的是放松,得意忘形,这样你在坚持个三四个月肯定会有收获的
4、养生桩可以闭眼练吗?
注意养生的人往往选择养生桩和静坐两种方式,可是应该怎么站怎么坐却内有乾坤。“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双目似闭微闭,收功时双掌下按,双脚涌泉放气。”这是站桩要决,所以站桩应似闭微闭,初期学者可以睁眼,但是千万别闭着眼睛,因为闭着眼睛人的能量是向内汇聚的,而我们要使内外能量向外发散。
除了眼睛要注意似闭未闭,养生桩还有什么需要讲究和注意的呢?我在别的网站看到相关信息算是比较全面的了,你们有补充还可以在下面接起来哦:
第一,你要使你的身体产生强度。
弯曲你的膝盖,不要让它超出你的脚尖,重心向后移落在后脚跟上。落在后脚跟,你的向下的重心的位置是最累的,越累你的身体就越容易被激发,所以当你的两脚越抖,越是意味着你在创造磁场,创造能量。
站桩有两个基本的姿势,一个是抱球式,一个是大字桩。抱球式相对轻松一点,手的压力不大;但是大字桩你手的压力就偏大,我建议大家用大字桩。因为你激发了两腿的能量,腿在抖,在释放能量,在形成生物磁场,但是抱球式你手的抖动就弱了,手的压力弱,它释放的磁场就弱,所以你如果用大字桩,手的疲劳程度强度就增强,这意味着会激活了手部的能量。所以如果你手脚一起释放,你产生的能量、磁场就更加平衡、更加大。我建议大家用更平衡的方式,手脚用大字桩的方式是最好的。
第二,你在站桩的时候,除了激发能量,不要动。
不要动是相对的,你的身体一定会抖,脚一定会抖,而且这个抖实际上是有频率的,上下抖,左右抖,前后抖,大家有站桩经验的人会发现:每过5—10分钟,你的身体忽然会有一个奇妙的向上的弹跳,不是双脚离地的弹跳,是有股能量忽然间从双脚上扬,以至于你人有向后倒的趋势,你会像一个弹簧一样被弹一下,然后再弹回来,因为你身体能量每过10分钟会有一个向上涌动的趋势,像海浪一样,实际上你的身体在能量的推动下会自动地像树叶一样摇摆。但是不要过分地摇摆,过分地摇摆你的能量就散开了。
在无法克制的情况下,你可以让它摇摆,因为这是能量自发地推动。
除非能量自发地推动,否则你不要刻意去摇摆,刻意去摇摆意味着你的重心就不在后脚跟了,你这样疲劳程度会降低,以至于激发的能力就降低了。
第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千万别闭眼!!!
为什么不许闭眼?闭眼意味着你在引导能量向内走,而不是让这个能量向外激发。
所以站桩和静坐是性质不同的,静坐是引导能量向内走,你需要闭眼;但是站桩是扩大能量中心的运动,而你一旦闭眼,能量会自发地向内走,而不是扩大。这个趋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站桩不要闭眼。你可以听音乐站桩,看着电视站桩,但就是不要闭眼。闭眼产生的能量和睁眼产生的能量很不一样
总之:养生桩是一种非常适合休养生息的方法哦!大家一定要注意养生,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
5、意拳养生桩在早上还是晚上练最好
一般而言,早晚都要练的。如果只练一次,时间又不紧张的话,那就早上练吧。以升清降浊为主,是上清气升,所以桩功早上练为好。
6、大成拳的养生桩练多久有效果
养生桩是大成百拳一切训练的基础,因此大成拳训练从养生桩开始。养生桩是培养体质的根本练习,大成拳的整个训练体系最终还是要回到养生桩,以养生桩圆融万法,以养生桩调养心性。度大成拳的训练内容如果粗略的分成消耗体力性练习与休息性练习两大部分的话,那么除养生桩外,其它练习都可归入消耗体力性练习,养生桩相对来说是休息性比较强的。在养生桩的练习中,身心知最易于放松,而越是高度的放松,身体动作越能够做到敏捷流畅的变化道,对敌时越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所以各种训练都做完了,最后一步就是归根返本、调养心性,回到养生桩去。
一般通过一周乃版至一月的养生桩练习即能产生以下效果:睡眠改善、食欲增强、精神转旺、力量增加、动作敏捷等等。若是有识有志之士,用心钻研,苦习不权辍,则会发现养生桩实乃入道之门径,它与丹道是息息相通的。
7、心情不如生了一天气,问一下生气后可以练习站桩吗,也就是养生桩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8232403/
养生养的只是表面,而养心养的才是健康的实质。
问及养生方式,王老话锋一转:“我不建议你写太多的养生,其实我并不推崇养生,补药不能随便吃。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养心。我们中医讲起来,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阴阳协调,我们中医看人就是看整体,不舒服的时候,往往并不是‘某个零件’独立地坏掉了,而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出了问题。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最大因素就是人的情志。”
“心情不好,郁郁不得志,都会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多器官的疾病,所以归根结底养人还是要重养心,养好心,比吃什么补药都管用。”
怎样养心?总的来说,就是心要静,要宽容,不贪生,平常心,法自然。
不贪生,就是叫我们不要惧怕死亡,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万物的变化遵循:生、长、花、收、藏这个规律,而我们人类则遵循:生、长、壮、老、已(死亡),这个过程,把心放轻松,坦然面对这个自然规律,心态自然就会变得平和。
法自然是道家主体哲学思想,也是养心的关键。
周开对王老所说的“法自然”的理解是:“应该感谢生活,不要太苛求,有时愿望达不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期待在下一次的努力中获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享受现在的生活,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可以找到这个阶段的生活乐趣。金钱和名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心胸宽大一些,就没有什么事让你难过和痛苦。
8、站养生桩有什么具体的细节要求?
养生桩也有很多种,这里主要围绕平步撑抱桩来讲。撑抱桩是众多桩法中最基本的桩法,将来也是最高级的桩法,不论是养生桩中的平步撑抱还是技击桩中的丁八步撑抱都是如此。故而这两种撑抱桩都曾一度被称之为“浑圆桩”。因此,虽然养生桩有很多种不同的练法,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只要可能还是多站站撑抱桩。
具体的姿势这里就不强调了,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找到,这里只强调一些要领。不要小看这些要领,“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站桩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领起主导作用。
一、双膝微曲。
双膝微曲是基本要求,关键是曲多少合适。我们要求站立之后,双膝放松一软刚好有个台儿,这是最舒适的状态,我们要保持的就是这个状态。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说法,因为意拳的桩法是很丰富的,而这么丰富的桩法并不是白白设立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想站低桩的话自然有低架子的桩法供我们练习。而对于这个桩法,我们求的就是舒适,——在舒适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实感,在舒适中达到“浑圆扩大,空洞无我”的境界。
二、肘下压木板。
在刚开始站桩的时候,初学者最难放松的就是肩部,时常是还没站多长时间已经酸痛难忍。很多朋友往往是凭一开始的热情坚持一段时间,这样有效果还好,如果没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废了。其实,如果大家注意到并做好“肘下压木板”这个要领,就可以较为容易的度过这一关。
意念诱导:齐胸高的水上浮着一块木板,想象自己将肘部放在这个木板上,放松肩部,仅用足够保持间架的力量就足够了,细心体会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觉。在今后的锻炼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现象,都要首先检查压木板的感觉是否丢失了。
三、脚跟踩蚂蚁。
在初学站桩时,很多人对“脚底重心”这个问题比较头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学中也各不相同。我们不强调重心在哪里,而是强调一点——“脚跟踩蚂蚁”。踩重了蚂蚁就死了,踩轻了蚂蚁就跑了,这样能保持脚底的弹性。大家在将来的试力发力中逐渐体会到这样训练的好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一人发给你两只蚂蚁,伴随你们终身,不要让它死掉,也不要让它跑掉。”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脚跟踩蚂蚁”意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今后的练功过程中,这个要领要贯彻始终。
四、真实的抱球感。
在间架的调配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细节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能说没用,然而,由于过多和过于分散,往往会让初学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反复调配上,还时常丢三落四,记起这个忘了那个。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寻找真实的抱球感。
寻找真实的抱球感不是让你真的拿一个球抱着,而是要求练习者一方面在动作上要像真的抱起来一个气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导怀中的球体逐渐涨大。你会发现,当你的动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时候,你的身体也已经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几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适得力。
舒适得力是站桩一个重要的要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不是这个要求难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苦练出真功”的常规思想所引导,从而放弃了“舒适得力”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舒适得力”的原则,站桩多长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桩之前已经自己给自己下了目标“这次我要站XX分钟”,这样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适得力的原则,而且还很容易思想上先紧张起来,这样也失去了“放松”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们在养生桩乃至今后的训练中将要反复强调的几个要领。当然,其他的要领肯定还会有,但是笔者认为初学者只要注意并遵循这五个要领可以较容易的找到感觉,而在将来高级的练习中遵循这五个要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