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

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

发布时间:2020-08-10 20:51:04

1、人体经络养生的目录

《老年人经络养生经》
第一章 经络是人体的大药,了解伟大而神秘的人体经络
神秘的人体经络
经络是否真的存在
经络是人体的医魂之所在
经络可以“决生死,处百病”
认识人体的奇经八脉
第二章 经络按摩的手法和注意事项
经络按摩的常用手法
老年人经络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如何确认自己身上的经络是否通畅
准确找到穴位的窍门
简单、实用、有效的经络刺激法
经络按摩并不是力度越大越好
注意经络按摩后的反应
第三章 12经络就是人体的“仙药田”
三焦经是人体健康的指挥官
命悬于天,就是命悬于肺
救命的心包经
肝胆相照
膀胱经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
小肠经是一面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
大肠经可平衡阴阳
强壮肾经让你的身体固若金汤
揉按脾经功效大
胃经是人的后天之本
心经是清心除烦之要经
第四章 了解和掌握健康长寿的几大特效穴位
百会穴——既治百病又可提神的人体大穴
涌泉穴——生命的泉眼,养生抗衰老
神阙穴——可“返老还童”的人体长寿大穴
命门穴——强肾固本,延缓人体衰老
足三里——人体保健 第一大穴
会阴穴——人体长寿要穴
关元穴——既助长寿又助“性福”
合谷穴——好用且功效良多的人体大穴
大杼穴——防治颈椎病的要穴
然谷穴——助你有个好胃口
第五章 手足按摩治百病,老年人要重视对手足部穴位的按摩
手部反射区
老年人常用手部穴位
多锻炼你的手指,疏通手部经络
简单有效的手保健
足部反射区
足部按摩的重点穴位
热水洗脚,胜吃补药
足部按摩的几个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 老年人不生病的智慧,用经络疗法抵御常见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前列腺增生
耳聋耳鸣
糖尿病
老年痴呆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便秘
白内障
关节炎
肩周炎
失眠
牙痛
肺气肿
落枕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经络保养法
一日抖三抖,活到九十九
老年人应注意保养脊柱
老年不防多做下蹲运动
步行也是对经络的一种保养
常登高可延缓老化
最简单的养生方式:举手甩手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功效显著的经络导引法
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改善性功能的自我按摩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拍打身体可以助你疏通经络
拉耳健身养生法
经络要通,日常生活就要会放松
急症时不妨巧用点穴法缓解
合理饮食也能保养经络
第八章 学习经络长寿经。轻松活到一百岁
药王孙思邈的经络长寿秘诀
姜太公的垂钓养生
华佗的五禽健身法
彭祖的养生长寿术
神医扁鹊的“六不治”
百岁老人的长寿食谱
古代文人的养生之术
《养生先养经——人体经络实用手册》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阴阳平衡,养生祛病》
《儿童经络养生经》
《女人经络养生经》

2、哪些穴位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穿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壮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分别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方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3、请问血糖高的怎样采用经络穴位养生啊?谢谢

您好:中年人百血糖高,是一个引起对健康关注的健康指标,需要进行保健养生了。请你不必担心血糖,导致血糖高的内因,是内分泌紊乱,把内分泌调整正常了,血糖自然恢复正常。疏通经络,是你度控制血糖的最好办法,无毒无副作用,可以彻底恢复你的内分泌平衡,永无后顾之忧。推荐的方法: 1.推腹法 能直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按摩经过腹部的脾经和胃经,除知三浊、通肠道,一举多得。 2.按摩小腿脾经(血海穴以下)上的太白、公孙、三阴道交、阴陵泉 这些穴位用处多多,能直接温脾补气血,提高脾的运化能力。 3.按摩胃经上的穴位 能增加肠胃的气血供应,促进消化吸收。足三里是养生大穴,对调理胃内病非常有效。但要注意一点,胃经气血是从头流向脚的,所以按摩足三里要从上往下推揉,这样的效果才好。 按摩足三里,加中脘穴拔罐,再加按摩脾经公孙穴,可以调理脾胃问题,效容果也很不错。坚持半年或者更长时间,你的身体定会青春永驻!健康到晚年!

4、【全身疏通经络】打通经络到底对身体健康管不管用?

感冒我基本上没吃过西药,都是去楼下药店抓个两三元钱的中药自己煮半小时,喝一碗就好了。很重的感冒也只一小碗药,晚上睡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好像昨天压根没感冒过一样。以前吃西药打点滴一星期都好不彻底,还花许多钱。经络的疏通主要靠自己经常活动,局部已经疼痛甚至有发麻,痹症的表现就需要吃点药调理一下,并配合作一些刮痧拔罐等辅助疗法进行。那些SPA的伪中医养生主要目的是骗钱,即使有丁点效果,也不会持久,只会让你舒服几天后又还是老样子了。人最主要的是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按时作息,饮食尽可能清淡些,这样抵抗力就强了,身体就好了,也能长寿。

5、疏通经络用哪种方法好?

6、打通穴位廋身的好处与坏处

平时穴位因各种原因可能造成堵塞,所以要用按摩等方式打通。打通不同的穴位后,可以缓解疾病,保健养生。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通穴位因人而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穴位:

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按摩养生穴位的好处:

平常按摩养生穴位可以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还要调整全身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养生穴位-足三里穴

在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在本站中,关于足三里穴位的介绍文章也有好几篇,看来这个穴位的确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养生穴位,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中,每天按压足三里养生穴位10分钟,可以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状态。

养生穴位二:涌泉穴-安神健体穴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可以用艾灸来回灸上十分钟,或者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非常有助于睡眠。对于有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渐渐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夏天快到了,你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散步,多刺激涌泉穴,虽然开始不习惯时会很痛,多练习就好了,不要怕痛对身体效果很好的。

养生穴位-涌泉穴查看大图

养生穴位二:涌泉穴

养生穴位三:三阴交穴-滋阴养颜穴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但它并不适合孕妇,如果您快当妈妈了的话,就不要常按了哦。

养生穴位四:关元穴-补肾固元穴

十大养生穴位中的关元穴在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生穴位-关元穴查看大图

养生穴位-关元穴

养生穴位五:风池穴-明目醒脑穴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生穴位六:中脘穴-养胃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养生穴位七:内关穴-养护心脏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养生穴位八:合谷穴-清热止痛穴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养生穴位九:委中穴-解腰背酸痛穴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养生穴位十:阳陵泉穴-舒筋活络穴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7、穴道是封闭着的么?为什么要打通。怎么打通,打通之后的好处,坏处。

平时穴位因各种原因可能造成堵塞,所以要用按摩等方式打通。打通不同的穴位后,可以缓解疾病,保健养生。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通穴位因人而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穴位:

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按摩养生穴位的好处:

平常按摩养生穴位可以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还要调整全身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养生穴位-足三里穴

在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在本站中,关于足三里穴位的介绍文章也有好几篇,看来这个穴位的确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养生穴位,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中,每天按压足三里养生穴位10分钟,可以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状态。

养生穴位二:涌泉穴-安神健体穴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可以用艾灸来回灸上十分钟,或者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非常有助于睡眠。对于有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渐渐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夏天快到了,你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散步,多刺激涌泉穴,虽然开始不习惯时会很痛,多练习就好了,不要怕痛对身体效果很好的。

养生穴位-涌泉穴查看大图

养生穴位二:涌泉穴

养生穴位三:三阴交穴-滋阴养颜穴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但它并不适合孕妇,如果您快当妈妈了的话,就不要常按了哦。

养生穴位四:关元穴-补肾固元穴

十大养生穴位中的关元穴在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生穴位-关元穴查看大图

养生穴位-关元穴

养生穴位五:风池穴-明目醒脑穴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生穴位六:中脘穴-养胃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养生穴位七:内关穴-养护心脏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养生穴位八:合谷穴-清热止痛穴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养生穴位九:委中穴-解腰背酸痛穴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养生穴位十:阳陵泉穴-舒筋活络穴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8、疏通经络的养生方法,能具体说一下么

正常人可疏通经络。对于病人来说不打通任督二脉是不可能彻底疏通经络的。湿瘀太多不打通任督二脉根本排不出来。

9、敲敲穴位更健康,常敲哪些穴位养生功效好?

人的身体上有很多穴位,只要这几个穴位经常敲敲打打,养生可以说成功一半了,人体有很多的排污口,把湿毒排出去,人就会很少生病,其实这些排污口也很好找,它们都藏在关节的部位。

有两个穴位藏在腋下,肘窝,腋窝下的极泉穴可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除心脏的火毒素,经常去揉可以疏通这口井,当你出现咽喉肿痛或者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失眠多梦的情况下,可以在腋窝的位置连续拍打五到十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的颜色毒素反应物,每两周一次可以很好的排出心肺毒素。

在膝窝有一个重要的穴位,这个穴位存在脐窝的中心点上,这个重要的穴位叫做委中穴,走在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在这个通道上,如果委中穴不通的话,湿气就排不出去,可能导致关节炎,平时可以再次拍打五到十分钟。

还有一个穴位叫做天枢穴,这个穴位藏在肚脐两边脂肪最多的地方,或者你按上去会有脂肪结块的地方,用双手用力拍打五到十分钟,大多数人都会拍出红,紫,青,黑等不同的颜色,这就是体内淤带的寒湿火热被拍出来的表现,拍完之后立马喝上一杯温水能加速排毒,每周拍上一次,连续拍打几次,寒湿瘀滞排干净,减肥自然就快了,想要快速减肥的小伙伴不妨多拍打这个穴位哦。

10、怎样快速打通经络

1、手拍肘窝

肘窝那里有心包经、心经、肺经三条经络经过,所以拍打肘窝可以让人体排出肺和心的火气和毒素。拍的时候,手要放轻松,每个胳膊拍到5分钟左右,就会看到有青、红、紫等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出现,颜色越深就代表毒素越多。

2、按印堂穴

对着印堂穴,按一下又放开,这样算一下。一次大概按40下左右,这样可以改善内分泌,心脑血管功能

3、按压膀胱经

坐在水平的地方,双腿伸直,用双手向前伸,知道手够到膀胱经为止。一次做15分钟-30分钟起。

4、做瑜伽蝴蝶式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儿回家后可以回家做下这个动作,用手抓住脚尖,然后膝盖向两侧打开,腰要挺直,然后两个膝盖上下向地板摆动,一次做10分钟左右。坚持下来可以促进人体骨盆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度。

5、站立提肩松膀

身体站直,双手紧贴大腿两侧,然后双肩提起,会感觉到肩膀有拉伸的feel,保持这个感觉15秒钟,然后放松肩膀,再做一次。

6、双臂向上拉肩膀

同样身体站直,双手向前往上,伸到头部后面,保持这个动作10秒钟,然后放松,再做一次。虽然在做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很痛,但做完后肩部会很舒服。

7、 拉伸脊椎运动

坐在凳子边沿上,双腿向上抬起30度左右,然后双手向上往后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再重复做一次,这样可以缓解背部疲劳。

8、按摩脸部

每天早上起来或者睡觉前,双手互搓,直到发热,然后搓揉脸部60次,在上班过程中眼睛疲劳也可以做。

9、缓解肩痛加减肥

拿一支擀面杖或者形状差不多的棍子,放在脚下来回的滚动,像擀面一样,,每天坚持10-15分钟。如果过程中你的肩颈部位觉得痛,感觉有颗粒一样,就继续擀,直到颗粒散开为止,长期做的话还有减肥的效果哟。

(10)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扩展资料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