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虚弱应该多锻炼还是多休息?
日常运动以舒展筋骨,活动气血为主,不宜多出汗,轻微出汗即停,每天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长短依自己体力而定,不能运动后觉得累乏(可一次运动一小时,也可分为两次,三次,每次二十来分钟,合起来一小时也行)
运动的准则是,怎么舒服怎么运动,反正不要让自己累着。
推荐的室外运动,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运动,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再开始,慢走每次一个小时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个小时左右,另有室内运动,踮脚尖,捶后腰,摩后腰,转腰,双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后仰,晃海等。
除运动外,还有一些小动作之类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脐,脚底涌泉穴,大小便时咬牙,收缩臀肌,会阴(不建议练习提肛之法)肾虚者要多活动腰部及下肢,动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动,关节打开即可。
另,在体质尚虚时不要做力量型的运动,健美的运动,与养生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练肌肉并不利于养生,看各国肌肉健壮之士,少有得享高寿者便明了,那种运动是反自然的,看中国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贤,留有影像者,王芗斋,万籁声,王子平,诸位先生,文弱如书生,所以运动,主要是全身和谐,而不是强壮某一部分的肌肉,这个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另外,平常坐时一定要坐直,不可体态不正,如果常期脊柱侧弯,晚年腰背必出问题,走路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不可养成不良习惯。(有条件的话,可以练一下意拳的养生桩,太极拳之类的内家功夫)
快走,慢跑(这两种不说大家都明白)
踮脚尖(两脚趾抓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后脚跟离地,动作宜慢,每日可做三五百次,依自己体力而定),平时洗脸,刷牙时,也可以保持脚跟离地的状态。
体质稍好者,无内脏下垂者,可以试着跳绳,刚开始从每次五十下试验,逐渐增加次数,每日二三百就行,最多五百下。
饭后不宜
捶后腰,双手握拳,交替轻捶后腰位置,次数不限,饭后不宜。
摩后腰,双手握拳,在腰后相合,以拳背,在后腰部做上下摩擦,动作不要太用力,次数不限(用双手掌心摩擦后腰效果也一样)。
2、浑圆桩和混元桩的区别是什么?
一、收式不同
1、浑圆桩: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默二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2、混元桩:双手往边收好,双腿站直,可左脚向右收,可右脚zd向左收,收的时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脚就脚尖往右边摆90度,然后向右摆180度,着和样把脚合到右脚为止,可能会听到骨骼的声音,那是放松骨骼的一种方法。
二、由来不同
1、浑圆桩:是武术运动中的基本桩式,亦写作“混元桩”,也有称之为“无极桩”“太极桩”等。意指天地,天地能滋生万物。取此意,武术运动中诸多桩式都由浑元桩衍生而成,浑元桩的基本要领也被各类桩功广专泛吸收利用。
2、混元桩:是一种较古老的拳术,源于传统武术门派里的形意拳,为其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
(2)提肛 养生桩扩展资料:
混元桩练习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冷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站前喝口水,因为站的时候会出汗。
3、可以酒后属站桩,不可以事后站桩(房事后)。
4、初炼者,应该避开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3、站桩问题
浑圆桩源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里的意拳(大成拳),为其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认真训练。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浑圆桩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即: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浑圆桩动作简单易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仅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可学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灵活的安排。站桩疲乏难奈时,功感大失,说明体内消耗大于补充,应改为坐、卧式,疲劳消失后再站。总之,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
站桩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浑圆桩 - 入门
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否站得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二肩与脚掌心一线,做到这点,足心就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做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二是体会气血运行,从而进入站桩状态。
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 ,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开,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姿势要点如下:
脊柱正直,这是气机发动的关键,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部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站桩时呼吸自然,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站得长久。
注:土行孙桩式中双手位置比较高,这是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所为,难度比较大,初学者可以将双手位置放低点,只保持在肚脐以上即可。
收式
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默二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注:丹田位置在肚脐与命门对应的小腹部内。
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炼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马步站桩功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它们遍布全身,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功能体系,使肌体内外上下统一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有“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说。马步站桩功的机理,类似于“体外反搏”的原理,它通过调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虚下实”姿势,以增加心脏气血的回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气血通量,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使周身的经路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人老先从腿上老”,祛除疾病,健身益寿的目的。
马步是大多数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通过练习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完成对气血的调节、精神的修养的训练,锻炼对意念和意识的控制。在蹲马步的时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静气,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肌肉缩进,腿步肌肉紧张,以图达到全身性的综合训练。这种桩功,由于是长时间的静功,所以对于人体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反应能力。
马步桩的修炼
马步桩作为内外家都修炼的基本桩功,其练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种,有以修身(练体能)为主和修心(以培养意念)为主的,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不断增加练功时受力的强度,加大静支撑力力度来增强内脏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桩时侧重于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当然,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是在练功时侧重于哪一方面的问题,决不能将两者分开来进行练习。
当然,由于练习此桩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势和意念的引导也是不一样的。
若以增强体能为主,如演练套路、硬气功、排打功、铁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锻炼等,就要从不断增强静支撑力开始。不管马步还是丁马步,势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静支撑力的作用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此练功方法多为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拳、硬气功等功法采用,往往能练就超常的体能和不可思议的功夫。多为大马步。
而以强身为出发点,增强体能,疏通经络,培育内力,开发智慧为目的的,内家拳,气功等,往往是小马步。
马步站桩功功法
以下马步站桩的内容来自《少林内劲一指禅》教材,少林内劲一指禅80年代初曾经过国家体委专程考察,是一种优秀的锻炼方法。其中的马步站桩,要求不意守,不强求入静,是实实在在的练功,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用假想来忽悠自己。体委和教委曾联合向大专院校推广。
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划弧;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
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劲;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20.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
4、我的眼尾总是感觉睁不开,有一点垂垂的感觉,而且看起来也有点萎靡,我同学也经常说我萎,搞得我很是郁闷
肾气已经明显虚弱了,既要重视这些问题,更要树立信心,了解SY的坏处,坦然面对。树立正常的健康的性观念,多把精力用到生活中去,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光结善缘~~
你要找好中医,慢慢调理
身体长期的亏损,不是短期人体自身能完全恢复的
首先要长期坚持戒SY
别害羞,最好赶紧找个好中医看看去,最好是口碑很好的那种,分析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长期戒SY配合中医调养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SY的危害的确非常大
你随意去知道找找,因为SY得什么病的都有,我见过的太多了
导致身体免疫恢复能力严重下降
脸色发乌,秃头脱发(大街上常见这样的中年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色斑痘痘,腰酸,乏力,早泻,尿频等
手淫,纯害无益
遗精,无益无害
做爱,或益或害(只有在两情相悦时做爱,才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好处)
三者的具体区别,一时很难讲清楚
人的精实际上就是髓,精和髓,古人经常说精髓精髓,精跟髓是合在一起的。骨髓里,我们的骨髓管里面装的全都是精华,这些精华物质用西医学的眼光看来,这都是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滋养?是脑脊液,也就是润滑油。假如经常射精,男女都一样,精华丧失特别多,这个油就少了,现在西方研究认为男人精液的成分,跟脑脊液的成分是一致的,这是很明显的特点。人的精华丧失多了,脑力首先下降,第二个是脸色开始下降,变得像老人一样,迅速的衰老。
已经伤肾的人,该怎么恢复?第一就是饮食,饮食吃补肾的食品。什么是补肾的?像黑芝麻、核桃仁、松子,这些坚果都是补肾气的,这是饮食里面的注意事项,以五谷杂粮为主。第二就是运动,有一个运动叫做“五体投地功”这个动作可以把身体给调整好。先是双手合十,然后从颈椎,再到胸椎,再到腰椎,这些脊柱一节一节往下弯。为什么要弯脊柱?脊柱实际上就是督脉,我们补肾气,补的就是脊柱里面的精华,所以经常运动,气血就足。
赶紧戒掉最好,防害于未然啊
否则留下什么后遗症状就惨了
你应该听过肾衰竭之类的名词
那可是要人命的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不管西方东方,正因为性方面的问题,糖尿病(引发肾衰竭)、肾炎、慢性肾衰竭都是现代人群中的高发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且科学家做过对苍蝇等动物的研究,雄性苍蝇在交配前的状态无论如何好,在交合活动后,都马上死亡。
因为生物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很少量的资源浪费都将招致最严厉的惩罚——淘汰!但不巧的是,交合后雄性异常疲劳的动物都是高等动物——哺乳类、昆虫类。
特别是昆虫类,雄性在交配后往往死亡(如苍蝇、蜂类、蟑螂等)。
这类的动物例子还很多,可见他们排出的东西包涵着生命的精华
人作为一种高级生物又怎么能例外呢
要多爱惜自己的身体
日常养生之道主要就是睡眠,饮食,运动这三样,只讲些平常容易做到的法子
睡眠,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就睡,早上几点起都可以,不过一般够八个小时就好(建议九五制,早起可以做起有益的事,如看书,运动之类的)午间有条件的话,可小睡半小时,不能睡,可闭目静坐一会儿也好
注意: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这四个小时是最重要的睡眠时段,一定不能浪费掉
--------------------------------------------------------------------------------
日间饮食宜清淡,多素少荦,煮之令软烂,当细嚼慢咽,(标准是,每口饭嚼十到三十下)每餐七八成饱足矣,完全吃饱,反伤肠胃
建议,早上必须吃东西,不能空腹做事,早饭小米粥最宜,可根据自己体质酌情于其中放红枣,花生,干莲子,干山药之类
(小米健脾胃最好,各种稀粥也有好处,粥煮熟后,最上面有层粘皮儿,体虚者食之最宜)
水果,蔬菜要吃时令性的,就是正常长熟的那种,价钱最便宜的,不要图新鲜,吃那些反季节的东西
肾虚者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之类)和黄色食物,然也要适量,不可过多
--------------------------------------------------------------------------------
日常运动以舒展筋骨,活动气血为主,不宜多出汗,轻微出汗即停,每天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长短依自己体力而定,不能运动后觉得累乏(可一次运动一小时,也可分为两次,三次,每次二十来分钟,合起来一小时也行)
运动的准则是,怎么舒服怎么运动,反正不要让自己累着。
推荐的室外运动,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运动,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再开始,
慢走每次一个小时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个小时左右
另有室内运动,踮脚尖,捶后腰,摩后腰,转腰,双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后仰,晃海等
除运动外,还有一些小动作之类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脐,脚底涌泉穴,大小便时咬牙,收缩臀肌,会阴(不建议练习提肛之法)
肾虚者要多活动腰部及下肢,动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动,关节打开即可,
另,在体质尚虚时不要做力量型的运动,健美的运动,与养生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练肌肉并不利于养生,看各国肌肉健壮之士,少有得享高寿者便明了,那种运动是反自然的,看中国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贤,留有影像者,王芗斋,万籁声,王子平,诸位先生,文弱如书生,所以运动,主要是全身和谐,而不是强壮某一部分的肌肉,这个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另外,平常坐时一定要坐直,不可体态不正,如果常期脊柱侧弯,晚年腰背必出问题,走路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不可养成不良习惯
(有条件的话,可以练一下意拳的养生桩,太极拳之类的内家功夫)
--------------------------------------------------------------------------------
快走,慢跑(这两种不说大家都明白)
--------------------------------------------------------------------------------
踮脚尖(两脚趾抓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后脚跟离地,动作宜慢,每日可做三五百次,依自己体力而定),平时洗脸,刷牙时,也可以保持脚跟离地的状态。
体质稍好者,无内脏下垂者,可以试着跳绳,刚开始从每次五十下试验,逐渐增加次数,每日二三百就行,最多五百下 饭后不宜
--------------------------------------------------------------------------------
捶后腰,双手握拳,交替轻捶后腰位置,次数不限,饭后不宜
--------------------------------------------------------------------------------
摩后腰,双手握拳,在腰后相合,以拳背,在后腰部做上下摩擦,动作不要太用力,次数不限(用双手掌心摩擦后腰效果也一样)
--------------------------------------------------------------------------------
转腰,就是广播体操中的扭腰运动,大家应该都会的吧,饭后不宜
--------------------------------------------------------------------------------
双腿背部伸展式,这是在瑜珈中的名字,饭后不宜
1.坐式, 两腿伸直。吸气,手臂上举,脊椎向上延伸。吐气,上体前弯,双手抓脚,身体贴向腿面,前额触膝。保持呼吸8次,每次吐气更加贴近腿; 2.吸气,伸直手臂抬起身体,吐气,手放下。重复。
就是坐在床上或者地上,双腿前伸,上身挺直,双手上举,慢慢向前屈体,用手去抓脚,胸部与腿膝紧贴在一起,刚开始做不到,慢慢来,不要拉伤肌肉
另有中国的
陈撄宁先生所讲
每天做二次。一次在晚间就寝尚未卧下时;一次在早晨睡足尚未下床时;先坐在床上,两腿向前平伸勿曲,脚尖朝天,自腰以上,身体挺直,两手掌搭于两膝盖骨,是为预备姿式,然后分成三个动作:
(一)两手握拳,将两拳缩回,紧贴于左右肋下,肘尖尽量伸向后方。
(二)再将两拳分开,掌心朝天,由两耳旁向上直托,似举重物,两臂伸直勿屈,使两手臂覆向头顶,两眼仰视两手臂。
(三)再低头弯腰,同时将两臂向上伸直的姿式改为向下向前直伸,使手指碰到脚趾尖,再回复到身体正坐,两手搭膝的原状。
此(是)为一遍运动完毕,第二遍仍如原法。初做以十遍为度,等到做熟以后,即逐日增加做七十遍。如果身体衰弱,气力不足但至少每次要做三十遍。若问每遍动作快慢如何?最好宜慢不宜快,一分钟最多只许做五遍,六分钟做三十遍。
做这个功有一件事须要注意:当低头弯腰,手指与脚尖接触时,两腿要伸直,不可弯曲。普通未曾练习之人,此时若将两腿伸直,每苦于手指和脚尖距离数寸之远,很难碰到一处,但也无妨。只要每日照样做,总有一日能够碰到。
正当低头弯腰手指攀脚尖时,两腿如果十分伸直,丝毫不屈,后腰部和两腿弯必定发酸,肾囊后和肛门前必定拉紧,会阴部必定和床褥互相摩擦;这些就是治遗精病特效的作用。要稍为忍耐一点,不可畏难终止,但也要依次前进,不可蛮干!每次无论多少遍,做完之后需要休息,即在床上静坐三十分钟,勿急于下床。
此法不但能治夜梦遗精,纵然比遗精更严重的白昼滑精或性交早泄也能治愈。若已婚的男子,不住医院而住家中,正当练功的时期,务必分床独宿,禁止房事三月(时间能长则更好),否则今日尚未将关窍收紧,明日又去把它打开,那是永远练不好的。
如果每天不断的做,二、三个月之后,必有良好的成绩表现出来,足以使练功者增加自信心。
简化方法
1.起床,脚前伸勿曲,脚尖朝天,自腰以上,身体挺直.
2.双手努力前伸去扳脚大拇指.注意两腿要伸直,不可弯曲,上身也要挺直
--------------------------------------------------------------------------------
前俯后仰,就是站成直立式,身体向前屈,以手尖或手掌触脚尖,然后站直,再向后仰,仰到能看到后面的东西,动作要慢慢的,把关节都打开,不宜多做,三二十次便可,依人而定,饭后不宜
(此动作与拜佛效果一样,学佛的师兄只要多拜佛便可)
--------------------------------------------------------------------------------
晃海,饭后不宜(此法是我最喜欢的法子,大家可以一试,能调和五脏,通畅气血,是个老少皆宜的运动)
晃海健身法
晃海是一种自我保健运动,是练功者在静坐的基础上,轻柔地旋转、摇晃上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运动,推动经络全面正常运行,调和气血,增强内脏功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具体方法如下:
①平坐或盘腿坐,两手放在两膝盖上方,以舒适、放松为度。头正,身直,鼻对脐,松静自然静坐片刻。然后轻轻放松身体,先从右向下俯身,继而向左旋转、舒身、上起,转1圈,归于原位。接着向左下俯身,向右旋转、舒身、上起,转1圈,归于原位。左右各转18~36圈,最后还原成静坐姿势。
②如用平常坐式,以坐木凳为宜,但臀部只坐凳面的前1/3~2/3处,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若用单盘坐时,左脚在上则应自右向左旋转,右脚在上则应自左向右旋转;反方向旋转时应调换脚的位置;俯身旋转时以腰为轴,以鼻对脐为准(不要仰头)。转身、俯身的高低以适宜为度,头昏、高血压、胸闷等可高些,胃、肠病等可不高不低,腰背、四肢酸痛可低些。练功时,要求慢、匀、松、静。意境海阔天空,如置身于大气之海,全身徐徐晃动,似与大海之气融为一体,以符晃海之名。如练功目的是以治病为主,每日宜练多次;以健身为主,则每日睡前在床边左右各晃36次,约15分钟即可。
转圈的次数,阴虚宜用36,阳虚宜用49
--------------------------------------------------------------------------------
咽唾液 此法何时都可做,但肾阴虚之人,在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之间做最好
方法是以舌在口内搅动,不可太用力,轻轻便可,片刻口腔内就会分泌很多唾液,分三口,徐徐咽下(用意念送入丹田,不用意念也可),次数不限,即健脾又宜肾,做着也方便,
--------------------------------------------------------------------------------
摩腹,晚上睡前,早上醒后,可以先按摩一会腹部,以单掌在腹部做转圈运动,每手各两三百次(次数多少不限)
--------------------------------------------------------------------------------
按摩肚脐,以手指轻轻按压肚脐,可以晚间睡前做,每次五分钟就行
--------------------------------------------------------------------------------
按摩脚底涌泉穴,此法可用手来按摩,也可以用双脚互搓,宜睡前做,有助睡眠
--------------------------------------------------------------------------------
大小便时咬牙,此法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轻咬便可,不宜太用力,在小便时宜踮起脚尖更好
--------------------------------------------------------------------------------
收缩臀肌
收缩会阴 这两种只是一种自我肌肉控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是说不明白的,自己慢慢体会吧
--------------------------------------------------------------------------------
提肛的法子,据说做时间长了有一点弊病,所以就不提倡了
--------------------------------------------------------------------------------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
常运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