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末夏初注意哪些养生细节。
1、清淡饮食为主
晚春,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晚春时节,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另外,夏季临近,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多饮凉开水
天气炎热,这个时节人体容易出汗,必须时刻注意补充水分。美国《健康杂志》曾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要想健康长寿,一定要纠正“喝水是为了解渴,口不渴就不用喝水”的错误观念。
饮凉开水最容易吸收进入人体组织内,可起到及时补水的作用。而大多数冷饮,饮用后只能暂时起到清凉的作用,反而使胃肠道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特别是含有糖分的饮料,进入人体后还需要消耗体内水分帮助代谢,使人感到“越喝越渴”。
3、多吃苦消暑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在这里,专家给大家提供一些典型的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蒲公英、苦丁茶等。另外,还可以吃些凉性食物,也能起到和“吃苦”相同的作用,比如瓜类里面的丝瓜、黄瓜、冬瓜、西瓜、甜瓜等,番茄、芹菜、生菜等也是凉性蔬菜。
有肠胃疾病和儿童、老人等肠胃功能弱的人要特别注意,吃苦味和凉性的食物一定要适度,避免吃太多了导致胃寒和腹泻。
4、重视午间的小憩
夏天日长夜短,天气炎热,早上鸟鸣蝉噪,夜间蚊叮蝇爬,加之暑热袭人,人们夜间入睡迟,早上醒得早,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这就更需要通过午睡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况且,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人的中暑大多发生在中午前后,此时若能来个午睡,放松静养一下,会降低中暑的发病率。
把握好午睡时间长短,可随夜晚的睡眠状态及上午工作的劳累程度而定,一般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时间睡得太长由于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头部昏沉。
5、体育锻炼应适量
春末夏初是运动的最佳时节。遵循“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找个湖畔园林做些户外活动,以养阳强体。最好在醒来后,搓热双手,做做简单的面部按摩,叩齿,拉耳、拉伸一下四肢,这也是非常必要的晨练,可帮助火气的消散。长期坚持还会有耳聪目明,面色红润的效果。
一些小小的“运动”加到工作中去,比如中午吃完饭做做伸展运动,或者如果你埋头苦干的时间太长,时不时在办公室周围跑上一圈,这些微小的行为都会减少健康隐患。
6、外出注意防晒
炎热的夏天不宜长时间做日光浴,野外活动要涂防晒油,戴上遮阳帽和墨镜。上午11时到下午3时是紫外线最强、杀伤力最大的时候,这段时间要尽量少晒阳光。出游前20分钟,应涂好防晒品,在涂抹时,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地方;另外,夏季出汗多,汗水会把防晒品冲掉,应该每隔几个小时再涂一遍。
7、补水要做到随时性
水分对于皮肤来说是最重要的,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滋润肌肤,而且美白、防晒和控油都离不开补水保湿,不仅是在春末夏初,其它季节都要坚持补水,“肌肤无水不美丽”。
补水要做到随时性,单纯的早晚补水在出游时不是够的,针对肤质的不同,补水的时间不也一样。最简单的方法准备一支可以随身携带的补水喷雾,既轻便又能保护皮肤,并且在出行时也要多喝水。
8、养心应平稳情绪
春季和夏季的转折点,人体开始慢慢适应“成长”的需要。古人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因此夏季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西医也认为,天气炎热的夏季会影响到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夏季调心养心十分必要。
夏季要注意不要心神过度激动,应该保持愉快和平和,安闲自乐,切忌过于激动。尤其是过于喜悦,这样会伤害心神。夏季属阳,而静会生阴,阴阳调和,才能保护心神,乐享夏天。
2、春末夏初是指几月份?
春末为4月份,夏初为5月份。
1、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有很多划分四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立春节气的到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角度来划定的。气象部门一般以阳历划分四季,3-5月为春季。
2、在中国夏季从立夏(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
(2)春末夏初养生短信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
(按公元月日计算)
春季:
2月3--5日交节 [立春(节气),黄经315度];
2月18--20日交节[雨水(中气),黄经330度];
3月5--7日交节 [惊蛰(节气),黄经345度];
3月20--22日交节[春分(中气),黄经 0 度];
4月4--6日交节 [清明(节气),黄经15度 ];
4月19--21日交节[谷雨(中气),黄经30 度];
夏季:
5月5--7日交节 [立夏(节气),黄经45度 ];
5月20--22日交节[小满(中气),黄经60 度];
6月5--7日交节 [芒种(节气),黄经75度 ];
6月21--22日交节[夏至(中气),黄经90 度];
7月6--8日交节 [小暑(节气),黄经105度];
7月22--24日交节[大暑(中气),黄经120度];
秋季:
8月7--9日交节 [立秋(节气),黄经135度];
8月22--24日交节[处暑(中气),黄经150度];
9月7--9日交节 [白露(节气),黄经165度];
9月22--24日交节[秋分(中气),黄经180度];
10月8--9日交节 [寒露(节气),黄经195度];
10月23--24日交节[霜降(中气),黄经210度];
冬季:
11月7--8日交节 [立冬(节气),黄经225度];
11月22--23日交节[小雪(中气),黄经240度];
12月6--8日交节 [大雪(节气),黄经255度];
12月21--23日交节[冬至(中气),黄经270度];
1月5--7日交节 [小寒(节气),黄经285度];
1月20--21日交节 [大寒(中气),黄经300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春季
网络-夏季
3、描写春末夏初的句子
There are not as many blooming flowers as a few weeks ago but the weather is sunnier and you're beginning to have some feel of the heat of the summer.
4、春末夏初五脏如何保养及吃什么好
春末夏初是身体调养的好阶段
饮食调养:春天阴消阳长,想做养生可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这样是十分有助于提升阳气。平时来可以多吃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文温性食物。这个阶段不要吃凉饮、冷冻食物。
保持充足睡眠:源晚上11时之前一定要休息,因为凌晨1时到3时是肝血最旺之时,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证六至七小时睡眠。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可以再平时进行散步、慢跑、做体操、打太极拳、舞剑、打球、郊游和爬山等。
5、春末夏初该如何保养皮肤,补水不油腻?拜托各位大神
先补水再保湿 补水与保湿形同姐妹,常常被人们混淆。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美容概念。前者将水分输送到皮肤细胞中去;后者可防止皮肤表面水分流失,并在其外形成保湿膜。 光是补充水分,却没有“锁水”的步骤,肌肤一样会变得干燥、紧绷。因此,在使用化妆水、补水精华,或是面膜之后,请适时抹上有“抓水”、“锁水”功能的乳液或面霜,输入营养并锁紧水分,使肌肤真正达到水嫩效果。通常,在微湿的皮肤上涂润肤霜,能更有效地锁住面部水分,令肤质更柔软。 ★不缺油≠不缺水 油性皮肤的女性会觉得冬季好过很多,可是,千万不要以为泛着油光的肌肤既不紧绷又无干皱的感觉就是处于饱水状态。干性皮肤固然需要大力加水,油性皮肤亦有保湿的需要,高质量的皮肤是水油平衡的。皮肤一旦缺水,便会分泌更多油分。所以油分多不代表含水量够高,有时反而是肌肤发出需要水分滋润的信号。油性皮肤在选择保湿用品时,以成分清爽的乳液或是喱产品最佳。 ★让肌肤直接喝水 可惜我们的身体不是一块巨大的海绵,否则喝下去的水能够迅速地分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该多好!或许你会觉得多喝水可以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和保湿度。但喝水和保湿并不能划上等号——人体是个相当精密的结构,多余的水分会被自动排释。所以并非水喝得越多,肌肤的含水量就会越高。但多喝水,总不是件坏事。 沐浴是否能够给全身肌肤带来更多的水分?当然会!但它只能暂时解决表层问题,肌肤中的渴水细胞依然处在干渴状态。因此,沐浴后即刻使用补水保湿产品才是给肌肤直接喝水的解决之道。 ★防晒更能保湿 虽然阳光已不似炎夏般肆虐,“SPF”仍然是护肤的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状态健康时,会释放出良好的自然保湿因子,让肌肤天然的保湿机制顺利运作。紫外线不仅是黑色素的生成诱因,也是水循环运转过程的敌对力量。这个季节的防晒不用像几个月前那样紧张,但绝不能忽视。SPF8的防晒值已经足够,选择保湿型的防晒霜则让肌肤不会太干燥。 ★化妆水不可少 为了贪图方便,在洁肤后立即涂上乳霜,而跳过化妆水这一步是绝对不可以的。化妆水不但能够即时补充肌肤水分,还能令皮肤更容易吸收后面用的保湿品。将化妆水蘸满双手后拍打在脸部会使其中的水分及养分流失掉,正确的方法是用棉片蘸取化妆水(蘸湿棉片三分之二左右)轻抹于面部,让水分和养分完全被皮肤吸收。 ★面膜不可少 任何含水物长时间停留在肌肤上,都会产生水嫩的触感,但作用却是短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坚持保湿。每周敷1~2次保湿面膜,更能为肌肤带来重生和滋润。保湿面膜的重点则在于其成分含有“增湿”效果,能真正提高肌肤的含水量,让疲惫的肌肤恢复活力。 一定要改掉敷面时顺便整理化妆品,修指甲,或者是满屋遛达的习惯。这样不但可能会吓到不小心看见你此刻“尊容”的同屋人,更会影响到保养的效果。享用面膜时,不妨让自己平躺下来,放松神经,让肌肤更为顺畅地吸收养分(尤其是使用棉布型面膜时)。除非特别提示,敷面后仍需做好“锁水”功夫,抹上保湿乳液或面霜,才能真正达到保湿效果。 ★眼部保湿提示 “水汪汪”的双眸最能传情达意,但维持这两扇“窗户”的水分含量却是最难办的!眼部肌肤缺乏皮脂腺的保护,水分比其他部位的肌肤更容易流失;在冬天,温度和湿度降低,让失水成为头等问题。眼部除了重点加强保湿,还可根据个别问题,选择有附加功能的滋养产品。眼膜的使用可以缓解眼睛“渴水”现象。为了避免面部其它部位出现干燥,敷眼膜的同时可以避开眼部,整脸敷用水洗型保湿面膜。 ★推荐加号产品 那支方便、舒适、有效的小包装防晒面霜和一小管控油乳液一直是夏天手袋里的秘密武器。而现在,该将它们更新升级了。 Clinique 水嫩保湿(眼部)啫喱——如同向肌肤注入水分的注射器一样有效,轻薄舒适的喱质感让皮肤瞬间享受到水的滋养。特别推荐该系列的眼霜,小巧便携,妆前妆后都可使用。 Guerlain 水分奥秘棒——当你们亲密接触的那一秒钟,就能体会到膏体转变为水分,渗入肌肤的神奇感受。清凉、如丝般的触感,以及淡雅的清香,让身心都舒缓开来。 Avene 活泉保湿隔离霜——担心SPF值会带来干燥、过敏、油腻?这些对它来说都不成问题,双重的隔离保证,让冬天的肌肤更加安全、健康。 Sisley 花香保湿面膜——可以敷着过夜的面膜!这意味着肌肤整夜都在它的妥帖照顾之中,仅仅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诱惑,还有花香舒缓神经,更是冬夜里绝佳的保湿品。 Estee Lauder 多层次瞬透保湿露——在往返于空调间和室外空间的过程中最需要用到的“变色龙”保湿产品。稳定的效果令它不会因为外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抓水”能力。 Shu Uemura 保湿眼膜——清爽的眼部集中保湿产品,单个的包装更便于携带
6、求春末夏初的诗词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
原诗
《晚春二首·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寻》
原诗节选
《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译文
二月里的湖水呀是那么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快乐地鸣叫。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翠绿的青草呀,充满了勃勃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可以生长起来。我的酒友又来喊我去喝酒了,我们拿出酒杯啊,打开酒瓮。酒杯握在手中啊,歌妓们在眼前唱歌跳舞。歌舞是那么的优美动人啊,千万不要停下来啊!
3、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二》
原诗
《晚春二首·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译文
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4、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夏初雨后寻愚溪》
原诗
《夏初雨后寻愚溪》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译文
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开始转晴,独自围绕着清澈的小溪而行。
用拐杖试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浅,解下带子把嫩竹围起。
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徘徊沉吟,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
有幸来到这里免去了官场的谋求,大声唱着歌来缓解炎热的气候。
5、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原诗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7、求有‘’春末夏初‘’这四个字的唯美句子…
春滴泪,末默倚红栏木桥。夏浅笑,初触抚绿荷露珠。
不押韵,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