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五脏养生----第四章肺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第四章肺脏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30 00:48:12

1、五脏失衡怎么调理?

自序 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第一章 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 “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 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 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 1.自然环境的变化 2.社会环境的变化 3.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二章 肝脏养生 肝木生发,犹如树木,枝枝叶叶,无拘无束,疏泄条达,生机勃勃。如何顺应肝的疏泄特性,使其高高兴兴地行使自己的功能?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肝血肝阴要充足;二是不要经常郁闷压抑而束缚肝脏;三是不要经常吃药、饮酒、熬夜,令肝脏疲劳;四是不要感染病毒。 一、肝脏为将军之官 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肝 1.用眼过度 2.七情郁结 3.久坐不动 4.过度服药 5.过度饮酒 6.不重视脂肪肝 三、现代中医的肝脏养生对策 1.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 2.饮食——减酸增甘 3.药物——安全简单 4.经络——因病而异 第三章 心脏养生 心脏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心脏养生一要充分借助天时,借助“苦夏”消耗富余能量,清理内环境,打扫卫生;二要减少酷暑湿热对心气、体力的过度消耗;三要尽量减少食欲不振、腹胀恶心、身体困重等暑湿伤脾的困扰。 一、心脏为君主之官 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心 1.信息爆炸 2.气候变暖 3.过度依赖空调 三、现代中医的心脏养生对策 1.起居——务必午休 2.饮食——清淡利口 3.药物——祛暑祛湿 4.经络——常见刮痧 附:空调环境下的生存思考及对策 1.空调的好处 2.依赖空调的坏处 3.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第四章 肺脏养生 肺是“娇脏”,怕寒、怕热、怕燥、怕脏,喜欢洁净清润。但是“娇脏”挑大梁,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呼吸,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是绝对不可以一刻不呼吸。 一、肺脏为相傅之官 1.肺主肃降 2.肺脏参与能量代谢 3.肺脏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肺 1.气候变暖 2.环境污染 3.电脑广泛使用 4.恣食肥甘厚腻 三、现代中医的肺脏养生对策 1.起居——顺其自然 2.饮食——防燥润肺,适当补益 3.药物——清凉润肺 4.经络——常灸足三里 第五章 肾脏养生 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肾脏养生就是不要伤害其封藏之性。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所以现代生活方式中,凡是伤骨伤腰的动作持久了都伤肾。 一、肾脏为作强之官 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肾 1.过于追求舒适 2.惊恐伤肾 3.极听 4.多次流产 5.过度取暖 6.过度治疗 7.夜生活丰富 8.冬季剧烈运动 9.衣着不合适 三、现代中医的肾脏养生对策 1.起居——不要扰动阳气 2.饮食——不用刻意大补 3.方药——可适当服用具有滋补作用的膏滋 4.经络——以强壮保健为主 第六章 脾脏养生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是水谷精微的集散地。关系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阳气升降,关系到心肾水火相交,关系到肺的肃降,关系到六腑的通降。放在最后讲,恰恰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一、脾胃为仓廪之官 1.脾主运化 2.脾为后天之本 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脾 1.暴饮暴食 2.食欲亢进,肥甘厚腻 3.情绪不稳 4.过度治疗 5.久坐伤肉 三、现代中医的脾脏养生对策 1.起居——腹部避寒保暖 2.饮食——滋补同时注意理气 3.药物——少用苦寒之物 4.经络——健脾为主

2、中医五脏养生的图书目录

<

3、中医五脏包括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要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3、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4、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肺主呼吸之气。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5、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精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中医五脏养生----第四章肺脏养生扩展资料:

在中医时辰养生中,不同的时辰代表了不同的脏腑活跃的时间。

丑时对应肝经,子时对应胆经,酉时对应肾经,未时对应小肠经,午时对应心经,巳时对应脾经,辰时对应未经,寅时对应肺经。这就是人体内五脏六腑对应的时辰,根据这种对应,脏腑活跃的时间进行养生,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中医五脏养生经丛书:养好脾胃不会老

王辉,于睿,卢秉久暂时还没发现缺点哦!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中医五脏养生经丛书养好脾胃不会老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中医五脏养生经丛书养好脾胃不会老是保养脾胃的实用说明书。全书从认识脾胃开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说明了脾胃的特点和功能,从五脏和谐才能延年益寿的角度说明了中医理论中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密切关系,并告诉读者,一旦脾胃出现问题或发生疾病,会有哪些症状与征兆,身体会发出怎样的警报。之后,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简便易行的手段来养脾胃、护脾胃,分别讲解了养脾胃护脾胃的食疗方法,最简单易学的耳疗、足疗、手疗、经络、内功等养脾胃方法,从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调养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该掌握的养脾胃、护脾胃细节。中医五脏养生经丛书养好脾胃不会老简明清晰,一学就会,一本在手,养脾胃不愁。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下次还会来买!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即五脏之间的关系。心、肺、脾、肝、肾五脏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但脏与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着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不单是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而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体就好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每个脏腑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之间必然要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生理状态下的和病理状态下的等等,只有大家一起

5、那里可以看付杰英中医五脏养生

现在网上还没有,因为她刚刚讲完没多久。其实里面的东西和前面她讲的体质养生意思大致相同。

6、中医五脏养生操演练。

1.敲胆经 双手握拳 依次敲打大腿外侧的 风势穴 环跳抄 中渎 膝阳关!
作用:分泌胆汁百,促进吃的食物吸收,驱寒除邪, 长期坚持 延年益寿!
2.压心包经度 大拇指 伸到腋窝下 四指放于肩膀上 用大拇指向上!知
作用:保护心脏 有效排除心脏多余的心包积液! 长期坚持保护心脏 强身健体道!

7、人体的五脏六府排毒的时间?

如果肝脏有了毒素
表现在

1.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4. 眼泪排毒法。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中医早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 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如果心脏有了毒素
表现在

1. 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 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 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苦排毒。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可以用莲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压心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 绿豆利尿排毒。绿豆可以通过利尿、清热的办法,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如果脾脏有了毒素
表现在

1. 面部长色斑。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

2. 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 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4.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酸助脾脏排毒。例如乌梅、醋,这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同时酸味食物还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 按压脾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做。

3. 饭后走一走。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过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好。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很多。除了饭后走一走,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如果肺脏有了毒素
表现在

1. 皮肤呈锈色,晦暗。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在中医眼中,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凉菜都可以。

2 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在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积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按压肺脏排毒要穴。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

4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肤,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让汗液带走体内的毒素,会让我们的肺清爽起来。除了运动以外,出汗的方法还可以是热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排出身体深处的毒素。

5深呼吸。每次呼吸时,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无法排出,这些废气相对于那些新鲜、富含氧气的空气来讲,也是一种毒素。只需几个深呼吸,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

肺脏最佳排毒时间

肺脏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9点,此时最好能够通过运动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时候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如果肾脏有了毒素
表现在

1. 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 水肿。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肾脏堆积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就出现了水肿。

3. 下颌长痘。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肾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4. 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于是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 肾脏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可用冬瓜煲汤或清炒,味道尽量淡一些。

2. 肾脏抗毒食品:山药。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3. 按压肝脏排毒要穴:涌泉穴。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经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显。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肾脏最佳排毒时间

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点,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肾脏,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冲刷一下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

8、哪位大侠有傅杰英的中医体质养生和中医五脏养生的视频和MP3能下载的那种,不胜感激!!也推荐大家看

http://v.sina.com.cn/a/2860557-1507296833.html

9、五脏养生图,看看身体的重要部位应该怎么去养吧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脏的“自然规律”,身体就很可能“疲劳驾驶”,引发一系列问题。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中五脏如何养生的吧。



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这个时间不护好肝,或者其他季节让它“过劳”,就可能导致肝气克伐太过,导致肝气无力升发而郁滞,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或情绪郁结等症。

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



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这个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交际广泛。当然,如果心火太过,则火热之邪容易导致皮肤疮疡等疾病;而过度使用,心气不支时则可能导致心气衰竭,带来心脏病等危险。



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状,也多由脾气被湿热所困所致。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肺主呼吸之气,这个时候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护。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



冬三月,人体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所主。如果此时不注意给五脏“减负”,让它们跟着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阳气郁闭不通,引起气血阻滞,导致手足发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脑血管病。

中医五色养生和五脏相对

绿色养肝

常见绿色食物,有绿豆、菠菜(最养肝的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白菜、荠菜(有清火降压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绿苋菜、萝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岛素)以及部分水果。
常见红色食物,有红豆、红薯、胡萝卜(最保护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红辣椒、红枣、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黄色益脾胃

常见黄色食物,有黄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红白萝卜一起炖骨头汤喝)、脚板薯(最善治疗口腔溃疡的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韭黄、南瓜(产生胰岛素,治疗消渴症)、苹蛋粟玉米等。

白色润肺

常见白色食品,有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凉薯等。

黑色补肾

常见黑色食物。有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补}肾的食物)、紫菜、海带(也是润肺食物)等。

中医养生之道 正确认识“五脏六腑”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
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
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
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
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
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与中医五脏养生----第四章肺脏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