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北京电视台养生有道

北京电视台养生有道

发布时间:2020-07-29 08:42:46

1、养生有道里有什么办法减肚子上的肉

局部减肥是比较困难的,只减掉肚子上的肥肉不是很容易,必须进行全身的减肥才可能减到腹部的脂肪,你每天坚持以中速或慢速跑40分钟,配合低热量的饮食,相信会有效果的,我这有减腹部脂肪的方法你也可试试,但是记住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跑步40分钟。 人们常会听到或看到广告宣传中“减腰、减腹、减臀”等词句。其实,局部运动不能减少局部脂肪,首先,局部运动耗能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功能是由神经和内调节控制,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脂肪,这和练肌肉不同。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 为减肥而锻炼的人,常会抱怨运动减肥难以取得他们预想的效果,其实通过运动来减肥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的一些观念和做法。运动虽能消耗体内热能,但研究表明,即便你每天锻炼很辛苦,但只要多喝几罐饮料,多吃几块饼干糕点,减肥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化为乌有。合理饮食与运动对减肥者来说,两者缺一不可。 一些减肥者每次运动30分钟便收兵了,这虽可达到有氧锻炼的目的,但对于减肥却功效甚微。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30至45分钟,人体的脂肪才能被动员起来。另外,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使人多消耗多余的脂肪。那种“运动强度越大、越剧烈,减肥效果越佳”的想法是错误的。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使脂肪消耗得快。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相应减少。 一、消除腹部脂肪,紧缩腹部肌肉 身体坐在椅子上,身体和大腿成九十度,背要坐直。双手放在大腿两侧,扶住椅子边缘。腹部用力,以慢慢数到五的速度,试着把膝盖朝胸部方向抬高。在最高点稍停一下,然后以慢慢数到五的速度,将身体缓缓放下。这动作效果能够消除腹部脂肪,紧缩腹部肌肉。不过要小心一点,双手不需用力,只要轻松的放在大腿两侧就好。而且身体不能靠椅背,必须很明确的感觉到就是肚子在用力。做此动作量力为之,但每次最好不间断地至少做六个为一组,可以休息一会儿再重复一组,以后再慢慢增加。 二、消除腹部脂肪 身体下方先垫个软垫,然后身体躺在地上,将大腿举起和身体成九十度,再将膝盖弯曲,使大腿和小腿也成九十度。将脚跟轻松的放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耳朵两侧。然后腹部用力,以慢慢数到五的速度,试着把肩膀朝膝盖方向抬高。在最高点稍停一下,然后再以慢慢数到五的速度,将身体慢慢放下。这个动作效果:能够有效消除腹部脂肪,紧缩腹部的肌肉。你必须注意几点,就是双手不需要抱头,只要轻松的放在耳朵两侧就好。不然可能会造成颈部和手不正确的出力。身体不需要起来太多,但你必须很明确的感觉到就是肚子在用力。而且当身体放下,准备做下一个起身动作注意身体不要完全躺回去,肩膀不要碰到地。对于做此动作的次数还是量力而为,但每次最好不间断地至少做八个一组,休息一会儿再重复一组。等习惯此动作后再慢慢增加。不过若是你很厉害能一次就做二十个,每回都做三到五组,那你腹部的曲线一定会非常理想。 三、紧缩腹部肌肉 你可以利用你家里的床,然后躺在床尾,但臀部以下留在床外,然后膝盖弯起使大腿在腹部上方。双手伸直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下放在臀部的下方。接下来您的腹部要用力,以慢慢数到十的速度,把腿往前伸直。使身体成一直线,然后再以数到五的速度将膝盖弯曲,大腿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效果能够把多余的腹部脂肪消除,紧缩腹部肌肉。尤其对下腹部特别肥厚的人特别有效。您必须注意:背部、肩膀和手臂都要放松,你必须很明确的感觉到就是肚子在用力,做伸腿的动作时,脚尖务必朝上。腿伸直的时候,要注意身体要保持平行线。至于做几次,最好每次不间断地做六至八个为一组。然后休息一会儿再重复一组,以后慢慢增加。等到体力可以适应了,如果能够做三到五组最理想。 四、侧腹肌运动 (一)、导入[呼吸体操] 1.用鼻子尽可能地吸进大量空气,然后用嘴巴一点一点地吐气,直到吸进去的空气只乘30%时,就摒住呼吸。 2.摒住呼吸并缩起小腹,气就会上升到胸口上方。接着再鼓起腹部,然后将气降到腹部。 3.反复做5次将气提至胸口、降到腹部的运动,然后慢慢用嘴吐气,吐完之后再回到1,重复这样的流程5次为1组,至少重复2组。 (二)、导入[胸腹呼吸法] 1.缩腹部,持续4秒的时间用鼻子吸入满满的空气至胸口,这时候要注意不能驼背。 2.吸入最大限度的空气后必须摒住呼吸、鼓起腹部,气就会下降到腹部。 3.腹部鼓到最大限度时再慢慢地用嘴吐气,重复流程3次为1组,至少重复做3组。 (三)、腹式[腹部呼吸法] 1.这是快速将气吸进腹部和腰部的呼吸法,具有放松心情的效果。因此,在感到紧张时不妨试试看。 2.持续4秒钟的时间用鼻子吸入大量的空气,让腹部整个鼓胀起来。一旦腹部充满空气就摒住呼吸。 3.摒住呼吸1-3秒后用嘴巴慢慢地吐气,腹部会随之凹陷。这时背部绝对不能弯曲,重复3次为1组。至少做2组。 (四)、胸式[腹胸呼吸法] 1.用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 2.摒住呼吸,是腹部凹陷、气则往上升至胸口。 3.缩小腹,慢慢地将气吐出来。1-3的动作为1组。至少做3组。 (五)、胸式[胸腔呼吸法] 1.胸腔呼吸法就是重复缩下腹,再将气推至胸部使其鼓胀的动作,因此自然能锻炼到侧腹肌;而且因为充分地鼓胀胸部,所以具有很好的丰胸效果。 2.缩下腹,慢慢地用鼻子吸气,挺直背部,感觉胸部扩大。注意背部不能弯曲。 3.摒住气息1-3秒,然后慢慢地用嘴吐气,注意腹部不能鼓胀。1-3的动作为1组,至少重复做3组。 基本上侧腹肌训练是早晚各做1次最有效果,但是什么时候做或1天做几次都无所谓。但是以早晚各做一次效果最好。早上起床及晚饭后2小时的时间,按照顺序做以上5种呼吸法最理想,如果1天只做1次,建议你在早餐之前进行。 五、印度式按摩--美化腰部、消除赘肉 配合印度式按摩,将手置于腰部,大拇指用力将腰部后方的赘肉推向下前方。感觉好象将赘肉压进骨盆内一样。 第二种是消除赘肉,柔捏腹部对消除赘肉大有帮助,纵向柔捏的效果更加理想。必须由腹部外侧向中心进行推挤,拧捏。 第三种是收缩小腹,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后,慢慢吸气,用手掌依顺时针方向画圆圈。将意识集中在位于肚脐和骶骨中间的丹田穴上。也可以用毛刷按摩。 六、内、外腹斜肌运动法 藉着重复的转身运动来锻炼内、外腹斜肌,将使侧腹部的紧缩效果立刻显现,同时对于塑造腰部曲线和去除上腹的脂肪也相当有效。 另外,由于内、外腹斜肌具有支援侧腹肌活动的功能,所以训练侧腹肌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内、外腹斜肌。最好能同时进行转身腹肌运动和呼吸法。 首先,开始动起来进行第一步骤:配合以前所教的腹肌运动再加上转身运动,双脚弯曲50度,肩胛骨以上的部位不能着地,上半身起身后扭转身体,使右手肘碰触左膝盖。 第二:上半身起身后与1同,但要用左手肘碰触右膝盖与1交互进行,除了上述的动作,你也可以利用步行来训练,步行的步伐必须比平时走路时大,最好是感觉有点吃力的程度。而步行的目的是在于锻炼肌肉,所以一星期大约只要步行3-4天就会很有结果了。
麻烦采纳,谢谢!

2、怎样下载天涯共此时养生有道

可以去迅雷、电驴上搜索下

3、怎么加入梧桐老师养生有道的幸福村节目?

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这个节目,
梧桐老师养生有道的幸福村节目
一般都是有广告的,
或者是结尾的时候联系方式。

4、山东卫视养生有道女主持人有哪几个

山东卫视养生节目叫【养生】主持人:丛珊。

山东广播经济电台养生节目叫【养生有道】主持人:溪水、张晶。

5、养生有道,白领适合练什么瑜伽教学

白领适合练什么瑜伽?
1、踮足伸臀
身体自然站立,两腿稍分开。深吸气,足尖踮起,两臂成V字形上举,然后徐徐呼气,脚跟落回地面,双臂也落下,身体恢复原先站立姿态。反复做十五次。
2、猫伸展式
面向下,双膝和双手支撑,成膝卧撑姿态。吸气,背部下塌,头部向上,向后仰,臀部向上翘。呼气,背部弓起,头向下垂,下巴靠向胸部。反复做十遍。
3、肩桥式
仰卧,屈膝,双脚平放于地,双臂伸肩,手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呼气,臀部缓慢向上抬起,至肩与膝成一直线。吸气,臀部放回地面。反复做十遍。
4、坐姿举臂
盘腿坐姿,两手互握置于腹前。深吸气,将两臂翻掌向上举,眼睛看双手。边吐气,边落下双手。反复做十遍。注意动作过程中要挺胸直背。
5、站姿前弯
自然站立,两腿分开,双手互握手腕处或肘关节处,上身从髋部开始向前弯,头放松下垂。保持姿势,缓慢呼吸一分钟。
6、坐姿前弯
白领最适合练什么瑜伽
盘腿坐姿,两臂向后伸,双手紧握。吸气,然后吐气,同时上半身向前弯,同时背后的双臂上举至水平高度。再吸气,恢复到原先盘腿直坐姿势。反复做十遍。
7、犁式
仰卧,双臂伸肩,掌心向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并拢。双腿上举,向后画弧形,双脚尖越过头部继续前伸,直至触及地面,保持姿势呼吸二分钟。然后双脚抬离地面,经过头部,恢复到开始仰卧姿势。注意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反复做三遍。
8、婴儿式
跪式,臀部坐在脚后跟上。然后向前俯身,双臂向前伸,手心张开平放在地,额头着地。尽力舒张脊背,双手尽可能前伸。保持一会儿,反复做五遍。

有氧运动健身 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体育健身
台球技巧详解:打台球如何瞄准?
体育健身

冬天怎样减肥最快最有效又不反弹
减肥塑身
爬山后小腿疼痛怎么办

6、养生之道

7、中华医药的中央电视台栏目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中华医药》常态的有三个板块。一是健康故事。这是主打板块,约20分钟,主要是请文化名人或普通人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让大家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念;二是仲景养生坊。通过讲解药膳制作或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健身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三是洪涛信箱。这是一个互动的板块,主要针对观众来信和电话热线,介绍一些观众非常关注的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华医药》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每周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2002年9月2日,《中华医药》进行了全面改版,栏目扩版为每期节目时长50分钟,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
《中华医药》栏目体现了各类观众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涉及了中国传统医学、生活习惯和伦理道德等内容。如《健康话题》关注健康热点、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医药名家》聚焦中华名医、人格化展示中华医药的文化内涵、《洪涛信箱》为海外观众寻医问药提供健康向导、《专科门诊》探讨解除患者疾病痛苦的良方、《养生有道》传播中华养生文化等。 《中华医药》栏目对主持人的形象定位是:“富有中国传统民族风范的东方现代女性”,被海外观众亲切地称为“来自祖国的健康使者”。
在1998年至2002年,《中华医药》团队对栏目内在功能认识的深化和外在栏目形象的改进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经历了从提供实用性服务到提供文化性服务的观念转变,形成了《中华医药》独特的栏目风格和权威的栏目公信力。
2003年4月初,“非典”肆虐,《中华医药》派出特别摄制组到达广州,采访了近距离采访了多名被感染治愈的医护人员,采访拍摄了广州地区第一位发病的患者黄发胜先生的并拍摄了他和家人的生活,陆续推出了《探究“非典”之源》、《应对“非典”之法》、《亲历“非典”一线》、《预防“非典”之方》、《阻断“非典”之途》等系列节目。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后,在国际频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做孤独症节目时,写了一纸卡片,鼓励孩子的父母坚持下去,不能放弃。栏目组自己也设计了一个图案,在体恤衫上,去孤独症学校,和孩子们的父母做了活动。曾经拍摄一个很年轻的20多岁的女孩儿获得了乳腺癌,最后到了脑转移,因为有一个男孩儿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六年的爱情,这个女孩儿最后还是走了。在拍摄的过程中,栏目组及病房的病人都在掉泪。采访完了以后,就在那个地方捐了款。还拍过一对双胞胎,也是得了肌肉萎缩症,专家给的期限是18岁会死亡,但是母亲却把他们抚养到了20岁,当时记者去现场拍的时候,也进行了捐款。 《中华医药》每天都能收到来自海外几十个国家观众的回应,他们通过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向栏目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栏目平均每年回复海内外来信10000多封,电话25000多个,电子邮件6500多个,是中央电视台收到观众来信、来电数量最多的栏目之一。很多海外华侨、华人认为,《中华医药》栏目的开办,体现了祖国对海外华侨、华人健康的深切关怀。
澳大利亚观众魏长生认为:“《中华医药》为上了年纪的华人、华侨所偏爱,我们几乎每周都一定收看此节目。《中华医药》对于患有疑难疾病的人更是福音和雪里送炭,再一次表示我们全家对中央电视台的谢意。”法国观众李樱在来信中说:“每当听到洪涛小姐那句“别忘了,《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时,我们都会特别感动......”
《中华医药》栏目团队精诚团结,始终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权威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制作品质、贴心的亲情服务、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努力打造栏目的品牌形象。
工作人员通过努力,使《中华医药》栏目在节目的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台湾《大成影剧报》同步转载解说词,《中华医药》系列丛书第一、二、三、四辑的出版发行,以及该丛书繁体字版在台湾地区的出版发行,使《中华医药》栏目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读者群,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以其特有的权威性和亲和力,在海内外中医药界及观众中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2004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进行全面改版。由以前的5个板块改版调整为《健康故事》、《仲景养生坊 》、《洪涛信箱》3大板块,坚持栏目主题化,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的创作原则,强化服务性、时效性,增强故事性、可视性,加强互动性,加大信息量。
由于《中华医药》栏目创作在这次改版中实现了由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传播受众由患者人群为主转变为以健康人群为主的重大改变,栏目的吸引力、收视率都明显增长,改版后吸引到栏目的收视人群增加了371万,收视率增长了50%,收视份额增加了68%,17:15-18:00档的节目的收视份额排名提升了9名,栏目呈现出成熟上升的良好态势。2007年1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进行了新一轮的频道改版,《中华医药》栏目的播出时间第一次进入晚间黄金时间22:00,第一次与文艺、体育、综艺等栏目同在一个黄金档时间播出。栏目坚持 “宗旨不变、内容为王”,在节目内容拓宽、节目形态创新和故事化讲述三个方面不断努力,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娴熟地融合于一体,栏目陆续推出了《我的健康我做主》、《天有中华有中医》、《探秘红楼美食》、《教您如何不生病》、《反思“胃癌”的美食家》、《孤独的记录》等系列节目和主题化节目。
《中华医药》改版后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故事:中医药抗癌的故事、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神六”宇航员把脉故事等。 栏目自1998年6月1日开播以来,以“弘扬五千年传统医药文化,再创新世纪绿色健康潮流”为栏目宗旨,定位是“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中医药文化,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权威健康资讯的服务栏目”,以典雅、新鲜生动的中国气息与中国韵味等特特色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内容上,融知识性、服务性、文化性于一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健康话题、医药名家、专科门诊、养生之道,内容涉及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各个方面。特别是深入到中医理论层面,讲解中医中药把握问题的思路,以中医理论的调和观、整体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使《中华医药》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与厚重感。尤其是该栏目陆续推出的特别节目“民族医药系列”——《雪域藏医》、《西域维医》、《草原蒙医》、《竹楼傣医》,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藏、维、蒙、傣四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拓展了栏目固有的文化视野。
形式上,兼有古朴典雅和现代气息。首先,该栏目制作了一整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片头、片尾、片花、字幕和图示,其风格与栏目内容——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相一致。其次,充分运用电视化的手段,特别是在央视国际频道率先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增加了栏目的可视性与现代感。第三,主持人定位准确而富有特色。主持人形象风格和栏目整体风格融为一体,卓显东方文化的安静质朴、温文尔雅。
栏目文化品位与服务性的关系处理上,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中国中医药及各民族传统医药领域本身就富含文化矿藏,如果充分开掘这些文化成分以为健康服务之源泉,不仅使栏目发展具有绵长的劲力,而且有了文化感染的原因,可让服务很好地为观众所接受,效果会更佳。他们坚持文化品位与服务性相统一,这是对传播学“受众中心”的深入理解。
对外宣传和国际频道建设的意义方面,以人类共有的健康需求为切入点,利用中华民族玄妙精深的医药学理论和效果奇特的各种具体方法来宣传文化。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华医药》节目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2007年前三个季度连续排名第一,年平均收视率高居全国健康类栏目收视榜首。在2007年至2008年的节目综合评估评比中,栏目又有4个季度名列中文国际频道第一。在央视国际网络300多个上网栏目中,《中华医药》点击率一直稳居前5名。
收视调查显示,24~54岁的观众约占80%。由于播出时间晚,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相对较少,55~70岁的约占20%。在被调查的中青年人群中,一部分人之所以关注这一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父母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 毕根辉:我对《中华医药》很关注,洪涛在整个主持过程中,对这个节目吃得很透了。我在网站上看到她自己的感言写了几条,感到已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着,而且她也是这样做的。有几句话我记下来了,我们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她说“中医之药它的方法提倡以望、闻、问、切……《中华医药》也因此找准定位,中医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医药的定位,它的定位是什么呢?她说放弃奢望、减少浮躁、力求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服务全球华人,这其实也是这个栏目的定义。
还有一段话,中医养生之道,可能这个团队真的已经变成中医中药的专家了,而且每一个人都热爱这项工作,所以他讲中医养生之道首在养身调性。洪涛得到了一种启迪,以感恩心待人,以平常心处事,把调理的心境带入到中医传统文化系统里。这两句话给我的感触特别深,也是她办这个节目的宗旨。
第三句话说“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中华医药》对它的宣扬和挖掘永无止境,我虔诚地手捧人类文明的奇迹和瑰宝,真诚地服务于电视机的前观众朋友,凝聚成一句话,《中华医药》牵挂你的健康”。《中华医药》这个尺度、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中华医药》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了4个故事:
一是中医药抗癌的故事。江苏南通的著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虫药抗癌,11年前将上海的一个淋巴癌患者成功治愈了。二是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后,经中医药介入治疗,身心得到了较全面的康复。三是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非典”期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一批到广东采访的栏目记者,采访回来后我们做了若干期节目,及时介绍了中医药在“非典”期间的特色治疗。四是中医药在航空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神六”发射期间,对两个宇航员把脉,进行中医辨证,做好前期的医疗保健,有效避免了太空反应。 北京时间:周三09:00 22:00
格林威治时间:周日07:10 15:40
纽约时间:周日 17:10 周日 24:00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在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中华文明的瑰宝中,中国传统医学可能是其中最经典的。《中华医药》栏目向海内外观众传播这种人人都可能直观接触到、感受到、体验到的医学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非常具有人类意义和世界意义,因为健康是世界各国所有人都需要的。
《中华医药》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药界的最新临床成果和健康实用资讯。栏目始终坚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向观众传播权威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把专业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告诉观众,在中国传统医药传播领域产生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中华医药》关注的话题特别多,糖尿病、失眠、近视、便秘、老年痴呆……
《中华医药》努力寻求着“标本兼治”解答观众的问题:关于肠道之苦的节目里,经历多年便秘痛苦的庞中华先生与观众分享了他的“土豆饮”法:土豆去皮榨汁;小火煮开;土豆汁黏稠时,加入适量蜂蜜;每天一次,每次两勺,空腹服用;同时再要加点适合自己的蜂蜜。这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药食同源”。
《中华医药》在“糖尿病专题”中,除了讲述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等方面外,因为糖尿病而衍生的生活问题及心理恐惧也被列在其中,所以便会有“王新捷抗糖路上爱相伴”的那样的一期节目。看完节目,糖尿病能不能结婚,能不能生小孩,如果有了家庭,又该如何去关爱……一系列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中华医药》以叙述故事和明星说法的节目形式。比如《荆棘抗癌路因爱而美丽》就讲述了小黄陪女友美玉一同抗癌的哀宛感人故事。大部分时候,《中华医药》选用的是具示范作用的明星出场。
在2007年元旦特别节目《我的健康我做主》中,就是中国台湾影坛常青树、归亚蕾、李明启、六小龄童讲述了他们的调养之道而年轻漂亮、少生病的。 洪涛:
洪涛简介: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工作,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曾担任《希望之旅》、《今日影视》等栏目主持人。1998年参与创办《中华医药》栏目,现任《中华医药》制片人、主持人、主任播音员,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评委会特别奖,连续三年荣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称号。曾荣获中央电视台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十优”青年提名等称号,所著论文《服务类专题节目呼唤专家型主持人》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播音与主持论文二等奖。
洪涛感言:“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珍贵的。有时也许为了体现它的价值,我们过于追求物质与虚荣,而忽视了它的根本。抛开一切身外之物,其实,拥有健康,才拥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
刘文:安徽芜湖人,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副主任、高级编辑,《中华医药》栏目监制。
1984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摄影专业,1988年毕业留校。1991年调至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历任《中国报道》编导、摄影,曾编导、摄影电视片百余部(集)。1998年至2002年,参与创办《中华医药》栏目,担任《中华医药》制片人。《中华医药》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栏目一等奖、二等奖,优秀节目一等奖。 栏目创办之初不被看好,因为当时同行们认为中药这个行业缺乏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动力,同行也对郎中不太感兴趣。在患者或者是观众眼里面看是做健康栏目的媒体,在栏目的创始人、首任制片人刘文的带领下,《中华医药》起步了、开发了。最初采访工作非常艰难,经过栏目工作人员一次次地采访、一次次与医院、医生的接触,才被大家了解、认识。栏目组记者出去的时候,碰到名医,经常会握着栏目组人员的手表示感谢。栏目一路走来,靠的是真诚。通过真诚的付出逐渐被观众理解了。
在备受关爱和信任的过程中,栏目努力付出他们的爱心。在采访艾滋病患者之后,栏目组一起捐了一些钱、物,送到了艾滋病患儿的学校。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普通人的时候,尤其是在一线做捐助活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体现了团队的爱心。
栏目10年中力求在节目的形态讲求方式方面有所变化,正如一位教授所肯定的一样,坚守是《中华医药》得以常青最重要的法宝。这一切来自于栏目团队的责任,无论是对电视、对《中华医药》,还是对于观众。 1998年6月1日 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
2006年8月6日 中华医药主持人洪涛讲健康故事:刘秉义食疗化解脂肪肝。
2006年10月14日 《有关静脉曲张的解答的问题 》。
2007年7月 播出了一位香港的糖尿病人的故事。
2007年2月16日《中华医药》节目特邀于西蔓访谈“用色彩驱散抑郁”。
2008年1月16日 《糖尿病人主食-推荐之一》。
2008年2月8日 仲景养生坊《中华医药》栏目特别奉献 。
2008年7月23日 一套操救了我的腰 第29期
2008年8月8日《中华医药》之“红楼美食”——枣泥山药膏。
2008年11月27日 播出了《祛病有术》。
2008年12月18日 解救“不死癌症”播出。
2008年12月15日 [专题]《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
2008年8月8日 《药香从这里飘向海内外》播出。
2008年9月24日 洪涛:坚守是《中华医药》长青的法宝。
2008年12月20日 《 养生之道——男人篇》。
2009年2月23日 《癌症如何神奇消失》。
2009年2月25日 仲景养生坊推荐止咳定喘药膳—百合川贝银杏羹。
2009年2月28日 “燕窝粥”治病新功效——抗辐射。
2009年3月13日 探秘红楼美食1- 《中华医药》特别节目
2009年3月19日 《中华养生史纲 · 中国养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2009年3月16日 仲景养生坊栏目推荐药膳:罗汉果煲猪肺汤。
2009年1月14日 洪涛:坚守是《中华医药》长青的法宝 。

与北京电视台养生有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