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肛真的能养生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提肛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养生方法,而且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的人虽然知道的人有,但是能坚持的人少之又少。
提肛对于人体而言有着很多的好处,可以消除很多的疾病:痔疮、肠炎、便秘等,还可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等。每天提肛一百次以上,坚持下去,必能受益终身!
1、提肛可以练就强壮的括约肌,增强体质及性功能。在人的生理结构中,肛门附近在三条经脉:督脉、任脉和冲脉,这三条经脉可以活跃人体的气血,通过不断的刺激和锻炼,让我们能够从中受益匪浅!
2、提肛可以让整个的盆腔收到锻炼,消除多种疾病。通过提肛运动,可以有效的让骨盆底得到锻炼和按摩,活跃了局部地区血液的流通,正所谓通则不痛!所以坚持提肛,可以减少便秘、痔疮的可能性,而且有效的改善尿频、下腹痛等情况!
3、对于女性而言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的症状。女性每个月总是有那么几天是不舒服的,通过平时的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并且能够减少因为经期或者怀孕带来的一些并发情况!
说了这么多,提肛运动究竟该如何的进行呢?方法就是:用力收缩前阴和肛门,然后稍微憋一会,放松之后再进行反复练习,一提一松。每次的提纲运动次数在50次左右一组,5-10分钟左右,每天可做2-3组,而且锻炼时间可行、可坐、可躺、可立,不受场地环境的影响!
2、听说有药王的养生十三法对老年人很好,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3、提肛运动有什么好处
提肛运动是什么?提肛运动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提肛运动锻炼的是你骨盆底的肌肉,对于痔疮患者、脱肛患者、孕妇、肥胖和长期便秘者有很好的作用,可改善尿频、尿失禁、下腹胀痛。每个人都可以练。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方法/步骤
1
乾隆皇帝的养生学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乾隆为长寿之冠,享年89岁。清宫医案记载乾隆晚年身体相当健康,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至高无上,纳妾选妃,声色犬马,过着纵欲无度的糜烂生活,因而长寿者甚少。为何乾隆能够尽其天年呢?医学专家认为,乾隆长寿的原因之一是他常年坚持提肛锻炼。这个动作是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养生功法。我国传统医学中所说的“回春术”,就包括提肛运动这项内容,提肛运动不需要多长时间,但功效却很显著。
2
提肛运动的益处
对男性来说,有规律地收缩肛门是对前列腺有效而温柔的按摩,可以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有很大帮助。提肛运动对提高女性的性功能也大有裨益。通过这项锻炼,可以使阴道收缩有力,增强女性对性生活的感受。还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大笑、咳嗽时会出现漏尿的情形,这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练习提肛一段时间之后,便能得到缓解。练习提肛对中老年人易患的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提肛运动的做法
做法:每天3-4次,每次20-40下,3个月为一个阶段。收缩到顶点时停留一秒钟,不要憋气。
提肛是一种即简便、又实用的肛门功能锻炼方法,具有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双重作用,国内外都很提倡该方法。其基本的方法可采用站、坐、卧等多种姿态进行,使用意念及内功,将肛门上提至脐中,做肛门上收的动作,自然呼吸或吸气时提肛缩腹,呼气时将肛门放下。此法不受时间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
4、提肛运动可以侧着做吗
“提肛”即古时的“撮提谷道”,是古来养生家常用的养生之法,苏东坡就曾说:“养生长寿古方,肛常提也。”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上朝时也喜欢做提肛运动。
提肛是由肛提肌、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群共同协作完成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当然也需要必要的间歇放松。
提肛方法如下:
1、可采用站、坐、行中任何一种姿势,放松,合上双眼;
2、吸气,收缩肛门;
3、悬息由一数到五,同时始终保持在悬息期间收缩肛门;
4、呼气,放松收缩的肛门。
这个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锻炼中要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事实证明,提肛运动是一种对身体十分有益的保健方式。比如——
◇◇提肛对预防和治疗痔疮有明确的效果。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等肌群的收缩与舒张,可触动内括约肌收缩和舒张,由此可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起到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作用。
◇◇对脱肛的患者来说,提肛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提肛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力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脱肛症状。
◇◇提肛运动对于长期便秘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尿频、尿失禁、下腹胀痛等症状。对男性,则更有使前列腺*减轻、炎症消退等功效。
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并易于操作的养生方法,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选用。
5、提肛运动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做
“提肛”即古时的“撮提谷道”,是古来养生家常用的养生之法,苏东坡就曾说:“养生长寿古方,肛常提也。”据史料记载,乾隆在上朝时也喜欢做提肛运动。提肛是由肛提肌、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群共同协作完成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当然也需要必要的间歇放松。现将提肛的方法,简单呈列如下:
1.可采用站、坐、行中任何一种姿势,放松,合上双眼。
2.吸气,收缩肛门。
3.悬息由一数到五,同时始终保持在悬息期间收缩肛门。
4.呼气,放松收缩的肛门。
这个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锻炼中要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事实证明,提肛运动是一种对身体十分有益的保健方式。比如——
◇◇提肛对预防和治疗痔疮有明确的效果。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等肌群的收缩与舒张,可触动内括约肌收缩和舒张,由此可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起到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作用。
◇◇对脱肛的患者来说,提肛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提肛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力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脱肛症状。
◇◇提肛运动对于长期便秘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尿频、尿失禁、下腹胀痛等症状。对男性,则更有使前列腺*减轻、炎症消退等功效。
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并易于操作的养生方法,我们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选用。
健康贴士:
提肛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在下列时间坚持提肛疗效会更佳。
1.晚睡前或起床前,躺在床上进行提肛运动。
2.大小便后紧接着做提肛运动。
3.性生活后亦应提肛数次。
6、孙思邈说了几个养生办法是什么啊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7、养生运动提肛有什么好处
提肛运动e68a847a6431333337616633是什么?
提肛运动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提肛运动锻炼的是你骨盆底的肌肉,对于痔疮患者、脱肛患者、孕妇、肥胖和长期便秘者有很好的作用,可改善尿频、尿失禁、下腹胀痛。每个人都可以练。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乾隆皇帝的养生学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乾隆为长寿之冠,享年89岁。清宫医案记载乾隆晚年身体相当健康,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至高无上,纳妾选妃,声色犬马,过着纵欲无度的糜烂生活,因而长寿者甚少。为何乾隆能够尽其天年呢?医学专家认为,乾隆长寿的原因之一是他常年坚持提肛锻炼。这个动作是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养生功法。我国传统医学中所说的“回春术”,就包括提肛运动这项内容,提肛运动不需要多长时间,但功效却很显著。
提肛运动的益处
对男性来说,有规律地收缩肛门是对前列腺有效而温柔的按摩,可以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有很大帮助。提肛运动对提高女性的性功能也大有裨益。通过这项锻炼,可以使阴道收缩有力,增强女性对性生活的感受。还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大笑、咳嗽时会出现漏尿的情形,这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练习提肛一段时间之后,便能得到缓解。练习提肛对中老年人易患的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提肛运动的做法
做法:每天3-4次,每次20-40下,3个月为一个阶段。收缩到顶点时停留一秒钟,不要憋气。
提肛是一种即简便、又实用的肛门功能锻炼方法,具有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双重作用,国内外都很提倡该方法。其基本的方法可采用站、坐、卧等多种姿态进行,使用意念及内功,将肛门上提至脐中,做肛门上收的动作,自然呼吸或吸气时提肛缩腹,呼气时将肛门放下。此法不受时间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
8、康熙乾隆有哪些养生之道?
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得益于他42字养生诀:“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皇“四诀”养生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自秦以来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人。乾隆皇帝享松鹤遐龄,除了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外,养生有道,是主要原因。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了“养生四诀”曰:“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他几十年坚持黎明即起,做深呼吸运动,进行体操、太极拳等锻炼。每天早晚还各做30—40次叩齿活动,以固齿祛疾。
活动筋骨:乾隆皇帝自幼爱骑马射箭,更精于马术。当了皇帝后,常以骑射为乐,曾亲手一次射杀一熊二虎。八十岁高龄时,还骑马围射,千骑卷平冈。
十常四勿:“十常’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四勿”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乾隆皇帝坚持经常做到“十常四勿”,说明他通晓养生之道,并常习之,是高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总结他自己常做的养生四诀中“十常”,都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中的导引动作,根据有关文献注释如下:
1.叩齿:先叩大牙,再叩前牙,次数不限。然后以舌头抵上腭,再满口搅动,待唾液增多时,鼓漱十余下。有固齿功效。
2.咽津:即古代称服玉泉法。用舌抵上腭,待唾液增多时咽下。
3.弹耳:以两手掩耳,手指贴住脑后,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再用食指弹后脑部二十四次,能去除项后风池穴的邪气。
4.揉鼻:以两只手指按捏鼻梁左右三十五下。可却鼻疾。
5.运睛:将双眼向左右运转各十四次,紧闭片刻,忽然大瞪。经常行之,能使内障外翳自散。
6.搓面:静坐闭目,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以漱津涂面,行之半月,可使皮肤光润。
7.摩足:两手左右交互,擦脚底涌泉穴二十四次,可以明双目。
8.旅腹:宽开裤带,用两手摩腰眼二十四次,可以固精。
9.伸肢:也就是做些强度不大的健身体操,包括两臂左右如挽弓,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或高坐伸腿。各二十四次,以去四肢风邪。
10提肛:临睡前,在床边平坐,然后闭气,以舌抵上腭,以目视顶门,同时收缩肛门,用两手擦摩两肾穴各一百二十次。常做此功,可以通气血,大有益处。
适时进补:根据身体需要,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吃一些保养身体的滋补品。
此外,乾隆皇帝还喜爱游览、书法、垂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他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游历南北方各地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园林殿宇、水榭楼台,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广知识,激励志气,陶冶性情的目的。乾隆皇帝晚年,还在故宫西侧为自己退位后颐养天年,修建了一所御花园,全园面积不足六千平方米,但是亭阁楼台,曲径画廊,古树奇花,假山怪石,尽收江南林园之美。他爱书法,书宗赵松雪,用笔有神,圆润遒俊,常在游历之处留御笔诗文。乾隆皇帝还喜欢垂钓,他在巡游江南时常在扬州小金山西侧的瘦西湖垂钓,至今瘦西湖犹存乾隆皇帝钓鱼台遗址。
9、孙思邈养生十三法里的摄谷道是提肛的意思,提肛有什么作用?
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肛门百疾病,以及促进肛门手术后患者伤口和肛门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患肛裂的度病人主要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肛门疾病术后的人,因肛门括约问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答淤血扩张,增强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
提肛运动坐、卧和站立时均可进行。方法如下: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气,同时用意内念有意识地向上收提肛门,当肺中的空气尽量呼出后,屏住呼吸并保持收提肛门2~3秒钟,然后全身放松,让空气自然进入肺中,静息2~3秒,再重复上述动作;同样尽量吸气时收提肛门,然后全身放松,让肺中的空气自容然呼出。每日1~2次,每次30下或5分钟。锻炼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