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端午芒种节气养生

端午芒种节气养生

发布时间:2020-08-25 00:33:58

1、芒种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芒种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1、注意排汗

芒种节气到了以后,雨量会变得更加充沛,也就是会有更多的雨水天气。在这种雨量多、湿度大的环境中,很多导致湿邪进入身体内部。而且该节气到了之后,气温也会变高,加上湿邪的话,会影响人体的汗液排泄。

因此,很多人会出现萎靡不振、容易困倦等问题。甚至还有人会出现发烧、感冒和中暑等疾病。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注意排汗,通过排汗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毒排出来,进而预防疾病。

想要促进身体排汗的话,建议多晒太阳,因为可以顺应阳气,让身体出汗,也对气血运行有好处。此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排汗,比如说骑自行车锻炼,比如好跑步,比如说打球等等,这些都是日常运动方式。

2、注意祛湿

芒种节气到了以后,雨量会增多,也就是很容易下雨。雨天多自然湿气会变重,再加上天气又热,这样子会影响人体的排汗,致使体内湿热大量堆积,对健康非常不利。

为了健康需要及时为身体祛湿,比如说多吃南瓜、黄瓜、丝瓜、薏米、绿豆等,帮助祛湿消暑。另外,日常饮食也要多注意一些,不要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说冰镇西瓜、冷饮、冰淇淋等等,以免加重身体内的湿气。

3、适当午休

夏日白天的时间长,夜晚时间短,因此很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午休,弥补一下睡眠。建议午休半个小时就够了,睡太久的话,反而会越睡越困,越睡越累,反而感觉身体更加疲劳,沉重。

4、保持心情

芒种节气到了,在这个时候气温高,湿气重,会导致整个人出现倦怠的症状,让人们感到又累又困,因此,人们的情绪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变得烦躁、不安、爱生气等等。这个时候要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让气机宣畅,保持精神愉悦。

芒种时节吃什么食物好

1、番茄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它能够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这是因为这种营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芒种节气到了以后,气温会变高,阳光更加强烈。为了避免被紫外线晒伤皮肤,建议要多吃番茄保护皮肤。

2、鸭肉

芒种季节可以吃些鸭肉,因为这种肉类不温不热,并且还具有清热去火的效果。夏季天热人体容易上火,最适合吃些鸭肉降火了。因此,日常可以用鸭肉炖汤食用。

3、青梅

青梅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吃它有助清理肠道,而且还能消除人体疲劳。芒种节气到了,此时青梅也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吃一些。不过需要注意的时候,新鲜的梅子往往比较酸涩,如果你爱吃酸的食物的人,建议吃加工过后的青梅比较好。

2、芒种节气有什么6绦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

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养心免伤神

“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

养肾固元气

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祛湿健脾不可少

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

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

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刻艾

择缘卫道,积田以行生民善。

继古开今,艾草还为人世芳。

翼以古法艾灸的返本与开新,深入参与推动传统中医复兴。)

3、端午节和芒种在同一天 有什么讲究 吗 ?

民间传说:“芒种遇端阳(端午节的意思),十家烧火九家亡(这天家里做饭不吉的意思)”

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如果恰逢端午节,配上划龙舟等传统节目,一忙一闹一乱,可能往往忘记煮在灶上的饭,引起火灾吧……

2、今年端午节不准划船,不放炮仗,不走亲戚

3、老人们说,芒种遇端午,不是稻草旱死,就是人出事,说得很恐怖的,要说科学根据肯定是找不到,但是老人家所谓的迷信往往又能被应验,这不江西不是特大旱吗?所以还是遵照长辈的意思小心点好吧!

4、还是少吃点,这季节吃多了容易上火

4、芒种节气 芒种时节有什么习俗

民间传说:“芒种遇端阳(端午节的意思),十家烧火九家亡(这天家里做饭不吉的意思)”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如果恰逢端午节,配上划龙舟等传统节目,一忙一闹一乱,可能往往忘记煮在灶上的饭,引起火灾吧……2、今年端午节不准划船,不放炮仗,不走亲戚3、老人们说,芒种遇端午,不是稻草旱死,就是人出事,说得很恐怖的,要说科学根据肯定是找不到,但是老人家所谓的迷信往往又能被应验,这不江西不是特大旱吗?所以还是遵照长辈的意思小心点好吧! 4、还是少吃点,这季节吃多了容易上火

5、芒种吃什么蔬菜水果 芒种节气吃什么好 养生

简介进入芒种节气,天气将变的更为潮热,因此此时的饮食应该以健脾祛湿清淡为主。在日常起居上要晚期早睡,中午也午休,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那么此时应该吃些什么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呢?下面介绍芒种时节适宜吃的水果蔬菜。

6、芒种节气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

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养心免伤神

“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

养肾固元气

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关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祛湿健脾不可少

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

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

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7、芒种气候特点如何养生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
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气,初夏迎来,北方小麦收割南方水稻播种。这个节气不仅是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气候也复杂多变起来。气温攀升显著好不安分,雨量充沛多降雨,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的位置。由于天气炎回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时节天气炎热,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
芒种节气气候特点: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多闷热。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芒种期间,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答惕局部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8、芒种吃什么,芒种节气吃什么

芒种吃什么?

第一菜:黄瓜

推荐理由: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第一谷:薏米

推荐理由: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第一粥:绿豆粥

推荐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第一饮:酸梅汤

推荐理由: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第一鲜:鲤鱼

推荐理由: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第一菌:木耳

推荐理由: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第一肉:鸭肉

推荐理由: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第一瓜:西瓜

推荐理由: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9、芒种节气的养生汤有哪些推荐

西米露
西米形似一颗颗小珍珠复,有温中健脾、帮助消化的作用。西米露非常适合夏季饮用,先把西米加水熬成透明色,滤出倒入凉水中备用。将椰浆和500毫升清水混合倒入锅中,加入玉米粒、马蹄丁、枸杞,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8分钟,最后加入冰糖和西米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

荸荠汤
芒种时节,湿热之气逐渐加重,饮食上要注意调理胃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荸荠汤,健脾、养阴、清热。荸荠半斤、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先用温水将薏苡仁和百合浸泡,制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然后一起加适量水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

番茄汤
天热渐热,出汗太多会损耗身体的体能,可以喝点番茄汤补充一下。番茄性味酸平、微甜,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效,将番茄煮汤食用既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生津利尿。另一方面,番茄红素也能起到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桑葚水
芒种后湿热加重,会导致脾胃湿热内蕴,心火较重而影响睡眠,睡前喝一杯桑葚水,安神的效果不错。桑葚水简单易做,将买来的新鲜桑葚取二两,加入300毫升水,先煮沸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了。桑葚水味道酸甜,喝起来也十分爽口。

10、芒种的习俗是什么 芒种节气吃什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芒种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与端午芒种节气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