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行体质与四季养生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五行?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是对大自然里事物的总结和提炼。五行的生、克、乘、侮,是宇宙万物运动方式与规律的本始,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本始,古人们把自然界的这些现象与自身联系到了一起,指导人们探索自身健康的秘密。
你,属于哪一“行”
自然界的事物可以大体划分为五大类,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相应,也可以划分为五种,也就是五行体质,你属于哪一类呢?
禾:肤色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有才能,体力不强,多忧虑,做事勤劳。这种人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容易感受秋冬寒冷之气的侵袭而生病。
火: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体型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背部肌肉丰满。其性格多气,轻财,缺乏信心,认识事物清楚,爱漂亮,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春夏,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易生病。
土:皮肤黄,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举足轻,他们内心安定,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爱结交人。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全:肤色较白,体形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心胸宽广,有远见,组织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这种人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水:肤色偏黑,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机智,灵活,善辩,富于灵感,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比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五行人调养原则及饮食忌宜:
木:宜芝麻、糯米、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还可食用枸杞粥、桑椹粥、山药粥、花生粥、黑芝麻糊亦适宜常食。条件许可者,可食用燕窝、银耳、海参、龟肉等。对于葱、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则应少吃。由于肝和肾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滋养肝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补肾。
火:可多食些寒性的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忌酗酒。
2、关于五行学说对应的养生问题
你看看下面的五行列表及相关资料就会明白
春养肝秋养肺,是因为春对应肝秋对应肺,春天肝气旺,秋天肺气旺,一般正常健康的人,春天少吃酸,秋天少吃辛,春天肝气旺克脾土,应该多吃健脾的食物,秋天肺气旺克肝木,应该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润肺补肝.
肾生肝,是因为肾主水,肝主木,肝肾同源,同为下焦,同为先天,水生木,滋水养木就是通过补肾来生肝,
好好看看下面的资料,你会清楚的
五行列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位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时 春 夏 长(季)夏 秋 冬
五气 风 热 湿 燥 寒
五化 生 长 养 收 藏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志 怒 喜 思 忧、悲 恐、惊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人体的五脏与五行有着密切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盛夏之际五脏都处于虚弱之际,只有在此时补养生息,才能确保我们在秋冬季节的健康。
五行之木:属木器官—肝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养肝理由: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 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肝胆相照,肝胆之间会互相影响,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
养肝之道: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五行之火:属火器官—心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和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养心理由:由于心属火,而高温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
养心之道: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之品莫如: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鸭肉等。除此,夏天不妨多吃点“苦”。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如苦瓜、绿豆等。
五行之水:属水器官—肾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和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养肾理由: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肾气亏损易阳气衰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由于工作繁忙, 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就餐,而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盐味属水,和肾是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
养肾之道: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等补之。
五行之土:属土器官—脾
脾与胃互为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脾、胃、肋、背、胸、肺和肚等方面的疾病。
养脾理由: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而贪凉的下场,更是让脾胃出现腹泻、胃痛等问题。
养脾之道: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脾与胃是相表里的关系,脾不健康则胃肠不好,所以夏季在饮食宜选择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小米等,以利键脾养胃,补气生津。而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五行之金:属金器官—肺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和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养肺理由:虽然说养肺的时节应该在秋季,可是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关系,肺阴虚易导致便秘,肺外合皮毛,皮肤也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夏季时节对肺部的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肺之道:夏季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此外再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五脏与五味:
按中医理论,四时季节与五脏生理功能是相生的,要顺应四时的更替而调养五脏,预防疾病。还有,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酸、苦、甘、辛、咸,分别与五脏之气相合。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肾喜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如五味不均,偏嗜太过,可引起脏腑气血失和,带来各种疾病。如过食咸味会令血管硬,气血流行滞涩不畅;过食苦味,会耗伤肺津以致皮肤枯燥,毛发枯槁;过食辛味会耗损肝血而引起筋肪拘急,爪甲枯槁;过食酸味会伤脾而使皮肉增厚,失去弹性;过食甜味会伤肾而使骨节疼痛,头发脱落。这是《黄帝内经》的说法,它指出,食物要均衡不可偏食,造成体内失衡引起疾病,不必作绝对理解。
五行关系中土生金,脾属土,肺属金,对于慢性虚弱性肺部疾病,可以采用补益脾气的方法达到养肺气的目的;木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肝有病会延及脾,所以肝有病时要注意保养脾,以免脾脏被累;水生木,肾属水,肝属木,肝血不足时可采用补阴的方法达到恢复肝血的目的。
3、五行对应身体部位是什么?
一、木
1、在五体上代表:四肢、手指;
2、在五官上代表: 目,也就是眼睛。
二、火
1、在五体上代表: 脉;
2、在五官上代表:舌。
三、土
1、在五体上代表:肉;
2、在五官上代表:唇。
四、金
1、在五体上代表: 皮肤;
2、在五官上代表:鼻子。
五、水
1、在五体上代表:骨髓;
2、在五官上代表:耳朵。
(3)人体五行对应关系养生扩展资料:
五行相克: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用木来说,木是克土的,金是克木的;用土来说,土是克水的,木是克土的,在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和“被克”两个方面。
五行不是狭义上的金属,树木,泥土等,而是根据宇宙间有形之质及无形之气在特性和运化规律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属性和特点,归结为一类,如把具有曲直,生发,调达这一特性所有的气与质,归为一类,这一类气与质与自然界中“木”的特性相符合。因此都用“木”来代表。
4、中医五行对应的是人体哪些部位
人体与五行学说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等,皆属阴。「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皆属阳。人体中有精、气、神三宝。生理活动归纳为:一生、二出、三入、四升、五降、六殁等功能。人有阳气与阴气,若阳气虚弱则病显虚寒症,若阴气虚弱则病显虚热病。故曰:「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特性如下:金生绚丽,变革香宝。木生茁长,登发升高。水生滋润,寒冻酷冽。火生炎热,燥闷引烦。土生融和,万物绿化。此为之五行特性也。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人有五形:喜、怒、悲、忧、恐。心生喜,肝生怒,脾生忧,肺生悲,肾生恐,依五行循环产生相生相克,制化变化规律与人整体脏腑循环,密切相连矣。常观病理变化,有寒热、表里、虚实之疾病,其特征如下:发热脉浮紧、恶寒无汗,乃病显外感风寒表实症。发热脉浮缓、恶风有汗,乃病显外感风寒表虚症。寒热往来、口干唇裂、头晕目眩、胸腹闷积,乃病显半表半里之症。发热不畏冷、无时无刻出汗、口渴便秘,乃病显里实症。日常畏冷自汗称之阳虚。五心烦燥、颧红唇干、盗汗称之阴虚。故疾病有阳阴之症,须观察日常病理变化而言。五行辨阴阳,阴阳辨五行矣。以上为人体各部门与五行循环有密切相关也。
5、人体与“五行”的对应?
人体与五行学说
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腑」。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等,皆属阴。
「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皆属阳。
人体中有精、气、神三宝。生理活动归纳为:一生、二出、三入、四升、五降、六殁等功能。人有阳气与阴气,若阳气虚弱则病显虚寒症,若阴气虚弱则病显虚热病。故曰:「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特性如下:
金生绚丽,变革香宝。
木生茁长,登发升高。
水生滋润,寒冻酷冽。
火生炎热,燥闷引烦。
土生融和,万物绿化。
此为之五行特性也。
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
人有五形:喜、怒、悲、忧、恐。
心生喜,肝生怒,脾生忧,肺生悲,肾生恐,依五行循环产生相生相克,制化变化规律与人整体脏腑循环,密切相连矣。
常观病理变化,有寒热、表里、虚实之疾病,其特征如下:
发热脉浮紧、恶寒无汗,乃病显外感风寒表实症。
发热脉浮缓、恶风有汗,乃病显外感风寒表虚症。
寒热往来、口干唇裂、头晕目眩、胸腹闷积,乃病显半表半里之症。
发热不畏冷、无时无刻出汗、口渴便秘,乃病显里实症。日常畏冷自汗称之阳虚。五心烦燥、颧红唇干、盗汗称之阴虚。
故疾病有阳阴之症,须观察日常病理变化而言。五行辨阴阳,阴阳辨五行矣。以上为人体各部门与五行循环有密切相关也。
6、养生五行对照表是什么?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存在着类似于五行之间的关系,和生活、健康之间关联紧密的很多事物都具有这样的属性,养生先要来从掌握这些事物属性做起。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说: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无不统一,具有五行结构的大系统之中,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以人体五脏为主体与五星、无行、五方、五季、五色、五数等五个方面加以归类配列,而形成以五为主干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系统。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金木水火土的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那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我们养生存命,长寿健体息息相关的事物中它们的五行属性又是怎自么样的呢?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个养生五行对照表,根据这个表格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我们甚至可以自己对自己身体的状态进行自我调整。
这个表格中的五行对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对事物的了解和看法,体现了这些事物的本身属性,也为人们人们日常生活给出了指导。本书中的很多章节将要涉及到本表,以及本表中的五行生克关系。
7、人体五脏对应的五行?
,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8、结合中医养生知识,谈谈五行与养生的关系,如何在四季进行养生?写两百字以上
我的神呐你是老师呀出题目呢!
这个别说是两百字就是两千字也写不忘那!
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在整百体观念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够不会生病。五行是对物质五种属性的称谓,是木火土度金水,对应五脏是肝心脾肺肾,对应五时是春夏长夏秋冬,这样结合起来就把人体与五行与自然联系起来。春版天是属木,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在胀是肝胀,所以在春天多多注意肝胀的保养。保持心情权舒畅多多吃一些益肝的食物比如红枣啦木耳等等!具体的你以此类推,百度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