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广东养生美食书

广东养生美食书

发布时间:2020-08-19 16:44:11

1、广东哪些美食

1、猪肚包鸡

肚包鸡,又称猪肚鸡,菜如其名,用猪肚子包住整只鸡来烹饪,用地道清远鸡为原料制作的“猪肚鸡”,味道格外令人回味。

最早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时吃的一道菜肴,而用以正宗清远鸡为原料制作的这款美食,味道格外令人回味,更将其美名发扬光大。

2、四会茶油鸡

茶油鸡是四会最著名的一道菜,茶油鸡是鸡中上品,用珍贵清香的野山茶油烹饪而成,具有皮脆肉嫩、咸香入骨 、鲜滑无腥味等特点。

入口后回味悠长,是滋补、美容、解毒的绿色健康产品,更是四会人招待客人的必备佳肴。

3、裹蒸

肇庆裹蒸有“茶点王”之称,每只重约0.5公斤。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原料,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

糯米、绿豆都以当年产的为佳,糯米淘洗后浸泡,绿豆去豆衣,对半磨开,筛去瘪豆;做馅的猪肉相当讲究,以肥瘦相间又偏肥的为五花肉上乘。

4、清明虾、春鳊

河虾个头不大却浑身滚圆肉厚紧实,只要白灼或者用笼仔蒸,就异常肥美鲜甜。而河鳊,鱼肉清甜细滑,清蒸或者放几颗榄角蒸,都是美味至极。

5、外婆菜

用今春最肥美的“猪婆菜”裹上糯米、香菇、虾仁等制成,是最传统的韶关土菜代表之一。一口咬下,脆脆的菜叶中突然迸发出一股嫩、软、绵、糯的感觉,清新自然,软糯而不腻。

2、为什么说广东传统的养生文化中饮食文化占主流

广东的饮食养生理念,充分体现出饮食养生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形神相即的哲学观念,以及医食同源,食养尽之的重要理念

3、推荐几本健康饮食类的书

《饮食治百病》,《健康饮食》是两本可以处出来的健康。

答案被采纳 请点击最佳答案

4、食物养生的哪些书籍比较权威

《人体使用手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水是最好的药》

5、请推荐一些养生的书籍

1、《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作者陈可冀,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汇集了我国上自春秋战国,迄中华民国时期的养生学文献300余部(篇),是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由国内100余位专家编纂(标点、校勘、删选、集注、注释)而成的;基本囊括了养生学专著、导引养生、饮食养生、药饵养生、经络脑穴养生等方面的典籍。

2、《中医养生学》,2009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海英。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

3、《养生之道》,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盛紫玟。《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5)广东养生美食书扩展资料

养生学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道学等等。

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用健康科学的图文、音乐、行为、活动、药械、饮食等等,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来调理身心,达到未病先防、不适消除、已病促愈、病后复原之保健目的。

6、广东有哪些美食杂志?

7、我是广东人想买本做菜的书请问那本书最容易理解和最好?

《三千种简单好做的家常菜》,《中国南北名菜谱》,最好谈不上,倒是不难理解。前者图文并茂,后者还介绍厨房加工和烹调技术。

8、养生书籍

养生书籍排行榜
NO.1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启动人体自愈大药,祛病延年!
  仙学泰斗、著名中医临床家、针灸大师胡海牙;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CEO霍震寰;台湾著名影视明星、身心灵成长导师胡因梦隆重推荐!
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是仙学传人武国忠最新力作,其提供了最适合中国人的养生方案。独到的道家医术,《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任何疾病都可以从《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中找到治愈方案,祛病养生。
◎ 灵龟八法——储备人体原始能量最安全的八个养生大穴,打通人体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八个穴位统治众病。
◎ 三阳开泰——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改变人生命运,升腾全身阳气的心法秘传。
◎ 改良周公百岁酒——来自仙家不传六耳的养生验方,迅速祛除体内湿邪,充足阳气,堪称“世间第一回春酒”。
◎ 仙家入手第一招: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的“种阳秘法”。
◎ 抱住健康养生桩——拳道通于仙道,意拳养生不传之秘。无数患者的体验证明,这个融武术健身、中医养生、道家修炼为一体的养生桩,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
◎ 增强孩子的自愈能力,让孩子聪明健康、茁壮成长的三大玄机。
◎ 4 种让父母免受求医无果之苦的法宝,直捣病灶,一招制胜。是您献给父母的长命护身符。
◎ 5份道家中医秘而不宣的有效食疗养生套餐,让您有病祛病,无病强身。

NO.2 大话养生
颠覆传统的“健康”养生观念,让饮食为健康投资。人类健康,三分靠吃,七分靠养。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健康”。只有遵循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享受健康人生。
营养分正效、负效、增效、减效和无效,吃对了才有效。巴尔扎克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但是你知道吗?“吃饱喝足身体才健康”、“早餐不吃也无妨”、“吃得好身体才强壮”等这些你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其实都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它正在影响着你的健康。
健康从饮食开始。本书作者历经数年,收集几十万字手稿整理成集,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全方位解读留念和健康的潜在关系,为您指出生活中常见的错误饮食观念、方法及营养搭配,提供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案,助您做好自己的健康管家
NO.3 大中医1:针灸铜人
《大中医1:针灸铜人》内容简介:医乃仁术,济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门。主人公宋浩在幼时被父亲神秘抛弃,跟随一位老中医学习医术,失踪了近千余年的绝世奇珍,医中至——天圣针灸人突然现世,医道江湖风云再起……真正的医道在民间在江湖,宋浩开始游医天下。古老的文明,古老的医术,还有那神秘的少数民族医术……医门恩怨,情感纠缠。江河草原,大漠雪山。探危历险,搜异猎奇、尽展人生之幻。说解中医学,望闻问切、理法方药…………
NO.4 大中医2:天医堂
《大中医2:天医堂》讲述医乃仁术,济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门。主人公宋浩在幼时被父亲神秘抛弃,跟随一位老中医学习医术,失踪了近千余年的绝世奇珍,医中至——天圣针灸人突然现世,医道江湖风云再起……真正的医道在民间在江湖,宋浩开始游医天下。古老的文明,古老的医术,还有那神秘的少数民族医术……医门恩怨,情感纠缠。江河草原,大漠雪山。探危历险,搜异猎奇、尽展人生之幻。说解中医学,望闻问切、理法方药
NO.5 体态决定你的健康
《体态决定你的健康》针对中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设计超简单的脊椎、体态健康检测,让你深入了解拊指外翻、足底筋膜炎、退化性关节炎、骨刺、椎问盘突出等病痛的根源,同时为常见的错误体态,包括X形腿、O形腿、驼背、骨盆前倾、功能性长短脚、脊椎侧弯等问题,提供迅速有效的复健妙方。每个人都拥有自愈力,只要脊骨平衡,神经传导顺畅,自愈力自然能提升,成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这种方法对于体态、脊椎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让人拥有良好的仪态。这些简单易学,人人都可以动手操作的臼常保养方法,使您有效避免各种恼人的疼痛和疾病,让您仪表大方、体态优雅、气质非凡,由内而外地活出自信、美丽与健康!
NO.6 健康来自餐前饭后
从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起,你就迈出了通往健康生活的第一步。记住,健康的选择权在你的手中。关注你的饭桌,关注家人的餐前饭后,你和家人将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也会变得更快乐。餐前饭后的健康细节,是你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吃早餐和接吻一样,要全心全意地投入。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无论在哪里用午餐,都能有健康的选择。
·健康的晚餐不是不吃,而在于控制自己。
NO.7 老偏方
《老偏方》是最实用、最简便、最特效、最经济的中医药方,亿万人实践成果。
中国第一本由262人共同口述的祖传秘方,堪称中国“第一方”。
到医院排队挂号、候诊和拿药,没有半天时间别想搞定。医生看病却只只有五分钟!如果只是小病,谁会想去医院呢?小病用偏方自我治疗,省钱又健康
NO.8 连医生都想知道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本这样的书,改变生活习惯,从现在开始仍然不晚。
总是相信常识是危险的,健康属于喜欢思想的人。
医学不断地进步,为什么生病的人仍不断增加?《连医生都想知道》告诉你连医生都想知道的健康知识。
仅仅依靠名医来解决健康问题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注重每天的生活习惯。
网络上获得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吗?别让所谓的健康常识害了你。
泡热水澡对身体不好吗?生鲜蔬菜当主食危害健康吗?人造奶油比奶油更健康吗?常吃烤焦的食物容易患癌症吗?吃太热的食物好吗?吃鱼真的不会发胖吗?喝大量的水真的能够变瘦吗?乱挤青春痘真的会留下痘疤吗?抽烟会使药效降低吗?开冷气睡觉对身体不好吗?头晕是严重疾病的征兆吗?这些与健康有关的知识,连医生都想知道。
NO.9 家庭中医药养生精华录1:健康靠自己
《家庭中医药养生精华录1:健康靠自己》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由全国百余位最权威的中医药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直接为寻常百姓传递真正科学、正确、有效的健康、膳食、家庭用药等相关知识,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力。《家庭中医药》杂志15年真情实用版!一个好方,受益终身!再没有比这更让这放心了!
唯一一本面向家庭的国家级中医药杂志,最适合老百姓日常养生,你不可不知的妙招验方全记录!
《家庭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的中医药科普期刊,创刊已15周年。
连续两次荣获全国中医药科普先进集体奖,获第二、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二等奖。连续11年被中国期刊协会指定为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刊物,2008年10月被授予“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称号。
NO.10 疯狂果蔬
吃水果的谬误与真相——破译水果的安全密码。
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吃水果时有不同的讲究。
哪些水果同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揭穿水果美容的甜蜜诺言。
人体最简单的健康方式
营养专家何凤娣副教授为您讲述果蔬的时尚说法、吃法、做法、用法、并针对不同的人群,全方位地引导者合理地使用水果、蔬养生保障,为您的健康把关。

9、关于养生方面较好较实用的书

如果你比较传统,可以看《黄帝内经》和《子午养生术》,有一本外国的书《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一位外国作家写的,书中总结了世界五大长寿区中长寿老人的共同copy的特点,和一些长寿的方法。
其实,长寿的关键因素就是5个因素:遗传基因,医疗条件,性格气质,环境因素(),饮食和生活习惯。其中遗传因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我们所能控制就是后面的四个因素,而能从书本上获得帮助的也只是有“性格因素”和“饮食和生活习惯”这两个因素,你可以多看一zd些这方面的书。
道教和佛教的书稍微涉略一些,会使你更空阔一些,这就是养生的一部分。

10、广东各地美食资料

广东美食

粤菜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

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莱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广州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等……

潮汕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近年来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调技艺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法擅长。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原是中原人,南迁后,其风俗习食仍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貌。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求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代表菜有盐锔鸡、黄道鸭、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参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广州美食

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鹧鸪、穿山甲、蝙蝠、海狗、鼠、猫、狗、蛇、猴、龟……超过一千种材料可以变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广州地处亚热带,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故有“水果之乡”的盛誉。广州的水果品种有500多种,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

食在广州,流传历史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讲求营养科学的特点。广州饮食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小食有:虾饺、干蒸烧卖、粉果、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鸡仔饼、糯米鸡、家乡咸水角等等。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如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国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园酒家的红烧大裙翅、大同酒家的金牌化皮乳猪等。

广州多数酒家、餐馆都经营“三茶两饭一夜宵”,而且集饮食娱乐于一体,营业时间长,饮食市场各种风味兼容并蓄,多方面满足了各类游客的需要。

广东风味

广东小吃属岭南风味,多来源于民间,大都被流传下来而成为传统名食。现时的广东小吃和点心有区别,小吃品是专指那些街边小店经营的米、面小型食品,制作较简朴;点心是茶楼、早茶的繁多品种,以及星期美点等,特点是:花式品种较多,造型精细。

广东小吃的成熟方法多为蒸、煎、煮、炸4种,可分为6类:油品,即油炸小吃,以米、面和杂粮为原料,风味各异;糕品,以米、面为主,杂粮次之都是蒸炊至熟的,可分为发酵和不发酵的两大类;粉、面食品,以米、面为原料,大都是煮熟而成的。粥品,名目繁多,其名大都以用料而定,也有以粥的风味特色而称的;甜品,指各种甜味小吃品种,不包括面点、糕团在内,用料除蛋、奶以外,多为植物的根、茎、梗、花、果、仁等;杂食,凡不属上述各类者皆是,因其用料很杂而得名,以价格低廉,风味多样而著称。

酥皮莲蓉包

以半发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团)摺叠作皮,莲蓉作馅包成圆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软而稍爽韧,香甜可口。粉果用淀面粉包裹虾仁、猪肉等拌成的馅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馅鲜美甘香。此品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广州饮食习俗一书中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茶蘼露、竹脂(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一名曰粉角。”20世纪20—30年代,各酒家、茶楼争相创名牌菜点以招徕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点心师的所创的粉果独占鳌头,人们称之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业,娥姐的传人转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为大同酒家的名牌点心。50年代以后,各大茶楼、酒家也把它作茶点供应。粉果也就成为羊城美点之一。

马蹄糕

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此品以广州市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因其所处的泮圹是盛产马蹄的地方。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

伦教糕

用大米浆经发酵蒸制而成。其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但后人采用在煮糖时加鸡蛋清去浊之法而一直传下来,并随着华侨的足迹而传至东南亚各地。

蜂巢芋角

用芋泥作皮,猪瘦肉、虾肉、冬菇等炒熟后作馅,包制成角形,下油锅炸制而成。其皮色金黄,表层小眼密布,状若蜂巢,外皮酥脆,内层软滑,馅有微汁,鲜美香浓。此品是茶市必备的点心,广西、海南均盛行。以广西荔浦所产的香芋做的最佳,故又称荔浦芋角。

捶肉丸

捶肉丸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客家汤菜。用新鲜牛肉或瘦猪肉作原料,薯粉、胡椒、作佐料,将鲜肉用厚铁垫剁成肉泥,加入佐料,挤成丸子,用猪骨上汤慢火煮熟。肉法家丸嫩滑、爽脆,别有风味,老少喜欢。

蘸仔鸭

蘸仔鸭是客家人闲不住夏季的美食。五七月间是鸭仔上市的的季节,在客家城乡随时可以品尝到这道鲜美的时菜。

蘸仔鸭用嫩鸭作原料,以生僵、大蒜、醋、白糖、糯米洒作配料。将鸭宰杀,去除内脏、洗净、烫熟,用新鲜猪油涂抹一遍,切成长方小块。然后蘸以僵油,金不换或蒜仁醋,风味独特。

蜜汁叉烧

为传统菜肴。其制法是,将去皮半肥瘦猪肉切成菜,放入瓦盘内,加作料腌制45分钟后,用叉烧环串起,放入烤炉烤30分钟至熟,用糖浆淋匀,回烤2分钟后即成。此菜肉质内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长堤的裕记烧鹅饭店的烧鹅和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深井烧鹅。

西餐

西餐自80年代进入深圳后很受人们欢迎,目前,各大星级酒店皆设有西餐厅。除西餐厅外,东南亚各国风味菜肴也逐渐进入深圳。首先是泰国菜,由中泰大酒楼经营,颇受欢迎。南国影联二楼开设一越南菜馆,上林苑酒店、粤海酒店、阳光酒店等先后开设了朝鲜菜和日本料理,华侨城的一家小吃店则专营印尼风味菜。

东北菜

东北菜,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全国各地菜系,特别是鲁菜和京菜特长,不断发展,形成独特的风味。其特点是: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烤、蒸、炖、氽。“白肉血肠”、“什锦火锅”、“鸳鸯大虾”等菜肴别人一格。

深圳现有不少东北人,东北菜自然也被搬到了深圳,尤其是东北人开的水饺店,很受欢迎。

京菜

京菜的特色是由宫廷风味、清真风味和山东风味融合形成的。烹饪技艺擅长烤、爆、熘、烧。菜肴质地重其嫩脆,口味重于鲜香,讲究造型美观。著名菜有:北京烤鸭、北京水饼、涮羊肉等。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其制法是,将猪手(前腿)洗净,斩件,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中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冷却后再泡数小时,即可食用。因泡猪手的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这个菜式酸中带甜,肥而不腻,皮爽脆,食而不厌。制作此菜着重色、香、味、型,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则色泽亮丽,口味更佳。

红烧大裙翅

红烧大裙翅是高级宴席中的高级佳肴。其菜一是美味可口,二是选用质地上乘的裙翅,由大量的各种肉类煮出的汤汁煨制而成。

30年代,由大三元酒家号称“翅王”的吴鸾主制的这种菜式,以其在烹饪方法上的独到之处,烹制出韧中带脆,汤清味鲜,浓而不腻的翅中上品,而深受食客的好评。

龟苓膏

龟苓膏是神秘的棕褐色,呈胶状,容器是什么形状它便是什么形状,一小钵一小钵,加蜜后显得晶莹,拿勺子横七竖八切成小块,一块块挤在一起,藕断丝连,入口甜,回味苦,据说越苦越好,可以清热败火,多吃为宜。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广东美食 广东小吃与点心同源,历史悠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有多种民间美食,如粉果、沙翁、粽子、薄脆等,至今久盛不衰。小吃的品种虽不如点心多,但用料比点心更杂,可分为六类,除粥品外,还有:油器,即油炸米面食品,咸的有油条;甜的白糖沙翁、笑口枣、脆麻花;咸甜相杂的有咸煎饼等。这类小吃,季节性不强,常年供应,但以冬季最盛,食时,一般与粥品相配,使之稀稠相辅。
面食

品种有油条、伊面、云吞,水饺等。云吞很早就传来广东。现在,广东以云吞和面同吃最盛行,叫云吞面,城乡皆备。它是用鸡蛋液和面,擀成薄皮,包上猪肉糜、虾仁等制成的馅料,和全蛋面条一起烹熟,加虾子上汤食用的,以面爽、馅嫩、汤鲜为上。

糕粉

糕的名品有伦教糕、松糕、棉花糕、钵仔糕、面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其中伦教糕因产于伦教镇而得名。据《顺德县志》所记,明代已经盛行,足有数百年历史。现已传遍省内外,乃至东南亚各地了。粉的名品有肠粉、沙河粉、濑粉等。肠粉的外形有点象猪肠,故名。其馅料可随时随地而变。用猪肉的叫猪肠,用牛肉的叫牛肠,还有用虾米、猪肝、鱼片的,均按馅料而称。沙河粉 以广州市郊沙河镇产的最佳,故名。

与广东养生美食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