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可以推荐一些健康养生方面的书?
先送你养生100条。养生的知识基本都包括了。祝你健康。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 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9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51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4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56 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7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60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61 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2 运动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63 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么?佛是心。
65 现代的医院和法院差不多,动不动就给病人下了死刑判决通知书。而好多情况下,是把不该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以“癌症”为例,癌症现在在人们的心里=死刑。其实如果我们不叫它癌症,那么对于病人来讲,就等于给病人留下了希望,等于留下了生机。所以我讲,现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吓死的,是被精神压力折磨死的。同时也是被医院折磨死的。因为你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么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处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为你是癌症。事实上讲,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生机。找到了这个生机,对症而治,你就会康复。
66 现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把人们引入无限的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吗。
67 根据阴阳互抱的原理来看,清与浊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将与体内污浊之物相抱,从而把它们排除体外。
68 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69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71 真正的科学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72 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给他,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去贪便宜,那你的心还能不定吗?世人谁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 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所以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说,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 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 从当年希特勒绕开盟军坚固防线攻克马其诺防线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对付一些顽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从其他的相关方面突破。如治疗肾病,肝病这些顽固之症,可通过调肺、脾等来达到效果。
80 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84 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 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了。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87 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多少是学了应该学的东西。小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学孝道,接着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继续教育学什么,就是要学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当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93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养生的真谛。
94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96 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97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98 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条体等。本来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通常是“上火”),这些哨兵会立即做出反应通知大脑。聪明的人这时候就应该调整心态,检讨自己,让自己平和下来。但现在我们的西医都做了什么?你疼不是吗,我把你们通通切除掉。现在更有甚者,发明了一种仪器,你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吗?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区神经烧毁,这样以后你怎么刺激它都不会打喷嚏了。西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我们再生病后,切掉的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了。
99 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100 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更多的养生知识到百度“养生”吧查看。
2、饮食健康类书籍
陆续发布在本站,请自行点击“广饮广食”栏目查找
+++中国吃·说东道西
105个城市的必吃菜
10分钟美白DIY
500道家常菜
60道为女人精选的美味家常菜:私房女人菜
china_eating.
MAKIYO俏丽美人书
[咖啡简史].all_about_coffee
《10分钟美白DIY》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中国美食地理》2006年03期
《低胰岛素饮食减肥法》
《吃来吃去》
《四季家宴菜谱》
《好身体是走出来的》
《我眼里的健康人生》
《最有意义的生活》
《果漾美女漂亮计划》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美食中国》
《聪明女生的健康宣言》
《葡萄酒佐餐艺术》
《葡萄酒选购指南》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闲说中国美食》(上集)
《闲说中国美食》(下集)
《韩式产后瘦身调养法》
中国吃·说东道西
丰胸
为懒人精选的馋嘴美食:好吃懒做
低胰岛素饮食减肥法
你不能不会的100道菜
侃遍中华美食:《闲说中国美食》
健康新主张
减压:献给忙碌者的礼物
卡路里全手册
历代茶书
厨房宝典技术要领
厨房技术要领宝典
发现你的健康密码-生理时钟养生
变美
古为今用推出全新理念——饮食改变运气
吃
吃出来的幸福——恋人食谱(选载)
吃到天涯
名酒的历史
咖啡文化
咖啡的历史
品茶地图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随笔集之《酸甜苦辣咸》
四季保健食谱
四季家宴菜谱
四季养生药膳
大嘴吃八方
好吃不胖
实用的酒桌三十六计(增强版)
家庭保健药膳制作400 法
家庭四季饮料
家庭四菜一汤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家庭实用菜谱大全完美版
3、药膳与食疗养生的书籍有哪些
水果食疗大全I ¥34.20元
本书包括:22种常见水果的选购及保存方法、养生食谱;如何用水果排毒、抵抗环境污染;不宜一起吃的水果等内容。 ...
家庭营养师与百病食疗方 ¥15.96元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健康问题。让现代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人懂得合理营养才能获得健康;必须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需要的食品;日常饮食习惯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环节;当你有了疾病时,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调治的道理。本书适于广大群 ...
百病食疗方 ¥26.60元
编辑推荐:当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快节奏、高强度、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使众多辛劳疲乏的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反朴归真心理日益加重,健康长寿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 ...
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 ¥28.50元
本书简要介绍了中华传统养生保健方面的基础理论,但大量的是介绍药膳的配伍、烹制、功用、应用方法等实用知识。特别考虑到使药膳食疗能推广到千家万户,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对保健、治疗、家庭生活、节假旅游休闲活动等方面的药膳普及应用等,都用较大的篇幅加以介绍。 ...
食疗治百病--良方荟萃 病例精选 ¥14.06元
介绍了治疗100多种常见疾病的近300个食疗选方,其中包括原料、制法、服法、功效和适用病症。每种疾病均附有治疗成功的病例和医生提示。在病例介绍中,对常见病还详细介绍了用食物中药单验方治病的新经验,体现了食物和药物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本书还介绍了笔者 ...
老年食养食疗 ¥14.06元
...
中国果蔬茶酒治疗保健丛书-药酒食疗与宜忌 ¥19.00元
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是增加了解药酒知识掌握营养食疗方法的普及读物。 ...
性功能障碍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性功能障碍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性功能障碍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证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
妇女病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妇女病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妇女病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
肝脏病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肝脏病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肝脏病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
肥胖·高脂血症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肥胖·高脂血症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肥胖·高脂血症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
高血压食疗精粹 ¥11.40元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要引起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要了解高血压的原因,必须了解什么是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毫米汞标柱或千帕为单位。本书简 ...
风湿病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风湿病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风湿病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
青春痘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青春痘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青春痘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
糖尿病食疗精粹 ¥11.40元
本书简要介绍糖尿病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糖尿病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
骨质疏松食疗精粹 ¥10.45元
骨质疏松已经成国世界性的多发病、常见病。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面为单位体积中骨组织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等比例减少,从而使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而出现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 ...
便秘食疗精粹 ¥10.45元
本书简要介绍便秘的诱因、饮食宜忌、“四因”(因证、因时、因地、因人)施膳要点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适宜便秘食疗的药膳方约150首,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作了简?...
失眠食疗精粹 ¥10.45元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瞑”。失眠的原因有: 1、忧虑过多,情志所伤; 2、饮食不节,痰火内扰; 3、年老体弱,病后未复;失眠的原因还有很多,上面三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医分类。中医治疗失眠我是从调和阴阳入手。综上所述,?...
热忱能成大事:优秀员工必备的46个特质 ¥18.81元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讲的: 乌鸦急促而忙碌地在搬家。鸽子疑惑不解地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为什么还要再迁徙搬家呢?” 乌鸦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鸽子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烦躁, ...
24节气与食疗 ¥34.20元
为了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揭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奥秘,笔者经过多年努力,编写了这本《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它包括两个分册,即《二十四节气养生》与《二十四节气饮食》。前一分册通过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生命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顺应 ...
食养食疗高手——大众饮食功效、禁忌与配餐 ¥26.12元
本书以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对果品类、蔬菜类、禾谷类、豆类、肉类、奶类、蛋类及水产类等常用食物的营养特点、功效与禁忌进行了通俗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保健配餐、中小学生保健配餐、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保健配餐、脑力工作者保健配餐及老年人营养配餐的原则?...
农业品牌产品的食疗秘方 ¥33.25元
本书共分十八章,第一章介绍了81例谷物类农业品牌产品的保健食疗方;第二章介绍了111例豆类农业品牌产品的保健食疗方;第三章介绍了81例油脂类农业品牌产品的保健食疗方;第四章介绍了110例根茎类农业品牌产品的保健食疗方;第五章介绍了278例叶茎花类农业品牌产品?...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四十卷 鞘翅目 肖叶甲科 ¥80.75元
肖叶甲科隶属于鞘翅目叶甲总科。本科均为植食陆昆虫,很多种类是农业和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危害果树、林木及多种农作物。本卷系统地记述肖叶甲科中最大的一个亚科:肖叶甲亚科,共计50属351种4亚种。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包括: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 ...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三卷 半翅目 盲蝽科 盲蝽亚科 ¥159.60元
盲蝽科昆虫在自然界常见,盲蝽亚科是盲蝽科中种类最多的亚科,并包含若干农林作物的害虫或潜在的害虫。本书作为《中国动物志》的一个分册,提供了盲蝽亚科中国区系和分类的基础性资料。内容包括盲蝽科和盲蝽亚科的研究简史、基本形态构造、分类系统、区系分布、生物 ...
老中医食疗祛病方:香蕉、红甜椒、芦荟、柠檬的妙用 ¥13.11元
本书介绍了老中医利用日常蔬果:香蕉、红甜椒、芦荟、柠檬,调配出神奇的食疗祛病方。让日常蔬果也能发挥惊人的疗效。 ... 《百病百问沙龙丛书》《百病饮食心理运动调护丛书》《求医不如求己》等!
4、有什么好的书关于营养健康方面的?
<家庭养生百科全书>
<排毒、饮食知与健康>
<现代营养道学(原著第八版)>
《最佳营养学指南》
《我眼里的健康人生》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水是最好的药》
《懒女孩的健康指南》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营养学有史以内来最全面的调查》
《Y O U :身体使容用手册》
《无毒一身轻》I
《无毒一身轻》II
5、推荐一本关于 食物营养的书
适合你的书籍我首推《吃的营养科学观》(美)戴维斯 著,来刘伟 译
阿德勒·戴维斯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营养学权威。在本书中她将自简单明了地向你介绍你所摄食的食物将如何影响你的健康,而你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让自己感觉更好,看上去更年轻,以及如何百让自己享受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当当网上仅售12块一;
其次一本叫《食物圣经》——均衡饮食与健康指南 [英]朱迪思*威尓斯 (Judith Willes)著 张帆度 蒋斌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新华书店有售。 它不仅告诉你鱼肉蛋豆奶中有些什麽,还教你不同身体状况怎麽搭配吃才合适知。咳,书上标价26元,我是在路道边书摊上偶然遇到,10元买进。
这两本书我一直在看,前者我也常常推荐给新朋友,希望你会喜欢。
6、经典的养生书籍有哪些
经典的养生书籍有:
《黄帝内经》,《中华养生大典》 《中国食疗大全》 《本草纲目养生经》以及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也相当不错
7、靠谱的养生保健类书籍有哪些?
避开“食疗”的“雷区” 养生保健类图书卷土重来
2011-9-14 13:38:09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王怀宇
自“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身份造假、各大电视台多档养生栏目停播后,一夜之间,健康养生类图书遭遇了信任危机。可是,就在本周的西湖书市上,三位养生、保健类专家仍然不惧质疑,在各大书店为自己的新书“赚吆喝”。
前天和昨天,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上海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志英和“简易食疗推广第一人”陈允斌,都选择走上书市的讲座席,与读者面对面“号脉”。记者发现,在新华书店各个门店,尽管众多出版社对出版养生书慎之又慎,但又到了秋季进补时节,养生书的市场再度呈现回暖趋势;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更有“技巧”——就书市上《什么可以吃》《回家吃饭的智慧》和《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三本书来看,作者们的切入点基本都以常识为主,通通避开“食疗”的“雷区”,更强调精神养生法。
但是和去年一样,市场上的保健类图书的作者,大多头衔不少,但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专家或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还只占少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当过医生,最多算是中医爱好者,出书也多为自我医治的经验,但经过包装,图书在市场上热销。对此,带着《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来杭宣传的张其成也是感慨颇多:“现在这类图书市场还是鱼龙混杂,我看到都觉得荒唐,靠食物来达到药物的效果还是不靠谱。”张其成表示,自己在写书的时候,其实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是对“慢生活”的态度,“健康由四要素决定,除了遗传、环境、医疗之外,生活方式占60%。”所谓的生活方式,就是靠养生观念来形成和维护的,所以,他的书可以给读者们提供一些如何进入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8、介绍关于饮食健康的书
感性饮食系列》 作者: 高桥主编 出版日期: 1999年04月第1版主题词: 饮食-生活-卫生 《女人饮食更美丽》 作者: 孙燕 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第1版主题词: 女性-美容-食物疗法分类:工业技术图书馆>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技术>美容、沐浴、清洁图书简介:本书主要介绍女性朋友如何通过由内而外地滋润肌肤。因为皮肤健美主要来自人体内部的营养,合理的饮食可提供人体细胞组织所需的一切物质,使皮肤细腻、有光泽,给人以健康美之感。 《家庭饮食500问》 作者: 何荣显编著 出版日期: 2003年01月第1版主题词: 饮食 基本知识 CT S089200 饮食分类:工业技术图书馆>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技术>美食学图书简介:本书从现代食品科学、现代营养学、现代养生学的角度指导人们的饮食生活,使千家万户都能安排好一日三餐,从中汲取高营养、高效能,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饮食习俗》 作者: 张劲松等编著 出版日期: 1988年06月第1版主题词: 饮食-风俗习惯 中国 习俗习惯-饮食 中国分类:历史、地理图书馆>风俗习惯>中国风俗习惯>各种风俗专志 《家庭科学饮食指南》 作者: 黄梅丽 出版日期: 2002年06月第1版主题词: 食品营养-指南 饮食卫生-指南分类:医药、卫生图书馆>预防医学、卫生学>营养卫生、食品卫生>总论图书简介:本书运用现代生理学、营养学、食品科学和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及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和居民饮食习惯的实际,对当前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有关饮食与健康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答疑式阐释。 《谈饮食禁忌》 作者: 檀素君编著 出版日期: 2002年03月第1版主题词: 饮食-禁忌分类:医药、卫生图书馆>预防医学、卫生学>营养卫生、食品卫生>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图书简介:本书参照我国人民的饮食习俗,将饮食不当之处做了淋漓尽致的分析,按人类养生之道,遵照“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原则,引导人们走出饮食生活的误区。
9、推荐几本关于养生 饮食 或 美容的书
要说养生之道,从《黄帝内经》开始看起吧,最原始的资料,也是古人养生之道啊。
至于现在的话,像《求医不如求己》等书都很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