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老君十四字养生决

老君十四字养生决

发布时间:2020-09-03 18:59:24

1、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决是什么字体

由十四个冷僻字组成的这么一幅俨若天书的联语,曾使多少游人望之愕然,深以不得其解为憾。 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幅楹联从字形、读音、字义诸方面,作了注解和说明。这个注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这十四个字都是按照道教经义,依六书构字中的会意之法,创造出来的而具有特定含义的字。 比如〔身宝〕字,读作「玉」。因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身的三宝,其珍贵如玉,因之,以〔身宝〕取形,以「玉」取声,赋予这个字的具体意义。再如〔身丹〕,即「炉」字。道教认为人身的阴阳交会,可以修炼内丹。所以〔身丹〕字的意义就是:人的本身就是宝贵的炼丹炉。
二、字义的引申及比喻。如〔天水井〕字读「益」,这个字以「天」、「水」、「井」三部分组成,指人杂念俱消、形神归一的极静状态下,上齶会产生一种津液,因其从上齶而下,比喻为天井之水,又因为这是道家在修炼养真功夫上取得的初步成效,所以引申以「益」字取声取义。
三、注意体现道家修炼功夫方面的条理和次序。如上联:〔身宝〕〔身丹〕〔丙火〕〔木石土〕〔心命〕〔千万〕〔自家水〕,是指:内炼、筑基、得药三个方面及次序过程。而下联〔正青〕〔人道寸〕〔人法心〕〔至成〕〔夭水井〕〔在人内〕〔九真〕则指:外行修德、以至见效丹成的次序与过程。以上略举几例,说明在注释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依据。
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内《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傅,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是道家关於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身宝〕读音:玉〔yu〕:玉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於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夭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身丹〕读音:炉〔LU〕: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道家《丹经˙悟真篇》鐾肪托吹馈赶劝亚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於修养的基本方法。
〔丙火〕读音:烧(SHAO):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气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火者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己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气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招摄使其不致泄漏。道家《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木石土〕读音:炼(LIAN):此字由「木」「石」「土」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比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於四季。金、木、水、火皆依於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釜」、「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气才能正常运转。
〔心命〕读音:延(YAN):延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静神心,固守精气,这才是延长寿命的根本,亦即道家倡导的养生之道。
〔千万〕读音:年(NIAN)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窃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sui」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sui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宫,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sui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自家水〕读音:药(YAO)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自家水〕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自家水〕(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疾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正青〕读音:正(ZHENG)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义,与上联的〔身宝〕字相对仗。上联的〔身宝〕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青〕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於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对仗意义。「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sui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由此可见,〔正青〕字体现了修炼的不偏不邪,而且生意盎的意义。
〔人道寸〕:读音:道(DAO)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上联的〔身宝〕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人道寸〕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於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於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錾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人法心〕读音:行(XING)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牵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於物,死於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静常清之心。
〔至成〕读音:修(XIU)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思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天水井〕读音:益(YI)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夭水井〕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夭水井〕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齶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故《道德经》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吕洞宾《百字碑》中说:「白云潮顶上,甘露洒须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在人内〕读音:寿(SHOU)字义:此字由「在」「人」「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成一种结晶物。故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在人内〕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九真〕读音:丹(DAN)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2、怎样能打出老子十四字养生诀的字体

音)正字:《篇海》之人切,音眞。太上复作亳州老君𥓓,张道忠添注:从一从止从主从月。正者,眞也,一倂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也,四正之初也。正者,眞也。人能行眞正,不染制邪曲者,为仙之基本也。
非常道人解:字从一止主月,一止为正,月为阴,阴主静也。意思是:一者道也,止者止于至善之地也,此至善之地者以静主之也。正如《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所说:“清静为天下正”是也。
(音)道字:《字汇补》都皓切,音道。太知上作,见《亳州老君𥓓》。
非常道人解:此字康熙字典只有注音,没有解释。字从人道寸。意思是:人的行为寸步也道离不开的就是道。上道下寸为导,意思是:人的行动离不开道的引导。

3、终南山的主要景区

翠华山山崩景区属于翠华山山崩地貌区,面积73.24平方千米,以山崩地貌为特色。其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属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2002年,翠华山山崩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翠华山山崩地貌形成历史悠久,山崩主体形成于西周时期。山崩遗迹规模在中国范围内属于最大者,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塔吉克斯坦的Usoi山崩和新西兰的Waikaremoana山崩,位居第三。其单个崩石的体积居世界第一。山崩地貌类型有堰塞湖、堰塞坝、崩塌石海和临空面等。山崩造就了太乙观星、风洞、冰洞、一线天、石墙、天堑石海、卧驼、卧虎守台、双鱼闹海、金蝉脱壳、银蟾负子等奇石异洞景观。 南五台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佛教文化景区,属于翠华山山崩地貌区,面积26.57平方千米,分为五台花岗岩景群和圣寿寺景群。景区内沟壑幽深,植物种类繁多,原始林带保护完整,被称为“博大的植物园”和“天然氧吧”。
南五台由灰白色中细粒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等构成,断裂与节理发育,韧性剪切带特征清晰,花岗伟晶岩脉多见。在构造和山崩作用下形成孤峰独秀的送灯台,屈腿静卧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观音台,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如虎长啸的老虎岩等,可谓是“构造地貌博物馆”。 骊山是秦岭山脉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千米,南北宽约13.7千米,海拔1302米,景区总面积63.23平方千米。山上石瓮飞瀑,溪水潺潺,动植物资源丰富,风谷红叶景象万千,自然风光旖旎。其温泉享誉中外,温泉的利用历史长达数千年。2009年被评定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之一。
骊山是从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新构造运动时期,骊山断块呈整体上升,并作北仰南俯运动,形成一个北高南低的断块。
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有骊山形成时留下的断崖、断层破碎带、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新近纪、第四纪地层剖面,元古代杂砾岩、侏罗纪河流相砾岩、不整合面等。 太平构造混合岩景区属于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区,面积122.13平方千米,分为黄羊坝构造跌水瀑布地貌景群、石门混合岩景群、月宫潭峡谷地貌景群和原始森林景群。曾是隋、唐王朝﹙公元615年﹚权贵观花避暑的山水乐园。
景区以古元古代秦岭群各类混合岩、岩脉充填、河谷侵蚀、瀑布跌宕美景为主,兼有原始森林广布的峰岭、悬崖,高山草甸等奇险景观。 朱雀构造花岗岩景区属于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区,地处华夏龙脉、秦岭之巅万顷森林腹地,面积48.08平方千米。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公园有秦岭梁、芦花河、奇秀峰、龙潭子、冰河翠等景群,105个景点,鸟瞰景区地形,如人们传说中的吉祥鸟朱雀在浩瀚群山之中飞翔。
朱雀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有冰蚀瀑布、断崖瀑布、断崖残峰、冰缘地貌、风蚀地貌、冰臼遗迹等。 王顺山花岗岩峰岭地貌景区属于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区,面积210.62平方千米。王顺山因大孝子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有“天下第一孝山”之称。景区主峰玉皇顶海拔2239米,著名的蓝田玉即产于此山东侧。
景区主要地质遗迹为不同结构的花岗岩、捕虏体、花岗岩峰岭地貌、球形风化、垂直节理、断崖瀑布等。 蓝田猿人是中华民族最远古的根,今天的民族巨树就是从这远古的根上开始发芽的。
蓝田猿人遗址是1963-1964年中国科学院在蓝田进行新生代地层考察时发现的,最早发现直立人的下颌骨化石距今60-65万年,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化石距今110-115万年,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国际考古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出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被界定为“蓝田公王岭动物群”。50余件旧石器、二千多件动物化石和第四纪黄土剖面,为研究人类进化史、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地质学及第四纪地质活动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河景区位于西安周至县境内,属于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南太白板块碰撞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地貌区。景区面积447.78平方千米,由黑河、大蟒河、厚畛子、大树沟等四部分组成。景区森林茂密,奇峰若雕,山水如画,动植物资源丰富,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徜徉其间。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天山花烂漫,夏天密林蔽日,秋天红叶满山,冬天白雪皑皑。
景区既有太白山丰富多彩的第四纪古冰川地貌遗迹、绮丽壮观处于自然状态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又有造山带板块缝合带构造遗迹造就的峡谷绿水胜景,还有古栈道遗址和众多古代名人遗留的人文景观,令游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2009年成功晋升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黑河景区。 说经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
相传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周至地区发生瘟疫,无药可医,死者无数。当时楼观台的监院张志坚,晚上作了个梦,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来后觉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门前寻找,果然在西边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张监院忙令人取水给患时疫的道士饮用,两个时辰后疫病神奇地痊愈了。消息传出后,远近百姓都来取水治病,时疫遂退。三年后翰林学士赵孟頫来此游览,闻听此事十分惊奇,遂索纸笔大书“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经》“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庙会,香客仍争饮此水以祛病延年。 说经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炼丹炉,传为老子当年炼丹所用。
台的东南方有一个“仰天池”,传为老子当年打铁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
台的西边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训弟子徐甲之处。传说老子西游途中将一具白骨点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达函谷关后,老子将七香草点化成美女考验他,徐甲经不住诱惑,刚要有所动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现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为其求情,老子方又点化白骨为徐甲,并用拐杖怒触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饮用。
台的东北方是老子墓,墓为椭圆形,冢方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毕沅书“老子墓”碑石。 说经台北二里处为宗圣宫遗址。
临观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被人们称之为“三鹰柏”。 楼观台留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载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唐老君显见碑》、员半千隶书《唐宗圣观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书《第一山》、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等。
最有名的还是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碑两通。其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书法劲力苍古,风格绚丽,近看是字,远看如花,字字珠玑,如梅花初放,被后人誉为“梅花篆字碑”。两通碑侧各有七个冷僻的字,为一般《字典》所不载,据称为老君十四字养生诀,其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终南山楼观台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信士游客。 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耸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华山距西安市30千米,以奇峰异洞、清池古庙著称。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曾于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称太乙山。主要景点有太乙池、风洞、冰洞、翠华庙等。
太乙池为山间湖泊,传为唐天宝年间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环列,池面碧波荡漾,山光水影,风景优美。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皆有庙会。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产药材,古人称它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5峰,俗称南五台,以观音台最著名。宝泉位于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为品茗休憩之佳地。独松阁亦位于山腰,因阁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阁周鸟语花香,景色如画,为览胜之佳地。观音台又称大台,位于独松阁之上,有隋国光寺遗址。此台视角开阔,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为之一开,心旷神怡。 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
附近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高冠峪内,落差超过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唐岑参有诗云:“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是高冠瀑布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环绕而成一潭,称车厢潭。潭清见底,细石如鳞,历历可数,为寻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势平缓,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镜,湖周青山似屏,为嬉戏野营之佳地。 南梦溪,西安南110千米,210国道1047千米附近,是自然景区,未开发,可自由进出观光。
终南山的南梦溪,风景最好,生态也没被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清水瀑布到处都是,有很多千年古树、奇花异草绝峰怪壁,溪水石潭,随处可见,
气候湿润温和,森林茂盛,百草葱郁,古木参天,四季鸟语;林中藤萝缠绕,隐天蔽日,山风过境,林涛阵阵,不绝于耳,峡谷众多,层岩叠嶂,溪水石潭,静影沉壁。

4、养生六字决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呢?

六字诀自古有之,可不是现代人创编的。最好自己用心体会每个字和自己身心的感应,由自己来定读音。别人提供的终究只是“像那么回事”,你自己掌握了的才能“是这么回事”。

5、太上老君的养生诀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确实遗留于哪些地方?有

对联内容的奥妙太深,作为一个凡人,我认为在玉制来的炼炉中提炼延年益寿源的丹药,在正道修行可增加丹药的效果,甚至在正道修行的本身超过延年益寿的丹药的效果。一点愚见请指正百。有在修度炼方面的高人给我也引见一下,有事相求。谢谢!
7

与老君十四字养生决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