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体式站桩有没有必要先通过无极式到有极式的过程?
没必要! 不过无极桩可以和三体式混合练习!
建议:
一定要有功夫高深的老师指导,否则自己不要练。如果真能练好,对付10多个人是能够办到的。
如果三体式站对了,一年以后内功就很强了。不过没有好师傅还是不要自己站。
下面是两段有关文字:
第一段:摘自“耳 闻 尚 云 祥”
当时武林有“练形意拳招邪”的说法,因为许多练形意拳的拳师,一上年纪,腿脚就不好.甚至短寿,还有年轻小伙子练了几个月形意拳,身体亏损得很厉害,神经衰弱、肾虚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有人便认为是招邪了,但念经符咒都没用,身体仍一天天坏下去。 李仲轩当年曾问是何原因,尚云祥解释:“形意拳是内家拳,练得是精气神,练功的时候应该把精气神含住,但很多拳师都在练打人,剐将精气神提起来,一发劲都发出去了,还能不短命?不明白动静有别,身体当然出毛病。”还说过:“俗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学形意拳的都在学打死人,最终把自己打死了。”然后告诉李仲轩.打太极要带点形意的充沛,打形意要带点太极的含蓄。李仲轩老师讲过,形意拳的练法、打法、演法(表演)的口诀都是不一样的.但现在弄混乱了,用打法去练功,用演法去比武,这是当年形意拳普传后留下的弊病,但按照旧的武林规矩,许多东西又是不能公开的,所以是个左右为难的问题,有待后来人物去解决。 李仲轩老师对尚云祥的记忆是:尚云祥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跟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这种特殊的气质,是因为他的拳法能涵养身心。
第二段,摘自“唐传形意渊源谈”
小指连通双目,小指紧张会伤目,有的人练形意拳后视力下降,就是握拳时小指太用力了,所谓“练形意拳招邪”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只是习者未得详细传授,妄自操习,违反了生理。
2、关于太极拳无极桩的问题
操与拳套路,本质上没有区别。
不过拳法区别的本质问题,是怎么练。带着什么样的目的与方法 都练。
这些东西,一个好的师傅 都会告诉你。
通常你学习完陈式太极拳一路后,如果练习有一定的水准了,可以辅助以无极桩。 太极拳处处都是桩,其实并不严格要求一定要练习桩
不过练习桩可以纠正一些错误动作与习惯。通常老师还会让你练习单式。
对套路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单练。这个时间可能比较长,也可能几年才能完成。
3、站无极桩功的好处(无极桩即浑圆桩即养生桩)
养生的奥秘
其实和刘备说知的一句话的道理是通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道为~
对身体不好不要因为好处小而做
对身体好的不要因为好处小而不做~
再就是站内桩也就是练拳的一种
俗语说的好~
拳练千遍其意自显~
再就是桩就是站的久一些和要一定的持容续性
4、练无极桩时,出现的问题,请有经验的老师指点。
早年站马步桩,后来又站浑圆桩,到现在回归了无极桩。由一开始的尚力到松柔,而不去追求力,通过节节松开,周身通透,来实现身心的虚无,像风中的羽毛,水中的皮球,来力不受。给对手的感觉就是追之不及,扑之则空。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心静如水,无物所著,无念所思。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双脚外侧与肩同宽站立,顶头竖项,下颚微収,肩井穴松开,双肩松开;沉肩坠肘,两手自然下垂,舌微触上腭,含胸拔背,含胸是为了气贴于后背,便于力由脊发,腹内松静气腾然,腰部向后撑平而下塌,松胯圆裆,站到入桩的时候,会感觉到腰髋于大腿的关节窝突然松开,腰髋的活动范围增大,且有向下,向后的沉坠感,则上下相通焉,便于合住周身之劲。
关节稍微一活动,会出现一声关节松开的声响。松并不是柔韧性好就表示松开了,而是真正的松沉下来,此时不仅实现了整,而且一些不随意集群,已经可以控制。协调,控制能力加强。只有节节松开,才能做到节节贯通,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
两膝有微提之意,如果水管过于扭曲,水则不能顺畅的流通一样,不主张像马步那样,难以上下相通。两足要轻踩地面,并不是上身松了,结果都压到两足及小腿了,略微虚灵顶劲,既有向上虚灵之意,又有向下松沉之意,这样才既不软又不僵。
两肩勿夹紧,要松开,放松肩井,曲池穴,感到两臂的气随呼吸有开合,两臂随吸气有向外膨胀之感,然后随呼气收缩。自然而然,勿强求。
身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神不凝,
松静自然。
5、问一下老师们,初学者站无极桩多长时间?
无极桩练功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
初学者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6、请问各位老师,站太极无极桩功中手落于脚是什么意思?
你好;你的描述不准确,请你详细仔细的描述你的问题,以便我们给你回答,建议你到医院详细的检测而后再做结论,祝你健康。
7、上海哪里有教无极桩和浑圆桩的,或者教杨氏85式传统太极拳的名师?
不知道你住在上海哪个区?你是卢湾区的话,可以到丽园绿地去看看,那里有位张老师是傅声远(傅钟文之子)的徒弟,还可去复兴公园、襄阳公园找找,那里也有教杨氏85式传统太极拳的老师。
8、请问各位老师,站太极无极桩分时间,方向吗?~~~~~
1、对时间的要求
人体、生物的运动都是有节律的,与时令息息相关。从子午流注学到现代“生物钟”的研究表明,体内的一切激素、抗感染细胞、体温等均有节律。有些周期性疾病往往与“流注学说”、“生物钟”相关。一些国家在诊断和治疗上已考虑“时间”的因素,从而产生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
关于练功时间的选择,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理论认为,在一天十二时辰的“周日节律”中,子午卯酉这四个时辰是练功的最佳时刻。“子午守静功,卯酉乾沐浴”(子午为阴阳交替之时,卯酉为阴阳平衡之时)。
夜十一点至次日一点为子时,此时阴尽阳生为阳气初生,这时练功有助培育阳气。阳萎和体弱患者,子时练功可助长阳气。根据中医脏象学说,五脏配五行,子时属木,肝胆之气,阳气生发,所以肝胆有病也可选择子时练功。
白天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此时是阳盛至极时刻,心火盛而气血旺。此时练功有助于心脏的保健,使心脏主动脉的功能得以纠正。所以体虚或心脏病患者,可于午时选择饭前练功,以增强心脏功能。
早晨五点至七点为卯时,此时气血旺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卯时练功可增强肺的功能。
下午五时至七时为酉时,气血旺于肾经。肾为先天之气的发源之地,是元气之根。“久病入肾”,酉时练功能补肾,增强肾脏功能,对扶助元气颇有益处。
自然界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血动态变化的规律亦与自然规律一致,这就是“天人合一”观。春暖生发,气血由下向上,夏热盛壮,气血由内向外,故应抓紧春夏练功,气血易通大小周天。
每天练功多少次,可根据病情、体质和工作性质、居住环境等情况,因人制宜。
作为保健练功,最好早晚都练,能练一次也可,每次不少于二十分钟。若想治病,每天必须练足一小时以上。练功还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初学者,每次站功起码要二十分钟,这样内气才发动得比较好,如果站得舒适,可以延长,待练功进入高潮稍过后,便可收功。
2、对方向的要求
练功讲究方向性。习练拳架、走八卦方位等,主要是为了攻防,而习练无极桩,方向的选择是为了治病的需要,目的是强化人体生物磁场,增快练功进程和功力,提高治病效果。
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肝属木,方位东;肺属金,方位西;心属火,方位南;肾属水,方位北,脾属土,方位在中。根据肝肺心肾脾的病情需要,可由此选择方位。如肝病患者练功方向朝东以益气。一般练功方向朝东南为最好,也有不少练功者采用南北向。前人认为面南与东南阳气生发之向,可采日月精华、补火温中壮益元阳。
9、王无极老师是哪里人?个子不高是上海人吗?
看 百 科 祖 籍 是 河 南 安 阳 人 , 在 上 海 定 居 , 个 人 不 高 的 不 一 定 就 都 是 南 方 人 。 他 在 全 国 有 5 万 多 学 生 和 3 0 多 万 粉 丝 , 都 是 整 形 咨 询 师 , 出 场 基 本 都 是 明 星 待 遇
10、请问各位老师,我叫太极拳站无极桩好还是站浑圆桩好。谢谢
其实无极桩,混元桩,升降桩,开合桩,虚实桩都应该站站,都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