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位医师如何养生
30个国医大师,30套中医保健百方略,这本书不仅包含了大师们的独门养生法,更包含了他们积多年心血研制出来的专病秘方。本书在编写时,搜集了30位国医大师的专著、医案、演讲、采访,乃至其弟子及相关工作人员整理的资料度,从中提炼出便于普通人操作的保健方法,然后再与现代中医保健理念结合,从而使本书专业而问不晦涩、通俗而不浅薄、实用而不枯燥,成为人人都能够阅读并运用的养生保健书。
通过阅读本书,你或许会颠覆答自己过去的保健方法,比如,邓铁涛教授会告诉你,阑尾炎不一定要开刀,中医汤药也能搞定;何任教专授会告诉你,阳痿不一定要补,有时候越补越虚,缓解情绪或停用相关药物或许会不治自愈;另外,你还会得到许多独门秘方,如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的针灸戒烟法,肾病专家张琪教授的消坚排石汤,藏医大师强巴赤列的神奇藏属医疗法……
2、长寿有道的编辑推荐
中医大家们长寿的谜底,是他们身体力行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结果。在老祖先留下的古老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第一篇,教给人们的就是养生和长寿之道,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其后数千年的浩如烟海的医学名著中,谈养生和长寿之道的内容始终是医家们要表现的主题,静心、调气、动形、固精、食养、药饵、起居等内容一应尽有,逐渐形成了我国养生和运动医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医名家们,感悟于祖先养生思想之真谛,受纳于古哲养生诀窍之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学中有关养生、长寿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符合时代特点、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理论、新方法。它们既具有共性,又各具千秋,表现了祖国医学养生学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异的活的灵魂。
抖开《长寿有道》的长卷,我们仿佛走进一座长满长青树的寿星殿堂:95岁高龄的干祖望教授,强调“养身首先养心”,并为自己制定了六条规则:“一曰不卷入无谓的杂事漩涡;二曰不赶大潮;三曰不贪便宜;四曰不与人攀比;五曰不骄不娇;六曰不做违心与不应该做的事。”91岁高龄的邓铁涛教授,强调养身首先动身,他认为,对健康而言,体力和脑力运动缺一不可,前者诸如体操、跑步、拳术之类的外功,后者诸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内功。功浅身不健,功到自然成。他特别向老年人推荐了闲庭信步式的“医疗步行”:每天散步两次,每次30~40分钟,悠哉行进之间,乐乎步履之中。90岁高龄的朱良春教授,看重药饵养生的效果,他坚持以生黄芪与薏苡仁、枸杞子、百合、绿豆等共同煎煮,早晚食之,收益气健脾功,厚积薄发;得防老却病实,持之一恒。86岁的何任教授,重视饮食的养生作用,在“吃”上做文章,在食中下功夫,他推荐的养生药膳、养生粥、养生茶等系列饮食疗法,使人在品味中获得健康,在享受中增寿延年。86岁的路志正教授,提出“尊经养生,修德增寿”的理念,道法天地,调节阴阳,修身养性,药食并用,效仁者法,行仁者事,得仁者寿。82岁的刘弼臣教授,提出“先天不由人意,后天顺乎自然”的观点,胸怀坦荡,勉学敬业,动静有常,起居规律,解和谐意,布和谐德,为和谐人。81岁的贺普仁教授,提倡导引养生,总结出一套通经活络、舒畅气血、引气归元的养生功,每天坚持按他的功法静坐1~5分钟,就能起到防疾治病的目的。80岁的张灿玾教授,力推情趣养生,他一生手不释卷、诗不离口、琴不离身,繁忙中能自寻其乐、自得其乐,且善于以文会友、以乐感友,深得“养神之法”。他如李今庸教授的读书养生法、李玉奇教授的绘画养生法、李树勋教授的练字养生法、刘渡舟教授的静坐养生法、张翼教授的按摩养生法、李昌源教授的漱津养生法、邹金林教授的习武养生法、张珍玉教授的爬山养生法、周柏耐教授的进补养生法等,无不从一个侧面道出他们的养生“绝招”。真是人人都有不老术,篇篇尽藏长寿经。李俊德教授综合各家之长,把他们的经验总结为:“饮食有节,以素为主;起居有序,以动为常;神志淡泊,以忍为尚;乐以奉献,薄于名利;房事有节,不纵不禁;防患未然,摄养为先。”基本囊括了今人养生的全部原则,比较容易被读者接受和掌握。
值得提及的还有《长寿有道》一书的图文并茂特点,书中不仅大量收录了与古代名家养生长寿内容相关的绘画和实物照片资料,而且收录了部分当代名医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把古与今距离拉近,使文与意相映生辉,彰显出中医药养生文化根深叶茂的多姿风采和名医大家们多才多艺的绰约才华。
“古今名医多长寿”,《中国医学人名志》一书中显示有年龄项的149位名医的资料证实了过去:那些古代名医们的平均年龄超过80岁,90岁以上的就有37人。《长寿有道》一书提供的资料证明了后来:书中收录的170位全国当代知名中医药学家的平均年龄同样超过了80岁,百岁以上者也不乏其有。学名医养生之术,去拥抱健康长寿的未来;走名医强身之路,快奔向健康长寿的明天。想了解到更多的健康长寿秘诀吗?就到《长寿有道》中去。
3、国医大师谈养生的图书目录
王玉川 静养、俭朴、修德
王绵之 心态平衡与规律的生活
方和谦 生病起于过用
邓铁涛 养生四要
朱良春 动静养生,饮食有节
任继学 动静结合,调养身心
苏荣扎布 养生经验杂谈
李玉奇 养生三字经
孪济仁 鹤发童颜乐人生
李振华 法于经旨,贵在力行
李辅仁 便秘的预防与治疗
吴咸中 仁誊寿,智者乐
何任 养生与民族音乐
张琪 调摄自我,健康生活
张灿玾 顺应自然,形神兼养
张学文 恬淡、德高、节食
张镜人 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陆广莘 恬淡虚无,随遇而安
周仲瑛 达观敬业,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贺普仁 养生功与保健操
班秀文 保护正气,防止病邪
徐景藩 心无机事,案有好书
郭子光 养生重在养神
唐由之 平平淡淡,顺应养生
程莘农 饮食七律
强巴赤列 德如甘霖,无悔付出
裘沛然 百体从安在养心
路志正 尊经养生,修德增寿
颜正华 体育锻炼与健康长寿
颜德馨 我的养生体会
后记
……
4、菊皇茶饮料有什么禁忌
菊皇茶是康美药业集团旗下的一款含有天然中草药的保健茶,采用杭白菊、枸杞子、甘草、胖大海等天然中药制成,具有降火功效[1] 。
菊皇茶由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亲自处方,2013年,康美菊皇茶顺利通过“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检验认证,现规划发展成袋装、铁罐、盒装和PET装四款品种。
5、中医养生专业哪个学校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好。百
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度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问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答创建于1956年,专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属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6、对眼睛有好处的中草药凉茶有哪些?
决明子的主要药效是明目,可治各种眼疾。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决明子"治急性眼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等。决明子除明目、治眼疾外,还有清肝、利水通便、治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等功效。据报道,日本科研人员从决明子中分离出15种有效成分,制成了"保健茶"。我国著名已故中药学家叶桔泉生前介绍自己养生之道的经验,其中有一条便是"常饮决明茶,可防止老人便秘、高血压、血管硬化。"决明子还能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已有决明子片剂可供服用。
实用便方有:
1、明目、稳定血压:决明子,微火炒至嫩黄,凉后贮于铁听中备用。每次取决明子20克,沸水泡茶,20分钟左右饮用。喝到剩1/3时,再加水,直到饮至茶无色时,再换新的。长期饮用。
2、高血压:决明子适量,炒黄,捣成粗粉,加糖泡开水服。每次3克,1日3次。
3、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9克,蔓荆子、木贼各6克,水煎服。
4、视神经萎缩症:决明子120克,枸杞子、丹参各60克,均焙焦,共研末,每次服6克,1日3次,20日为1疗程。
5、高胆固醇血症:决明子30克,炒黄,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20日为1疗程。
6、小儿疳积:决明子30克,炒黄,研末,鸡内金15克,研末,共混匀,每服2克,1日2至3次。
7、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热门话题,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养生在我国的地位历来都是比较高的,有人说,其实,中医养生当中的很多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热门话题,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第一、经常搓脸
在每天清晨的时候,将自己的双手搓热,然后让中指沿着鼻部两边从下往上搓,一直搓到额头两边,然后将两手往两边分开,经过两边脸颊往下,这样反复搓擦十多次,一直到感觉到自己的脸上有发热为止,这样做可以让你的面部变得红润有光泽,还可以达到消除疲劳效果。
第二、经常梳头
这里所谓的梳头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用梳子来梳头,你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伸入到头发当中,用自己的手指来进行梳头,从前往后来按自己的头部,每次梳五十到一百次即可,经常梳可以达到流通气血和清醒头脑效果。
第三、经常动眼球
在平时一定要尝试经常动动自己的眼球,动的方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让自己的眼球从左往后转动十多次,然后再从右往左转动十多次,接着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即可,每天可以做四次到五次,这样能够帮助达到清肝明目。
第四、心要静
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帮助自己排除心里面的各种杂念和外界的各种干扰,达到静心安神效果,这样可以让你的气血变得比较平和,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敏捷很多。
上面就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几个小常识,这些保健常识大家每天只要花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就能够达到很好的保健和养生效果,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养生。
8、晚上做哪些事情比较养生
按:有这样一群人,年过高寿之龄,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们每晚都是怎么养生的,睡前都会做些什么呢?
1
禤国维
喝半杯水+2个穴位
晚上睡觉前,禤国维喜欢喝半杯水润一润,补充睡觉丢失的水分。尤其是有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病史的人,睡前喝水可以防止因缺水再次发病。
睡前禤国维也经常会按一按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同时,也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路志正
泡脚+摩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路志正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
晚上吃完饭后,路志正会休息一会,看看电视,然后出去散散步。工作一天,用脑太多了,所以脑力要和体力结合适当运动。
睡觉前大概8、9点钟了,路志正会泡脚。
泡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头部的血液就活络,身上微见汗,血液就下来,脑袋就清楚了,解除疲劳,再休息。
此外,“睡觉不要再想事情了,就入睡,这样睡觉最好了,就是扎实。”
3
吕景山
练“静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吕景山 国医大师
虽然年事已高,吕景山仍能保持每天8小时的良好睡眠,并坚持每天中午都“眯”一会。他戏称自己是“婴儿睡眠”。
像婴儿一样入睡,是恢复气血运行最佳状态的好办法。吕景山讲究“先睡心”,临睡前练练静功,让心先安静下来。
所谓静功,即先去除心中一切杂念,调匀呼吸,全身放松,气存丹田,待身心入静之后,便自然而然就睡着了。
还有“庄子听息法”也有助于睡眠。用耳感知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任其自然变化,使神气合一,杂念全无,甚至连呼吸也忘掉,便可渐渐进入梦乡。
4
邓铁涛
睡前搓搓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邓铁涛 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晚餐后,邓铁涛会看会儿电视,到21时开始洗澡,之后会做30分钟气功、看看书,23时之前准时睡觉。
有时因为工作忙,精神高度紧张出现睡眠不好时,他会在静坐的同时用双手按摩、揉搓脚背及脚心,每次10-30分钟,以劳宫穴摩擦涌泉穴,以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帮助入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李济仁
摩腹36下+2个穴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李济仁 国医大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
李济仁每天晚上临睡前会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促进心肾相交,有改善睡眠与补养心血的保健作用。
此外,李济仁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
李济仁常年坚持按时睡眠。他说,睡眠对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人卧则血归于肝,要定时休息,此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血疏肝。
9、扶阳罐的扶阳罐与中医名家
邓铁涛教授:扶阳罐,这就是中医现代化
曹东义教授与胡木明先生专程拜访国师大师邓铁涛先生,与邓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仔细了解扶阳罐产品后,邓老称赞说:“这就是中医现代化”!
在谈到扶阳罐产品、名称,在100多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已经完成时,得到了邓铁涛先生的赞扬。他听说将要举行“扶阳养生世界行”,首先在在新加坡启动,就高兴地为“扶阳养生论坛”题词鼓励,希望中医学术依托这项新技术走遍全世界。
朱良春教授:扶阳养生长寿,造福人类健康
2012年5月28日,在位于江苏南通的朱良春教授家里,朱老亲切地接见了株洲扶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扶阳罐发明人胡木明先生,朱老对扶阳罐深感兴趣,对产品表示肯定。并题词“扶阳养生长寿,造福人类健康”,祝愿扶阳罐再接再厉,造福人民群众。
曹东义教授:扶阳罐是一项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曹东义教授在使用扶阳罐后说:“扶阳罐不仅避免了艾灸的烟雾、刮痧的痛苦,而且还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是一项集大成的研究成果。随着’扶阳罐’的外传,中医扶阳的思想,中医重视阳气、经络的观念,就会随之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随着’扶阳养生万里行’的开展,中医对世界的影响也必将随之扩大。”
朱立信教授:用罐温灸俞穴,对针灸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扶阳罐,发现扶阳罐确实是好产品,特别是针灸时,先用罐温灸俞穴,对针灸有事半功倍之效,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痛苦。他现在每天都在使用扶阳罐,并发表了论文“扶阳罐隔物温灸神阙穴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该论文先后多次发表在国际刊物上,他希望人们都来学习使用扶阳罐,并以他用罐的经验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向希雄教授:用扶阳罐给孩子进补
每年天一冷,各大医院的儿科就变得热闹起来,有许多家长非常担心孩子感冒、咳嗽引发哮喘,纷纷询问冬季该如何给孩子进补。湖北省中医院儿科向希雄教授介绍,3岁以上的宝宝,不但可用膏方调理身体,还可用外敷、扶阳罐温灸、食疗的方法进补。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在寒冷的冬季较成人更易感受风寒湿邪,所以感冒咳嗽等寒凉性疾病才会频发高发,对于本身阳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更是如此。如何扶助孩子的阳气?扶阳罐是集合灸法和刮法为一体的新型医疗仪器。能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人体的阳气,使阳气得到宣扬,得到强盛,活化细胞组织,激发脏腑功能。对小儿很多疾病如厌食、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汗证、小儿遗尿等均具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