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养生中有个某月(某季)喝某某酒能达到养生的作用的那段话是什么?
养生酒,相传始于唐朝。本文话题就从唐朝的一个故事说起。玄宗李隆基醉色于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渐渐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太医面奏:“臣东游,闻牛伏山中一老翁,一百四十余岁。”玄宗奇而召之,见乃翁乌发童颜,举止若壮。询问其奥秘何在。翁告之道:“乃系百花之精,万药之神,五眼泉之水酿造美酒,常饮所致。”玄宗大喜,遂与贵妃同饮此酒,数日后,精神倍爽,故欣而起名“养生酒”。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人盼望健康长寿,有个好身体。对身体弱者,一年四季都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养生酒。养生酒主要用纯高粱酒浸泡。齐民思酒业酿造的50度全家兴白酒是最好的浸泡酒,具备浓度高,纯高粱酿造,天赋浓香,口味醇正的特点。加之有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作用的中药制成。选择干净的棕色广口瓶,准备好全家兴白酒,酒度数越高越好,泡好后存于阴凉处。晚饭前饮用最好。
枸杞酒、人参酒人们已经非常熟悉,我另外介绍红花酒、天门冬酒、仙灵脾酒、茯苓酒、地黄酒,所用浸泡基液皆指50度全家兴白酒。
红花酒:取红花200克,白酒1000克,红糖适量。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瓶坛中,加入白酒,加盖封闭,浸泡7天即可饮用。呈棕色、味浓,饮用时加入2-4倍凉开水。功效为通经活血、降压止痛,适用于高血压、头痛者。
天门冬酒:取天门冬60克,白酒500克。先将天门冬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中。将白酒倒入,密封,浸泡30天。功效为润五脏和血脉。适用于肾阴不足,浮火上炎而易感外风,以致血脉失和、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仙灵脾酒:取仙灵脾60克、白酒500克。先将仙灵脾洗净、沥干,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坛中,再把白酒倒入,盖好,浸泡7天即成。功效为益肝肾,强筋骨。适用于阴阳两损、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温等患者。
茯苓酒:茯苓60克,白酒500克。将茯苓入白酒罐中,浸泡7天即成。功效为补虚益寿,强筋壮骨。适用于因脾虚失运,不能营养四肢而引起的肌肉麻痹、身体瘦等症。
地黄酒:干地黄60克、白酒500克。将地黄洗净,泡入白酒罐中,用不透气塑料纸严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功效为舒筋活血,适用于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全家兴酒好,药料好,照方浸泡,按时服用养生酒,身体一定健康长寿。
2、自制米酒哪个季节最养生?
养生窍门1.在米酒中打个鸡蛋、煮些糯米圆子或加入适量红糖,百滋补效果更佳。
2.女性在月经期前后一周多吃些米酒煮鸡蛋,可起到很好的美容丰胸效果。
3.米酒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度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
4.米酒冬天宜热饮,这样更能享受到其醇香,驱寒暖身的专效果也更佳,夏天宜冷饮。对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属米酒以热饮为好。
3、寻求一个自制泡保健药酒的秘方?
治颈椎病、腰腿痛、四肢麻木、骨质增生、风湿病关节炎等五莲山药酒秘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15克、清骨风10克、拉拉秧根15克、 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须草10克、杜仲皮20克、双树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莲山蝎子3只、结骨草10克、五莲山蜈蚣3条、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风10克、毛龙根10克、爬山虎10克、
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外用药酒涂搽患处部位,最好揉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每日1~2次。
20天---30天一个疗程、病轻的一个疗程康复、严重的连服3到5个疗程康复。
此药方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当地民众常用的秘方,此药方已让上万患者恢复了身体健康。
五莲山药酒秘方能补益肝肾、活血行气、祛风散寒,化痞去瘀、消肿止痛。
主要治疗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质增生、跌打损伤、风湿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忌口;:服药期间忌、骡、马肉、母猪肉。
4、什么保健酒缓解老年人腰腿痛?
治颈椎病、腰腿痛、四肢麻木、骨质增生、风湿病关节炎等五莲山药酒秘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复15克、清骨风10克、拉拉秧根15克、 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须草10克、杜仲皮20克、双树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莲山蝎子3只、结骨草10克、五莲山蜈蚣3条、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风10克、毛龙根10克、爬山虎10克、
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外用药酒涂搽患处部位,最好揉制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每日1~2次。
20天---30天一个疗程、病轻的一个疗程康复、严重的连服3到5个疗程康复。
此药方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当地民众常用的百秘方,此药方已让上万患者恢复了身体健康。
五莲山药酒秘方能补益肝肾、活血行气、祛风散寒,化痞去瘀、消肿止痛。
主要治疗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质增生、跌打损伤、风湿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忌口;:服药期间忌、度骡、马肉、母猪肉。
5、找一本书,2004年前出版的,关于四季养生、保健、疾病保养。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四时养生,也即指四季养生,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养生细则,为四时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又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使之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二)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学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1、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中国哲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也提示人们要在生产、生活中处处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此才能安然生息。而对于人类生存最为相关的莫过于自然界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变化了。
日月变化
古人早就发现,日升则阳气盛,日落则阳气衰,故而古人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月圆时,人的气血流畅,肌肤致密,外邪不易侵入;月缺时体内气血流行较慢,肌肤疏松,外邪易乘虚而入。若月缺时遇到急风暴雨,则人较易生病。
四季更替
一年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欲得安康,必须对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总结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经验,对于四季养生有着重要意义。
2、形神合一的养生观
形与神的统一,是尽享天年的关键。神寓于形,形统于神。神伤则形伤,神亡则形亡,此所谓“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精神衰败,必显于形,如两目无神、面色无华、四肢乏力、纳食不佳、形体瘦削等。由于人体精神是由心神来主宰的,志、意、魂、魄皆归心神统辖,故有“心神乃形之大主”之说。因此,调养心神也就成为调摄形体的关键。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清静养神,因为“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遵生八笺》)。
精、气、神被称为人体“三宝”,三者是不可分离的,它的盛衰直接体现人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状态。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乃精之所化,精为气之本。神,是指精神意识状态而言,是神志和生命活动之外观。有精则有神,神是五脏六腑、先后天精气与人体最高主宰活动的具体表现。它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寿亲养老新书》曾对精、气、神三者关系进行了概括:“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所以说,神的充沛需要有精和气这样的物质基础,精、气的充盈或匮乏可直接影响到神的作用。鉴于此,善养生者必须保养精气,达到精气神的协调统一。
3、动态平衡的养生观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在动态中进行,并通过调节达到“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
阴阳平衡
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长寿、养生疾病的前提。阴阳有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只有机体阴阳达到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例如,夏天阳盛气炎,易出现热迫汗出,耗伤气阴,此时可服用养阴清凉药膳,如绿豆汤、荷叶粥、西瓜羹等,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对人体的治疗也是本着阴阳平衡的原则,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法,从而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疾病不生。
气血平衡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可生血、行血,血可载气、裹气,二者如影随形,同行同止。若气血平衡失调,则会出现气血不生、不行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保持气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维系健康的必要条件,调理气血也就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三)四季养生的原则
祖国医学在四季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颇多。究其基本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自然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
2、形神共养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养神既可以保,保形亦可以摄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维持形与神的统一。
所谓“养形”,主要指脏腑、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形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摄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等健身运动,大都属于养形的重要内容。
所谓“养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调摄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畴,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暴发喜怒,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则人体的气机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康健,抗病能力均强,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3、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学认为“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既倡导“养身莫善于动”,又认为“养静为摄生之首务”(《老老恒言》)。因此,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方面。中医学历来重视“动”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保生铭》),“一身动则一身强”(《四存编》)。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法。诸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坚持这些健身运动,可以畅气机、通气血、利关节,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延缓各器官的衰老。
静,又称“清静”,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是与“动”相对而言,在中医养生学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气功中的静功一般没有肢体的运动,它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式,特定的呼吸方法及特定的意念活动,在 “静”的状态下,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达到对机体“调整”、“修复”和“建设”的目的,静功在气功锻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史百家医录》中指出:“能察动静作息之机,自无过与不及之衍”。即指“动”和“静”都要适度,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此,勤运动,要注意适度;勤用脑,要思而不怠。动而不至大疲,静而不至过逸。总之,动和静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养生防病、益寿延年,就必须心体互用,劳逸结合,动静并施,不可偏废。
总之,人们必须“顺时养生”,去适应自然;同时,又要利用自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6、四季养生的酒方是什么?
春季养生
状元红酒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化腻,散寒顺气,舒肝消胀。治疗过食油腻,烟酒过度,肝瘀脾寒,食滞脘满。
处方:当归15克,红曲、砂仁各30克,广陈皮、青皮各15克,丁香、白蔻仁、栀子、麦芽、枳壳各6克,藿香9克,厚朴6克,木香3克。
用法:以上诸药装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坛中,加入白酒15公斤,密封浸泡10天,然后将酒坛放锅中,文火煮沸一柱香时,取出药袋,加入冰糖1公斤即成。每天早晚各饮15-30毫升。
禁忌:孕妇忌服。
夏季养生
消夏解暑啤酒
功效:清热生津,消夏解暑,滋阴营养,解渴除烦,为夏季优良饮料。
处方:淡啤酒2瓶,苹果酒l瓶,柠檬l个(将柠檬去皮。肉挤压成果汁),梨1个(将梨去皮,压取果汁),白糖30克。
用法:将啤酒、苹果酒、柠檬果汁、梨汁及白糖共放入高颈罐内即成。随量饮之。
秋季养生
雪梨润肺酒
功效:滋阴养胃,润肺化痰。治疗秋季口干舌燥,喉痒干咳,噎膈,反胃,食欲不振。秋天气候干燥之时,以及嗜烟酒者均可饮之。
处方:雪梨、白萝卜、白糖各500克。
用法:将雪梨、萝卜捣取汁,加入白糖及白酒(30度左右)l公斤,一同装入大玻璃瓶中,密闭7天后即可,每次服20-30克,每天服1~2次。
冬季养生
健身红葡萄酒
功效:营养健身,补血益智,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此酒不仅是冬季的养生酒,还可用于贫血。病后体虚、老年人体质衰弱、阳虚体质、营养不良、情绪低沉等。
处方:红葡萄酒l公斤,白糖100克,鸡蛋2个,肉桂3克(切碎)。
用法:把葡萄酒、糖、肉桂同放锅内煮沸,乘沸打入鸡蛋,煎成荷包蛋即成。乘热吃荷包蛋,并随量饮酒。
7、泡养生保健中药酒都是用什么药材啊?
1、人参大补酒
配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人参去芦头,烘软,切片;枸杞子去杂质,与人参、熟地同放入干净纱布袋中,扎好袋口。将药袋放入酒坛中密封浸泡,每天搅拌一次。15天后,将冰糖置锅中,加少量水,加热熔化煮沸,煮至微黄时,过滤去渣,待冷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
功效与主治:大补气血,安神,滋肝明目。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饮服,每次30毫升。
说明:本酒对病后体虚,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糖尿病等有较好作用。无病者常饮,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饮用本酒,忌食萝卜。
2、人参枸杞子酒
配方:人参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5公斤。
功效:强壮抗老,补阴血,乌须发,壮腰膝,强视力,活血通经。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饮用。无病常饮,亦有强身益寿之功。 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制作:1.将人参烘烤切片,枸杞除去杂质,用纱布袋装上扎口备用。2.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水加热溶化至沸,炼至色黄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备用。3.白酒装入酒坛内,将装有人参、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搅拌1 次,泡至药味尽淡,取出药袋,用细布滤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搅匀,再静置过滤,澄明即成。
用法:饮用时,可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饮10-12克。
3、人参大补酒
配 方:人参5克,熟地黄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克。
制 法:将人参去芦头,烘软,切片,枸杞子除去杂质,与白熟地同放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搅拌1次。浸泡15天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药酒备用。将冰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煮至见微黄时,趁热过滤去渣,待凉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
功 效:大补气血。安神,滋肝明目。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无病者常饮,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
服 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8、贵州茅台酒厂保健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52℃六瓶装四季福满20年多少钱一
茅台福满四季酒8年原浆,52度,500ml*6瓶*/箱,市场零售价是588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9年原浆,52度,500ml*6瓶*/箱,市场零售价是588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12年原浆,52度,500ml*6瓶*/箱,市场零售价是1188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12年原浆礼盒,52度,500ml*4瓶*/箱,市场零售价是599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15年原浆礼盒,52度,500ml*4瓶*/箱,市场零售价是1192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20年原浆,52度,500ml*6瓶*/箱,市场零售价是2388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30年原浆,52度,1500ml*2瓶*/箱,市场零售价是****元/箱;
茅台福满四季酒1915年原浆礼盒,53度,500ml*4瓶*/箱,市场零售价是*****元/箱;
。。。。
转载:茅台酒定制中心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