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补阴阳养生法

中医补阴阳养生法

发布时间:2020-08-12 18:17:17

1、请问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是什么?求

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方法很多,着眼点各异,但殊途同归。大致分以下几类:

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性欲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四季养生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
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

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 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2、养生中"早补阳,午补阴阳,晚补阴"指什么?

你的身体二分阴阳,阴阳各主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个道理不是迷信的,来而是哲学性的,只不过这是一种哲学的具体化,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用几千年的(或许更长)时间及深刻的观察力与思辩能力为我们阐释的对物质世界和我们身体的认识。《内经》指出人体与一天之内自然的阴阳变化相干,早至午阳中之阳,午至夕阳中之阴,自午至子时阴中之阴,子时至晨阴中之阳。进补按此与自然相和谐。具体来说还要考虑你自身的脏腑阴阳,在五脏中,尤以肾为要,肾主一身之阴阳,对你身体的阴阳属性有一个总体的概括和决定。我现在只学了这些理论,还没开始学中药,所以知没办法给您具体指导,不敢妄言,抱歉。冬季宜进补,但要慎补,非常希望您对中医有兴趣,因为里面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格物致知的西方思维并不是真理的全部。最近网上思潮很乱,而作为学中医的大学生,我为我的选择自豪,因为我来自中华民族,我是中国人,我要用我们伟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和仁爱之心捍卫我们民族的健康。唉,只慨学艺不精的庸医们,欺师;只叹张功耀式的中国人,灭道祖!我爱中医,中医万岁!

3、阳气不足中医怎么补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医学博士陈润东称,现代人的工作方式以脑力为主,一般都在室内活动,炎热的夏季则多呆在空调环境中,加之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出汗越来越少,时间长了,就损伤了阳气,表现为容易疲劳,一旦运动就汗如雨下,严重时还会经常头晕,容易感冒。 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症等,也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其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特别怕冷:很多阳虚的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 不能吃凉东西:阳虚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而且拉得很厉害。 一得病就是寒症:阳虚者一得病往往就是寒症,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 补阳可吃些中药 陈润东建议,阳气较虚但又没有达到明确疾病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较安全的中药来做保健。比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等。如果平时畏寒而易患感冒的患者,可用人参、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炙甘草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防风、干姜等治疗,有益气助阳、增强免疫功能之良效,可减少感冒的发生; 如果是阳气虚腰痛和夜尿多的话,可用桑寄生、杜仲加瘦猪肉和核桃煮汤吃,又美味又可改善体质,还能够治病。 不过,要注意的是,补阳也不能太过,阴阳是互为平衡的,补阳的同时不能伤阴,如果在进补时有口干、上火、喉咙痛这些反应,则应停止进食补阳的药物。 温馨提示:阳气不足忌熬夜 熬夜很伤阳气。陈润东指出,熬夜的人都是面容憔悴、精神疲惫,因此,阳气不足者忌讳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前睡觉。另外,阳虚者在炎热的夏季,还要注意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女孩子在空调房里要尽量不穿露肩、露膝、露脐、露腰、露股的衣服。夏季天气炎热时,应尽量少用、不用空调。相关信息:( 中医养生中医治疗中医补气 )· 中医治疗青春痘· 中医治疗脊髓炎有妙招· 中医治疗肥胖· 中医治疗晚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治疗少精症效果怎么样

4、什么是中医补益法?

本法用于虚证。具体应用时应分析气血、阴阳、脏腑诸虚之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法。气虚补气(益气)、血虚补血(养血),阴虚宜滋阴(养阴、补阴、育阴),阴虚阳亢,宜滋阴潜阳,阳虚宜助阳(温阳),有时在正虚邪存时亦可使用补虚扶正的方法以祛邪。

应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如脾胃虚弱,不仅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也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使补法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5、中医怎么养生?

6、阳气不足,百病生,中医教你如何补阳气

按照中医理论,人生病,一定先是“阳”出了问题,最后累积到“阴”出了问题。很多疾病是阴阳错综交杂,而不是单纯的阴虚或者阳虚,如果分不清的话,会导致身体出现很多问题。专家指出,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要靠阳气推动,阳气的主要作用是防御疾病。 生病=“阳”出了问题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阳气是如何被损耗的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专家表示,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个例一】作息紊乱伤阳气 一位因为生物钟紊乱导致阳气不足的患者,她是一位实习护士,23岁,主要症状是“不管睡多长时间,每天醒来人总是很困倦”。经医生细问之后,找到了女护士的病因:三天两头上夜班,每天总要忙到凌晨两三时才睡。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就消耗得快,而阳气不足,人就没精神,所以女护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还是会感到疲倦困乏。 【个例二】过度劳累耗阳气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张静介绍,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她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每当劳累时就会发烧。张静认为该患者属于内伤发热。《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节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个例三】过食生冷损阳气 南宁长年天气炎热,不少市民有喝冷饮吃寒凉食物的习惯。市民覃女士吃冰冻食物,很容易就拉肚子。医生表示,这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张静解释,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逐渐往人的体表走。到了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内的阳气基本都散发到体表,留在体内的阳气就少,抵御疾病的能力就随之减弱,此时过食寒凉食物,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脏腑阳气不足会怎样 专家指出,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阳气好比热能,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全靠它来推动。体内的阳气一旦损耗过多,那么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 肺阳不足人易外感 主要症状:肺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感冒、咳嗽,且病的时间也较长。肺阳不足的小孩,常会面色晃白,容易外感。 调理要点:中医认为“形寒食冷则伤肺”,因此肺阳不足的人调理最关键的地方,张静认为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咸”,也就是说饮食要根据自身状况,不宜过食五味,并要随着气候变化来添减衣服。 肾阳不足,泌尿系统多疾患 主要症状:张静曾接诊过一位病例,患者为60多岁的男性,因骨头痛来就诊。经过详细问诊,张静了解到患者年轻时有冬泳习惯,这正是他的病因所在,因为冬天时阳气闭藏,此时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会使阳气往外宣泄。肾阳不足的表现多样,主要有两大类表现,一是表现为肾气化滤水功能失常,即表现为小便频多或小便排不出;二是表现为生殖功能异常,如男性的阳痿、女性的月经不调。 调理要点:平时饮食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傍晚及秋冬季节避免剧烈运动,冬天阳气闭藏的时候,尽量早睡晚起,使阳气得到很好的储藏。 心阳不足人体血运则差 主要症状:血液的运行主要是靠心阳的推动,一旦心阳不足,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变差,心血容易淤堵,人就会出现后背寒冷、胸闷、心痛、胸痛等症状。临床上,不少冠心病病人存在心阳不足的现象。 调理要点:要补心阳,张静建议用桂枝甘草汤。具体用量要根据实际病情,临床上对于病情一般的病人,张静会以桂枝10克、甘草6克这么一个方子来调理;对于病情较重的,甘草则增至30克,桂枝用10~15克。 脾阳虚消化功能差 主要症状:脾主运化,脾阳不足,则运化水谷功能会失常,人就会出现纳呆(胃口不好),进食不消化、胃腹胀满、大便完谷不化(即吃进什么就拉什么,食物完全不消化)、溏烂。 调理要点:饮食忌生冷、肥甘厚腻,宜吃清淡、软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如八宝粥、莲子、扁豆、淮山等健脾的食物。

7、中医养生 ,是不是晚上补阴,白天补阳?

应该是动则生阳 静则生阴。你这样说也对。所以晚上10点半之前。应该要好好的睡觉。 亥时三焦通百脉 这个时间是最容易入睡。

8、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中医中,关于日常生活的健康养身的说法有哪些?

那个人简直在工故弄玄虚!什么集的,就是这样导致了很多人对中医不了解。
中医讲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我们人就法自然。
从阴阳简单来说:热性(阳性)体质的人不食热性食物;良性(阴性)体质的人不食良性食物。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素问》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俗语也说过:夏吃生姜冬吃萝卜。而且更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疗”的原则。
从五行简单来说:木火土金水分别属于季节:春、夏、长夏、秋、冬。根据其属性在相应季节做属性调节。
五行也有分别属于五味(酸苦甘辛咸)。夏天就不易于食用咸味的道理就在这、
夏天俗属于火、属苦。咸味属水。水克火。火没了夏天就得生病。
五行学说太深凹,很多。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脏五腑等等。
每个都能指导养生。你要一个一个去深究有太多太多了。
老祖宗的东西也是根据平常几千年经验而来的。没有深奥,只有你自己会不会去运用到平常中。

与中医补阴阳养生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