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百字铭的由来?
(一)
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
蚕妇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依斯言处世,富贵功名长久。
(二)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遭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不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第二则泰山上有,游玩的时候可以看到。
三略云: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
自秦立帝制以来,少有君王能像唐太宗这样体恤百姓的,他无论在民生还是外交上都做的相当出色,内有贞观盛世,外被众多少数民族封为“天可汗”。是少有的极品帝王,也是我心中最优秀的皇帝。
据我推测,这二则百字铭应该是他身边的近臣根据他平时的言语整理而成。
2、唐太宗修身百字铭的书法作品图片
1传说的太宗百字铭拓片
2吕祖百字铭
3
3、李世民治家格言
唐太宗李世民《百字铭》2007-11-03 22:02:4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a65c1b301000dnv [查看原文]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
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需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闲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唐太宗李世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李世民对生活的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确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功名富贵长久。
4、大作肚皮休梦,苍天自有安排出自哪首?
出自于唐太宗《百字铭》
采纳呀
5、唐太宗 《百字铭》乖里藏些呆 什么意思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遭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我觉得大意是说,不要锋芒毕露,凡是不要看得太透彻,大智若愚吃亏是福,不必斤斤计较。
6、唐太宗修身百字铭
(一) 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 蚕妇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依斯言处世,富贵功名长久。 (二)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遭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不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第二则泰山上有,游玩的时候可以看到。 三略云: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 自秦立帝制以来,少有君王能像唐太宗这样体恤百姓的,他无论在民生还是外交上都做的相当出色,内有贞观盛世,外被众多少数民族封为“天可汗”。是少有的极品帝王,也是我心中最优秀的皇帝。 据我推测,这二则百字铭应该是他身边的近臣根据他平时的言语整理而成。
7、古代帝王的家训有哪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教子名言。
百字铭 ◎唐太宗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意己,强暴必招失。
善爱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修使剑,乖里放些呆。
养性需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少出入,乡党重和蔼。
安心身无辱,闲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自来。
【完】
【2006-7-25AM 09:48:52家中输入。】
【这些文字的来由是宿舍毕业生转赠的一副字上的内容。那时舍友正在整理他的书信,把一副字卷放在桌上被我瞧见,远看这些字甚是好看,就有瞧一瞧的心态,一看内容,甚是喜欢,当然也夸了下字。舍友见状就说送予我来,我很是乐意,不过这副字是他北京同学送到。一并谢过。在那时刚好是期末考试期间,压力还有情况也不少,我也时不
时的从抽屉里拿起这副字看看,自己提醒,确实有缓解功效。甚是信服“唐”氏的智慧。故有意输入保存。】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chenqingyi.bokee.com/tb.b?diaryId=11679614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
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初名《祖训录》。始纂于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全书目有十三:①首章。前有四款,分述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及对四方各国的方针,其后是关于敬天法祖等问题的言论。②持守。自述持身之道,强调节俭。③严祭祀。认为祭祀贵在精诚,并叙述祭祀的准备程序。④谨出入。告诫后代帝王不要轻易动止。⑤慎国政。主要讲帝王须广有耳目,同时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⑥礼仪。分述祭祀、奉使王府、进贺表笺、亲王朝觐、亲王在国等礼仪。并为东宫及亲王府各拟名二十字,令其子孙顺序使用。⑦法律。包括对皇太子和亲王的处分办法。⑧内令。规定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⑨内官。分述内官职掌、品秩和内官机构的设置。⑩职制。先叙述封爵的程序和规格,规定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者,可考验授官;次述宗人府及王府官的设置。(11)兵卫。分王国军队为守镇兵和防卫兵,遇警并从王调遣;同时规定亲王仪仗。(12)营缮。规定诸王宫室格式,不得超越。(13)供用。包括朝觐时沿途人役物料的支给和每岁常用两部分。
找到关于外交的一点章节:
《皇明祖训》之《箴戒章》录有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制定的对外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中国边境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警备之。
今将不征诸国名列于后:
东北 朝鲜国
正东偏北 日本国(原注: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正南偏东 大琉球国 小琉球国
西南 安南国 真腊国 暹罗国 占城国 苏门答剌国
西洋国 爪哇国 湓亨国 白花国 三弗齐国 渤尼国
8、繁体字百字铭
唐太宗养生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里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刀咬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慎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9、唐太宗修身百字铭?
耕夫役役,欲寡精神爽,多思气血衰,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