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中药泡水喝养生
白菊花、麦冬
白菊花可清肝明目,麦冬可滋阴利咽。两味中药组合,适用于长期受电脑、手机、电视辐射者,工作节奏紧张、无暇保养者,二目干涩、眩晕者,经常户外工作,常受紫外线辐射人士。
制首乌、决明子
制首乌补血通便,决明子化痰降血脂。两味中药组合,适用于免疫力低下、高血压、高血脂、便秘、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者。
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菊花
中医认为,中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疮疖等,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三个品种,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三七花
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的治疗。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生津止渴,提神补气。不建议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为三七花单味食用效果最好。
西洋参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渴、心烦、多汗及四肢无力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含服,也可加入茶叶中泡服。
麦冬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干舌燥、咳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玄参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渴、烦躁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煎后泡服。
蔷薇花
中医认为,蔷薇花性味甘凉,除了可用于治疗口腔炎、疟疾等疾病外,还具有清暑和胃的功效,夏天代茶饮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2、解暑中草药有哪些?
金银花
3、常见防暑中药有哪几种?
常用的防暑中药及其适应症如下:1、藿香正气丸(水、胶囊):这三种剂型的功效及药理基本相同。藿香正气丸的主要功效是祛暑解毒、化湿和中。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除能解痉止痛外,还有抗菌、抑病毒及防腐作用。凡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如感冒、泄泻、呕吐的患者均可使用。2、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成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管蠕动,缓解肠痉挛,还有抑制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抗病毒作用。常用于中暑、急性胃肠炎、夏季感冒、咳嗽痰多等症。3、十滴水: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它有健胃、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主要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头痛、胃肠不适等症。长时间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及长途旅行者,也可用此药来预防中暑。4、六一散:由两味药组成,即滑石六份,生甘草一份。具有清暑利湿、保护胃肠之功效,常用于外受暑邪、内伤湿滞而引起的暑湿之症,对于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吐泻者有良好效果,但阴虚、内无湿热者及孕妇忌用。5、暑症片:具有?暑解、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因其含有中成药细辛、皂角等成分,也可将药片研成细末吹入鼻腔内,引发喷嚏,有助于病人苏醒。但此药孕妇忌用。
4、有哪些闻起来清新解暑的中草药,没有什么不好
藿香:味辛、微温,具有化湿和胃、解暑发表的功效。小儿在夏季感受风寒发热、纳呆、呕吐、腹泻、舌苔白腻时用藿香解表化湿最为适合 。金银花:性甘味寒,有清热解毒作用,其口味清香,苦味不重,宜小儿食用。用金银花泡茶或服金银花露可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冒,也可预防小儿热疖、痱子等。金银花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能降低人体咽部的带菌率,从而起到防病作用。还有桑叶、薄荷叶都是闻起来清新解暑的中草药。
5、养生所用的基本中药材有哪些
一言难尽
6、清热解暑化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药物名称: 藿香正气丸 药物别名: 藿香正气水丸剂、藿香正气冲服剂、藿香正气酊水剂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Huoxiang Zhengqi Wan 说 明: 广藿香、紫苏 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 生姜、大枣。 功用作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用于感冒、呕 吐、泄泻、霍乱、湿阻等病。其基本指征是: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院满闷、恶心呕吐或泄泻、 舌苔白腻、脉濡缓。现代多用于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肠胃炎等。
.藿香: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胸脘闷胀、恶心呕吐、便泻。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鲜藿香更好,量加至25~35克。
2.佩兰:有解暑、化湿、醒脾的作用。可治疗头晕昏闷、食少、恶心呕吐、腹泻。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鲜佩兰更好,量加至25~30克。
3.荷叶:有解毒清热的作用。治疗中暑头闷、痱毒、身痒。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做荷叶粥食,亦有疗效。方法是用大米2~3两,粥煮熟时,用洗净的鲜荷叶一张将抑面(即有绿茸面)向下放粥内,浸闷10分钟后可食用。粥色碧绿,气味清香,为夏季良膳。
4.香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的作用。治疗受夜寒后发热无汗、腹痛腹泻等症。每次3~5克。平素体弱、汗出过多者慎用。
5.西瓜翠衣:即西瓜的青色外皮。有清暑,止渴,利尿的作用。治疗中暑心烦、躁热、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数次,多食西瓜亦有上述作用。
6.竹叶:有清热、利尿的作用。治疗夏日受热心烦、小便色深黄、量少不畅。每次10克,分2次煎服。如有口舌生疮时,更为有效。
7.丝瓜皮:有清暑热、止烦渴的作用。治疗中毒、心烦、口渴。每次用鲜丝瓜皮20克,分2次煎服。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8300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