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每天站桩的好处
站桩的健身作用
1、不空状态
所谓不空状态,就是身体处处具备不定向支持力,具体表现为打不坏、拆不散的高稳定间架结构。
2、贯通状态
使力量传导畅通无阻,以形成轨迹复合运动所造就的“势”的极大限度的发挥。
3、培养精气神
通过站桩,养成一种如虎扑食、高度戒备、如临大敌、一触即发的精神气势。
站桩是武术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更不能代替其它训练,它只是解决了搏击所需的一部分要求。
就是大成拳这样对桩功十分重视的拳种,也还要经过走步、推手、发力等专项训练才能用于实战。如果只是一味地站桩,不进行专门的发力练习,不进行实战的磨练,就想在打斗中克敌制胜,是自欺欺人。
(1)养生站桩功图扩展资料
站桩注意事项
1、坚持时间
站桩时间一般有个20—30分钟也就够了,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增加一些练功时间,但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2、站对挣桩
站对争桩时,可以让同伴从各个角度推压练习者的间架、前膝进行检验,如果间架很整很强韧并且极具弹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复位、弹回,一般就为正确。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顶着,就是错误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废,均要练习,可以一段时间站左式,一段时间再站右式。
4、三步功法
三步功法不可更改程序,应逐步体认,并且亦不可偏废哪一步,各有各的功用,均要顾及,可以站两天三线就位,站两天对争桩,再站两天贯通桩,交替练习。
2、各种站桩功的方法不一样,哪个最好?比如陈氏太极拳站桩功、太极禅立站桩功、李少波的养生站桩功的招式都不
桩功是气功的一种,本于百“动养形,静养气”,好坏根据阶段而定,练气有三种方式(也可以成为三个阶段),第一、运气度——人体经络,第二、采气——天人合一(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第三、养气(自然呼吸),不要一味的死站,另外高低,大小不影响桩问功的性质,因人而异,最主要还是看你阴阳的答本质,人体经络是阴阳的具体应用,可以叫阴阳桩,太极桩虽然分成阴阳,但只需走任督二脉,无极则让气内自然运行,这三种桩功开始是有顺序的,最后可以统一起容来,忘人无我,练的就是意念——也正是从“气”上升到“意”,才算真正练了太极
3、求 高位马步站桩功 的图片
别瞎练,你是想练太极桩吗?太极桩依次有无极桩、混元桩、两仪桩、三体式和四象桩。又分为养生桩和功力桩。养生桩一共站四五十分钟就行,功力桩站得久点,最好一个半小时以上,而且意志要控制内力运行。站完后你就可以打太极了。这就是太极拳。 不站桩只练太极就是太极健身操。不会动作别练,会伤膝盖。
4、站养生桩有什么具体的细节要求?
养生桩也有很多种,这里主要围绕平步撑抱桩来讲。撑抱桩是众多桩法中最基本的桩法,将来也是最高级的桩法,不论是养生桩中的平步撑抱还是技击桩中的丁八步撑抱都是如此。故而这两种撑抱桩都曾一度被称之为“浑圆桩”。因此,虽然养生桩有很多种不同的练法,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只要可能还是多站站撑抱桩。
具体的姿势这里就不强调了,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找到,这里只强调一些要领。不要小看这些要领,“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站桩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领起主导作用。
一、双膝微曲。
双膝微曲是基本要求,关键是曲多少合适。我们要求站立之后,双膝放松一软刚好有个台儿,这是最舒适的状态,我们要保持的就是这个状态。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说法,因为意拳的桩法是很丰富的,而这么丰富的桩法并不是白白设立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想站低桩的话自然有低架子的桩法供我们练习。而对于这个桩法,我们求的就是舒适,——在舒适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实感,在舒适中达到“浑圆扩大,空洞无我”的境界。
二、肘下压木板。
在刚开始站桩的时候,初学者最难放松的就是肩部,时常是还没站多长时间已经酸痛难忍。很多朋友往往是凭一开始的热情坚持一段时间,这样有效果还好,如果没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废了。其实,如果大家注意到并做好“肘下压木板”这个要领,就可以较为容易的度过这一关。
意念诱导:齐胸高的水上浮着一块木板,想象自己将肘部放在这个木板上,放松肩部,仅用足够保持间架的力量就足够了,细心体会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觉。在今后的锻炼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现象,都要首先检查压木板的感觉是否丢失了。
三、脚跟踩蚂蚁。
在初学站桩时,很多人对“脚底重心”这个问题比较头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学中也各不相同。我们不强调重心在哪里,而是强调一点——“脚跟踩蚂蚁”。踩重了蚂蚁就死了,踩轻了蚂蚁就跑了,这样能保持脚底的弹性。大家在将来的试力发力中逐渐体会到这样训练的好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一人发给你两只蚂蚁,伴随你们终身,不要让它死掉,也不要让它跑掉。”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脚跟踩蚂蚁”意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今后的练功过程中,这个要领要贯彻始终。
四、真实的抱球感。
在间架的调配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细节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能说没用,然而,由于过多和过于分散,往往会让初学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反复调配上,还时常丢三落四,记起这个忘了那个。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寻找真实的抱球感。
寻找真实的抱球感不是让你真的拿一个球抱着,而是要求练习者一方面在动作上要像真的抱起来一个气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导怀中的球体逐渐涨大。你会发现,当你的动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时候,你的身体也已经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几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适得力。
舒适得力是站桩一个重要的要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不是这个要求难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苦练出真功”的常规思想所引导,从而放弃了“舒适得力”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舒适得力”的原则,站桩多长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桩之前已经自己给自己下了目标“这次我要站XX分钟”,这样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适得力的原则,而且还很容易思想上先紧张起来,这样也失去了“放松”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们在养生桩乃至今后的训练中将要反复强调的几个要领。当然,其他的要领肯定还会有,但是笔者认为初学者只要注意并遵循这五个要领可以较容易的找到感觉,而在将来高级的练习中遵循这五个要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马步站桩功图
马步站桩功图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劲;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20.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马步桩作为内外家都修炼的基本桩功,其练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种,有以修身(练体能)为主和修心(以培养意念)为主的,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不断增加练功时受力的强度,加大静支撑力力度来增强内脏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桩时侧重于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是在练功时侧重于哪一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将两者分开来进行练习。
6、站桩养生功
初期站桩的姿势并不重要,主要是时间问题,如果每次站桩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真气就会自动进入体内。
7、中医养身站桩
站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 站桩时闭眼,容易站不稳。要双目微睁知,目视前方,这样不仅可以去昏沉,亦可疗目疾。 2当腿部肌肉颤动或身体发生摇摆时,注意控制,以免前倾后倒,影响炼功效果。 3站桩前不宜饮酒,饮酒后不宜站桩。 4饭饱之后,休息半个道小时,才可站桩。空腹亦不可站桩。 5.大悲、大怒、情绪波动之时,不宜站桩。 6.过度疲劳不宜站桩。 7女子月经期间,如有不适反应,不宜站桩。 8.失眠者上床前站一会版,可以睡个好觉,但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引起兴奋,更加难以人睡。 站桩之道,不加任何意守,不讲丹田呼吸,不论时间方位,不拘场地。 楼主可权加我为好友给你个人整理的养生资料
8、养生桩该怎么站,具体的姿势和标准
【1脚】站立,两脚跟相抵,双脚成一条直线,然后以脚趾支地,两脚跟旋转使双脚成两条平行直线。说白了,就是两脚的距离问题,双脚姿势上也可稍成内八字。
【2腰】全身站直,双腿微曲,放松。全身先用力挺直一下,这时候能够感觉到腰部是向前挺的,而后立刻双腿微曲,只要那么稍微一弯曲,同时全身放松,就可以体会到,腰部不再向前挺,而是稍微向后凸。腰部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处于这二者之间,无需用力而能自然垂直。
【3头】腰部以上所有部位的姿势都与腰的姿势密切相关,也就是整个脊椎姿势如何调节的问题。肩部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贴于两腿外侧即可,这些简单,重要的是颈椎与腰椎的配合。腰部若是用力前挺,就利于颈椎后仰,利于脑袋后放;腰部若是往后凸,颈椎就容易前仰,脑袋前倾。这种脊椎姿势的效果必须是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来体会,体会到了,也就容易办了。合理的姿势就是整个脊椎自然直立,不是完全的直,是略有弯曲,那么怎么判断这个直立和略弯的标准呢,借助脑袋!脑袋有重量,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脑袋会自然的下压和倾斜,由此,如果整个脊柱的姿势对了,那么脑袋将自然直立,既不前倾也不后仰,在毫不用力的情况下,呈现自然平直状态,就是脑袋平平稳稳的“放”与颈椎之上。
【4重心】站桩姿势的人有点像一个扁形的尖三角,脑袋应当利于正上位置,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重心最终分摊到双脚,落于涌泉穴位置,体会的感觉就是,双脚底各有一只蚂蚁,走不掉也踩不死。
9、站桩功的详解
双重基本式是两脚平均着力的姿势。
单重基本式是两脚交成85度,一前一后斜向错开,前脚着力轻,后脚着力重。
休息式是站桩功里身体支撑力最轻的姿势,体势高度比身高约低半拳。练功者按其身体支撑量的程度,可选轻靠休息式、双扶休息式、单扶休息式、贴腰休息式等。
高位式是站桩功最基本的体势,体势高度比休息式又降半拳左右。它又可分为垂撑式、下按式、提抱式、环抱式等。
中位式的体势高度又比高位式降低自己身高的两拳左右。
低位式比中位势又降低自己身高的三拳左右,它是站桩功里体式最低、身体支撑量最大的一种练法。低位式又可分为马式、伏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