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古代养生歌

古代养生歌

发布时间:2020-08-07 08:33:17

1、古代诗人寄语于诗词的养生之道你知道多少

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尊生八笺》高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散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历代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养心法:"不畏复不忧"
《自觉》白居易
四十犹未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飧,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切勿"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否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七情"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切记"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真言,从"养心"开始自己的"养生"路。
饮食术:"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宋 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水",其中食粥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仅李时珍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粥就有50多种,可见中医对喝粥的重视程度。
睡眠法:"不觅仙方觅睡方"
《无题》王安石
花村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中国古代养生理论的金标准。中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很多养生理论一直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
有几十种疾病都和长期睡眠不好有关,最常见的就是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代谢功能紊乱、引发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等
白藜芦醇有通血管,激活细胞、抗氧化、安眠益寿的作用,是养生养寿的好帮手;
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寿世保元》龚廷贤
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养生要录》蒲虔贯
以上供参考。

2、古时一天时间间隔如何称谓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2)古代养生歌扩展资料:

1、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时辰养生歌: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3、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叫什么?

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称呼如下:

1、夜半

23:00-01:00丨子时

释义: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灯火幽暗,夜色阑珊。

2、鸡鸣

01:00-03:00丨丑时

释义:

鸡鸣,或曰荒鸡。此时,轻风拂过梦境,万籁俱寂。偶有几点寒鸦惊起,绕树三匝,飞掠皎皎明月。

3、平旦

03:00-05:00丨寅时

释义:

平旦,又称黎明、日旦。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发白。

4、日出

05:00-07:00丨卯时

释义:

日出,亦称破晓、日晞。此时,太阳跃出地平线,光耀大地。古代官员上早朝。衙门口点名时,恰是卯时。故而将“点卯”称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5、食时

07:00-09:00丨辰时

释义:

食时,亦称早食、宴食。这一时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秦汉时期,民间一天两顿,以”朝食“为主餐。

6、隅中

09:00-11:00丨巳时

释义: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7、日中

07:00-09:00丨午时

释义:

日中,又名日正。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8、日昳

13:00-15:00丨未时

释义: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时,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

9、晡时

15:00-17:00丨申时

释义:

晡时,或曰夕食、馎时。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

10、日入

17:00-19:00丨酉时

释义:

日入,又叫日没、日沉。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夕阳西下。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黄昏

19:00-21:00丨戌时

释义:

黄昏,亦称日暮、日夕。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人定

21:00-23:00丨亥时

释义:

人定,即人静。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此时,二更夜已深,人们安歇入眠。

(3)古代养生歌扩展资料:

养生方法:

1、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睡眠的好坏,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胆气,阳气生发的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人的精神状况就好!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时辰宜忌: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2、丑时:1:00~3:00——肝经最旺

肝主藏血,肝主筋,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因此丑时好好睡觉,可以养血,养筋,可以使人才思敏捷,决策力强。丑时是阳气生发的重要阶段,丑时阳气的生发对全天阳气的生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症状: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时辰宜忌: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3、寅时:3:00~5:00——肺经最旺

寅时深度睡眠是对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对人体气血的输布,对人体经络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寅时养生,重在确保深度睡眠!确保气血的输布,确保经络的气血动力,确保人体由静向动的过度,确保新一天工作和生活。

常见症状: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

时辰宜忌: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

4、卯时:5:00~7:00——大肠经最旺

卯时排大便,是排大便最佳时间。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将废物传至大肠,若此时不解,身体会将毒素和废物重新吸收。同时,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时,肺气实,最容易解出。因此,养成卯时大便的习惯,是卯时养生的重要方面。

常见症状: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时辰宜忌: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

忌:饮酒,睡懒觉。

4、古代养生名句

来来。。。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636f70797a6431333239313535 <黄帝内经>
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秋胡戏妻>
每想病时则尘心渐减,常防死日则善念自生.<传家宝>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寿世保元>
富甚足忧烦,贫甚多饥饿.要于贫富间,知足随缘过.<拟寒山诗>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
食不厌细嚼,饮不厌细呷.<寿世青编>
春夏秋冬历一年,稍知调护自无愆.安然无病称真福,莫恃身当壮盛年.<寿世传真>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修心可补相,积善得延寿.<自警>
除却钱财烦恼少,无烦无恼即神仙.<醒世恒言>
当欢须且欢,过后买应难.<惜欢>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欢娱.<老夫>
量力杯盘随草具,开怀语笑任天真.<闲适吟>
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 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偶成>
枕上得诗愁健忘,披衣起写残灯光.山妻窃笑老何苦,儿辈读书无此忙.<枕上>
世人笑我拙,谁知拙为贵.口拙无是非,事拙无冤对.饭菜充我饥,不想珍馐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绫绸被.手拙不出拳,时常拢袖内.脚拙不妄行,邪径早回避.需择君子交,不入奸狡队.心中有主张,外面推聋聩.不管短与长,不管兴与废.呵呵笑几声,嘻嘻吃一醉.日间安稳坐,夜里安稳睡.行止有天良,俯仰都不愧.<学拙歌>

5、保护眼睛的古代诗歌

保护眼睛的诗歌:

1、宋·陆游 《高秋亭》  

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译文:在山中三日行至秋风亭,以酒当水来解渴,二人醉了又醒、醒了再喝,一直喝到酒壶底朝天。面对这山峦秋色,他既兴奋又感慨,认为过去终日伏案看书,却辜负了成都西陲的大邑美景,且萌发今后要把观书的目光移来观赏这方绿水青山的念头。

2、《病眼花》 唐·白居易

大窠罗绮看才辨,小字文书见便愁。必若不能分黑白,却应无悔复无尤。

译文:大的文字和图案看到才能辨认,小字的书写看见就愁恼。想必如果不能分清楚黑色和白色,现在后悔也弥补不了之前的过错了。

3、《眼暗》唐·白居易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译文:当年勤奋读书不知疲倦,不善保护自己的眼睛而患了眼疾,损伤眼睛的就是自己。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夜晚视物都如同灯将灭那样灰暗,早晨照镜子时常怀疑镜子尚未打磨。千方百计四处求医但是都没有治好,只好学习僧侣那样闭目修炼了。

4、《新安吏》唐·杜甫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译文:不要白白地把眼哭瞎了,收起你满脸的泪水吧。(因为)即使把眼泪哭干了,哭得眼睛都烂到颅骨的骨头里,那狠心的上天最后也不会发善心的。

5、 《木兰花慢》宋·朱敦儒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

译文:千万不要等到鬓角斑白,老眼昏花,闲时还暗自流泪(才知道保护眼睛)。

6、歌颂“医生”的古诗句

1.《悼秦医》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


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


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2.《赠医僧鉴清二绝》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肘后医方老更精,须眉白尽气弥清。


只应救病能无病,岂是平生学养生。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


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3.《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年代: 宋 作者: 洪迈

丈室掩槐夏,与君同卧疴。


平生莫逆人,裹饭谁见过。


跰跹起鉴井,万古寂不波。


观心要知是,造物如吾何。

4.《赠眼医王生彦若》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间关络脉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


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

5.《谢荐医》

年代: 宋 作者: 刘宰

容貌天黥二十年,刳肠一洗帐无缘。


祗今纵使逢医缓,却顾霜毛已飒然。

7、中国古代养生音乐“ 灌想冥空”在哪儿下载?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14876/

8、中国古代有哪三部音乐养生著作最有代表性?

1

与古代养生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