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老人养生诈骗

老人养生诈骗

发布时间:2020-08-09 06:57:50

1、23万老人买保健品被骗99.5亿,为什么说“你根本劝不了一个相信骗子的老人”?

民智的开化和法律的普及需要时间和成本,在全民懂法知法守法实现之前,企图走蒙骗这条捷径致富的人会一直存在,被骗的人也会一直存在。

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只要是有心人就可以知悉。骗子放出长线,老年群体就成了赶不走的上钩鱼,前赴后继、乐在其中。

总结一下他们的套路。

首先,他们卖的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这种东西绝对没有宣传中那种于生死线上挽救生命的奇效,甚至可能只是廉价饮品,但也绝对不会造成身体上的明显不适或者伤害。

其次,利用从众心理来号召广大老年消费者砸钱消费。要么找个托讲述保健品的效果,要么让已经上当受骗的老人拉更多的人下水,造成一种很多人都在用的假象。

还有就是找一些看上去很靠谱的人做担保、做代言,比如现役军人,P图明星,增强品牌的权威性,消除老人们的顾虑。

而最高级的,是比老人的子女还尽责,照顾老人的起居,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疏通下水道,换灯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直到他们掏出自己的养老钱。

诈骗集团深知老年人年纪渐长对生病遭罪、对晚年的不确定性和对死亡的恐惧,也了解老年人形影相吊无人倾诉的寂寞,更熟知老人爱贪图小便宜的心理。

所以他们设置的活动通常包括消遣时间、普及健康知识、分发免费礼品等项目,桩桩件件击中老年人的刚需,等着老人们愿者上钩。

在一个个诈骗案中,骗子总是奸计得逞,并不是他们的骗术有多高明,而是他们善于打感情牌,切实给予老人们耐心和温暖。想要有效地劝阻,让老人放下对骗子的依赖,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放下对父母长辈自以为是的高级经验和认知。

央视有一则戳泪的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位母亲,一生都在等待。儿子啊,等你长大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从盛年到迟暮,从青春貌美到白发苍苍,她一直在等,却始终没有等到所谓的享福。儿子一直向前奔跑,和母亲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哪怕只是从学习和工作的间隙里,抽一点点时间坐下来好好陪陪她,有耐心地听跟她说说话。

为人子女,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是,你根本劝不了一个相信骗子的老人,你给父母的温暖和耐心,还不如一个骗子。爱,从来都经不起等待。

2、老年人保健品骗局犯法吗法律怎么处理呢

老年人保健品骗局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诈骗罪,可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通常采取免费赠送食品、生活物品,组织所谓“专家”作免费“健康讲座”,为老年人免费体检,组织免费旅游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息和信任,进而夸大、虚构保健品效果,向老年人推销高价保健品来骗取大额资金。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属于诈骗,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老人养生诈骗扩展资料:

近年来,保健品诈骗犯罪呈现发案区域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营,老年群体深陷“保健品诈骗陷阱”的情况愈发严重,成为受害重灾区。

多数老年人没有渠道去了解产品信息,也无法利用网络公开口径去查证保健品真伪。许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信息闭塞,法律意识淡薄,爱“占小便宜”、盲信权威,固执从众等心理,针对他们量身定做的骗局。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18年以来,已破获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

3、老年人如何防范养生保健类诈骗

紫阳警方针对一些不法分子以养生保健为名对老年人进行诈骗的案件特点,总结提出以下警示,请老年朋友提高防范意识。◆养生保健类诈骗特点:★嫌疑人实施侵害对象多为老年人,尤其是在家的空巢老人。★嫌疑人针对老年人比较偏好养生保健,虚构或扩大某产品的功能既而对老人巧舌如簧,诱骗老人动心,最后骗取老人钱财。◆防范对策:1、通过媒体,多加了解此类案件案情、特点,提高防范意识。2、除了给予物质保障外,呼吁子女多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聊天沟通,对老人更要给予亲情关怀,街道、社区则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多培养其兴趣爱好,多开展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等,呼吁全社会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4、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 为什么没人管

采用欺骗的手段让老人购买保健品是违法的,老人如果受骗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据受骗的不同情形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等地投诉抄,也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符合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情节,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根据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百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对于度已经被工商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查获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损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损失提出赔偿;对于已经交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保障自身的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知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道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5、卖老年保健品涉及诈骗吗

 老年人注重养生,而且子女在外打拼,因此很容易引起骗子的关注。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通过侦查获取有关证据后,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一、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6、理疗保健变相传销,诈骗老年人,天天给老年人洗脑听课买保健品,大街

孤独空虚老人理疗,缺德大便骗钱。免费体验送礼品,理疗凳理疗床,抄理疗便!理疗房洗头房洗剪袭吹按摩房洗脚房的一堆大骗便脏得很,都是下水道脏货!各种骗人小伎俩,现在社会上全是这些脏玩应儿百。被洗脑老人直到付款给钱的时候还不清醒,还替。希望有关部门积极治理,还社度会一个干净的环境。

7、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被保健品骗?

现在老人防备意识薄弱,钱很容易就被骗走了,平常理财经验不足,骗来老人买保健品就更容易了,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骗买保健品了

老年人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低、掌握的社会信息不够、以及老年人自身智力的退化,一些人正是利用这些从事针对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而老年人也很容易被骗。这一方面需要媒自体加大宣传,让老年人知道这些骗人的伎俩;民政、社区等机构也要多派志愿者深入老年人中,普及知识,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同时,相关部门更要加大打击力度,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初衷只是想让自己更健康,自己少受罪,子女少受累,但知却事与愿违。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病找上身来,尤其在看到周围老友一个个离道世后,害怕疾病与死亡的心理也与日俱增。于是,“花钱买健康”便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共识。

8、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是不是诈骗?

其实这时属于会议营销的一种模式!一般卖百的都比正常的价格高出10几倍!主要是抓住老人一些养生的空子,你举报也没有用,不如你替你父母网上度订购:1,可以显示你有孝心,你不能制止他们订购,就像钙片,蜂胶也是保健品系列,也不能说是全都没有用,你给他们说别买专,他们不会理解你,不如你自己给他们做个参考.2可以防止别人以次充好,3可以剩下很多钱。权衡利弊。以属上建议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9、如何识破老人养生骗局

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产品商家,降低老人对死亡的焦虑,子女或亲友可以尝试去做以下几点:

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体检,用“白大褂”的权威驳倒不明商家。

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给他们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并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际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较不回容易在骗子身上花答费感情。

让老年人适当劳动,适当做贡献,增加对自我价值认可,提升自尊水平。这有助于减轻焦虑。

尽可能保证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决定权。

10、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为何家里的老人屡屡都陷入保健品的风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还是倾家荡产也要去买,甚至跟家里人闹翻了也要听信保健品销售者的一番说辞。这些老人是怎么了,明明活了几十年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被诱惑的,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掏钱。其实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为销售者的花言巧语,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花言巧语迷惑老人,很多人喜欢用老人贪便宜的这个方面入手。买东西就送东西,买东西就搞活动等等。还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搞一些旅游,集体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恰恰也是老人比较信任的。一来二往,就会造成老人十分信任销售保健品的这些人,而且很多老人跟销售者关系好,也愿意购买。而且很多销售保健品的公司还弄一些保健身体的,所以很多老人对保健品这一块又比较新奇,所以上当受骗的也确实比较多。

洗脑,也是老人想要的关心。很多销售者就是看着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于是充当“假儿女”,嘘寒问暖,让老人彻底的相信这些销售者。觉得人家跟自己无亲无故的,但是对自己也这么好,不过就是买个保健品而已,自己也愿意花钱买享受。所以很多老人也会迷失在所谓的“爱”里面。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风波,一部分是销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儿女不再身边。让这些销售者抢占先机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后,就会教唆老人,对儿女好还不如对自己好,你看儿女也没有管你多少等说法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与老人养生诈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