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太极拳的站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站桩 有明白人教 站对了 抻筋拔骨调理气血强化身体 站错了 膝盖 腰 等一些关节都容易出毛病也达不到练体效果
2、太极拳如何练站桩?(转)
两足并行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足尖指向正前方,或略成八字。两腿屈膝下蹲,初学或体弱者,可采用稍微屈膝的“高桩”;久练者应采用大、小腿之间弯成135 。角左右的“半桩”。重心放在两腿之间,足心含虚,全足踏实。上体自然正直,头顶起、档落下,精神提起,含胸拔背,沉肩坠图一肘,尾间中正,立身安舒。其身法基本要领与太极拳架全然相合。在屈膝下蹲的同时,两手由两侧回环上提,环抱于胸前,使两掌心与乳心遥遥相对,中间相隔一横拳半。两手十指和掌心也遥相对应,两手指尖之间,相距一横拳左右。两掌心朝里而略为朝下,腕根塌沉,掌心含虚。两肘须略低于腕部,并用意里裹。全身务须有下沉的气势。这种两臂环抱的站桩姿势,在技击意义上含有“守中”的意思。即:以头顶百会穴至档下会阴穴一线为中心线,使全身重心自然地落在两足之间的中心,这样,身法与档步自然正中安舒,稳定性好,其所以置两臂、两手于圆周线上,乃是含有防御和待机反击、抢攻之攻守惫识。因此,腋窝要虚,而两胁空隙相对地要实。两腋虚,则臂部弹性充足,伸缩余地较大;两胁实,则边门不易受侵。但腋虚胁实是结合两臂、两肘来说的。两臂既要用意外撑,又要用意里裹,这是有意识地锻炼两臂的拥撑之劲,兼含待机棚发击敌、以及守中防护心窝、胃院、胁腋等部的职责。在此姿势的基础上,一旦化静为动,只须以肘为轴,举手向上即可护及头面,落手向下又可防守档膝。这充分说明武术站桩与养生气功站桩,在要求上是不尽相同的。突出地表现在武术站桩的心理意志训练、放松训练、耐力训练、形态训练和呼吸训练等等,几乎无一不与武术技击要求密切相关连。
如此站定后,两眼向前平视,不怒不闭,息心静气,无思无虑。先轻轻摇晃一下身躯,觅得最适中的重心垂直点。然后大口吐出浊气,以鼻深纳清气三至五度。继而气敛神凝,舌抵上聘,以鼻缓缓呼吸。一般可采用腹式正呼吸法,久练者也可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气贴脊背,呼气时沉于丹田。“气沉丹田”一词,通常泛指腹式呼吸法,而这里也借指腹部鼓荡的自我感觉。但切忌做得过分,尤其不宜仿效硬气功表演者那样把大、小腹肌都收紧贴到脊背上去,须知太极拳主张取法于自然,而不应强硬造作。初练站桩的人,只须纯任其自然地练习,每日一次,每次三五分钟;然后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递增至巧一20 分钟。这样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会自觉下盘日趋稳实,腰腿有功,丹田之气充盈,四肢内劲也相应增加。
与此相类似的,而仅仅在手势上稍有变化的桩式很多,都可统称为“浑元桩”。例如:(一)在上述“抱云桩”的基础上,使两手成握拳式,此即为“抱月桩”。(二)在抱云桩的基础上,两手心转腕外翻,使手心稍向外并遥相对应,如双手合抱一足球,此即为“抱球桩”。此式两手拇指指尖朝里与乳心遥遥相对,中间相隔一横拳。此外。辅助桩式常练的有“手挥琵琶桩”,或称“川字桩”。实即取太极拳“手挥琵琶式”姿势来练站桩,但每次必须先后练习左、右两个分式。
3、练太极拳为什么要站桩
太极拳真髓首由站桩起,“从不动中求速动,从无力中求有力,从笨拙中求灵巧,从平常中求非常。”、“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
凡是通过站桩训练的人会显得特别灵巧,爆发力良好,呼吸畅通,血液循环旺盛,疏通经络,强健筋骨,润养肌肤,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开发人体潜能,增智开慧,使身体内部的各系统得到全面调整提高人体的耐力和体力,增强人体的力量和素质。
4、练太极拳如何站桩 打太极拳的人怎样练站桩
太极拳有桩而不尚站桩。
如果站桩之功能够比得百上太极拳的话,那么就叫做太极桩功好了,度又何必叫做太极拳呢?
练拳和站桩是相辅相成的,拳练好了自然就会站桩了,拳练不好桩也问站不好。站桩,只是在太极拳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养答生术,学拳者不要舍本而逐末。内
至于太极拳的桩功,在百度上有“太极十三桩”条目,里面容解析得还可以。适当参考也不是不行的。【见明】
5、太极拳站桩的要领
(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上不正,则下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架式要求。
(3)胸易出:出胸者,人之威严在于胸,出胸不是挺胸,出胸以壮神威,挺胸则有失中正,出胸有利于腰的灵活,腰部灵活,则身体轻灵,周身合力易成。
(4)腰易稳:腰,为人身骨节的中心主宰,是人身四肢上下运动的纽带,乃重心之所系。因此,腰肢最要紧的是稳,稳而厚重则坚实,上、下行气不滞,则出劲不空。
(5)足易坚:足坚者,两足放平,大趾内侧用力向下扣,使脚部稳稳的立于地上,古语言:百力皆发于脚,足之坚稳否,将直接的影响步法、身形、发力的能力。
(5)太极拳养生站桩扩展资料:
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先天无极门的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
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6、太极拳应该怎么站桩?最好有图解,详细一点。谢谢。
站桩是修炼太极内功的捷径,历来受到太极大家的青睐。给你一个视频网址,自己慢慢看吧:http://6.cn/watch/11358236.html
如果想看参考书,将你的QQ给我,我仔细列给你。
7、练太极拳到底要不要站桩?
有很多人练太极拳喜欢站桩百。甚至是以站桩为主,架子为辅。对不对呢?从健身,养生以及个人兴趣来看没有错。但是,从想练出纯粹太极功夫,想感受太极拳的真正的味道的角度度而言,过于看重站桩则肯定是不对的。
我这么说,必然会有人持反对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可是我若不把这其中的究竟说个清楚,那么,也就失去了我拟此标题的初衷了。只有交代了究竟,大家知其所以然了,才有可能按图索骥的去练知,并练而得法。
站桩在很多拳种门派当中是重中之重。可在真正的太极拳传承当中却并非如此。这是一道种轻视,还是一个不说的秘密?都不是。其实,这个问题的答回案很简单——自成体系的太极拳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功夫不是站出来的,而是动出来的。所以,任何一个太极拳流派的老师都是异口同声的告诉自己的入室弟子,功夫都是在行功走架中出来的。自己的嫡传答自然不会糊弄。所以,太极拳在这一点上即为功夫不是站出来的一个佐证。
8、太极拳到底有没有必要站桩
有很多人练太极拳喜欢站桩。甚至是以站桩为主,架子为辅。对不对呢?从健身,养生以及个人兴趣来看没有错。但是,从想练出纯粹太极功夫,想感受太极拳的真正的味道的角度而言,过于看重站桩则肯定是不对的。
我这么说,必然会有人持反对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可是我若不把这其中的究竟说个清楚,那么,也就失去了我拟此标题的初衷了。只有交代了究竟,大家知其所以然了,才有可能按图索骥的去练,并练而得法。
站桩在很多拳种门派当中是重中之重。可在真正的太极拳传承当中却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轻视,还是一个不说的秘密?都不是。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自成体系的太极拳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功夫不是站出来的,而是动出来的。所以,任何一个太极拳流派的老师都是异口同声的告诉自己的入室弟子,功夫都是在行功走架中出来的。自己的嫡传自然不会糊弄。所以,太极拳在这一点上即为功夫不是站出来的一个佐证。
9、打太极拳为什么要站桩
传统武术都有桩功的伴随,具体的需要自己体会,别人说的容易误导。
我个人觉得你应该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深有体会了!
我小时候也练过一段时间桩功,也就是蹲马步这类练习方式。我的感觉是力和气有明显的变化且不容易出汗。有时候站的久了退步肌肉会一跳一跳的,但没有坚持住,1年多一点就废弃了。
10、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站桩
站桩”亦可名之谓“植物式运动”,就是将身体摆好一个姿势,不许动,一直保持其形态不动,直至不能支持为止,这就叫“站桩”,是练拳前的“前奏”。
站桩就是练桩功,是通过静站形式来形成动力定型的,是有动有静,动静统一的运动,不练习站桩是体会不到静极生动的意境,站桩是产生和发达本能劲力的最佳捷径,但由于简单、朴实枯燥乏味,而往往被人们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