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知道王永庆是什么人吗?
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更是许多台湾青年人最崇拜的企业家。
1954年3月,38岁的王永庆创立台湾塑胶公司(前身称福懋塑料工业公司,1957年改为现名),生产塑胶原料PVC。以此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王永庆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台塑集团。
50年后的今天,台塑集团成为台湾最知名的企业集团,也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到2002年,台塑集团共有近百家分子企业及关系企业,员工达7万多人,资产总额1.5万亿元新台币,资产净值与营业收入均超过7000亿元新台币,在台湾企业集团中均排名第1位。到2003年,集团营业收入估计超过8000亿元新台币,6家上市公司以12585亿元新台币的股票市值高居第1名。
台塑集团经营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王永庆的投资事业不仅在岛内创造了许多第一与奇迹,而且早已将事业伸向工业大国美国,在美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90年代以来,王永庆又将目标投向了祖国大陆,虽然建立石化产业链的“海沧计划”失败,但仍在大陆各地建立了以石化原料加工为主的30多家企业与大型发电厂,而且还在两岸构建新的石化、汽车、钢铁、物流、医疗等重要产业,再创新的奇迹。
与此同时,王永庆看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开始在东南亚进行新的投资布局,将越南作为投资东南亚的中心。继在越南投资兴建南亚聚酯纤维厂、台化纺织厂与南亚聚丙烯薄膜厂后,台塑集团又在越南投资成立台湾兴业公司,在面积达300公顷的越南同奈省仁泽工业区建立石化中下游工业基地,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兴建纺织原料、多元聚酯、纺纱、纤维等石化中下游产业及自来水厂、发电厂等配套企业。到目前,台塑集团已累计在越南投资近5亿美元,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
可以预期,王永庆将在21世纪建成一个以台湾、大陆、美国、东南亚为核心的全球事业布局,将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大集团。
庞大的“六轻工程”
王永庆从经营石化业中下游的塑胶产品起家,尽管早已在70年代就成为世界级的“塑胶大王”,但长期无法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炼行业。王永庆为此奋斗了20余年,才在台湾经济自由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实现,在台湾兴建第一个民营的“轻油裂解厂”即所谓的“六轻”(台湾第六个轻油裂解厂),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实现了王永庆多年的石化王国梦。
“六轻”位于台湾西海岸云林县麦寮乡。这是一个填海造地、兴建几十座工厂的巨大工程。该工程占地2600多公顷,一至三期工程已投资5400多亿元新台币,2003年已正式启动第四期工程,再投资1250亿元新台币,前四期总计投资6650亿元新台币(约200多亿美元),是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投资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后,估计可创造830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超过2002年台湾新竹科学园区7000亿元的产值规模,未来“六轻”将成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齐名的另一个台湾经济奇迹。
“六轻”四期工程完成后,将建成包括三座轻油裂解厂在内的80多座工厂,年炼油量将增加到2310万吨,日炼油量将超过50万桶;乙烯年产能提高到280万吨,丙烯产能达到250万吨,石化主要产品规模将跻入世界前五大企业。
“六轻”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不仅为台塑集团带来巨额收益,而且对当地与台湾总体经济贡献甚大。前三期投资总额所生产的直接生产总值达到6100亿元新,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产值1万多亿元新台币,对台湾岛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6.7%,建厂期间为中部地区带来了10万个工作机会,而整个产业链带动的工作机会更达75万个。
然而,近90岁的王永庆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又提出投资近千亿元新台币的“六轻”五期工程规划,在投资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发展半导体、平面显示器等高科技产业,使台塑集团未来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台塑“六轻”是台湾的一个跨世纪大工程,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王永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丰碑。
巨大的电力网
为了保证集团企业稳定的电力供应,及争取高利润的电力事业,台塑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事业。目前台塑公司、南亚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建立了汽电共生发电厂,另外还专门成立了麦寮汽电公司。为应对台湾“电业法”的修正可能出现的变化,台塑集团未来将通过自有输电线路,连接各地电厂,建立“台塑电力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力系统。
另外,台塑集团还在大陆建立了漳州华阳电厂与昆山汽电共生厂等,而且还计划扩大漳州电厂电及兴建新的汽电共生厂,增强台塑集团在大陆投资事业的用电需要。电力事业逐渐成为台塑集团又一个新的事业王国。
电子科技王国
王永庆是以石化业起家,建立起世界级的石化企业集团。不过,80年代后期,在长子王文洋的带领下,台塑集团逐渐进入高科技领域发展,而且在电子材料领域已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又进入显示器、半导体、网络科技等领域发展,正在建立起一个新的电子半导体产业王国。
经营石化下游产品的南亚公司是台塑集团第一个进入电子产品高科技领域的企业。1986年,任南亚公司第四部经理的王文洋主导,投资生产印刷电路板,并逐渐打出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后来,印刷电路板事业逐渐从南亚公司分离出来,成立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专门负责生产印刷电路板、铜箔基板、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30亿元新台币,已是全球第二大印刷电路板供应商,预计2004年有望取代台湾华通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
1990年,台塑集团成立福懋科技公司,主要从事IC封装及测试等电子业务。1995年,南亚科技公司成立,由王永庆亲自出任董事长,主要生产显示器、内存(DRAM)、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台塑集团最大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亚科技公司资本额达275亿元新台币,股市市值超过600亿元新台币,年营业年收入达300多亿元新台币。1995年,台塑集团还成立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主要生产硅晶圆电子材料。目前,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计划投资100亿元新台币,生产12英寸芯片。另外,2003年,南亚科技公司与英飞凌公司合作,投资22亿美元兴建的华亚半导体公司,开始生产最先进的12英寸芯片,预计2004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芯片5.4万片。这一切预示着,台塑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步伐加快,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台塑光电公司目前投资160亿元新台币,规划生产年产72万台的电子显示器。同时,台塑集团还建立了台塑网络科技公司,正式进入网络领域。
目前台塑集团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规模还赶不上专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但已初步建立起从研发到电子材料、显示器、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半导体制造与测试、光电、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电子科技产业体系,一个新的台塑电子科技王国正在诞生。
正在形成中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看好生物科技事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台塑集团积极进军生物科技事业。2001年,成立长庚生物科技公司,由三房大女儿王瑞华担任总经理(丈夫杨定一任董事长),负责中药与西药产品的开发,目前主要生产绿茶素、灵芝等30多种保健产品。2003年,长康生技公司开始评估在台的“香草药草生技园区”投资计划。2003年底,台塑生医公司正式自台化公司分割成立,王永庆的小女儿王瑞瑜担任总经理,主要开发生物医学材料,整合台塑集团在医药制造、长庚大学研发、长庚医院临床实验等三大资源。预计生物科技产业将成为台塑集团未来一个新的重大事业。
目前,88岁的王永庆开始积极推动“养生村世纪大梦”。王永庆亲自捐出大片土地,投资100多亿元新台币,兴建“长庚养生文化村”,计划通过“以工代金”办法,让老人在这里得以“活得老,做到老”,“安养”晚年。
加上长庚医院体系及长庚护校等医疗事业,台塑集团正在建成一个包括医疗、医药、医疗器材、生物科技、保健、安养等在内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新世纪的工程规划
近90高龄的王永庆,似乎还没有停止事业的发展,还在不断规划新世纪的投资计划。2003年11月14日,王永庆提出一个更为惊人的投资建设计划,即打造“台北副都市”的世纪投资大案。
这一规划包括兴建桃园观音国际港、大型炼钢厂、汽车城、燃煤电厂、高科技园区、金属加工制造园区等项目,总计投资过1.26万亿元新台币。此一投资案将成为王永庆麦寮“六轻”工程之后,又一个惊人之举的世纪超级大工程。
其中观音国际港规划更具战略布局。观音港位于桃园科技工业区、观塘工业区及大潭工业区之间,海域面积达1200公顷,陆地800多公顷的范围内,初步规划总投资570亿元新台币,计划兴建27个码头的国际大港。若能顺利推动,未来台塑集团将拥有麦寮、观音、宁波三大港口,形成台湾海峡的货物运输网络。
家族与集团领导布局
王永庆家族的祖辈,是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移居今天台北县新店直潭的。王家在台湾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其祖父是王天来四子王添泉。王永庆的父亲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长庚。王家在台早期主要以种茶为生,到了王长庚这一辈,开始了半农半商的生活。
王永庆15岁时离开家乡,到嘉义闯天下。这一去,竟改变了王家日后的生活,王家逐渐成业当地的有钱人家。王永庆创建台塑公司后,事业越做越做大,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的大企业,王家也成为台湾最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今日,王氏家族亲友甚多,岛内外总计上百人。其中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是王氏家族的两大势力。
王永庆一生先后娶有三房妻室,大太太郭月兰未有生育;二太太廖娇生有两男三女,分别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贵云、王雪龄与王雪红。三太太李宝珠则生有4女,分别是王瑞华、王瑞瑜、王瑞惠与王瑞容。
弟弟王永在娶有两二房妻室,共生育三子五女。
王文洋因一段婚外情打乱了王永庆接班部署,在王文洋被迫离开台塑集团之后,王永庆二房一系子女已基本淡出家族事业。目前除王文祥在台塑美国企业任职及大女儿王贵云在南亚公司任职外,二房其他子女均未在台塑集团内任职,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创出一片天下。二女儿王雪龄与简明仁夫妇创办大众电脑集团,已成为台湾知名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三女王雪红创建的威盛电子集团,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长子王文洋则在大陆创建了宏仁集团,并在上海合作设立宏力半导体公司,开创台湾半导体进军大陆的先锋。
王永庆三太太李宝珠一系全是女将,但在台塑集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房长女王瑞华不仅担任台塑集团下属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而且是台塑集团“六人决策小组”成员,主要负责集团医疗、生物科技事业与美国的投资事业。
王永庆的弟弟王永在一系则是台塑集团的主要家族管理成员,主要负责集团石化及相关事业。王永在长期任台塑集团总经理,长子王文渊已出任台化公司总经理,次子王文潮任台塑石化公司(负责“六轻”)总经理,两兄弟同时是集团“六人决策小组”的成员。
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但仍是集团与主要企业的董事长,是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
为了台塑集团的长远发展,王永庆于2002年4月决定在台塑集团总管理处下成立“五人决策小组”,2003年王瑞华进入“决策小组”,并形成新的“六人决策小组”,各自分管集团不同的事业领域。目前“六人决策小组”成员分别是:台塑公司总经理李志村、台塑总管理处副总经理杨兆麟、南亚塑胶公司总经理吴钦仁、台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渊、台塑石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潮、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瑞华。
在王永庆的接班布局中,由家族成员与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集体领导团队“六人决策小给”,作为集团接班的过度平台,逐渐由第一代的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的“二王体制”向第二代王文渊、王文潮兄弟为主的第二代领导班子过度,以便带领台塑集团迈向一个新的时代,继续实现王永庆尚未实现的众多投资计划与理想。
2、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是2013-09-09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知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县城环城南路599号。
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122077328223N,企业法人朱宏韬,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养生文化村的开发与经营;销售:日用品、食品、卷烟;会务服务道、餐饮服务、棋牌、健身、生活美容、理发、停车场服务、住宿、家政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养老服务(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物业服务、自有场地租赁;非文化教育培训、非证书的劳动职业技能培训;非医疗性的健康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内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6604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5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容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江南养生文化村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台塑集团的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是经由经营理念长期孕育而成。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是经由经营理念长期孕育而成。而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归纳起来,就是以「勤劳朴实」的态度追求一切事物的合理化,并且以「止于至善」做为最终的努力目标。由于客观环境变动不拘,事实上任何事物是永远达不到「至善」之境,但是经由全体永无休止的追求,乃构成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及竞争条件的原动力,企业乃得以不断发展,达到「永续经营」之目的,同时基于「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之宗旨,持续「奉献社会」。
以勤劳朴实态度,追求管理合理化以勤劳朴实态度,追求管理合理化在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向来十分重视「勤劳朴实」的精神。在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向来十分重视「勤劳朴实」的精神。所谓勤劳,在不同的时代,基于客观环境条件的转变,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处在现代社会,所谓勤劳,其实质含意应该是兼指勤于运用脑力智慧的力量;所谓朴实应该是简朴的生活习性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就是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追根究底的精神,透过不断的检讨改善,点点滴滴谋求管理合理化。
对于企业而言,谋求管理合理化的基本意义,应该是在于维持人与事的精简。任何组织体如果违反了精简的原则,都有可能导致效率低落的后果,人员的工作潜力无法正常发挥,事务的处理也容易陷于混杂,两者交相作用的结果,人员的工作意志即可能逐渐消极、退化,事务处理在混杂当中也会滋生弊端。企业的人与事必须维持精简,就好像人体应该避免肥胖臃肿,才能确保健康及灵活,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人体要避免肥胖臃肿,必须有适度的运动及锻炼,企业要保持健康而灵活的体质,也唯有经由人与事的精简才能达成。
永无休止的追求,达于至善之境地。
在台塑企业数十年的经营发展,以及在持久不休的管理合理化追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止于至善」的重要性,即使是平时要设法妥善处置一件事情,使有关的各方面都能感觉合理满意,或者是训练培养企业员工,使之具备正确态度和相关智能,都必须经过用心思考、规划及执行,才能达于理想程度,何况企业经营管理所牵涉内部的人事问题经纬万端,加上外在客观环境变动迅速,必须妥善调适因应,才能稳定经营根基,其工作至为繁复而艰巨。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合理化的工作,必须永无止休的苦心耕耘,才能精益求精,日新又新,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我们认为,知识的吸收是越追求越感觉不足;工作也一样,越加勤奋努力,越感觉工作还做得不够完善,必须更加努力才行。换句话说,没有用心在实务上认真追求,即不知自我的认真程度不足。唯有经由实际体验,用心追求,才能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永远不以现状为满足,并且经由持续的努力改善来突破现状,求得创新及发展。
致力于永续经营,是企业神圣职责致力于永续经营,是企业神圣职责
基本上,企业经营当然离不开利润的追求,没有经营利润不但缺乏开拓前景,谋求持续发展的动能,甚至可能因此而遭致难以为继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也不能只是着眼于眼前的经营利润,就引以为满足。企业对于社会而言,除了致力于提供价廉物美之产品,以求对于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之外,也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来照顾其员工,使其员工在努力工作之余能获安定之生活,而不致流离失所。以此而论,企业致力谋求永续经营,不但是为其经营者的基本理想与愿望,同时也是一项神圣的职责所在。一旦企业必须以永续经营做为追求之目标,则在观念上及作法上就都必须要有一番深入的思考。在企业管理的方法层面上,对于经营所涉及各项事务,都必须持续不断谋求合理化,并且制订可行之规章制度,使其各项事务的运作都有明确依据可以遵循,以此提升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为了贯彻此一企业管理合理化之工作,管理者凡事都要实事求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体认努力以赴,并且以「止于至善」做为终极目标,持续不休的谋求贯彻。一般来讲,只要肯用心,认真的加以思考探讨,应该不难可以明了上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所在,并且致力谋求实践。但是诚如所谓的「创业不易,守成亦难」,开创事业固属艰难,但是要守住已经有所成就的事业,使其能够持续发扬,不致下坠,也不是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人性而言,一般都是在感觉有所欠缺或不足的时候,就会鼓起勇气,拿出意志,努力去追求。可是一旦目标达成,已经功成名就,态度上就会转趋于保守,甚至有所松懈怠惰,以致引发衰败的危机。所以企业经营除了讲究以上管理方法之外,也必须兼顾其根源的人性问题,规划实施单位责任制,以此激发企业成员的切身感,才能促使企业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绝,进而能够贯彻永续经营的宏远目标。
兼顾社会之公益,发展医疗及教育兼顾社会之公益,发展医疗及教育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无时或忘回馈社会、服务人群的职志,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先后创设多家公益事业机构,皆不以营利为目的。在一九七六年创立长庚纪念医院,如今在台湾共设立五个院区,每日看诊人数超过三万五千人以上,是远东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经营绩效最佳的综合医院之一。在长庚医院发展过程中,也开创医界的许多先例,也大大改善台湾医疗的习惯。例如禁绝收受红包、废除住院缴交保证金制度等陋习,同时做到全面制度化、电脑化管理,开创了医院管理新典范。
在成立长庚医院救助病患的同时,鉴于台湾的社会福利仍不够健全,对于老人、植物人及慢性病患的照顾与先进国家相差一大截,加上私人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收费又过于昂贵。因此我们在多年前就开始规划老人、慢性病患及植物人的专门照护机构,以台塑企业的建厂及管理合理化经验,以及长庚医院多年累积的医疗技术相辅相成,共同为台湾长久以来被忽略的老人、慢性病患及植物人谋求更完善的照顾。例如植物人护理之家、照顾慢性病患的慢性病院,以及老人养生文化村等,目前都已在兴建当中,目标是以物美价廉的服务质量,提供这些病患及老人良好的生活照护,同时也以此促进台湾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老人及慢性病患重视。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不断提升其追求之目标,才能长期持续自我鞭策,维系良好的经营体质,以谋永续发展。我们深深感觉,因此,企业在追求经营利润的同时,也要兼顾对于社会的贡献。而一旦企业能够兼顾其对社会之贡献责任,则将永远有一宏远之目标等待用心追求,不致有所懈怠。台塑企业于经营有成之余,持续投入教育及医疗服务等之公益事业,并且不断扩充其规模,致力提升效益与品质,即是基于此一体会而发。
总合上述台塑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实际经验,我们对于一般皆至为重视的所谓企业经营策略,当然也有自己一番的体会。总合上述台塑企业四十多年来的实际经验,对一般企业而言,所谓的策略云云,不外乎是为了因应客观的经营环境,以及配合企业本身的主观欲求,因而采取种种认为适当的措施,以利于所追求目标之达成,当然有其重要性所在。但是在台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却并不太刻意加以强调。因为在基本上,我们一向认为,企业的经营应该是建立在能够对其服务对象提供实质利益的基础之上,甚而应该是建立在能够对于社会人群有所贡献的基础之上,才算具备企业存在及发展的充分意义。而为了实践此一意义,企业即必须藉由各项管理合理化的追求,尽其所能以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了贯彻追求各项管理合理化的目标,凡是在经营上所涉及的人、事、物,都必须点点滴滴加以探讨,尽其可能杜绝一切浪费的发生,去除所有行事的障碍,并进而设想寻求一切可能提升效率的方法。凡此等等之工作,在日常作业中都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加以推行。
4、台北老年公寓最好的,能自理的,求地址
1. 台塑长庚养生文化村(国内最大银发住宅社区):位於桃园龟山乡,紧邻林口长庚医院、由台塑集团兴建的「长庚养生文化村」是国内最大的养生村,占地34公顷,一半作为绿地、医院、多功能活动中心、公园等,活动空间相当宽广,约可容纳4,000户入住。除了幅员辽阔外,另一项特色就是丰富的休闲活动及成立银发学园,入住者可以学学太极拳、打麻将、唱歌或捏陶、写书法,甚至有专门提供上网下单股票的独立空间。
2. 润福生活新象(五星级银发饭店住宅):1996年甫推出时就吸引300户满租。锁定年满50岁以上且日常生活能自理的长者。
3.润福大台北华城(新世代三代同堂银发住宅):诉求新世代三代同堂的润福大台北华城,位於台北县新店市的大台北华城别墅区内,共有88户出租住宅,强调为顶级的全龄化别墅,并无入住年龄限制,还提供住家清扫、庭园整理、送餐到府、24小时护士服务、医生每周社区驻诊等。
4. 北海福座泰和园(同时设立安养及养护中心):位於桃园龙潭的银发园区「泰和园」,由北海福座投资开发,园区内有健康老人住的安养中心,约有300户,另有针对卧病老人设计的养护中心,共有180床。泰和园强调有5,000坪活动空间及2,000坪有机养生农园,空间十分宽广,入住需年满60岁,双人房住户其配偶需年满55岁。
5. 国宝圣恩休闲养生会馆(采年金式缴费、分时旅居住宅规画):位於苗栗西湖渡假村内的圣恩休闲养生会馆,在西湖渡假村的三期会馆占地高达4.7万坪,3期将兴建约780户的15坪住宅。圣恩休闲养生会馆采年金式缴费,50岁以後可以终生循环居住在各地会馆。
6. 松柏园老人养护中心(引进日式专业照护技术):2001年落成启用的松柏园,为永信药品集团投资成立,位於台中县大甲镇永信运动公园内,为3,000坪开放庭园式绿色建筑,引进日式专业照护技术,采用日本专业教育训练课程进行职员训练,并提供24小时全天候看护。入园资格为年满60 岁以上,未患有法定传染病者。
7. 奇美悠然山庄(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占地广大):位於台南县关庙的悠然山庄由奇美集团投资兴建,占地7公顷,约可容纳100名入住者,主体建筑为欧洲巴洛克风格设计,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内具备运动与休闲设施。
8. 康宁生活会馆(结合休闲、医护之五星级银发会馆):由康宁医院转投资的康宁生活会馆位於台北市内湖区大湖公园畔,为结合安居、休闲与医护的五星级银发会馆,地处台北近郊交通相当便利,内设有165户20坪到48坪不等的豪华套房。
9. 双连安养中心(内设社区松年大学提供多项活动课程):由双连教会设立之双连安养中心位於台北县三芝乡,占地11,000坪,提供亲切的家事服务,并有专业营养师调配营养均衡的膳食及全年无休的护理照顾,及必要之紧急医疗救助,另办理社区松年大学及各式适合高龄者的活动课程,是发挥终身学习的最好生活园地。入住者需年满60岁以上者,未患有法定传染疾病者。
10.翠柏新村(地处台北近郊交通方便):位於台北内湖与汐止交界的翠柏新村,入住者主要条件为年满60岁以上,身体健康能自理生活者。
5、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的介绍
<
6、培训:台湾大学 国际金融总裁班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