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先养肺?
秋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如何调理肺脏。因为肺与秋气相通相应,秋季肺气旺盛,护理不好肺会使养生前功尽弃。如何养肺?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饮食养肺
饮食上选择有防燥护阴、滋阴润肺的食品,如芝麻、蜂蜜、红枣、银耳、梨、橄榄、百合、鲜藕和绿豆等柔润之品。饮食宜清淡、爽口,不食大辛大热、辛辣煎烤等辛辣燥热之品。多食秋令时鲜果蔬,如荸荠、百合、萝卜、柿和橘,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
2.饮水养肺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非常容易失水。因此秋季应多饮水,多吃水果以润肺,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饮水要合理,少量多次。体育锻炼活动量大的人更应多饮水。
3.采用药粥来滋润肺脏
药粥是最佳的秋养之选,适合任何人。药粥能和胃健脾、润养肺燥。在煮粥时加入百合、芝麻、栗子、秋梨、菊花和胡萝卜等“药食两兼”的物品,即能收到益肺润燥、滋补强身之效。粥须热食,以御秋凉。
4.起居顺应自然
秋季养生早起早睡的起居规律很重要。秋季是万物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早睡以避风寒,早起以从清爽,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早睡早起,养神宁志;闻鸡起舞,坚持早练,使肺气清,外邪不易侵入。秋天正是练气功、打太极拳的黄金季节,借此增强体质、抗御病邪。哮喘、慢f生支气管病人更应注意养生保健、预防发作;已发作者应抓紧治疗,以减轻入冬后更严重的症状。
5.清洁皮肤护理肺脏
在干燥的秋季里,皮肤最容易受到伤害。养护首先要补充水分,多洗温水浴,浴后擦些护肤品。洗澡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和皮肤气血流畅,皮肤充满活力,从而润肤益肺。加强饮食营养,多摄人些维生素A、C、E等“美容维生素”,以保持肌肤的活力和健美。
温馨小贴士
适当秋冻可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抗病能力。秋冻训练除少穿衣服外,还有“冷水锻炼法”,即从初秋起就冷水洗脸、冷水擦浴,持之以恒。
2、秋季养生为什么要养肺?
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来嫩”的器官,而秋季天气干燥很容易伤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源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肺脏功能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可以滋百润肺脏。秋季还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银耳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并加强对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每天必须保证喝水2000毫升。
(2)为什么秋冬养生扩展资料:
养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度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物品就是百合,知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 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们不妨多食些梨。
在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需要提醒的是,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
3、为什么冬季养生是最好的?
冬藏,冬天是阳气收藏的时候,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明年春天易生四肢无力欲昏厥的问题。
4、秋季养生为什么养肺为要?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秋与肺同属金,且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因此,秋季养肺尤为重要。
喝水益肺秋季养肺最简便的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秋天每天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也可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肺“开窍于鼻”,通过吸入水蒸气而使肺脏得到水的满足,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够。
秋季还要强化洗澡措施,因为肺主皮毛,秋燥最易伤皮,进而伤肺。洗浴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脏与皮肤气血流畅,发挥润肤、养肺之作用。
食粥养肺进入秋天后,一日三餐之食物宜以养阴生津之品为主,如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必要时可服补品,但应清补,不可大补。以下药粥值得一试:
银耳大米粥银耳50克,发泡后加人大米50~100克淘净同煮。然后加蜂蜜适量,搅匀即可。
莲藕大米粥莲藕10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左右同煮。煮成后可加蜂蜜。
山药大米粥山药100克,大米5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两次分食。
大枣银耳羹银耳50克,泡发,加入大枣10枚,加入适量水煮一二个小时,然后调入白糖或冰糖食用。
药膏润肺秋令燥邪较盛,老毛病容易复发,最常见的是咳喘和腹泻,针对性地服用中药有一定的预防功效。
威灵仙丸威灵仙、薄荷各60克,皂荚20克,研末水调为丸,每日用姜汤送服3~5克,主要用于咳喘复发。
黄芪膏黄芪100克,水煎3次,过滤去渣,再用小火煎熬,浓缩成膏状,加入蜂蜜500克,日服2次,每次1匙。适用于气虚自汗、四肢乏力的痰咳虚喘者。
常笑宣肺笑能促进体内器官健康,对肺特别有益。笑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能够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得到充分放松。此外,肺气的下布还可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情绪稳定。自心灵深处,笑而无声,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收到强肾之功。开怀大笑,可生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收到心肺气血调和之目的。
运动健肺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气功等。
吸收功晚餐后两小时,选择室外空气清新之地,先慢步走10分钟,然后站定,面对明月,两脚分开与肩平,两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厘米处,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吸气于两乳之间,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持续半小时即可。
拍肺功每晚临睡前,坐在椅子上,身体直立,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胸部由上至下轻拍;呼气时从下向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最后用手背随呼吸轻叩背部肺腧穴数十下。
此外,老年人还要留心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地把握自己,家务劳动要适度,身体如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5、秋季为什么要养生?秋季运动养生怎样做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意思是说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强大起来;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季。
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季‘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面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秋天正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更要加强运动锻炼等,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的人,切忌只想着“冻”而不“动”,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增强“秋冻”的效果:
冷水浴: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的冷水洗澡,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醒;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被称作“血管体操”;第三,冷水浴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进行冷水浴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洗浴时间由短渐长。冷水浴可分为脸头浴、足浴、擦身、冲洗、浸浴等,可练单项,也可按以上顺序,浴后用毛巾擦干、擦热。
慢跑:慢跑是一项理想的秋冬锻炼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对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慢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享受“空气浴”。如果人们经常处于不运动的状态,就会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都应到户外多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登山:登山具有耐寒锻炼的作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很大的益处。爬山时,山上温度一般较山下低,温度变化较快,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能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耐寒按摩:用手摩擦头面部及四肢的暴露部位,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还可按摩风池穴和迎香穴,可预防感冒。
除了以上方式外,耐寒运动还可选择打太极拳、定量步行、越野跑、骑自行车、打网球、气功等。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6、冬季为什么适合养生?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著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较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亦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
冬季的三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的寒冷,必须保护身体的阳气,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所以有些动物有冬眠的情形,人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耗散。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如果冬天过度的消耗阳气,储存不足,则明年春天易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问题,是不合乎养生之道。
冬季饮食小叮咛
1、冬季忌食寒性物: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再食寒凉,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因此冬季应该少吃荸荠、柿子等性凉的食物,尤其是女性,进入冬季之后,最易发生手脚冰凉,所以一定要忌寒凉食物,而且要注意保暖。
2、冬季进食忌过饱:冬季饮食量相对增加,但是活动量相对较少,吃得过饱容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因此晚餐要适当的控制,饭后要活动一下,若有腹胀,可以自己按摩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加快对食物的吸收消化。
3、冬季忌饮酒御寒:有些人喜欢冬季饮酒,因为饮酒后会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结果。但是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会使人浑身发冷、阳气不足,导致酒e68a847a6431333365636130后更寒。
4.身体虚弱忌大补:话说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是切记猛补。有些人身体虚弱,进入冬季之后,便开始大补,身体却出现了不良反应,如口舌生疮、失眠、胃疼等,这是“虚不受补”的表现,这是因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一下难以承受补品,进补后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营养不良,气虚血弱等。
苁蓉温肾补元汤
【主料】肉苁蓉,贝壳,熟地,三七等
【功效】温阳补肾,养神益精,养血活络,增强体能
所以需要温补,从内而外的徐徐图之,且不可想着一蹴而就,既然大补不行,我们就使用药膳食疗,药膳养生一直是被各个养生的人尚为推崇的,病者食之为药,无病食之为食,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比较符合大众的选择......食疗如做人,不急不躁,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