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理解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也叫水稻的“三性”。
感光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感温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其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其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下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2、水稻的三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生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成熟的日数.水稻的发育特性,即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简称为“三性”,是决定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的基本特性.
1.感光性 短日使水稻生育期缩短,长日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长不同而改变水稻发育转变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感温性 高温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不同而改变水稻发育转变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3.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发育转变是在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使在最有利于发育转变的日长和温度条件下,水稻也必须经过一段最短时间的营养生长,才能转变到生殖生长.品种进入生殖生长之前所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故答案为: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性)
3、什么叫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也叫水稻的“三性”。感光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感温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其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其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下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4、什么是水稻的“两性一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水稻的“两性一期”是指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由于基本营养生长期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故水稻的“两性一期”亦称为水稻的“三性”。
水稻的感光性,是指水稻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特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只有在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值时,才能进行幼穗分化和抽穗。缩短光照可提早这一进程,延长日照则延迟这一进程。有些水稻品种感光性强,有些水稻品种感光性弱。
水稻的感温性,是指水稻的生育转变(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受温度条件显著影响的特性。水稻是喜温作物,高温可以促进其生育转变,使生育期缩短。如果温度始终保持在生长起点和发育起点之间,水稻就只能生长而不能开花结实。同感光性一样,有些水稻品种感温性强,有些水稻品种感温性弱。我国的大部分水稻品种都是感温性强的,感温性弱的只有极少数。
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是指水稻在充分满足温度(高温)和光照(短日照)等条件下进行生育转变所需的最短的营养生长期。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变幅一般为15~60天,其中,感光性强的水稻品种都较短,而感光性弱或迟钝的品种都较长。
水稻的“两性一期”在生产上可以指导水稻的科学引种。南方的品种向北引种时,往往生育期延长,而北方或高海拔的品种向南方或低海拔引种时,往往生育期缩短。因此,引种通常在同纬度同海拔地区间进行。南北方进行引种时要注意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熟期类型或温光反应类型,以确保在引种后能正常生长发育。
水稻的“两性一期”在生产上的另一应用就是在栽培上合理地选择品种,确定合适的播期和秧龄,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5、和期货有关的,有没有能人帮我解答下。
每个品种都不一样,在这里我只就刚上市不久的郑商所的早籼稻期货为例说说
一、我国早籼稻种植区域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其中Ⅰ、Ⅱ、Ⅲ通称为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93.6%,主要品种为籼稻。Ⅳ、Ⅴ、Ⅵ通称为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6.4%,主要品种为粳稻。
我国稻谷种植以南方为主,南方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93.6%,其中长江流域(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
早籼稻种植地区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13个省(市)、自治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安徽、浙江、广西、福建是全国早籼稻的主产省份,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四个省(区),产量都在500万吨以上,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0%,加上湖北和安徽,六省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0%左右,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
2006-2008年我国早籼稻种植面积 (单位: 千公顷)
2006 2007 2008 同比变化 同比变幅
江西 1,370 1,373 1,340 -33 -2.40%
湖南 1,356 1,298 1,300 2 0.20%
广西 1,053 992 1,100 108 10.90%
广东 940 940 1,000 60 6.40%
湖北 342 343 315 -28 -8.20%
安徽 281 276 260 -16 -5.90%
福建 240 222 210 -12 -5.40%
浙江 133 121 125 4 3.30%
全国 5,888 5,742 5,820 78 1.40%
2006-2008年我国主产省早籼稻产量 (单位:千吨)
2006 2007 2008 同比变化 同比变幅
湖南 7,476 7,401 7,150 -251 -3.4%
江西 7,290 7,463 7,276 -187 -2.50%
广西 5,542 5,368 5,830 462 8.60%
广东 4,740 4,996 5,300 304 6.10%
湖北 1,920 1,945 1,843 -102 -5.20%
安徽 1,484 1,474 1,422 -51 -3.50%
福建 1,286 1,237 1,140 -97 -7.80%
浙江 744 677 686 8 1.20%
全国 31,398 31,515 31,580 65 0.20%
二、我国早籼稻的收割日期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稻谷品种生育期长短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三性即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感温性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品种;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通常,全生育期(播种一成熟)90-125天的为早稻,125-150天的为中稻,150天以上的为晚稻。
我国早籼稻一般每年的7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8月份早籼稻集中上市;9月中旬,中稻和一季晚稻开始收割,10月份中稻和一季晚稻陆续上市;11月份新产晚籼稻、晚粳稻收割完毕,双季稻主产区迎来晚稻上市季节。
2007年度主产省早籼稻的稻作期
月份 江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广西 广东
7 下旬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中旬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6 下旬 乳熟 抽穗 抽穗 抽穗 抽穗 乳熟
中旬 抽穗 抽穗 孕穗 孕穗 抽穗 抽穗
上旬 孕穗 孕穗 分蘖 分蘖 孕穗 孕穗
5 下旬 分蘖 分蘖 分蘖 分蘖 分蘖
中旬 分蘖 分蘖 分蘖 分蘖 分蘖 分蘖
上旬 分蘖 返青 返青 移栽 分蘖 分蘖
4
下旬 返青 移栽 出苗 出苗 分蘖 分蘖
中旬 出苗 出苗 出苗 出苗 育秧 育秧
上旬 播种 播种 长叶 长叶
3
下旬 播种 播种 出苗 出苗
中旬 出苗 出苗
上旬 播种 播种
每个品种都有很多这样的基础知识资料,你可以上各大交易所网站查找。个人档案里有联系方式
6、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的概念是什么?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正常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因品种而异,这种特性称为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7、水稻“三性”的名词解释
水稻三性指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仅供参考 满意请采纳 谢谢
8、水稻三性的概念是谁提出的,我记得看到过是一个日本人希望告知是谁文献在哪儿能查到?谢谢
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又称水稻的“三性”。
1.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光照缩短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幼穗分化提前,生育期缩短;光照延长,延缓发育转变,幼穗分化推迟。这种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转变,缩短或延长品种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感温性:水稻在适于其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加速其发育转变,幼穗分化提前;低温延缓其发育转变,幼穗分化推迟。这种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转变,缩短或延长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在短日高温下,水稻品种仍需要一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这个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也称为品种的短日高温生育期。水稻品种可根据其感温性、感光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为不同的光温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