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食物

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食物

发布时间:2020-09-25 12:45:08

1、中医雨水节气养生吃什么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也是养生的好时百机,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而伤肝损脾,可多食蜂蜜、大枣、山药、莲子、韭菜、度菠菜、豆芽菜等。

据了解,“雨水”是立春后的第二个节令,知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该节气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寒冷冬季降雪天已经过去了,从天道而降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雨水;二是表示暖湿的气流加强,雨水增多,专有利于庄稼返青生长。民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气象专家称,“雨水”节气是寒去热来的转折初期,经常会有冷空气从西北或北部入侵我国北方大属部地区,带来阵阵寒意。

2、(判断题) 02:二十四节气中,谷雨反映了降水现象。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3、二十四节气民俗,雨水吃什么最好,有什么风俗

雨水的习俗有哪些
雨水节是继立春后的第二个节气,民间素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很多地方雨水节这天有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拉保保一、接寿、占稻色等。
占稻色

占稻色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就是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最低。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米价将贵。“花”与“发”语音相同。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回娘家
川西一带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已有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妇女,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会由其母亲为她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以示吉祥,祈求来年得子。
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到了雨水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需带上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
另外,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一生平安的意思。

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川西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古时医疗条件不好,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父母会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好不好,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此举年复一年,久而演化为一方之俗,传承现在更名为“拉保保”。之所以在雨水节拉于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十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mm、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文化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脱就跑了,有的无法脱身,大多也就会爽快地答应,并且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跟着好起来的。一般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即便分手后也会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再没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拉保保”就是拉千爹的意思。在古时,人们相信命运,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儿女求神问卦,占卜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更有担心单传的儿子夭折的,所以一定要拜个干爹,借助干爹的福气来荫庇孩子。千爹也不是随便拜的,父母要按照孩子的生辰、时间以及金、木、水、火、土之理,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克,如果相合就拜为干爹,不合适就要重新找。
假如算命认为孩子命上缺木,拜干爹让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相信这样才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这种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至今,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拉保保”。
在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一天,罗汉寺(拉保保特定的地方)山门前,古柏森森的道路上人流如潮,巫卜星相、纸钱香蜡、小食摊点、流动商贩拥拥挤挤,云集道旁的善男信女,姑娘、小伙子,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热闹非常。这时要给孩子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竹篮,背着或抱着或牵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合适的可以做干爹的对象。如果父母盼望孩子长大学问好,就拉一个知书识礼有字墨的文人做干爹;如果盼望孩子身体健康,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千爹”,不乐意的挣开就走了:有的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相信答应之后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就爽快地应允。拉到千爹后,孩子的父母就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然后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叩头拜干爹;再就是请千爹喝酒吃菜或者请干亲家给孩子取个名字,到此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的,称做“过路干亲家”。这是有选择时间、地点的拉干爹。也有不选择时间、地点的,就称为“上门拜干爹”。

抢拜寄
在川西民间,湿意蒙蒙的雨水时节流传着这样的风俗。
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她们手牵着自己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要上前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就称做“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意在保佑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在现今的一些农村仍然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也有的地方演化为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拜干爹的,但拜寄之意都是保佑孩子的健康成长。
獭祭鱼
雨水这一天的雨,是丰收的预兆,因此本日忌无雨。南方立春之后,气温上升,冰封的河水即将开化。《周书·时训》中说,“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就是对雨水之后物候变化的描述。水獭下河捕鱼时,喜欢将鱼咬死后堆在岸边,直待有足够多的鱼才游上岸来饱食美餐。因为鱼堆得像供神时的祭品,所以(周书)中称之为獭祭鱼。《月令广义》中称,“雨水日,獭祭鱼,是日獭不祭鱼,国多寇贼”,这是指如果雨水这天大地冰封,看不到水獭祭鱼的现象,就说明天时运转不正常,到了秋季无法获得好的收成,百姓生计艰难,将挺而走险,走上犯罪之路。

4、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农民都能种些什么农作物呢?

1、立春(2月4日或5日)

春葱播种、露地春番茄播种育苗(2月初),春西葫芦播种育苗(2月上旬),春甘蓝保护地育苗播种(2月上旬)。

2、雨水(2月19日或20日)

春葱播种、春马铃薯播种(2月下旬)、地膜变天膜西瓜播种育苗(2月下旬)、小拱棚西葫芦定植(2月下旬)。

3、惊蛰(3月5日或6日)

春椒、麦套椒、大蒜、油菜茬朝天椒播种育苗,山药育苗。春芹菜直播,春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3月上旬),春马铃薯播种(3月上中旬)。

露地春西葫芦定植(3月上旬),保护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3月上旬)。露地春黄瓜、豆类蔬菜播种育苗(3月中旬)。

4、春分(3月20日或21日)

地膜玉米播种,红薯太阳能温床、阳畦加温育苗排薯。大蒜茬、油菜茬、小麦茬朝天椒播种育苗。春棉播种育苗(3月16日或20日),麦套棉播种育苗(3月25日至4月5日)。春葱播种,春芹菜直播。露地西瓜播种育苗(3月下旬)。小拱棚豆类蔬菜定植(3月下旬)。塑料大棚春早熟茄子、甜椒定植(3月中下旬)。

5、清明(4月5日或6日)

春玉米、春高梁播种,地膜棉花播种(4月上旬)。麦套棉播种育苗(4月5日前后),麦茬棉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春烟(4月中旬)。露地西瓜、黄瓜直播(4月中旬)。地膜变天膜西瓜定植(4月上旬)。地膜西瓜定植(4月中旬)。春葱播种。

露地春番茄定植(4月上旬),露地春黄瓜、春辣椒、豆类蔬菜定植(均4月中旬)。露地春茄子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日光温室秋冬茬韭菜育苗播种。

6、谷雨(4月20日或21日)

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春棉花(4月中旬)。移栽春棉(4月25日至5月5日),栽插春红薯、春山药。棉花施用除草剂(可选用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威霸)。露地西瓜定植(4月下旬)。

7、立夏(5月5日或6日)

移栽春棉花(5月5日前),播种春谷子、春绿豆,夏葱播种,撮葱定植。夏芹菜播种。夏番茄播种育苗(5月上旬),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开始收获(5月上中旬)。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葫芦采收结束(5月上旬)。

8、小满(5月21日或22日)

麦垄点种玉米、棉花、大豆(麦收前10天)。定植麦套棉花、朝天椒、烟叶。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播种春芝麻(5月20日~25日最佳)。夏葱播种,撮葱定植,大沟葱(干葱)定植。夏黄瓜播种育苗(5月下旬)。夏芹菜直播,秋芹菜播种育苗(5月下旬)。小拱棚西瓜定植。

9、芒种(6月6日或7日)

播种小秋(夏玉米、夏大豆、夏谷子、夏高粱、夏绿豆、夏芝麻)。定植麦茬棉、麦茬椒。夏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播种,撮葱定植,大沟葱(干葱)定植。夏芹菜直播,秋芹菜播种育苗。露地春茄子定植(6月上中旬)。夏黄瓜定植(6月中旬)。

10、夏至(6月21日或22日)

播种绿豆,夏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夏番茄定植。半夏黄瓜播种育苗(6月下旬)。秋芹菜播种育苗。

11、小暑(7月7日或8日)

播种绿豆(7月上旬为播种下限)。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半夏黄瓜定植(7月中旬),秋黄瓜播种育苗(7月中旬)。秋甘蓝、秋花椰菜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小拱棚芹菜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

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7月上旬),番茄(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秋冬茬韭菜定植(7月上旬)。

12、大暑(7月22日或23日)

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草莓播种育苗(7月下旬)、茄子、辣椒采摘结束。日光温室秋冬茬韭菜定植,冬春茬茄子、青椒采摘结束(7月底)。

13、立秋(8月7日或8日)

立秋节前后三天种白菜(包括白萝卜即辣萝卜)。秋马铃薯播种。秋黄瓜定植(8月上旬)。秋甘蓝、秋花椰菜定植(8月上中旬)。秋芹菜定植,越冬芹菜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大棚芹菜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

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定植(8月上中旬),秋延后黄瓜直播(立秋前后)。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播种育苗(8月中旬),冬春茬番茄定植(8月上中旬)。

14、处暑(8月23日或24日)

秋葱播种(8月下旬)。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葫芦播种育苗(8月下旬)。

15、白露(9月8日或9日)

秋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大棚芹菜定植。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茄子、辣椒、甜椒育苗播种(9月上中旬)。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定植(9月中旬)。

16、秋分(9月23日或24日)

冬性小麦播种(9月下旬)。播种油菜,播种露地大蒜。秋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春甘蓝露地播种育苗(9月下旬)。

塑料大棚芹菜定植(9月下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草莓定植(9月中下旬)。日光温室秋冬花芹菜定植(9月中下旬),秋冬茬西葫芦定植(9月下旬)。

17、寒露(10月8日或9日)

播种半冬性小麦(10月上旬)、弱春性小麦(10月中旬)。春甘蓝露地育苗播种(10月上旬)。

塑料大棚芹菜定植,秋延后番茄开始采摘(10月中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冬春茬青椒播种育苗(10月上旬),冬春茬茄子播种育苗(10月中旬)。

18、霜降(10月23日或24日)

播种弱春性(10月中旬)、春性小麦(10月下旬)。露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10月下旬)。越冬芹菜定植(10月下旬),塑料大棚芹菜定植。

19、立冬(11月7日或8日)

露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11月上旬)。越冬芹菜定植(11月上旬)。越冬菠菜播种(11月上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茄子、辣椒、甜椒定植(11月上中旬),香椿定植(11月上旬)。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播种育苗(11月中旬),秋冬茬韭菜开始收获(11月上旬)。

20、小雪(11月22日或23日)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定植(11月中下旬)。

21、大雪(12月7日或8日)

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葫芦播种育苗(12月上旬),秋冬茬韭菜开始收获(12月上旬)。

22、冬至(12月22日或23日)

小拱棚番茄、辣椒播种育苗(12月中下旬)。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茄子、青椒播种育苗(12月中下旬),春早熟黄瓜播种育苗(12月底)。

23、小寒(1月5日或6日)

露地春辣椒播种育苗(1月中旬)。

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辣椒、黄瓜播种育苗。日光温室西瓜播种育苗(1月上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茄子、辣椒、甜椒、香椿开始采收(1月上旬)。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黄瓜、番茄、西葫芦、韭菜收获结束(1月上旬),冬春黄瓜、番茄、西葫芦、青椒定植(1月中旬)。

24、大寒(1月20日或21日)

露地春番茄播种育苗(1月下旬)。春甘蓝保护地育苗播种(1月下旬)。小拱棚西葫芦播种育苗(1月下旬)。大棚三膜西瓜播种育苗(1月下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开始采收(1月下旬)。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定植(1月中下旬),冬春茬茄子定植(11月下旬)。



(4)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食物扩展资料

二十二四节,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令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自西往东依次穿越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5、24节气雨水的由来是什么 雨水吃什么传统食物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以吃以下的食物:
(1)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4)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马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6)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7)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而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说的“秋菠”。“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8)葱、姜、蒜
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此外,春季对于需要滋补调养的人,可以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炖鸡或瘦肉等,但爱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
总地说来,春天的饮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贡献给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

6、二十四节气中哪些农作物分别适宜在哪些气节播种?

立春:(2.4)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30毫米国。麦田清沟沥水防渍。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

雨水:(2.19)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湿度增大,江南一带,雨日和雨量都有明显增加,确也名符其实。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变化无常。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40毫米。其时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

惊蛰:(3.5)

天气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沪);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浙、鲁);惊蛰滴几点,九九倒回转(甘)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40毫米。麦田要加强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看苗、看天浇灌拔节肥、拔节水。

油菜施苔肥。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

春分:(3.20/3.21)

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60毫米。

长江两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后浸种催芽,开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头抢睛播种。继续管好小麦、油菜和做好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产,调节气候。

清明:(4.5)

我国黄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洁,宜于踏青。从气候上分析,气温进一步回升,如受暖气团控制,遇上暖好天气,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当遭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还寒仍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

从降雨来看,本节气内点雨未下有之,节气平均雨量60~70毫米。平均气温可达12~15℃。大江南北都进入了农忙季节,早、中稻先后播种,小麦拔节,油菜扬花,田间管理不能放松。玉米花生播种。

谷雨:(4.20)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谷物生长,但是,有的年份此时滴水不下,甚至从清明到立夏一直不下雨,出现春旱,这对农业生产影响是很大的。

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播种后需要雨水才能保证出苗率高。一般本节气降雨量为70~80毫米,日平均气温14~18℃。此时,正是农村准备割麦、插秧、种棉的大忙季节。

立夏:(5.5)

暮春方去,新暑初回,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但根据气象学划分,候温(5日为一候)高于22℃时为夏季的标准对照。此时,只有以南真正进入夏季。

有的地区四季不明显,如黑龙江省的爱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根本没有夏季。立夏节气所反映的夏季开始主要是指黄河以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9~22℃,节气降雨量为90~110毫米。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要及时抢晴收割。立夏过后浙江将进入雨季,梅雨汛期开始,要做好防汛准备。

小满:(5.20)

“小满”是指黄河流域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所以称小满。但是浙江此时春花作物籽粒已饱满成熟,农村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0~23℃,节气降雨量为50~70毫米,与前后节气相比降雨稍偏少。但华南地区却先后进入雨季。

大江南北夏熟作物先后成熟,抢晴收割。北方地区需加强麦田后期管理。春玉米、高粱、中耕、除草、培土尤其重要。

芒种:(6.5)

芒是谷实尖端的细毛;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紧张的夏收开始了,同时又是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忙种”。

民间还流传着“春争日,夏争时”,“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麦熟一晌,龙口夺粮”。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3~25℃,节气降雨量为50~90毫米。

要抓紧早稻培育管理,及时耘田、烤田提高土温,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播种晚稻。

夏至:(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长。

北京白天有18小时。往后,白天开始慢慢变短。但此时不是最热的时间,我国南北温度相差很小,不过10℃。多数年份降雨量100超过毫米,日平均气温24~28℃。

要不失时机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小暑(7.7)

“小暑不算热,热在数伏天”。7月是全年夏季风最强盛的时期,副热带高压笼罩江南,正常的情况是高温少雨为主要特色。

日平均气温28~31℃,降雨量减少,一般60~80毫米。

小暑面临着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各地在抓好防汛的同时,要及时掌握气象预报信息,加强蓄水防旱,力求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大暑:(7.22)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炎炎盛暑,这个节气对全国都适用。从降雨量来看,北方雨季已经到来,降雨量增多。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伏旱抬头,晴热少雨。

在华南此时东南季风带来南海上空的水汽,降雨量仍比较多,本节气浙北降雨量20~50毫米。日平均气温27~31℃,是全年最高的时段。喜温作物,行长速度之快达到了顶峰。水肥田间管理一定要加强。晚稻插秧应抢在立秋之前。

立秋:(8.7)

黄河流域真正的秋天要比立秋晚一个半月左右,长江流域要推迟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江南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地上积蓄的热量,一时尚不能散尽,所以还有秋老虎的暑热。雨少年份常有伏旱出现。

日平均气温29~27℃,开始呈下降,雨量80~100毫米且分布不均匀。对晚稻要中耕除草,发生旱象要灌溉。秋播要抓紧。棉花摘顶,促进秋桃(棉)发育。

处暑:(8.23)

江南有些地方仍炎热不减,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27℃;

冷暖空气又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进入秋雨期,选题为80~120毫米。这时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

白露:(9.7)

全国各地气温下降加快,天气转凉爽,“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随着季风转换,日照渐短,强度变弱,冷空气开始向南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连我国西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1~24,降雨量70~90毫米。

棉花分批采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

秋分:(9.23)

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秋分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有时一场西北风便可吹尽夏暑迎来秋凉。

按常年规律,江、浙、沪的入秋期在9月底至10月初。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多半在8月中下旬入秋,黄河下游地区9月中旬入秋,华南大地10月底到11月都会有秋凉的感觉。

继续抓好晚稻田间管理。棉花选种收花。冬小麦、油菜做好播种前的准备。

寒露:(10.8)

此时,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的高气压控制,雨季结束,经常晴空万里,日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晚稻结实。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6~19℃,降雨量继续减少,约15~30毫米。寒露节气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适宜期,江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霜降:(10.23)

从黄河流域看,初霜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气非常吻合,全国各地的初霜日南北相差很大,如东北的长春,在秋分时就有了初霜,而南方的广州,通常霜是罕见的,即使有,到冬至才见初霜。

此时,长江中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4~16℃,降雨量20~30毫米。要加强油菜、田园蔬菜的培育管理。森林防火的资金积累工作也要尽早落实。

立冬:(11.7)

黄河中下游开始结冰的日期是11月1~11日,与立冬是一致的,但在长江流域,真正的冬季要比立冬迟半个月左右;

而青藏高原上是“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在广州至南宁北回归线附近冬无几日;海南省长夏无冬。

所以立冬这个节气不适用于全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0~13℃,降雨量20~40毫米。搞好晚稻的收晒。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扫尾工作。

小雪:(11.22)

由于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黄河流域在小雪节气,一般开始下雪。就全国而言,长江流域平均情况2月中下旬降雪;东北地区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在福州、柳州、百色以南,是终年不见雪的。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10℃,降(雨)雪量10~20毫米。做好牲畜保暖越冬工作。

大雪:(12.7)

此时,地上有了积雪,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12月的积雪日数比11月要多一倍,甚至多四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8℃,降雪(雨)量10~20毫米。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冬至:(12.22)

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白天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背移,白昼渐长。“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

此时,北方冷空气强盛,标志着寒冬将至,最冷的时节来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降雪(雨)量10~30毫米。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小寒:(1.6)

气候变化除了其自身周期性的变化外,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力度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火山喷发尘烟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气候固有的周期化变化规律。

致使过去连续出现14年的暖冬现象。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江北0℃以下。降雪(雨)量10~30毫米。

大寒:(1.21)

此时在“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降雪(雨)量10~30毫米。

主要农事活动:积肥、造肥,冬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中国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06年5月20日,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按照所反应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因为是从天文角度上来划分的,所以适用于中国全部地区。四立便不尽然。

尽管也从天文上反映季节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的季风性和大陆性都极为显著,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

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热量状况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它们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热即将过去等都很确切。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虽说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也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

先是温度开始降低,水汽凝露较多;以后温度下降更甚,不仅露更多,而且凉起来,但还未结冰;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6)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食物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节气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部分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至今,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最后,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工程。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流淌数千年的黄河农耕文明的印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沉淀,也是人类天文与农耕技术的空前重大成就,更是人类尊重自然走向自由的里程碑。

它理应跨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代创造以及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和艺术,为世界文明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早在2006年5月,农历二十四节气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这是一件顺天理、应地气的工程。我们期待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早日成功,期待东方智慧之花的再次绽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规律:

人们一般都通过黄道日历得知准确的节气时间,还有一种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您知道前一年的某一节气准确时间,可以通过一首歌谣轻易算出,之后的年份就是该节气的时间,节气的规律歌诀如下:

立春五日三时头  惊蛰倒退三时首

一时一刻清时节  立夏九时三刻收

芒种两日退一时  小暑三日五时求

五日退三立秋节  白露六日退一周

寒露六日加六时  立冬六日七时游

大雪六日四时到  小寒五日九时收

参考资料 网络-农历二十四节气

7、雨水节气 吃什么

1、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

2、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专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4、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属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8、关于雨水这个节气的古诗

一、唐·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最美不过杨柳满城的长安。

二、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三、唐·李商隐《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万分感伤。你住过的红楼在雨中更加凄凉,我默然归去任珠帘在风中摆动。

在远路奔波却已暮春令人感伤,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我的一片痴情却无法传递给你,春阴云弥漫大雁正在为我传书。

9、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有什么特点?

“雨水”的特点是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与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食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