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堂阿胶四物汤

养生堂阿胶四物汤

发布时间:2020-09-06 21:43:25

1、四物汤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物汤是一道汉族药膳。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用当归、川芎、酒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四物汤是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通过实践运用《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四物汤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四物汤就是使用熟地黄、白芍、当归1及川芎这四种中药材。一般来说,它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经痛。
药膳由来
《金匮要略》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其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被用于外伤瘀血作痛。后来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书首先记载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以后在宋代《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方》、明代《医方考·调经用四物汤》、清初《济阴纲目·调经门》等医学书籍中均有记载和评说。
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组成。然而在中国台湾省,比较流行的玫瑰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肉桂、熟地黄或者是生地黄熬制而成,如果是属于体质偏热的人适合喝生地黄组成的玫瑰四物汤,如果是体制偏寒性的人适合喝由熟地黄组成的四物汤!
(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上述四味药组成,他是集四种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四种食物。)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孙中山先生曾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89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然后到澳门行医,受聘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由于医术高明,甚得群众信仰。
他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方面都有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
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它具有利水、凉血等功效,可以主治水肿、砂淋、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补脾、通便。
木耳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它具有养血、活血、收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痢、痔疮、产后虚弱、崩漏、带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物质。
豆腐与豆芽是我国发明的豆制品,具有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它们不仅完全保留了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豆芽在蔬菜缺少的情况下,可称得上是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之一。豆芽中所含丰富的纤维素,对老年人因食量下降、活动减少、腹肌萎缩而常出现的便秘,能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豆类和木耳所包含的铁元素,也是人体造血所需的主要原料。
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四物,具有素食的最大优点,不仅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而且来自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非饱和脂肪酸和粗纤维含量也比较高,而胆固醇的含量却比动物食品低,植物脂肪还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这对于防止现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肠癌有一定作用。
药膳功效
折叠补血活血
折叠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折叠方解
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延胡索10克。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黄芪18克。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克 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 艾叶10,克阿胶10克。
编辑本段药膳详情
来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
地髓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组成
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功用
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
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效用注解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组成: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功用:补血调血。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禁忌:斟酌。类别:补益类。
四物汤
四物汤有哪些副作用呢?
四物汤,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们知道,四物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其实,“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黄药方,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的。但是这么营养的四物汤,其实副作用也是有的。
1.四物汤作为一种补剂来说,它具有温燥性质。所以,对一些热性体质或内热比较大的人来说,服用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
2.熟地、当归对有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腹泻。
3.服用四物汤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对原方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避免上述副作用的发生。
1.血热的要减少川芎的用量;
2.虚寒体质的要用熟地,热性体质的用生地;
3.即需要补又需要清热时生地、熟地各半;
4.口干舌燥要加入玄参。
有上述症状的人,需要服用加味四物汤。有爱上火、又爱长痘症状的,就需要服用有上凉下补作用的芩连四物汤了。
临床应用
本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综合全方,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
1.月经失调 用本方加减:生地、川芎各10克,白芍12克,当归、香附各15克,茯苓18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显著疗效。四物汤
2.痛经用本方加白芷、木香、香附各10克为主,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有较显著的疗效。
3.黄体功能不全用本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9克,赤白芍各15克,生熟地各15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以每个月经周期(20士 2日)为1个疗程,经期及妊娠后停服。有较显著的疗效。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用本方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熟地15克,杭白芍、当归、三七(另冲)各10克,黄芪、贯众炭各30克,益母草各15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于每次月经来潮第三日开始服用,连服3~6日,视出血程度而定,每日1剂。
5.胎位不正用本方去熟地,加白术、茯苓各15克,水煎,每晚服1剂,3剂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每周复查胎位1次,连查2周,转正后再服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有较显著的矫正胎位作用。
6.神经性头痛用本方加减:熟地50克,白芍、当归川芎、桂圆肉各15克,牡丹皮、天麻、僵蚕、全蝎、甘草各10克,炒枣仁、石决明各50克,蜈蚣2条。水煎服,每日1剂。
7.肩周炎 用本方加桂枝9克,生姜3片,甘草6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8.荨麻疹用本方加减:当归9克,白芍6克,川芎3克,生地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10剂。
9.过敏性鼻炎 用本方加味:生地24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6克,苍耳子6克,辛荑9克,徐长卿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2个月。
此外,本方还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产后感染、子宫肌瘤、崩漏、皮肤瘙痒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扁平疣、黄斑出血等病证。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阴虚血热之月经过多、胎动漏红则非本方所宜。
药理作用
四物汤主要有纠正贫血,抗放射线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肉芽增殖,抑制子宫活动,调节免疫功能,补充微量元素、磷脂、维生素等作用。

推广应用
四物汤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
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玫瑰四物饮
配方成份:用料:当归三两、白芍五两、熟地二两、川穹一两、红枣二两
做法:
1、用一大锅水浸泡药材30分钟,玫瑰花是熬好之后再放入,所以刚开始不用浸泡;
2、浸好药材之后先用大火煮到滚开了再转小火,盖子盖好;
3、小火煮2-3小时后,再转大火煮沸,放入玫瑰花,搅拌一下,再转小火,盖上盖子;
4、五分钟后熄火,再十分钟后把药汁倒入锅子,等药汁放凉了,可以装入小的宝特瓶,放入冰箱储存。
用法:每次导出一小碗加热饮用,月经结束后开始饮用,一天两次,早晚、午晚,空腹、饭后均可,连喝七天,也可以一天喝一次,连喝十四天。
方意:
四物汤组成是当归、白芍、熟地、川穹,有补血活血的作用,补充月经时消耗的阴血。玫瑰花有轻微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含有维他命C的成份。红枣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有天然维他命之称,可以补充脾气。
丰胸四物汤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母,血顺则气顺。女人如果因为气血不足,体质虚寒,就会容易痛经,面色萎黄,头发干枯,皮肤干涩,还有脸上会出现斑点,而且会影响胸部的发育。很多小胸MM胸部发育不良就是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下边我们为你收集整理了的一款网友推荐的的补气养血又能丰胸的“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
【关于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录自《玉机微义》,原名“加味四物汤”。
【适用症状】
气滞血瘀,月经有淤血或者血块,痛经,脸上有斑,比较怕冷,脸色暗沉;
有较小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的客户也可以作为调理使用,但并不确保可以消除病患。
有乳腺增生者请谨慎购买【主要是出现过两三例此类情况的客户喝了有点胀痛不舒服;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果用了不胀痛的话,就没事,有需要的也可以先尝试几包。】
(注:若是月经量较少同时又有淤血或血块,也可以先服用补血四物汤或八珍汤,同时用活血化瘀的泡脚中药泡脚。)
【配方】
本品一副(一件)为一天的量,启航养生堂配方为: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桃仁9克、红花6克
(注:若是容易上火,把熟地换成生地。)
【使用禁忌】
孕妇禁用桃红四物汤
如果没有血瘀的状况,就不宜长期使用桃红四物汤
【疗程说明】
1、若身体状况不是很糟糕,可以作为保养,每月用10天左右,长期坚持;
2、若身体状况较为严重,比如血块多,痛经,建议坚持30天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用30副,每天一副,煎服。
【使用方法】
方法一 煎服
每日一副,煎服,分早中晚三次,趁热空腹喝下。
具体方法:
第一步:把药材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冲掉上面的一些灰尘。
第二步:把药材放入煎药壶,加水3碗,浸泡20分钟,这个浸泡的水不要倒掉哦。请注意这个碗就是我们平时吃饭的小碗。
第三步:开大火把水烧开,烧开后,改用小火。让药材慢慢煎25分钟后,把得到的药水倒出来。
第四步:紧接着,加水2碗,烧开后,改用小火。让药材慢慢煎20分钟后,把得到的药水倒出来,和之前的药水混在一起。
第五步:重复上一步,加水2碗。..。..。
这样反复煎三次,把得到的药水混在一起,我们量了一下,大约650毫升,这个量是非常好的。而且,煎得的药材是很黑很浓的哦!
在头天晚上煎好后,第二天分三次,每次喝200毫升。如果肠胃好,就在饭前半小时喝,如果肠胃不太好,就在饭后一小时喝。
问:四物汤由哪几种药材组成?
答:标准的四物汤配方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种中药材组成的,其中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12g,可根据不同需要或不同的体质进行其它药材的加减,比如气虚,可加人参、黄芪;血瘀,加桃仁、红花等。
问:四物汤有哪些功效?
答:总的来说,四物汤不仅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又是一道美容养颜的良方,加入桃仁和红花(桃红四物汤)又可活血化瘀。
问:如何做四物汤?
答:1.一般的可以用保温杯将洗净的药材放入杯内,将开水倒入,闷至10钟左右方可饮用;
2.像平时熬中药一样,将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建议最好是沙锅)慢熬20-30分钟,将汁倒出,重复1-2次这样的动作,将所有的汁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3.最后一种就是将药材洗净后和其它食物(比如鸡、排骨一类的食物)一起放物锅中炖,具体时间请根据其它不同的食材自己把握。
问:四物汤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答:1.四物汤的药材属于偏温性,故体内内热严重者,容易上火。
2.熟地,对于肠胃不好的同学可能会引起腹泻。
3.小孩子不宜服用此汤,孕妇请咨询当地中医。
问:我该服用哪种四物汤?
答:一般来说可以按标准配方服用即可,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咨询当地的中医后再进行服用,比如内热体质和气虚体质用不同的配方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
问:我该什么时喝四物汤呢?
答:女性喝一般在生理期结束后喝,生理期时不要喝,会有不良的作用;吃饭之前半小时服用效果较佳;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喝。
问:男人可以喝四物汤?
答:名人庄雅惠对此表示,对于气色不好、身体易倦、处理亚健康的男性也可以使用此汤对身体进行调整。
做法
食谱一
基本材料
蒟蒻、黑枣、地瓜(中)一条、玉米2条(切块)、豆包2个、香菇数朵、黑麻油
做法步骤
1.将四物放入锅中,加水五碗熬煮,将汤汁倒出备用。残渣再放入三碗
2.水熬煮,与前次汤汁收集在一起备用。
3.锅中放黑麻油、香菇爆香,放入豆包,再将前述收集之汤汁置入其中。
4.加入地瓜、蒟蒻、黑枣、玉米放入电锅中蒸熟。
小秘诀亦可随意加入山药、百合、莲子、白果、红枣等。
食谱二
孙中山版的“四物汤”是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
黄花菜又名金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它具有利水、凉血等功效,可以主水肿、砂淋、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补脾、通便。木耳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它具有养血、活血、收敛等作用,对于血痢、痔疮、产后虚弱、崩漏、带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木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物质。豆腐与豆芽是我国发明的豆制品,具有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特点。它们不仅完全保留了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四物,具有素食的最大优点。素食对健康长寿的意义是众所周知的,而孙中山先生之“四物汤”又称得上是素食中的佳品。
食谱三
乌骨鸡四物汤的做法:乌骨鸡开水烫去飞沫,洗净.四物汤的原材料,杞子冷水泡洗干净,装进
乌骨鸡四物汤
TEA FILTER,(或用COFFEE FILTER扎起来.)香姑两朵泡发,姜三片.沙锅内水烧开后,投入以上材料,2勺米酒烧开后,改小火褒2-3小时.食鸡喝汤.
因为熟地的原因,汤水颜色很深,再加上鸡也是黑的,卖相实在很差。这个汤药味相对浓些,很多人会不习惯。不过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 再加上乌骨鸡,对女性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食谱四
取当归9g,川芎8g,熟地12g,炒白芍10g,红枣5颗,红糖少许,然后加水煮沸后,再煮15分钟即可。一天饮用2次,每次100ml左右。

2、阿胶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阿胶好像就是胶原蛋白,食入后转变成氨基酸,加上各类干果,几百块的玩意买到几千,不如多吃点五谷杂粮肉蔬瓜果。

3、四物汤能和阿胶一起用吗

您好:
四物汤可以跟阿胶配伍使用,但不能一起炖,需要隔水烊化,服用的时候跟熬好的药汁兑服!
祝你健康

4、加味四物汤的简介

加味四物汤主要由当归、川穹、芍药、熟地以及其他中草药构成。
一、《济阴纲目》
卷一:
【处方】当归(酒洗)1钱半,川芎1钱半,芍药(炒)1钱,熟地黄1钱,玄胡索1钱,蓬术(醋煮)1钱,香附(醋煮)1钱,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红花(酒炒)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经水将来,作疼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血亏挟滞,不能统营气于经,故脐腹疼痛,然后经行。方中熟地补血以滋冲任,白芍敛阴以益肾肝,川芎行血海以调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蓬术破气中之血,香附理血中之气,桃仁破瘀血以通经,延胡活滞血以止痛,红花活血生新,砂仁醒脾行气,水煎温服,使滞化气行,则经血调和而脐腹疼痛无不退,天癸循环无不自如。
卷四:
【处方】当归、白芍药(炒)、川芎、生地、地骨皮、牡丹皮各等分(1方加白术)。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6钱,水煎服。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淇笺:此方以四物生四脏之阴,以地骨、牡丹解骨蒸之热。其加白术者,以土为万物之母也。
卷六:
【处方】当归(酒洗)2钱,白芍药(炒)2钱,肉苁蓉2钱,熟地黄(酒洗)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人参5分,川芎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不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月经前3服,经正行3服,经行后3服。
卷六之一:
【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白术(微炒)1钱半,熟地黄(酒洗)1钱半,白茯苓1钱,芍药(微炒)1钱,续断1钱,阿胶1钱,香附(醋煮)8分,橘红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久服有子。主血虚不孕。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腹服。
卷七: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柴胡、山栀子、牡丹皮、龙胆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妇人阴户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八: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少胎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紫苏汤调下。
卷九:
【处方】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
【功能主治】补血行滞。主妊娠过月不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十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人参1钱,芍药1钱,熟地1钱,白术1钱,干姜(炮)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身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十一之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1钱,香附(炒)1钱,五灵脂(炒,2味另为末)1钱(临服调入)。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痛甚者,加桃仁泥4分。
卷十一之二: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1钱,白芷1钱,升麻1钱,血余炭(另入)。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月余,经血淋沥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产后下血:汪淇,族弟妇产后半月,离蓐过劳,下血倾盆,急以求救,余用此药,1服立止,其效如神。
卷十一之三:
【处方】川芎、当归、芍药、生地、蒲黄、阿胶、蓟根、白芷。
【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十三: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白茯苓1钱。
【功能主治】产后阴虚血弱,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盛,加炒干姜;虚烦,加茯神、远志。
卷十四:
【处方】四物汤4钱,龙骨(另研少许,临服入)。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因产用力过多,阴门突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阴痛者,加藁本、防风,去龙骨。
卷十四之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药1钱,生地黄1钱,甘草梢1钱,杜牛膝1钱,木通1钱,桃仁(去皮尖)5个,滑石1钱半,木香。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淋属于热者。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卷十四之二: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酒炒)、生地黄、木通、王不留行、天花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同獖猪蹄旁肉4两,煎汤2钟,入药同服。先将葱汤频洗乳房。
二、《济阳纲目》
卷十五: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陈皮、黄芩、黄连、桃仁、红花、麻仁、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火盛,朝食甘美,至晡心腹刺酸吐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便闭结,加大黄;气虚,合4君子汤。
卷三十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生地(姜、酒炒)1钱,芍药倍用,人参5分,五味子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阳无所依附,上奔而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三十六: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陈皮(带白)、甘草(生用)、桃仁(留尖)、红花(酒制)。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枯燥及妇人翻胃。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8分,入驴尿,以防生虫。
卷三十六之一: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酒炒)、生地黄、牡丹皮、韭汁。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生火,致患噎膈。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便闭,加桃仁、红花。
卷五十二: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酒炒)、人参、茯神、麦门冬、竹叶。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阴血不足,烦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十四:
【处方】当归、芍药、生地(酒炒)、川芎、茯神、熟地黄、黄连、甘草(炙)、朱砂(另研)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心血虚怔忡。
【用法用量】水煎成,入朱砂末,食后服。
卷五十九:
【处方】生地黄(酒洗)1钱半,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药(酒洗)7分,山栀子(炒黑)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牡丹皮1钱,元参1钱,知母(酒炒)5分,白术(炒)5分,甘草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2分。
【功能主治】吐血、呕血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身热,加地骨皮、枳实、黄芩各1钱,软柴胡(酒洗)5分;呕吐血,加知母、石膏,以泻胃火;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子、黄柏、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各1钱;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1钱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栀子,更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半黑,各8分;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卷六十二: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牛膝、栀子(1方加黄连棕炭)。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尿血,小儿血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卷六十三: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酒炒)、山栀(炒)、升麻、秦艽、阿胶珠。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便血有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血过多不止者,加黄连、红花。
卷八十三: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砂仁、沉香炒)、羌活、防风、陈皮、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麻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八十四:
【处方】四物汤加黄芩。
【功能主治】血不荣于腠理,身上虚痒。
【用法用量】煎汤,调浮萍末服之。
卷八十九: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姜、酒炒)、山栀子、连翘、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养阴血以消毒。主汤火伤,发热作渴,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九
卷九十五:
【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生地(酒洗)1钱,黄芩(酒洗)1钱,黄柏(酒洗)1钱,槐花(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内热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九十六: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升麻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脱肛。
【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热者,加黄柏;兼痢,加槐花、黄连。
卷一0一: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药、熟地(砂仁炒)、木贼、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眼出冷泪属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一○七: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酒洗)、牛膝、香附、生甘草、侧柏叶。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阴虚气郁,牙出鲜血。
【用法用量】水煎嗽口;或服亦可。
三、《金鉴》
卷四十五:
【处方】四物汤加川附子、炮姜、官桂。
【功能主治】寒湿带下,胞中冷痛。
【用法用量】日久滑脱者,加升麻、柴胡举之,龙骨、牡蛎、赤石脂涩之。
卷四十六:
【处方】四物汤加血余、白茅根。
【功能主治】妊娠膀胱血热,尿血。
卷四十七:
【处方】四物汤加炮姜。
【功能主治】产后阴血暴伤,阳无所附,而致发热。
【用法用量】若头疼恶寒而发热者,属外感,去炮姜,加柴胡、葱白。
卷四十八:
【处方】四物汤加花粉、麦冬。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而渴者。
卷四十八之一:
【处方】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鱼骨。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渗入大肠成血痢者。
卷四十八之二:
【处方】四物汤加蒲黄、瞿麦、桃仁、牛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
【功能主治】产后热邪挟瘀血流渗胞中,小便淋闭,腹胀痛。
卷四十九:
【处方】四物汤加柴胡、栀子、龙胆草。
【功能主治】妇人阴疮肿痛者。
卷五十五: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黄、茅根、蒲黄、牡丹皮、栀子(炒黑)、甘草(生)。
【功能主治】小儿因努劳吐血,兼咳嗽。
【用法用量】先用桃仁承气汤以破逐之,次用加味四物汤和之。
卷五十七:
【处方】生地(酒洗)、川芎、白芍(酒炒)、当归(酒洗)、连翘(去心)、紫草茸(酒洗)。
【功能主治】痘疮因气行血滞,毒热伏于血分,不能成浆,至行浆时,空壳无浆,根紧而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十八:
【处方】当归、赤芍、荆芥穗、防风、红花、丹皮、牛蒡子(炒)、连翘(去心)、川芎、生地黄。
【功能主治】痘症毒盛血热,痘出稠密而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十八之一:
【处方】当归、白芍(酒炒)、生地、牡丹皮、荆芥(炒黑)、川芎、黄芩、黄连、地榆。
【功能主治】痘症毒火炽甚,流注大肠,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十八之二:
【处方】生地、连翘(去心)、川芎、当归、赤芍、石膏(煅)、麦门冬(去心)、川黄连(姜炒)、木通。 【功能主治】痘症肺胃热盛,见点后寒战咬牙,痘色紫赤,大便秘,小便涩,烦躁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十八之三:
【处方】川芎、当归、生地、黄芩(酒炒)、川连(酒炒)、木香、白芍(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调理气血。主湿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痘疮未愈而患赤痢,痘滞黯无色。
【用法用量】水煎服。
四、《朱氏集验方》
卷九:
【别名】加减四物汤
【处方】当归尾、芍药、川芎、苍术、白菊花、干葛、羌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斑疮入目;或疮痘收后,目有翳膜。
【用法用量】加减四物汤(《得效》卷十一)。
【注意】忌一切动风毒物,虽愈后忌2-3月方可。
卷十:
【处方】四物汤1帖加橘红半两,香附子半两,元胡索半两。
【功能主治】妇人欲念不遂,心膈迷闷刺痛。
卷十之一:
【处方】四物汤加菊花。
【功能主治】妇人肝血热证,经候不通,口干头晕。
【用法用量】水煎服。
五、《叶氏女科》
卷一:
【处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香附(童便制)、甘草(炙)。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衰弱,形瘦经少。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卷一之一:
【处方】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黄芩1钱,黄连1钱,黄柏(酒炒)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水亏血少,形瘦多热,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卷二:
【处方】熟地黄1钱5分,当归1钱5分,川芎1钱,白芍1钱,香附(制)1钱,砂仁5分(炒)。
【功能主治】妊娠5月,禀赋虚弱,血虚胎萎不长。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六、《幼科直言》
卷四:
【处方】当归、川芎少许、熟地、白芍(炒)、丹皮。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暑伤血分,坠胀作渴,体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五:
【处方】当归、川芎少许、白芍(炒)、熟地黄、苡仁、葳蕤、白茯苓、山药、扁豆(炒)。
【功能主治】保肺健脾。主小儿单龟胸,气壅已平。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肥儿丸。
卷五之一:
【处方】熟地黄、川芎(少许)、白芍(炒)、当归、白茯苓、白扁豆(炒)。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元气有亏而作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七、《玉机微义》
卷四十三引《元戎》:
【处方】四物汤加川山甲。
【功能主治】虚人损伤。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三十一引《元戎》:
【别名】桃红四物汤、四物加桃仁红花汤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功能主治】瘀血所致腰痛麻木,月经不调,吐衄屎黑,及血肿,下利脓血;血滞经闭,或吐衄屎黑,喜忘,瘀痛及下利脓血;麻木,纯属死血者;妇人内有瘀血,月经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血肿。
【用法用量】桃红四物汤(《金鉴》卷四十四)、四物加桃仁红花汤(《方症会要》卷二)。①本方方名,《医级》作“红桃四物汤”。②《医部全录》本方用法:水煎,空心热服。
八、《万氏女科》
卷二:
【处方】归尾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肉桂1钱,玄胡索1钱,枳壳1钱,香附1钱,槟榔1钱。
【功能主治】产妇胞浆干涩,难产,过2-3日不生,但人事强实,饮食能进。
【用法用量】水煎,调益元散3钱内服。以子生为度。
卷三:
【处方】归身1钱,人参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麦冬1钱,白芷1钱。
【功能主治】初产之妇,乳方长,乳脉未行;或产多之妇,气血虚弱,乳汁短少。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更煮猪蹄汤食之,则乳汁自通。猪蹄1对,洗尽煮烂,入葱调和,并汁食之。要是入香油炒过穿山甲共煮,去甲食之,更效。如因乳不行,身体壮热,胸膈胀闷,头目昏眩者,加木通、滑石各1钱。
九、《医学正传》
卷四引丹溪方:
【处方】当归身1钱,熟地黄3钱,白芍药7分半,川芎7分半,五味子9枚,麦门冬1钱,人参5分,黄柏1钱,黄连5分,知母3分,杜仲7分半,牛膝3分,苍术1钱。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瘰疬,肝血虚者。
【用法用量】方中熟地黄,《医钞类编》作生地。足不软者,去牛膝。
卷四引丹溪方之一:
【别名】加味四味汤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煮数次,去皮尖)、牛膝(酒浸)、陈皮、茯苓、甘草、白芷、龙胆草各等分。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证。
【用法用量】加味四味汤(《杏苑》卷七)。如痛在上者属风,加羌活、桂枝、威灵仙;在下者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龟版;有痰者,加南星、半夏、生姜;血虚者,倍当归、川芎,佐以桃仁、红花。
十、《产科发蒙》
卷二引《胎产须知》:
【处方】四物汤加炒阿胶、炒黑香附、白术、黄芩、砂仁、糯米。
【功能主治】胎气不固,常小产者。
卷四引汪石山方:
【处方】当归2钱半,川芎2钱半,芍药2钱半,地黄2钱半,胡黄连5钱,秦艽5钱,青蒿5钱。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四肢无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热炽而脉弦大有力者。
【用法用量】以水5盏,煮取2盏半服。
十一、《回春》
卷二: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黄、熟地黄、黄耆(蜜炙)、人参、白术(去芦)、陈皮、白茯苓(去皮)、荆芥、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血虚眩晕卒倒,脉微涩。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服。饱闷,加香附。砂仁,去黄耆、白术。
【注意】不可艾灸、惊哭叫动,动则乘虚而死。
卷五: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黄柏(酒炒)、知母(酒炒)、蔓荆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栀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偏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十二、《会约》
卷六:
【处方】当归2钱(血虚有寒者可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川芎1钱3分,熟地2钱,白芍1钱半,白芷1钱,羌活8分,川独活1钱,蔓荆子1钱,川乌(制)8分,荆芥穗7分,菊花7分,北细辛3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偏头风,血虚暴痛,将来害目。
【用法用量】速进1-3服。外用生萝卜捣汁。仰卧注鼻,不用枕头睡1刻,3次即愈,又用蓖麻子仁、乳香各2-3钱,捣为饼,左右贴太阳穴。妇人解发出气,否则害目。无萝卜之时,用旱莲草汁代之亦可。有热症者,加生地3钱。
卷十四:
【处方】当归2钱,白芍(酒炒)1钱3分,川芎1钱,熟地2、3钱,陈皮8分,香附(童便炒)7、8分,丹参2钱,丹皮8分。
【功能主治】肝脾血虚,微滞微痛,一切经乱之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食少有痰,加白术1钱半,茯苓1钱;如血寒,加肉桂1钱半;如血热,加生地、黄芩、青蒿之类;如肝不藏血,加阿胶珠1钱半。
十三、《杂病证治新义》
方出《金匮翼》卷五,名见《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蔓荆5分,黄芩1钱(酒炒),白芍1钱(酒炒),炙草3分,甘菊7分,川芎5分。 【功能主治】养血熄风。主血虚脉空,自鱼尾上攻头痛者。
【用法用量】《杂病证治新义》本方用法:水煎服。
【各家论述】《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以四物汤补血为主,而其中当归、川芎并有活血舒痛之功,益以白芍之敛和黄芩之清、菊花之轻以平其肝,蔓荆以祛风,甘草合白芍并可缓痛,实为血虚头风痛之良方,如结合现代药理体会,实即具有补血、弛缓神经、缓解头痛之效。为用于贫血性头痛之良剂。
《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羌活、防风、熟地、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牛膝、黄芩、黄柏。
【功能主治】除风胜湿,活血消肿。主瘦人历节,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以羌、防除风胜湿,四物汤补血,合桃仁、牛膝以活血消肿止痛,芩、柏以清湿热,此宗丹溪所说瘦人责之于血虚,标本兼治之法也。若用于急性风湿关节炎,汗多关节红肿颇甚者,有活血消炎镇痛之作用。
十四、《证治汇补》
卷四:
【处方】四物汤加甘菊、蔓荆。
【功能主治】血虚头痛。
卷四之一:
【处方】四物汤和陈皮、红花、酒芩、苍耳。
【功能主治】鼻渣。
【用法用量】加好酒数滴,调入五灵脂末服之。
十五、《洞天奥旨》
卷十:
【处方】熟地5钱,川芎2钱,当归5钱,白芍1钱,白茯苓2钱,生甘草2钱,金银花1两,天花粉2钱,土茯苓1两。
【功能主治】阴杨梅疮,色红,不起不破,作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卷十三:
【处方】熟地5钱,川芎2钱,当归5钱,白芍3钱,荆芥(炒)2钱,白术末2钱。
【功能主治】手足麻裂疮。
【用法用量】水煎,调服4剂。
十六、《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川芎1钱,白芍1钱,知母1钱,瓜蒌仁1钱,生地2钱,当归2钱,诃子2钱,冬花6分,桔梗4分,甘草4分,兜铃4分,生姜1大片。
【功能主治】生产半月后,干嗽有声,痰少者。
《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大熟地1两(九蒸),白芍5钱(酒炒),当归5钱(酒洗),川芎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粉丹皮3钱,元胡1钱(酒炒),甘草1钱,柴胡1钱。
【功能主治】补肝之血,通郁散风。主妇人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胃之阴血;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用甘草、白术、元胡以利腰脐而和腹疼。入于表里之间,通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响也。
十七、《妇人良方》
方出《妇人良方》卷二引张声道方,名见《观聚方要补》卷九引《选奇后集》:
【处方】四物汤加吴茱萸。
【功能主治】妇人百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阳脏,少使茱萸;若阴脏,多使茱萸。
十八、《产乳备要》
《产乳备要》:
【处方】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柴胡半两,黄芩2钱半。
【功能主治】妇人冲任不调,脐腹疼痛,月事入时不来,及冲任太过,致使阴阳不和,或发寒热,渐减饮食,欲成劳病;冲任虚损,月水不行,肌肤发热如瘵状。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乌梅半枚,同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后温服。
十九、《麻症集成》
卷四:
【处方】当归、白芍、生地、柴胡、酒芩、干葛、力子、连翘。
【功能主治】麻症后一切血虚。
二十、《喉科家训》
卷二:
【处方】蒸熟地、杭白芍、西归身、真川芎、生甘草、黑元参、剖麦冬、白桔梗、制香附。
【功能主治】阴虚液少,午后咽痛喉燥,舌干无苔,一切贫血症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二十一、《女科万金方》
《女科万金方》:
【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1两,枳壳5两。
【功能主治】新产血虚血晕,败血冲心,昏迷不省。
【用法用量】方中枳壳用量,《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作“二两”。
二十二、《家庭治病新书》
《家庭治病新书》:
【处方】桃仁1钱5分,红花1钱5分,大黄1钱5分,川芎1钱5分,山楂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生地4钱。 【功能主治】跌扑伤损,气厥血瘀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二十三、《嵩崖尊生》
卷九: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丹皮、枳壳、玄胡。
【功能主治】胃脘痛自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属血者。
【用法用量】重者,加桃仁、厚朴,大黄,甘草。

5、男同志可以服用“阿胶四物汤”吗?

病情分析:你好,如果是想要生血是可以服用四物汤的,如果对症的话,是可以加上阿胶的,但是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上一些抗肿瘤的药物。意见建议:

6、养生堂自制阿胶四物汤

官方网站有售

7、阿胶真有那么神奇吗?

发扬国粹瑰宝阿胶一直是我们百年堂致力追求的的梦想,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认识阿胶,我们百年堂的同仁们经过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及整理,特对很多朋友对阿胶的疑问整理了一份资料,以便大家作为参考,让我们的阿胶瑰宝文化不断得到传播,也让我们先人留下的千年的文化的结晶得到继承和发扬。

百年堂阿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产于山东东阿县者为最佳,对其功用主治,历代医家均有论述。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百年堂阿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此时百年堂阿胶已为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仅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本品的方子即达12种之多。如《伤寒论》治疗阴虚阳亢,心烦不得卧的黄连百年堂阿胶汤,即用百年堂阿胶9克,配以黄连5克,黄芩、芍药各9克,鸡子黄2枚。此方取百年堂阿胶滋阴之功,实为后世用治阴虚之证的范例。同书的炙甘草汤,方用炙甘草12克,台参、百年堂阿胶(烊化服)、麻仁、桂枝、麦冬各9克,生地黄20克,生姜6克,大枣10枚,酒水各半同煎,分服。治气虚血少以致心动悸,脉结代,舌光少苔者。全方益心气、养心血、振心阳、复心脉,亦是用百年堂阿胶滋阴补血的先驱。又如《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用川芎、比草各6克,百年堂阿胶、艾叶、当归、芍药各9克,干地黄12克,水煎去滓,入百年堂阿胶溶化温服。治妇女冲任虚损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诸证病情虽有不同,但都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该方取用百年堂阿胶,既有止血之功,又有补血之用。更与暖宫止血的艾叶配合,成为调经、安胎及治疗崩漏、胎漏的要药,亦为后世养血止血、调经安胎的祖方。此外还有如黄土汤、温经汤、猪苓汤、薯蓣丸、鳖甲煎丸等,皆配用本品,但多不出滋阴养血、止血、补虚扶正之功。
晋唐时期,百年堂阿胶的显著疗效和“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影响,对后世将其视为调补馈赠之品,起了一定作用。唐药性论》即云百年堂阿胶“主坚筋骨,益气止痢”。《千金•食治》又谓“治大风”。此时,既取其作补益药饵以食治,又常取其止血以治疗出血诸症。如《千金要方》中记载单用百年堂阿胶15克水煮温服,治胞转淋閟。又载用百年堂阿胶15克,配以鹿茸3克,乌贼骨、当归各9克,蒲黄5克,研细末,空腹用酒送服3克,日服3次,治女性漏下不止。《千金翼方》中则记载用炒阿胶9克,配以蒲黄6克,生地黄12克,水煎,分2次服,治吐血不止。著名的妇产科专书《经效产宝》中用黄连、石榴皮、当归各9克,炙阿胶、艾叶各6克,水煎,分2次服,忌生冷肥腻.治疗妊娠腹痛,下痢不止。从以上诸方可见,晋唐时期百年堂阿胶的运用,均不外止血、安胎或止痢治淋之功。
宋元年间,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药编纂小版机构——校正医书局,整理重要的医经典籍,大大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由于大量方书的出现,对百年堂阿胶的认识更加深入,使用百年堂阿胶和以百年堂阿胶为主组成的方剂,较前显著增多,且应用范围亦较前广泛。如《日华子诸家本草》谓百年堂阿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可见此时除继用阿胶治疗各种出血症外,对于大便秘结、肠风下痢、阴虚燥咳等亦常配伍应用。如《局方》中即载有阿胶枳壳丸,用百年堂阿胶(炒碎)、枳壳(麸炒)各60克,二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滑石(研飞)15克为衣,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仁斋直指方》中载有胶蜜汤治老人、虚弱者大便秘涩之症。《圣济总录》中则载有治疗久咳不止的百年堂阿胶饮,治疗便血如小豆汁的百年堂阿胶芍药汤,治鼻出血久不止的百年堂阿胶汤等。《小儿药证直诀》中载阿胶散,又名补肺散、补肺阿胶散,方用百年堂阿胶、杏仁、牛蒡子各6克,马兜铃、炙甘草各3克,炒糯米10克。具有养阴补肺,宁嗽止血之功,不论成人、小儿,凡属肺经阴虚火盛,症见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者,皆可应用,成为后世沿用的名方。杨士瀛云:“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百年堂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百年堂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由此可见,百年堂阿胶不仅用于止血较汉、唐范围为广,又可用其治疗咳喘、便秘,以至目疾诸症。
明代,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医药学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辈出,名著迭起。此期对百年堂阿胶的认识和应用也更加深入和广泛。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经水不调、无于、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男女一切风病……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全面系统地总结阐述了本品的效用范围。这时期的临床应用;尤以止血、治痢为多。如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中有百年堂阿胶丸,用百年堂阿胶(判碎炒燥)、炮姜、木香、炒黄连、炒当归、黄芩各30克,赤石脂、龙骨各60克,姜厚朴45克,治冷热不调,痢下脓血不止,腹痛不可忍者。同书女科卷五方又有阿胶丸,方用阿胶、赤石脂各45克,续断、川芎、当归、甘草、丹参各30克,龙骨、鹿茸(酥炙)、乌贼骨、炙鳖甲各60克,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者。《古今医鉴》中则载有胶艾四物汤,用百年堂阿胶珠、艾叶(醋炒)、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0克,炒蒲黄、黄连、黄芩、生地黄、栀子、地榆、白术、川芎、甘•草各5克,水煎空腹服,治血崩。从上可知,此时阿胶止血的功用多用于妇科疾患。
至清代早期,诸医家多宗前人之意,取用本品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在内科病方面,如《医门法律》的清燥救肺汤,用阿胶配以桑叶、杏仁、麦冬、党参、枇杷叶、胡麻仁、生石膏等,清燥润肺,成为后世治疗燥热伤肺的代表方剂。《张氏医通》的阿胶连梅九,用百年堂阿胶、黄连各90克,炮姜30克,炒黄柏、赤芍、赤苓、乌梅肉(炒枯)各45克等为丸,治阴虚下痢五色,至夜发热者。《杂病源流犀烛》的百年堂阿胶四物汤,用百年堂阿胶、当归、白芍、地黄各9克,川芎5克,水煎服,治血虚久咳。在妇科疾病方面,《妇科玉尺》卷一方胶艾丸,用阿胶、艾叶、白芍、香附各9克,生地黄12克,枳壳6克,砂仁5克,治经行后期。同书卷二方又有百年堂阿胶蕲艾丸,用百年堂阿胶、艾叶、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甘草各10克,治妊娠跌仆内挫,胎动不安者。以上诸方都为先贤之法,只是药味绢合不同而已。
至清中叶,百年堂阿胶的功用进一步扩大。《纲目抬遗》中指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提出了百年堂阿胶补肾的作用。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亦说:.“既入肝经养血,复入肾经滋水。水补而热自制,故风自尔不生。”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汉代张仲景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黄连阿胶汤的启示下,根据温热病易于伤阴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百年堂阿胶善于填精补肾的作用,又创制了多种治疗轻重不等的虚风之方。如其在《温病条辨》所载的加减复脉汤,一、二、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前4方均是根据张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演化而来,其所治证候的轻重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取用百年堂阿胶滋阴养液,壳介类潜镇熄风,其意则一。然吴氏治疗虚风之方,又尤以大、小定风珠为长。小定风珠用鸡子黄1枚(生用),真阿胶6克,生龟版18克,淡菜9克,童便1杯,治温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哕,脉细而劲者。大定风珠,用生白芍、于地黄、麦冬各18克,百年堂阿胶9克,生牡蛎、生鳖甲、炙甘草、生龟版各12克,麻仁、五味子各6克,生鸡子黄2枚,治温病真阴内竭,神倦瘦疯,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二方虽同治虚风,但前者侧重壮水熄风,后者重在滋补真阴而熄风。二方所用鸡子黄与百年堂阿胶,实从仲景黄连百年堂阿胶汤取意发展变化而来。吴氏指出:“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百年堂阿胶沉降,补液而熄内风。”二药虽非镇潜熄风之品,但滋阴补液作用,可以涵木以熄内风。这是吴氏继本草治风之说具体运用本晶的发展。其后名医俞根初亦取此二者,配伍他药组方。如其在《通俗伤寒论》中载有百年堂阿胶鸡子黄汤,用陈百年堂阿胶(烊冲)、钩藤、生白芍、络石藤各9克,石决明15克(杵),生地、生牡蛎、茯神木各12克,炙甘草3克,水煎去渣,放入生鸡子黄2枚,搅匀,分3次服,治邪热久留,灼伤真阴,以致血虚生风,而见筋脉拘急,手足蠕动,头晕目眩,舌绛苔少,脉细数等。此方与吴氏大定风珠均为治疗热伤阴血、虚风内动之剂。然大定风珠偏于滋填,而本方则偏于清降,功效重点不同,用时宜别。
近代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前贤的经验,取本品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将黄连百年堂阿胶汤、炙甘草汤、补肺百年堂阿胶汤、胶艾四物汤、清燥救肺汤、百年堂阿胶连梅丸、百年堂阿胶鸡子黄汤等名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对百年堂阿胶及其复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百年堂阿胶含有丰富的骨胶原,水解可得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服用后,有加速人体内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作用,从而改善人体全身功能;同时并能改善人体内钙平衡,促进钙的吸收和在体内存留,使血钙略有增高。动物实验表明,百年堂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且能升高血压,可对抗创伤性休克。这与百年堂阿胶的传统应用颇多相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药形势的发展,近年又研制了许多新的成药和剂型,如山东百年堂阿胶膏、复方百年堂阿胶浆、百年堂阿胶软胶囊、百年堂阿胶补血颗粒、百年堂阿胶口服液、百年堂阿胶补血膏等,对于本品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百年堂出品之百年堂阿胶乃东阿道地百年堂阿胶的代表,以“黑如翳漆凝若脂,透如琥珀润如玉,经夏不湿冬不软,陈年老胶效犹佳”的稳定质量和卓著功效而闻名于世。以“绝不让一张不合格皮料入厂,绝不让一片不合格胶片上市”的质量把关要求,确保“古方、古井、古工艺”、“老字号、老地方、老产品”的东阿道地百年堂阿胶品牌••••••保证“零缺陷”产品投放市场,以服务大众,造福百姓。

8、桃仁四物汤加点阿胶行不行

你好,胶源堂建议服用阿胶期间不能吃以下五种食物:
1、萝卜
阿胶不能与萝卜一起食用,萝卜顺气助消化,阿胶补气,两者同吃功效会抵消。服用阿胶前后2小时内,忌吃萝卜。
2、浓茶
食用阿胶最后前后一小时不要喝浓茶,因为浓茶会影响阿胶的药效。所以,在吃阿胶的伙伴最好不要喝浓茶,以免影响效果。
3、大蒜
阿胶不能和大蒜一起吃,食用大蒜会影响阿胶药效。大蒜属顺气和促消化食物,而阿胶是补气药物,这一补一顺作用相抵,大大降低阿胶功效。所以,服用阿胶前后不要吃大蒜,以免降低药效。
4、牛奶
牛奶的蛋白质容易和阿胶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降低滋补效果,因此服用阿胶时,忌用牛奶送服。
5、大黄
阿胶不能和大黄一起吃,由于大黄具有泻火的功效,同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会失去阿胶的作用。
6、除了上面五种食物外,注意还不能吃生冷食物,尽量不要吃油腻以及辛辣的食物。
关于阿胶服用的禁忌、副作用、注意事项、适宜人群、饮食养生等知识你可以去“品善堂”网站看看,对你健康服用阿胶是有帮助的!

9、面容黄精神差也吃阿胶四物汤

你说的症状主要是气血亏虚引起的表现,治疗应该益气补血养血,你说的阿胶四物汤是可以服用的,平时多运动锻炼,饮食合理搭配治疗、

与养生堂阿胶四物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