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养生与工作,智慧的关系
在生活当中,尤其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想长寿,因百为只有长寿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尝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这是每一个人所期待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度养生的,养生里面还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认为,长寿首先必须锻炼、戒烟戒酒知,事实如此吗?今年10月上旬,长寿秘诀被诺贝尔奖得主破解,美国心理学家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决定寿命长短主因道却无关烟酒、运动,而是“乐观、生活有目标”。
为总结老年人健康长寿经验,成立了长沙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组。结果表明,89.08%的长沙百岁老人,认为长寿的首要因素是版“心态好”。重阳节前后,调权查组分析、整理了报告内容,现公布于全社会,以期人人成为“健康长寿长沙人”。
2、“养生”和“养身”有什么区别
养身就是保养身体、调理身体,偏重在具体的身体机能上,而且不会太具备长远性。比如说“孕妇刚生产完,要注重养身”;“某运动员受伤后做了手术,要请假养身”等等。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及佛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2)养生十字智慧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网络-养生
3、关于养生语录
健康名言
1、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蒙田
2、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亚美路
3、人的生活就是运动.——托尔斯泰
4、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 柯蒂斯
5、健康本身是欢乐与满足的源泉.——彼得
6、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力、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蒙田
7、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适当地节制食物、钦料、睡眠和爱情.——雨果
8、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顿
9、吃饭莫饱,走路莫跑,说话要少,睡觉要早,遇事莫恼,经常洗澡.——谢觉哉
10、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生命开玩笑.——陶行知
11、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12、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爱默生
13、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 ——枸尔顿
14、人世间最好的医生是:节制钦食、心平气和以及心情愉快.——斯威夫特
15、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能不生锈.——朱德
16、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
17、从煅炼成健康的身体中本来锻炼出健康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遵循的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准则.——朱光潜
18、健康的人未察觉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卡莱尔
4、人怎样做到养生,养生内含有智慧
在生活当中,尤其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想长寿,因为只有长寿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尝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这是每一个人所期待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养生的,养生里面还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认为,长寿首先必须锻炼、戒烟戒酒,事实如此吗?今年10月上旬,长寿秘诀被诺贝尔奖得主破解,美国心理学家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决定寿命长短主因却无关烟酒、运动,而是“乐观、生活有目标”。
为总结老年人健康长寿经验,成立了长沙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组。结果表明,89.08%的长沙百岁老人,认为长寿的首要因素是“心态好”。重阳节前后,调查组分析、整理了报告内容,现公布于全社会,以期人人成为“健康长寿长沙人”。
调查
第一次联手调查
从2015年6月1日-8月31日,统计出长沙百岁老人共有248人,随即发放调查表248份,随后共收到有效调查表216份。其中,年龄最大者109岁;男性60位,占总体的27.78%;女性156位,占总体的72.22%;农村147人,占67.59%,城市69人,占32.41%。
第二次联手调查
2016年12月31日统计得出,长沙百岁老人共有245人。与上年相比,长沙2016年的245位百岁老人中,男性长寿者增加,女、男比例上升到5∶2;城市百岁老人增加。
第三次联手调查
2017年6月1日-9月31日,调查组在长沙各区县(市)范围内,采取抽样方式,上门走访了18位长沙百岁老人。同时发现,浏阳、宁乡等地90岁以上老人明显增多,已经形成“百岁梯队”。
调查表明,这18位百岁老人,均能生活自理,最长者111岁,最小者101岁,男性占6位,其中有一对相伴87年的百岁夫妻。他们当中,有的还能放牛养猪、种菜养花、裁缝衣服、搬砖砌墙,在浏阳市,还有个102岁的老人在帮孙辈开旅馆、打理店铺。
分析
89.08%认为“心态好”最能决定长寿居首位因素
“连续3年的调查表明,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寿命,受遗传因素、经济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稳定、自然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影响。”调查组组长、专家表示,除此之外,还特别受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
“从数据分析来看,长寿与个人心理健康、饮食、锻炼、烟酒、遗传等相关。”调查组主要成员、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夏苏英介绍,纵观3年长沙百岁老人自己总结的长寿经验中,89.08%认为“心态好”是决定长寿的至关因素,排在首位。
2015年调查的216位百岁老人中,不少住在乡村,或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他们在山里,自种自食五谷杂粮、时令果蔬,60.65%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或基本满意(浏阳、宁乡较典型,自然环境良好,寿星较多);16.2%还能做家务,与晚辈相处开心;89.35%不易生气,足见百岁老人心态良好。
在饮食上,91.21%胃口好或尚好,37.96%以素食为主,56.48%荤素搭配,74.54%只吃七成、八成饱,这正好能减轻胃肠功能负担。
在锻炼上,只有31.48%常锻炼,且56.02%以散步为主,没有一位是从事剧烈运动的,大多数认为劳动不可太过,运动宜适可而止。在问及锻炼对长寿的作用时,只有32.4%认为有一定作用,没有一位认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97.96%的百岁老人不吸烟;24.07%饮酒,一般每日3~5两白酒或自制米酒,不喝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百岁老人的父母寿龄,大多数未达长寿之列。表明遗传在长寿因素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特征
百岁老人体重消瘦,没有一个是肥胖的,“百岁老人大多与儿孙们居住在一起,"凡事想得开"几乎是每一个百岁老人的首要特征。”专家总结。
其次,爱劳动、生病少,切合中医的“动则养身”。“百岁老人中患病的较少,更少有严重疾病的,患过的疾病以白内障、青光眼、慢性胃炎、胆结石等为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在百岁老人中发病率并不高。”长期致力于研究老年医学的夏苏英教授认为,这与他们平时的生活态度、良好习惯分不开。
“第三,千金难买老来瘦,百岁老人体重轻,没有一个是肥胖的。”夏苏英介绍,老人们饮食清淡,没有特别嗜好,粗茶淡饭,这就顾护了肠胃,不受劳损。
第四,百岁老人睡眠时间长、质量好,平均10.22±2.83小时,午休1~2小时,睡得好,能减少身体内耗。
“民间常说"这个人长得有福相,命长",看面相就真能断定人长寿吗?”对此,夏苏英根据20年来的临床研究,客观分析道:
1.手掌生命线:600名长寿老人(A组)与老年人(B组)进行检测,A组线沟深而明显,不紊乱,向外包绕大鱼际甚至更长;B组线沟浅而短,走向紊乱,断裂。
2.耳长:两性耳长都明显随增龄而增长,因而长寿老人的耳朵相对要长。
3.毛发与眉毛: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有7人头发是黑的,只有2人全秃;5人的眉毛全脱,说明百岁老人的肾气还比较旺盛。
4.视力与听力: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只有5人全盲,12.96%全聋,可见并非到了百岁,听力视力就会全损失。
5.皮肤和牙齿:2015年调查的216名百岁老人中,仍有14.81%皮肤不松弛,有5.1%居然是满牙,证明部分百岁老人衰老现象并不很严重。
在连续3年的调查中,记者作为调查组成员之一,耳闻目睹长沙老人“科学养生,银色风流”之风采,感受颇深,归纳为:
1.为中养生。当下的长沙长寿老人,特别是女寿星,不再是旧时的“三寸金莲、足不出户”,有的退休后,能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居民做善事、助人为乐,在长沙不少社区,行走着“贴心娭毑”、“志愿者爹爹”。从奉献心理讲,适度受外界良性刺激引发兴奋,有益老年人心态健康。
2.乐中养生。弹琴绘画,唱歌跳舞,吟诗诵曲,养花遛狗,甚至三五几个结伴出国旅游,乐而忘忧,乐而抗老,长沙老人常乐长寿。
3.学中养生。学犹药也,善学能洗涤头脑、活跃思维,防老化需用进废退。长沙不少健康百岁老人,能玩QQ、写微博,上网购物发邮件,买把小菜嫌找零钱麻烦,用“微信支付”。有的社区老人,就常用微信视频与在加拿大当议员的孙子聊天。
4.动中养生。“每天出点汗,疾病不来犯”,这是长沙长寿老人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有的常在菜园转,有的坚持练八段锦,一辈子爱劳动,木匠竹匠油漆匠样样行,前不久,还坐着“摩的”去文家市赶“牛马会”。爱走爱动,使王爹爹体格健康。
5.和中养生。寿有道,子孝孙贤,长沙许多百岁老人的家庭是四世、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一大家子上百号人,都能和睦相处,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中,人人身心相和,身心愉悦便延年益寿。
长寿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综合3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长寿是社会、环境、遗传及个人因素的综合结果;个人因素中,心态良好、饮食均衡、锻炼适度、睡眠质量好是健康长寿的基础;适当饮酒、进食补品,及时就医在长寿过程中有调节作用;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及时就医是长寿的保证;人际关系良好,讲孝顺、做善事使长寿更有质量。”这是调查组本次综合评估的结论。有一点可以肯定,想寻找出一条通往百岁的捷径,是没有的。
长寿是一种生命状态。长寿是生命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总和,是损伤因子与抗损伤因子长期抗衡的结果。长寿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积累。若常能保持愉悦心情,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体各机能就可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长寿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有了目标,只要努力,想活百岁不是梦。打开你长寿的金钥匙,或许就在长沙百岁老人身上。
我们看了文章以后知道了应该怎样养生,一定要把养生放在第一位,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怎么能够奋斗。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我们的身体肯定会健康。
5、养生之道。。
6、养生的智慧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养生的智慧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樊正伦教授讲中医文化与养生,已经讲了七、八年了。大课堂讲,小聚会讲,在北京讲,到外地讲,已不知下数十次。他一直不愿声张。这次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要为绿色奥运添上一笔中国传统文化的亮色,才应媒体的多次要求,讲了两次。
其实中医历来主张“上工治未病”。古来人们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医道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刚刚萌发的疾病。“治未病”实际是中国古来一直坚持的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传说我国古代名医扁鹊有两位兄长版,大哥医术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医术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鹊医术较差,只能诊治重病,故扁鹊享有起死回生的声誉,成了名医。可见中医养生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新说,而实实在在是我们老祖权宗的家传。
樊教授之所以注重反复讲解中医养生,概因当今社会上,保健养生的误区太多。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总以为西方的东西科学性强,可以把诸多概念剖析得甚为详尽。但却不大了解我们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
7、疯狂的老子养生十字诀是什么?
老子养生十字诀:
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8、《皇帝内经.养生智慧》中让心火沉下去,让肾水上来是什么意思?
智慧启引:『人体内也要寒热对流才是。只有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热的地方才不会长期上火,寒的地方也不会长期寒凉!寒热失调时,不仅是补肾阳,肝肺胃三脏更要调理。人体下半身的寒是需要肾阳来暖的,而肾阳的来源则是心火!火往上烧,水向下流,这是事物的特性,所以人体最容易出现的也是火向上冲,寒向下渗。要想使自己的下焦寒邪不重,就得使水向上流,火向下移。水向上需要肝气的升发,火向下移需要借肺胃之气的下降力量。』 吹空调的故事——寒热不调的诊断与治疗 夏天天气热了,到酒店吃饭,酒店就会开空调,凉凉的风由上向下吹,很快就感到一身的凉爽。 有个小朋友问我:“为什么空调都装在屋子上方,而不是放在地板上?”我说:“冷空气重,要往下面走,热空气轻,要往上面走,上面吹冷空气,冷热之间上下对流,很快整个屋子都凉快了。”小朋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吃饭时彼此敬酒,有个朋友却一点也不喝,我问身体咋了。朋友说:“只要一喝冰镇啤酒,必然会拉肚子!”我说:“你肠道有寒,是不能喝凉的东西!”“但我又感到胸中燥热,总想喝点冷的东西,喝点心里就踏实了,不烦躁了!”“这是上热下寒,上面心火重,下面肾阳虚,肠道有寒啊!”“上热下寒?人体为什么不能寒热对流呢?”刚才问问题的小朋友问我。 是啊,人体内也应该寒热对流才是。只有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热的地方才不会长期上火,寒的地方也不会长期寒凉!小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沉思了很久,也明白了人体寒热错杂的病机。 寒热失调时,不仅是补肾阳,肝肺胃三脏更要调理。 许多病人长期腰腿发凉,看中医,中医就会告诉他:“你肾阳虚,体内寒湿重,要吃补肾火、散寒除湿的药物!” 这样的药物一吃就见效,可吃完了过不了多久,又寒了!再吃,过不了几天,又寒了!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想通了,身体的寒就算彻底治好了!想不通,就会永远处在补火散寒的拉锯战之中! 前面我讲过,人体下半身的寒是需要肾阳来暖的,而肾阳的来源则是心火!补肾阳可以祛下焦虚寒,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使自己的肾阳不易虚衰,是很有学问的。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中,火往上烧,水向下流,这是事物的特性,所以人体最容易出现的也是火向上冲,寒向下渗。要想使自己的下焦寒邪不重,就得使水向上流,火向下移。 水向上需要肝气的升发,所以人体要心情舒畅,需要亲近大自然,借大自然树木的调达之性,使自身的肝气保持舒畅,这样肾水才能上济心火,心情才能不焦躁;同时少熬夜,熬夜容易伤及人体的肾阴,肾阴伤了,不足了,肝气再调达也没有用,也无法济心火。 火向下移需要借肺胃之气的下降力量。很多时候,我们饮食不规律,心浮气躁,均会影响心气的下移,不能下交于肾。 可以看看凡气定神闲之人,很少会出现上焦火重,因为上焦的火被肺气收敛,向下移行,温暖肾水了,充养肾阳了。 辛辣食物少吃,酸味食物多吃。 五味养五脏,饮食之味过偏,也会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寒热的对流。 比如辛味入肺,吃多了辛辣的食物,会导致肺气宣发过度,影响心火的下行。同时按照五行相克理论,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吃多了辛辣的食物,导致肺金过亢,克制肝木,肝木的调达之性受到抑制,也会阻止肾水上达济心火,所以吃多了辛辣的食物,不仅影响心火下移,同时也影响肾水的上升。 这样的患者很多,经常咽喉肿痛,同时经常出现腰酸腿软的现象,通过服用小柴胡颗粒,配六味地黄丸,就能缓解病情。 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时之效,但生活习惯不改变,则永远难以治愈。农村有一句土话:“病号不忌嘴,大夫跑断腿!”说的就是这个理。 辛辣之物的作用是发散,酸味的作用是收敛,因此,如果特别爱吃辣味的人,平时不妨多吃点酸味食物,借用酸味来收敛肺气,这样对身体是有利的。 调息静坐是战胜寒热不调的方法之一。 养生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方法就有很多了。下面我介绍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只要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大多数上热下寒的病机都会转化,心情也会慢慢平静下来。 身体正直坐好,双腿自然下垂,慢慢吸气,慢慢呼气。呼气时想着你的两个膝盖,感到体内有股热量慢慢向下移动,这样持续十来分钟后,你就会感到膝盖发热,有关节炎的人,还会感到膝关节很舒服,在向外散凉气。痛经的女性患者,平时经常这样练习,也会感到小腹部慢慢发热,痛经也就慢慢好了。 大家可能会问,这是什么原理?其实这就是通过调整呼吸,通过肺的敛降,将人体的心火向下引导,用自身的热来驱散自身的寒。它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强身健体的妙招,因为这个简单的动作,既驱散下焦的寒,又通过心火的下移,补养了亏虚的肾阳,肾阳不亏虚了,下焦自然就不寒了。 通过这样的练习,心火下移之后,浮躁的心情可以平静下来,不仅治疗了疾病,人的心境也会慢慢发生改变;处世心态发生变化,就不会心浮气躁了,看问题也会长远一些,正如诸葛亮在给他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道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了,思想就远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