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8种养生汤,想变年轻就全靠这几种汤了
推荐八款秋季养生汤做法
1、秋季养生汤:南杏仁雪梨汤
南北杏有理气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体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循环,故对血热津伤之肺燥者有一定疗效。常饮此汤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润肺的作用。
材料:南北杏仁各10克,雪梨1个,白糖30克。
做法:先将南北杏仁用水稍浸去皮;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四块。炖盅内注入200毫升清水,放入南北杏仁、雪梨和白糖,加盖隔水炖1小时,便可食用。
2、秋季养生汤:白果莲子山药汤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材料:新鲜山药200克、白果10颗、红枣15颗、枸杞子20颗、干莲子10颗、冰糖10-15克。
做法:干莲子和红枣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白果敲碎外壳。山药去皮,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备用。锅内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莲子,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0分钟后,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煲20分钟左右。最后10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时,加入调味料即可。
3、秋季养生汤:沙参玉竹老鸽汤
民间有说:一鸽胜三鸡。鸽子又名白凤,肉味鲜美,所含蛋白质中有许多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尤对体虚病弱者、手术病人有恢复体力、愈合伤口的功用。沙参味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常与润肺利咽的麦冬、杏仁煲老鸽,更能起到生津润肺的功用。
材料:盐、适量老鸽1只(约500克)、沙参20克、玉竹20克、杏仁10克、猪瘦肉20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将老鸽剖洗净,去除内脏。老鸽可整只,也可斩块,然后放进开水锅内焯过,洗去血水,沥干待用。洗净沙参、玉竹,备用。猪瘦肉斩小块,备用。将以上备料与姜片一同放进砂锅内,加盖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煨约1.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成。
4、秋季养生汤:玉米淮山海参汤
海参的营养,据古人认为和人参相同,因此被称为是“海中人参”,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等功效,无论男女都适合食用。玉米淮山海参汤,能健脾补肾、滋润养颜,对于皮肤粗糙、毛发枯干人士最为适合。
材料:猪展300克、冰冻海参2条、玉米2根、淮山3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海参提前半天放冷藏格解冻;取出洗净,切段,汆水捞起;玉米去衣,洗净切段;淮山洗净;猪展洗净切块,汆水捞起;将8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5、秋季养生汤:绿豆薏仁鸭汤
鸭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合上火者食用,而绿豆也有消暑清热的功效,所以绿豆老鸭汤是夏秋季的绝佳补品。此汤消暑清热,健脾益脏腑,美容养颜。
材料:薏仁38克、绿豆38克、陈皮2片、老鸭1只、清水12碗、盐适量。
做法:老鸭去内脏,切半,切掉鸭尾,洗净,汆烫。陈皮用水侵软,刮去瓤。其他材料洗净。将清水煮沸,把各种材料放入煲内,用大火煮20分钟,再改用小火熬煮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6、秋季养生汤:冬瓜荷叶煲鸭汤
秋季养生少不了冬瓜和荷叶,鲜荷叶可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将三者煲成汤饮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最适合秋季节食用。
材料:水鸭肉250克,冬瓜200克,嫩荷叶3小块,薏米25克,赤小豆25克。
做法:水鸭洗净,切成中块。冬瓜连皮切成大块。未展升的嫩荷叶洗净。薏米、赤小豆浸透后淘洗干净。将所有用料放进炖盅,加沸水适量,把炖盅盖上,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50分钟,后用小火炖90分钟即可。炖好后,取出药渣,加入适量油、盐、昧精便可服用。
7、秋季养生汤:霸王花百合煲猪肺
霸王花又名剑花、七星剑花,它是广东有名的特产,有润肺、生津、清热、消燥之功,无论鲜、干品均佳,性微凉而味甘鲜浓香,为广东民间家喻户晓的秋日入汤佳品。百合食药兼之,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苦,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功。蜜枣甘润清甜,有润肺生津的作用。根据中医“以脏补脏”之理,凡肺虚之病,宜用猪肺,对治疗肺虚咳嗽、嗽血一定功效。
材料:霸王花70克、百合5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蜜枣3个、猪肺1个、猪碎骨1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汤料洗净。猪肺从喉部灌入清水后揉擦,反复多次至洗净,切块,置镬中不下油盐,稍炒片刻;霸王花、百合、南北杏浸泡;蜜枣去核,与猪碎骨、生姜片一起一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两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8、秋季养生汤:莲藕排骨汤
莲藕具有健脾开胃、益血生肌的功效;猪排骨提供人体丰富的钙质,同时还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如果想让汤喝起来味道更鲜甜些,可以另外加些许眉豆、几颗红枣和干瑶柱。
材料:莲藕500克,猪排骨500克,黄酒、生姜、葱、盐少许。
做法:猪排骨切段,飞飞水;将藕洗净切片,与排骨同置1500毫升温水之中,加黄酒、姜、葱少许,水沸后文火炖90分钟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2、保健养生汤有哪些
第一款,羊肉汤。
中医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即药肉同煮,吃肉喝汤,具有温阳补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对防治气血虚弱、营养不百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软、产后腹痛、老年体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鱼肚和黄芪一同炖汤喝,具有温补阳气、强骨健脾、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度款,骨头汤。
冬季,常喝些骨头汤,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骨胶原、钙、磷脂等,增强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强抵抗力。同时,还能促进伤者(特别是骨折患者)的康复,减缓衰老过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葱结1小扎,生姜1小块,黄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腻。适用菜肴:清炖狮子头等。
第三款,喝鸡汤。
尤其是内母鸡汤中的特殊营养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加黏膜分泌,及时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细菌和病毒。对治疗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老、弱、病者过冬很有利。
原料:乌鸡1只香葱2棵生姜1小块料酒2小匙容精盐2小匙味精1小匙
3、昨天的健康一身轻 吴圣贤 放杖草汤 怎么做?
淫羊藿10g
杜仲15g
威灵仙10g
仙茅10g
寄生15g
独活10g
4、熟地黄药膳养生有哪些?
【药膳养生】
1、补肾养血
熟地黄当归羊肉汤:百羊肉700克,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生姜适量。小火煮3小时,再加适量的糖、盐、大枣、鸡精等,小火再煮15分钟。这道药膳是通过补血达到补阴目的的,是在春季进补的度一道非常不错的药膳,能补。肾、助阳生发。
2、补肺滋肾,润燥止咳
虫草熟地黄老鸭汤:虫草10克,熟地黄40克,去核大枣6枚,问老鸭1只。将虫草、熟地黄、大枣放入鸭腹内,加开水适量,小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饮汤食肉答。此汤具有滋肾、补肺、润燥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肾阴虚所致的干咳、咽干、口渴等。
3、补肾
熟地黄酒:熟地黄30克,白酒500克,熟地黄泡酒。适用于肾虚腰背酸软版疼痛、腿膝无力等。
4、滋阴补肾
熟地黄猪蹄:熟地黄50克,枸杞子30克,杜仲30克,淮牛膝30克,猪蹄1只,一起炖煮。适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权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5、吴圣贤说中药养生
今天刚刚拿到书,这本:..吴圣贤1.吴圣贤写的很不错,杜仲强筋壮骨,肉苁蓉补而不峻,熟地滋阴养血,刺五加强身之宝,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血中气药,白术健脾燥湿,百合云裳仙子,五味子五脏皆治,麦冬滋清兼备,决明子眼科要药,金银花解毒圣药,女贞子滋补肝肾,淫羊藿壮阳良药,酸枣仁东方睡果。千余年本草之精华二十载临证之心得享健康生活这良方养百岁天年之宝典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因以草木入药为最多,故取名本草。中草药分布广泛,其生长顺天之时序,应地之高下,含藏四气五味。中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道理在于取其气,或取其味,以药之阴阳偏性,调和身体的阴阳偏盛偏衰,达到调养脏腑、通畅血脉、平衡阴阳、延年益寿的目的。谈到中药,国人大多会想到神农氏,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这是何等的舍己为民、大医精诚的无畏情怀!中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来自于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其中所蕴涵的瑰宝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和有效利用。宇宙之大,浩渺无穷,芸芸众生,不过沧海一粟,人类不可能脱离宇宙、脱离大自然而独善其身。古圣先贤认为,人体与自然,风寒暑湿、春夏秋冬、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息息相通。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永恒的相生、相克、相制、相化的关系,所以人体的不适与病痛,自然界中总有一物可以克化之。这正是中药之所以能够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最根本的道理。让我们敞开更广阔的心胸,把自己的身体融入这广袤的大自然之中,体悟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生克制化,这积累几千年的本草精华,其中就有你在茫茫黑暗中找寻的明灯。小篆的药字,写作桨,上面是草,中医主要拿草药来看病下面是音乐的乐,音乐的本质是和谐和平衡。中药防病治病的本质也是如此,关键在于调节人体的各种平衡,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这个意思。将人体失衡的功能调节过来,发挥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正是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用中药保健养生的最可宝贵之处。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你不生病!这一理念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明确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治未病理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保健养生,预防疾病二是既病防变,在生病早期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复发或传变。人之禀赋各异,体质殊同,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如若通达药性,审而详之,宣通补泻,轻重缓急,用之得当,必能燮理阴阳,条达气血,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之功大矣。中国古代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还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民谚。古代文人、知识分子,很多人都学习中医,一方面可以增加古文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养生防病,奉亲养老。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6、生地黄药膳养生有哪些?
【药膳养生】
生地黄排骨汤:莲藕250克(切条,汆烫至半熟copy),生地黄30克,排骨250克(汆烫至熟),葱、姜、盐、鸡精适量,炖至排骨熟烂。用于淡化色斑。
生地粥:鲜生地黄25克,水煎100毫升,过滤留汁。粳米75克,煮粥,趁热时加入鲜生地黄汁、白糖,拌匀。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咳血、食欲不振、消瘦、心烦、口渴、目赤等症。
3、填精添髓,补脏益智
地黄乌鸡:生地黄150克(切条),加饴糖适量拌匀,装入雌乌鸡(约1000克)腹内,用小火隔水蒸熟,喝汤吃肉,适用于用脑过度引起的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痛、神疲气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