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如何让早餐变得更吸引人,或许你需要更丰富的颜色搭配:酱牛肉、火腿肠、鲜果汁、花生酱、小馄饨、紫米粥、荷包蛋、杂粮花卷、麦片粥、蔬菜沙拉等等这些你可以选择。仔细想想,这些在家里做起来也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前一天晚上粥熬上,或早起10分钟即可完成。
2、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充足午餐
中午12点后是身体能量需求最大的时候,肚子咕咕叫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吃午餐。对于很多人来说,午餐时间虽然比较短,但仍要细嚼慢咽,切忌边工作边吃饭。完美午餐最好遵循三个搭配原则:一是粗细搭配,适当吃些小米、全麦、燕麦等,有助于预防便秘;二是干稀搭配,除了干粮外,最好喝些滋润的汤粥类;三是颜色搭配,最好吃够五种颜色,比如白色的米面,红色的西红柿、肉类,绿色的蔬菜,黄色的大豆、胡萝卜,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等。
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3、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简约晚餐
晚饭最好安排在18点至19点中间,如果吃得太晚,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睡觉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晚饭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瘦肉、蛋类,少吃肥肉;晚餐还要保证食物多样性,多吃蔬菜和粗粮,有助于摄入更多膳食纤维,增加胃肠动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饭后半小时适当锻炼,可以避免脂肪堆积。
健康晚餐要注意什么
1、晚餐不宜常吃荤:午餐作为正餐的习惯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国现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鸡、鸭、鱼、肉、蛋摆满餐桌,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如果晚餐经常这样吃荤,摄入的营养能量过多,就很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会堆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病症。而且,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起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含量要高3~4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2、晚餐不宜常吃甜:科学证明,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代谢白糖的能力,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
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生物学上,物质代谢的活性,应该是随着阳光强弱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的;而身体方面则是受到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很大影响。
白糖经过肠胃功能的吸收消化之后,会分解为果糖与葡萄糖,这两种糖分再经过消化和吸收就转变成能量与脂肪,能量部分会再被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
健康饮食的小常识
2、于康吃好每天三顿饭这本书哪里可以买到
你下载一个GGbook
里面养身版
就有这个书的TXT版本
你可以在线看电子书的
不用去买了,花钱
3、每天三顿饭应该怎么吃
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1、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营养早餐
早餐的重要性在这里不过多赘述,但我们的早餐有太多在忙碌里匆匆带过,可能你并没有吃,也可能吃了但是却远远不够。原因可能是实在没有时间去吃,更多的可能是没有心情,当你入住五星级酒店时,一定会早起去餐厅享用丰盛的早餐的,因为五星级早餐厅不只是白色的豆浆、白色的牛奶、白色的包子、白色的鸡蛋、白色的馒头、白色的米饭。
如何让早餐变得更吸引人,或许你需要更丰富的颜色搭配:酱牛肉、火腿肠、鲜果汁、花生酱、小馄饨、紫米粥、荷包蛋、杂粮花卷、麦片粥、蔬菜沙拉等等这些你可以选择。仔细想想,这些在家里做起来也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前一天晚上粥熬上,或早起10分钟即可完成。
2、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充足午餐
中午12点后是身体能量需求最大的时候,肚子咕咕叫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吃午餐。对于很多人来说,午餐时间虽然比较短,但仍要细嚼慢咽,切忌边工作边吃饭。完美午餐最好遵循三个搭配原则:一是粗细搭配,适当吃些小米、全麦、燕麦等,有助于预防便秘;二是干稀搭配,除了干粮外,最好喝些滋润的汤粥类;三是颜色搭配,最好吃够五种颜色,比如白色的米面,红色的西红柿、肉类,绿色的蔬菜,黄色的大豆、胡萝卜,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等。
3、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简约晚餐
晚饭最好安排在18点至19点中间,如果吃得太晚,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睡觉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晚饭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瘦肉、蛋类,少吃肥肉;晚餐还要保证食物多样性,多吃蔬菜和粗粮,有助于摄入更多膳食纤维,增加胃肠动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饭后半小时适当锻炼,可以避免脂肪堆积。
4、于康吃好每天3顿饭的书评
一本健康饮食小网络
有位高手参加比赛,自己以为一定会夺冠。出乎意料,在最后的关头遇到了一个实力很强的对手,于是败下阵来,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要求师傅教他一招绝技。师傅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使其变短。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再向师父请教。没想到师父却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比较,原来的那条线就短了。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亦是如此,此长彼消,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壮,疾病才会弱下去,直至消失。如何使自己更强,吃的学问不可少。
中国人热爱美食在全世界都很知名,不过很多人无法想象在中国食品安全却变成了一项学问,关于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安全是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走自己的路。这种思考要从哪里来呢?是正确的科学观念。
于康老师将多年研究以及临床实践的心得融入书中,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饮食对我们的重要影响,也帮我们解决了不知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书中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饮食对人们非常重要,因为生命离不开能量。更多地正面考虑“我应当吃什么”,饮食乐趣、健康幸福是可以兼得的。有了这本书就好比得到一部关于健康饮食的网络全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颇多,也发现了自己在营养观念方面的误区:比如瘦人不得高血脂,比如生吃蔬菜营养更高等等,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观念是错误的。真心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心得体会,使广大读者朋友和我一样竖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营养问题,少留下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5、于康吃好每天三顿饭最后面的健康一日三餐食谱?
早饭吃好,一个煮鸡蛋,一根至两根有条,一碗豆浆,或者牛奶,或者粥都可以,午饭吃饱,面食为主吧,也可以吃米饭,晚饭吃少,两个馒头,喝点汤。这样最健康。
早上吃的像平民,中午吃的像皇帝,晚饭吃的像乞丐。
6、一天三顿饭怎么吃比较养生
一天三餐是人类进化留下来的最合理的习惯。但吃饭有很多讲究,最简单的是:坚持吃饭吃到78分饱就行了。吃多了不运动,脂肪堆积 对内脏的系统是很大的破坏。 如果吃饭时间不规律,对胃也是极大的伤害啊。如果你感觉吃饭吃了很多,但不觉得饱。可以喝水,喝水可以有饱腹感。不管怎样,一定要有规律,早饭时一定要吃的。(切记)哦。下面的内容是我找的,你看看吧!
般情况下,一天需要的营养,应该均摊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那么,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玉米面窝头等,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主食如米饭、馒头、玉米面发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等,以及新鲜蔬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前进餐。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并且吃进大量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影响睡眠。另外,人在夜间不活动,吃多了易营养过剩,也会导致肥胖,还可能使脂肪沉积到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心血管疾病,故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字串3
科学搭配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字串6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字串4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 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份海产植物做为午餐的搭配。 字串5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变化。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
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回答者:82101 - 都司 六级 12-9 11:15
正常人一日饮食一般习惯吃三餐,怎样安排好这一日三餐是有学问的。有的家庭安排得非常合理,吃的花样是五花八门,而有的家庭的饮食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品种极为单调。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做到膳食平衡。 字串3
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的营养,应该均摊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那么,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玉米面窝头等,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主食如米饭、馒头、玉米面发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等,以及新鲜蔬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前进餐。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并且吃进大量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影响睡眠。另外,人在夜间不活动,吃多了易营养过剩,也会导致肥胖,还可能使脂肪沉积到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心血管疾病,故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字串5
科学搭配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字串7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字串5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 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份海产植物做为午餐的搭配。
字串8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变化。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
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专家称一天三餐不科学 每隔3小时就应吃顿饭
“最时尚的健康饮食习惯是要关心每次进餐的时间,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关心自己餐盘中装有什么食物。”这是英国剑桥大学的营养专家宣布的。
之前曾有营养专家认为,16点至19点之前是我们每天摄入主要食物的一个最佳时间。但是通过研究,英国饮食协会的专家菲利普证明,这一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在16点之前的这段时间人体经受饥饿煎熬的时段过长,不利于人体健康。 字串1
生活中,我们每天吃三顿饭,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是不科学的。还有人表示,每天每隔3个小时就要吃一顿正餐,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样的进食时间才是科学的呢?英国剑桥大学的营养专家根据人体新陈代谢的规律,制定了一个科学的进餐时间。
早餐:7点至8点
一般我们有一个误区,起床洗漱收拾好不管时间到了几点,按部就班吃早餐。
营养专家:进行适量的晨练(比如跑步或练瑜伽)后,早7点至早8点是最佳的吃早餐时间。
加餐:10点
到这个时间大脑工作已经消耗了你早餐所吃食物提供能量的20%,因此,这个时候你需要补充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
午餐:13点
这个时间是人体所剩能量的最低点,所以你一定要及时进食,可以选择高热量食物。
加餐:14点至15点
此时人体中葡萄糖的量降低到午餐后的最低点。因此你可以吃些坚果、爆米花、干鲜水果等。
晚餐:17点至19点
这时你要吃一顿正式的晚餐,让身体在接下来数小时的睡觉时间里获得充分的能量,另外这个时间段吃饭也可让食物在睡前充分消化。
加餐:19点至21点
选择一小块奶酪、香蕉,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你提高睡眠质量。
7、于康吃好每天3顿饭的资料
有这样一个故事,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这多么像我们在各种健康言论中的选择。
国人好吃,有吃的文化,吃的规矩,吃的节气,比如立秋贴秋膘,冬至补一补等凡此种种,讲究颇多,就是缺了吃的科学。生病之前是胡吃,什么敢吃;一但生病,又什么都不敢吃,或者连普通常识都不讲究了,就像那对骑驴的父子。
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走自己的路。这种思考要从哪里来呢?是正确的科学观念。
我们大部分人,总是在营养健康方面追求灵丹妙药,一招灵,一招鲜,殊不知这一招未必是适合你自己的那一招。
有位高手参加比赛,自己以为一定会夺冠。出乎意料,在最后的关头遇到了一个实力强的对手,于是败下,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要求师傅教他一招绝技。师傅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使其变短。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再向师父请教。没想到师父却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比较原来的那条线,就短了。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亦是如此,此长彼消,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壮,疾病会弱下去,直至消失。如何使自己更强,吃的学问不可少。
于康教授的这本新作,不是一本教给你灵丹妙药的书,而是告诉你如何在众说纷纭的健康观念中竖立自己正确的营养观念,不被错误的方法忽悠。
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颇多,发现了自己在营养观念方面的误区:比如瘦人不得高血脂,比如生吃蔬菜营养更高等等,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观念是错误的。更真心希望能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分离这些心得体会,使广大读者朋友和我一样竖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营养问题,才会少留下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我们注定要和食物相伴一生
人这辈子从一出生开始,都要和食物打交道。平均算下来,人一辈子吃饭的次数是7500顿饭。男性平均有70岁寿命,而女性比男性还长10岁,女性要活到80岁,可能要吃80000顿,还不包括消夜。食物被我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吃掉,进入我们的身体,并且变成构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
作为一名上班族,我们对于食物的营养可能还是放在第二,每天保证能够吃上三顿饭也许就已经是极限了,已经无暇去估计其他的了。但是,既然吃了,是不是就应该吃的健康呢?
如何健康地吃,营养地吃,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不是有病的身体呢?有的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也不见得能真正弄懂,或者真正做出改变,但是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吃好每一口饭,积少成多就会产生质变。
我们经常会听到来百姓直接流传的比如立秋贴秋膘,冬至补一补等凡此种种,讲究颇多,就是缺了吃的科学。有些人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弄得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老百姓对于自己的营养、自己的健康已经到了无理可依的地步,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到底我们应该吃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不能吃了!这些疑问我们经常能听到,确实需要有权威人士给老百姓指明方向了。
于康教授的这本新作,不是一本教给你灵丹妙药的书,而是告诉你如何在众说纷纭的健康观念中竖立自己正确的营养观念,不被错误的方法忽悠的书。是一本为了真正属于老百姓,关注老百姓一日三餐的书。
于康教授可谓是“婆婆嘴,妈妈心”。每天接触到大量关于生病了应该吃什么,应该怎么吃,能不能吃一些昂贵的补品这类的问题,深感到人们对营养知识需求的迫切和一些营养误区的贻害,人们往往在吃这件事上,特有主张又特没主张,有主张在什么地方呢?专吃昂贵的、好的、难找的、不常吃的;没主张就是容易被误导,轻易相信什么灵丹妙药、吃一种东西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类的说法。
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颇多,发现了自己在营养观念方面的误区:比如瘦人不得高血脂,比如生吃蔬菜营养更高等等,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观念是错误的。更真心希望能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分离这些心得体会,使广大读者朋友和我一样竖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营养问题,才会少留下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8、每天三顿饭都什么时间吃好
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
1、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营养早餐
早餐的重要性在这里不过多赘述,但我们的早餐有太多在忙碌里匆匆带过,可能你并没有吃,也可能吃了但是却远远不够。原因可能是实在没有时间去吃,更多的可能是没有心情,当你入住五星级酒店时,一定会早起去餐厅享用丰盛的早餐的,因为五星级早餐厅不只是白色的豆浆、白色的牛奶、白色的包子、白色的鸡蛋、白色的馒头、白色的米饭。
如何让早餐变得更吸引人,或许你需要更丰富的颜色搭配:酱牛肉、火腿肠、鲜果汁、花生酱、小馄饨、紫米粥、荷包蛋、杂粮花卷、麦片粥、蔬菜沙拉等等这些你可以选择。仔细想想,这些在家里做起来也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前一天晚上粥熬上,或早起10分钟即可完成。
2、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充足午餐
中午12点后是身体能量需求最大的时候,肚子咕咕叫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吃午餐。对于很多人来说,午餐时间虽然比较短,但仍要细嚼慢咽,切忌边工作边吃饭。完美午餐最好遵循三个搭配原则:一是粗细搭配,适当吃些小米、全麦、燕麦等,有助于预防便秘;二是干稀搭配,除了干粮外,最好喝些滋润的汤粥类;三是颜色搭配,最好吃够五种颜色,比如白色的米面,红色的西红柿、肉类,绿色的蔬菜,黄色的大豆、胡萝卜,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等。
3、怎样吃好一天三顿饭之简约晚餐
晚饭最好安排在18点至19点中间,如果吃得太晚,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睡觉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晚饭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瘦肉、蛋类,少吃肥肉;晚餐还要保证食物多样性,多吃蔬菜和粗粮,有助于摄入更多膳食纤维,增加胃肠动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饭后半小时适当锻炼,可以避免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