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水节气吃什么养生粥最好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因而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上,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知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道以去除。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着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桂圆阿胶红枣粥
【用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人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内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人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人梗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人融化的阿胶搅匀容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强身、活血养血、润肤美颜。
禁忌:大枣能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热脱腹胀满者忌食。
2、雨水节气怎样按摩穴位来养生保健
雨水节气关节痛基本都是风湿性的关节病,以肩关节、膝关节疼痛为主。
一、膝关节取穴
【犊鼻穴】它可是膝关节病的克星,这个穴位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穴,在膝盖骨下缘的外侧凹陷处。用拇指或食中指按揉,用力方向斜向上方,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侧按揉3~5分钟。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用指揉法,因为伏兔穴肌肉比较丰厚,力度宜重,有酸痛感为佳,按揉3~5分钟。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两寸处。用指揉法,指端垂直点按揉动,这个穴位点按力度宜重,按揉3~5分钟。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在小腿外侧近膝盖的位置有个比较突出的骨头叫腓骨小头,在它前下方的凹陷处就是阳陵泉,指端点按,以有酸胀感为佳,每次3~5分钟。
二、肩关节、臂、肘关节痛取穴
【外关】:前臂外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外关穴点按的时候要用拇指指端垂直点按,食指放在对侧相同位置上(内关穴),以加强刺激,点按3~5分钟。
【阳谷】: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阳谷适宜用指尖点按,位置比较狭窄,点在穴位上有酸疼感,一般点按2~3分钟即可。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阳池穴位置也比较狭窄,适宜用指尖或者比较尖锐的东西点按,酸麻感较轻,疼痛感较重,一般点按2~3分钟。春季天气反复,尤其现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定不能及早脱下棉衣,要注意保暖,遵循季节规律进行养生。
3、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节气之后,降雨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湿邪留恋,难以去除,因此,雨水节百气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因此,养脾首先要调畅肝脏,度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要保持均衡,五味不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养脾气,外清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回勿受凉。少食生冷之物,顾护脾胃阳气。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有健脾的功效。药物调养则要考虑脾答胃功能的特点,用生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等。
4、中医雨水节气养生吃什么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也是养生的好时百机,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而伤肝损脾,可多食蜂蜜、大枣、山药、莲子、韭菜、度菠菜、豆芽菜等。
据了解,“雨水”是立春后的第二个节令,知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该节气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寒冷冬季降雪天已经过去了,从天道而降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雨水;二是表示暖湿的气流加强,雨水增多,专有利于庄稼返青生长。民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气象专家称,“雨水”节气是寒去热来的转折初期,经常会有冷空气从西北或北部入侵我国北方大属部地区,带来阵阵寒意。
5、雨水节气,女生怎样养生
这个抄季节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阳气微生,但北方气温变化大,人体对风寒邪湿的抵抗力会减弱,因而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的患者更明显。
由于春天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春季传染病较多发,易出现流行性感冒。为了消除这些袭不利的因素,除了要进行“春捂”外,还要积极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在饮食养生方面,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生发之时,过多食酸会损害脾胃,所以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的食品。且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也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
因此,雨水养生首先要保证能量的充足摄入。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要多增加花样品种,如糙米饭、米线、河粉、包子、面条、大饼等,注意经常吃些粗杂粮,除了荞面、燕麦、玉米面、高粱面外,还可以喝八宝粥和蔬菜粥来增加多种粗粮和豆类的摄入。
6、雨水节气女性该如何养生女性雨水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雨水节气女性的养生注意及相应饮食推荐。
一、雨水节气女性养生注意
1、淋雨后,私密部位要注意
上面提到,雨水中有很多细菌。有些女性在大雨中淋的时间过久,就会造成全身都湿透了。被雨水浸湿的内裤又贴着私密部位,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将细菌带入阴道,引发妇科疾病。因此回家之后除了要立刻彻底清洗全身之外还,需要用专门的护理液清洗下体,并冲洗干净。
2、衣服消毒还要分开洗
淋过雨后的衣服也要做好及时消毒,因为雨中带有大气层中的各种污染物,有事雨太大很多人都是趟水回家,身上沾满了街道上各种污物混杂在一起的雨水。这时回家后需要及时脱掉衣服,然后与其他衣服分开放,另外清洗时要用消毒液浸泡之后才能彻底杀菌。
3、吃东西要小心
大雨的冲击,会让地上的各种污泥杂物都汇集在一起,水的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被雨水浸泡过的熟食、食品等不能再食用,蔬菜、水果类也要经过充分的清洗处理或削皮处理等再食用。尤其注意不要喝生水,特别是有露天粪坑的农村边缘地区。进食前必须洗净双手。
4、经期女性千万别趟水
除了脚上有伤的人,处于经期的女性也是不能趟浑浊的雨水的。因为经期趟水特别容易引发急性附件炎,下腹疼痛肿胀、月经失调、淋漓不断,严重的还会导致崩漏。如果不幸遇到这样的大雨还是建议姑娘们找个地方避一避等雨完全停了再走吧。
5、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天气转暖,要增加户外活动,维持健康的体重,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6、年老女性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7、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8、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吃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9、女性雨水节气应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
保证能量的充足摄入。能量的来源以谷类为主,形式可以是米饭、馒头,同时注意变换花样,如南方的米线、米粉、北方的面条、大饼等;注意经常吃些粗杂粮,除了做成玉米面、高粱面窝头等,每天可以通过粥的形式来增加粗杂粮的摄入;做粥时,加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可做成地瓜杂粮粥、山药米粥、莲子粥、红枣粥等。动物性食物适量吃、油炸等油腻的食物不吃或少吃。
二、女性雨水节气饮食推荐
1、仙人粥
配方: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
此粥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通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2、银耳粥
配方: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
3、菊槐绿茶饮
洁净的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放入瓷杯。用滚开水冲泡,加盖后浸泡10分钟,不时代茶饮用。可清热去火。
另外,雨水节气尽管理论上降水的机会增加,但气候仍然干燥,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因此,除了通过足量喝水来补充水分,每天要吃蔬菜、水果来以补充水分。在南方,蔬菜已经开始上市,最好选择新鲜的深颜色的蔬菜,豌豆尖、红菜苔薹、绿菜薹、鸡毛菜等绿色蔬菜;水果选水分多的,如柑橘、柚子等。
7、二十四节气雨水期间,从养生的角度看,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暖和的春天已经到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暖和,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吃东西上来说,,春季要顺应天时,即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留意保护阳气,多吃点“升发”食品。
根据中医理论:春属木,与肝相应。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人肝,酸具收敛之性,故春季饮食调养时,应适当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品,如马齿苋、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而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品,也就是老庶民俗称的带有“升发”功效的食品,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生姜、葱、大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洋白菜、芹菜、菠菜、荠菜、茴香菜、黄花菜、蕹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另外,很多地方为了迎接新的一个春天的到来,还有吃春卷和春饼的民俗。
[春饼的做法]
将面粉用开水略烫,揉合平均,制成薄饼后烙制而成,然后将春饼卷入不同的熟菜食用。春饼内卷的熟菜可分为荤素两种,荤菜包括肉丝炒韭菜、肉丝炒菠菜,或将酱肉、酱肘子、熏鸡、酱鸭等切成细丝,再加上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或甜面酱;素菜包括炒芽菜、炒韭黄、炒粉丝或将三种菜一起素炒。
[春饼的特点]
荤素搭配,营养价值高,且光彩金黄,外酥内嫩,葱油香味浓,满嘴尽是春天的味道,心里顿时也一片阳光。
8、雨水吃什么,雨水节气饮食禁忌
雨水节气饮食禁忌介绍:
雨水最应该吃的食物,山药,雨水时节,寒气未消,湿zd气又至。山药可以健脾利湿、护卫脾胃阳气、提高免疫力,还能调理脾胃、提高食欲,所以雨水时节应该多吃一些山药版。莲子,古人认为常服莲子可治百病,故莲子素有“莲参”的称号。雨水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多吃莲子可清心醒脾、明目安神、滋补元气。
雨水时节应该保养脾胃应注意:饮食要有规律,不宜过饱;食物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厚味;营养均衡,不偏食,多食五谷杂粮;禁食过冷或者权过热的食物;不要勉强饮食,如果不渴却强饮则伤胃,不饿而强迫进食则伤脾。
9、雨水节气怎样养生?
雨水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天气慢慢回暖。虽然到了雨水时节,气温仍较低,乍暖还寒,仍需保暖,这段时期不要忙着脱掉棉衣,可遵循上薄下厚的着衣原则,注意背部,腰部,腿部和双脚的保暖。在饮食上应少吃酸,多吃甜味,多吃一些键脾养肝的食品,如韭菜,百合,山药,藕,萝卜等。在起居上,宜劳逸结合,顺应时节,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随着气温回升,应逐渐增加到户外活动的时间,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抵御季节交替时易出现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