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周易养生智慧

周易养生智慧

发布时间:2020-07-28 21:15:28

1、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作者为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著名易学大师崔国文教授 1、《易经》是什么?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前者为周文王所作,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后者为孔夫子所著,是对前者的解释。《易经》是变化之经,它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以及六十四卦描述天地万物演化的规律。不能否认《易经》是一部难解的著作,清华大学崔国文教授多年研究《易经》,他将用3天的时间,以清晰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大家系统讲解《易经》,并通过实际方法运用,引领大家进入易学之门。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易经》2、回归中国式战略思维 《易经》的思维特色主要是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及全息思维三大特点,其中象数思维是《易经》的独创。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来探索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从整体观察某一个局部,继而通过整体联想创造出新的思路,这与西方逻辑性思维模式大相径庭。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中国人先天就更具有战略性思维特征,不求细节,不依靠数据,就能抓住关键。 日本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认为是非理性的、富于直觉的战略思维缔造了日本企业的成功。上至国家、区域,下到具体的企业,都是如此。我们中国人虽然是天生的战略家,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拥有了良好的战略思维。恰恰相反,现在我们整个缺的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考。其一我们的社会缺乏这个氛围与环境:一个成长中的市场本身机会就很多,所以我们很多的企业家都是机会主义者,机会性与浮躁侵蚀了我们骨子里的战略性思维,因此中国商界需要的是真正的战略意识的觉醒;其二西方管理方法盛行,其数据性、逻辑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战略的原创性独特性。这也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内外部环境使然。《易经》形象思维的整体优势,正好可以对逻辑思维起到互补的作用。学习《易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具有中国思维特色的发展战略,全局之大观将有助于引领成功的未来。3、深入认识自我:揭示个体奥秘 《易经》通过“天、地、人”三方面认识宇宙的本质,揭示宇宙的规律。当我们要探索人体生命的本质,自然离不开《易经》。通过《易经》八卦,我们可以准确且全面认识生命本质,只有了解了生命本质之所在,才能更好地去养护它。每一个人的出生,除了来自父母的物质遗传,还都有着自己的时空遗传与定位。相同时空定位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易经》八卦的卦象中一一向世人展现。了解自我,挖掘自我,扬长避短,《易经》与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是息息相关的,它是每一个人生存、工作、生活的指南针,指导我们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行为标准规范。告诉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的方式方法,创造人类特有智慧和生存生活的价值。4、积极管理自我:正心修身 《易经》所蕴含的养生智慧,重在捕捉生命的本质,从根本上追寻合适个体的养生方法。养生不是共性的,是个性而不是范例,因材、因人、因地等差异性很大。八卦五行和五脏、五官、四肢的关系,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结构的根本认识。养生的根本是养心,人的情志和五行一一对应。管理上至国家、中至企业、下至家庭,但最基本的还要从“自我管理”做起。自我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 。5、识人用人,各就其位 《易经》认为相由心生,相是外显的属阳,心属内属阴,阴生于阳。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人了解人,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十分重要。知人善任是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所在。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行其事,就必然井然有序。这时就不需要特殊强调管理,需要的是自性的发挥。《易经》六十四卦本身都深含哲学道理,以八卦符号为代表阐述宇宙万物、人生的变异规律,了解规律变化的真相,教导我们顺其道,就可成其事。6、布局环境,天地人和 风水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人的细致观察和实际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对有关城市、区域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前人在《易经》中留下宝贵的经验。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在微观层面上,居家与办公是人们栖息与工作的两大场所,《易经》将根据个性的差异来选择适宜的家居与办公室布局设计,寻求最佳组合,因地制宜,采取适宜于自然益于自我的生活方式。7、决策参考,心理支撑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难解之事;在工作中,面临一些重大决策或投资,在对既有情况都已明确了解的情况下,还会举棋不定。学习《易经》,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一个答案,一个心理支撑。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万事万物这种相似的规律是周易预测的最重要依据。《易经》本质上是一部预测思维技术实用宝典,是预测活动介绍和注释的一部工具书。在模糊性、偶然性的背后,都有它的必然性。当然,《易经》是几千年实践经验,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解析,但会对我们形成有价值的参考。

2、易经管理智慧的课程哪位专家讲得最好?

乾泉教授,国学与管理学者,投资银行专家、创业导师,担任(人社部、中企联)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组负责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科学发展大会秘书长、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执行主任,(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报社)中国企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兼副院长,(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华国学教育工程秘书长,(文化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华东方文化书院执行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国学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1、国学与科学发展观实践
2、国学塑造中国企业的高效执行力
3、国学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4、国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5、国学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价值创新
6、易经国学与传统风水文化
7、易经中医体质诊别和全息健康养生
8、儒家文化与企业组织变革
9、老子《道德经》与人生智慧
10、《阴符经》、《阴阳五行》与全息管理
11、《鬼谷子》与企业营销创新战略
12、《易经》财富智慧与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行为与社会责任
13、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4、国学与重塑企业和谐团队文化:如何塑造软实力应对金融危机
15、国学与构建东方管理哲学:如何创立高尚的企业和企业和企业文化
16、东方管理哲学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
17、国学与企业家全息战略创新思维
18、 什么是国学,如何学国学?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EDP项目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后经济危及时代的来临,越来越重视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对策,从中华国学汲取灵感,重塑企业价值和信仰。很多优秀企业,主张东西管理文化的融合,纷纷在原来商学院课程基础上,积极引入国学东方管理哲学,以塑造企业信仰和价值为核心,以服务企业战略与核心能力为目标,创新企业商学院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全员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团队学习培训体系。因此,企业管理培训引入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外优秀企业开展员工素质教育和提升团队决策水平、领导力和执行力培训的前沿课程。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在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和谐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基础上,根据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和升级需求,通过缜密、科学、系统的企业国学院课程设计,合理的教学规划,开放的教学模式,及时研究、跟踪和吸收中外管理学、管理哲学和人力资源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满足和适应企业团队在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商业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在人才素质培训方面的战略需求。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协助企业,通过认真研究、诊断和总结企业发展历程,积极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及其团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积极融入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家战略,塑造企业软实力,使得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积极转型,形成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全面拓展的新格局,使得企业能够普遍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单位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二、发起主办
(国家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国家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
(国家人社部)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企业文化课题组
(中国社科院)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
中国企业科学发展大会
中华国学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
中华国学教育网
三、承办单位
中国商学院联盟企业国学院
中华国学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
乾泉国学文化书院
四、协办单位
中华东方文化书院
国家博物馆国宝研究院
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
北京中关村软件产业协会
五、学术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思想研究中心
国际易经联合会国际交流中心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
六、服务宗旨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大国地位;只有中华文化的崛起,中国才能算得上是强国。而这些,是建立在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认同,和重拾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
为配合国家全面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通过在继承国学人文价值和传统智慧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企业全员人文素养、创新素质和团队创业能力,增强全员社会责任意识、忠诚度和高效执行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集约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夯实发展质量。
七、主要特色
中国商学院联盟、中国企业国学院和中华国学教育工程,倡导在传统企业商学院理念的基础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为框架,积极主张国学教育现代化,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和现代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中,积极吸取其各自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互动参与、主动学习,知行合一,体验学习,快乐学习;做到一下八大结合,为企业商学院和企业国学院管理培训,提供系列专家顾问咨询服务:
7.1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爱国教育、人格教育、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企业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7.2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职业能力教育、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7.3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管理水平提升和人力资源资本化战略相结合;
7.4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有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与岗位责任管理和企业团队建设相结合;
7.5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团队忠诚度、高效执行力相结合;
7.6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中外企业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创新管理实践需要相结合;
7.7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管理升级对人才素质、职业能力的需求相结合;
7.8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品牌创新相结合。
八、合作方式
8.1 按要求提供企业管理干部和骨干员工内训课程;
8.2 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系统战略咨询;
8.3 帮助企业(商学院)设立“企业国学院”,并培训相应的师资团队;
8.4 接受企业派员参加集中培训或轮训;
8.5 结合企业团队需要,对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进行诊断咨询,提供HR管理升级服务。
九、基础课程
01模块:《周易》、《内经》等经典导读
02模块:易经国学流变与中国管理哲学
03模块:《道德经》、《阴符经》、《庄子》等经典导读
04模块:老庄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05模块:《金刚经》、《心经》、《坛经》、《墨子》经典导读
06模块:佛学、禅修、墨学与团队企业文化
07模块:《韩非子》、《商君书》法家经典导读
08模块:法家权变思想与组织制度设计
09模块:《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兵家经典导读
10模块:兵家思想与现代运营战略
11模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导读
12模块:《 诗经 》《 尚书 》《 礼记 》《春秋左传》经典导读
13模块:儒家文化精神、儒商与组织变革创新
14模块:《鬼谷子》、《战国策》、《史记》经典导读
15模块:纵横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市场创新
16模块:《公孙龙子》、王阳明《传习录》、顾炎武《日知录》导读
17模块:名家、心学、实学思想与企业价值再造
18模块:《管子》、《吕氏春秋》、《山海经》、《淮南子》导读
19模块:农家、杂家思想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20模块:武术:太极、吐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形意拳
21模块:国学与中医养生、风水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22模块:企业家人文修养(上):琴棋书画剑诗香茶酒花文化
23模块:企业家人文修养(下):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收藏
24模块、国学驻颜与养生等专题研讨
十、核心课程大纲
10.1.易学文明与中国管理哲学的起源
伏羲、黄帝、大禹、文王的智慧
易经哲学----结构能力法则
中国哲学方法与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与人文修养......
成功职业素质与个人能力结构模型......
自然哲学思维与社会伦理的自觉进化......
管理素质与团队能力结构模型
全息思维与和谐企业文化建构方略
10.2.道家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文化
道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道家自然哲学与阴阳五行的秘密
时空的昭示----目标战略法则
我们要向何处去
我们该选择怎样的生存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方略
和谐企业团队的目标与文化基因
全息生命组织的基因与变革战略
企业团队有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
10.3. 佛墨哲学与和谐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墨子的思想价值体系
佛学人物及其思想价值体系
江河的昭示----情感伦理法则
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
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思维与尚贤智慧
佛学的慈悲大爱、因果逻辑与人文关怀
禅宗与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
和谐团队的价值认同与情商管理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10.4. 法家权变思想与重建和谐文化制度体系
法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阳光的昭示----激励权变法则
法、术、势与权变思想
法家思想与企业和谐制度文化建设
激励是生命的本能
我们追求自由与平等
如何赋予制度以尊严
和谐企业文化下的管理机制与制度控制
企业和谐激励文化与创新管理机制
毅力、意志力、自由意志与人生激励
10.5. 兵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谋略
兵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谋定而后动的兵家思想与经营谋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现代企业商业智慧
雷电的昭示----效率模式法则
时间是生命的指针与坐标
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行为决定我们的价值成就与效率
成功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
企业和谐效率文化与商业模式创新
10.6. 儒家文化、儒商精神与企业组织创新
孔子、孟子、荀子的智慧与儒学的核心价值
中国历史上的商帮与儒商文化传统
风云的昭示----组织秩序法则
仁义礼智信的组织伦理价值
有秩序的组织团队是成功的基础
性善礼乐的教化修炼使团队更有力量
儒家思想与团队管理
企业组织文化创新与目标绩效管理
人格、气质、胸怀与个人魅力......
10.7. 鬼谷子、中国企业市场创新与营销战略
纵横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纵横捭阖与上善若水
鬼谷子的纵横智慧与商业联盟
弱水的昭示--竞争生存法则
纵横捭合的参五不失之道
环境是决定事物生存发展的前提
能否适应环境是生存竞争的根本
市场目标定位与营销战略定位
市场创新文化与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义利和谐与市场营销竞争战略......
10.8. 名家、实学思想与企业品牌创新
惠施和公孙龙等名家人物与思想体系
大山的昭示----理性价值法则
名家思想与姓名文化的时代价值
名实相符是科学与理性的基础
西游记、三国演义与企业人本管理
真理是不断地反思与塑造个性价值
品牌法则与企业的技术、质量、细节
技术创新文化与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建构与全员创新
学习创新、知识创新与价值创新
10.9. 企业核心能力、资本运营与资源禀赋
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与杂家思想
大地的昭示----资源禀赋法则
农杂、能力与道德的博弈
资源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如何支配
资本化水平与其结构、运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能力的大小与结构优劣取决于道德禀赋的修为
资本运营创新与塑造企业核心能力
股东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
牝马利贞与人的奉献精神......
中国企业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化战略.
十一、国学重塑领导力与高效团队课程
11.1 国学与科学发展观实践
11.2 国学塑造企业团队高效执行力
11.3 国学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11.4 国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1.5 国学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创新
11.6 易经国学与传统风水文化
11.7 易经中医体质诊别和全息健康养生
11.8 儒家文化与企业组织变革
11.9 老子《道德经》与人生智慧
11.10 《阴符经》、《阴阳五行》与全息管理
11.11 《鬼谷子》与企业营销创新战略
11.12 《易经》智慧与创业管理和企业家精神
11.13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
11.14 国学与重塑企业和谐团队文化价值
11.15 国学与构建创立高尚企业精神
11.16 东方管理哲学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
11.17 国学与企业家全息战略创新思维
11.18 学国学重塑领导力和职业能力
11.19 《弟子规》解析与企业团队再造
11.20 西游记、三国演义与团队管理
十二、国学养生课程
国学中医是国学的结晶。大医医国,上医养心,中医治未病,小医驻颜养生。国学中医文化历经数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驻颜、健康养生智慧,系统研修学习国学养生知识,有利于愉悦身心,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加强健康管理,摆脱亚健康,自然减肥,抗皱养颜,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为满足全国企事业单位开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配合企业员工的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注重企业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培育我们与有关权威机构合作,精心组织权威专家,经过数年努力,专门研究开发了相关主题的国学养生系列特色课程。
12.1 易经国学养生
12.2 阴阳五行养生
12.3 中医驻颜养生
12.4 中医体质养生
12.5 黄帝内经养生
12.6 经络驻颜养生
12.7 刮痧按摩养生
12.8 针灸按摩养生
12.9 道教文化养生
12.10 太极武术养生
12.11 女性内丹养生
12.12 药膳食疗养生
12.13 佛学禅修养生
12.14 藏秘医学养生
12.15 传统音乐养生
12.16 书法绘画养生
12.17 驻颜塑身养生
12.18 民族保健养生

3、如何破解《易经》中的健康密码?

《易经》的八卦理论中蕴含这很多的医疗养生道理,千百年来,各个朝代的名医都用这一套理论来治病救人取得很大成就。《易经》中的阴阳理论由于将人体的阴阳和周围环境的阴阳结合,将阴阳之气平衡作为养生最高境界而得到人们的认可。

有这么一个故事:贞观年中,定州鼓城县人魏全,他家很富有,上有一个老娘,这个魏全也很孝顺,一天老娘忽忽然就不明不白失明了。魏全很孝顺啊,也很着急,就去向一个叫王子贞的《周易》专家求助,说:哥们!帮忙算算,我老娘的病该怎样医治好?子贞就取来《周易》算了一卦,说:“到明年有人从东方来,身穿青衣的,在三月一日那天你要注意看好了,让他给你娘治病,‘疗必愈’。”魏全就等到时候到了,就在路上等,看见一个人穿青绸衫,就邀请他来家,并且给他准备了丰盛的饮食。说:俺老娘眼瞎了,你会治病吗,给娘治治?那人说:“我不知道怎样治病啊,我就会给人家制作耕地用的犁子,为你做个犁子好不好?”就持斧绕着房子找犁子辕,忽然见一颗桑树的曲干枝在井上,遂用斧头斫下。神了,魏全的母亲两眼“焕然见物”,病好了。

这个故事和咱们的《易经》有点关系,但这只是一个传奇故事而已,本身并不代表我们认同这个实事,算是个引子吧。你可能会说:是迷信。当作迷信也好,半信半疑也好,我们在这里只是用这个小故事当一个敲门砖,引出我们《易经》中与健康的关系。

我们说周易很神奇,其实在古代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在《易经》衍生出的预测体系之中,用预测来推测治病的方法,古来有之,现在的一些造诣比较深的老中医有时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当然,《易经》预测疾病到底科学根据在哪里,现在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根据一些医案,可以看出它有时还是有成功的案例的。《易经》中隐藏了多少有关健康的秘密呢?主要来说有下面几点: 养生重在养气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出现问题首先出现在呼吸系统。《易经》中有非常著名的八个字:“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天地之间充满了氤氲的气,这些气产生了万物。可见气是生命的根本。后来的道家对它进行了发挥,看那些道士,大多都是穿一身八卦衣,就是这个道理。

紧接着又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两性的精气配合起来,万物就产生了。精微物质结合就产生了生命,这个精微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气。

那么什么是气呢?气其实就是宇宙中的精微,无色无质,可不是我们所呼吸的大气、空气。很多人说养生重在养气,我们养气,需要从呼吸下手,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明代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可见,气与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医将《易经》中的气演化为三层含义:空气,就是我们呼吸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水谷气,就是我们吃的东西化成的精微物质,我们现代人讲养生,可以通过排毒,可以通过调理气息,古代道家有“食气功”的养生方法,就是吞咽这个气,相当于吸收日月精华;元气,就是先天父母给的气,是一种遗传物质,有点DNA的意味,但是绝对不是DNA,这种气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看武侠小说,两个高手打架,一个被伤了元气,命在旦夕,就是指这种气。

到底怎样用气来养生呢?《易经》上告诉了我们,无极生太极,就是虚空生万物,当你心中静到极点,则“真气”就生了,但是要配合呼吸。《易经》有个卦叫乾卦,乾卦代表阳气。潜、见、惕、跃、飞、亢是乾卦的六个爻。这六个爻表示了乾卦通过气的潜伏,发展到顶点,然后收回来又潜伏下来。这个阳气发展盛衰、潜藏、变化规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阳气要善于潜藏 ,也要善于用;过度的用气,不停的消耗气,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易经》告诉我们如何掌握这个气,何时大用,何时小用。这里面有很多学问,我们可以简单的说成它是生命科学,但是绝对不是迷信。

太极生命钟

说到《易经》,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太极图,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最高秘密都在这张图上。它代表了阴阳对立,辩证统一的高深养生智慧。《易经》上说:“一阴一阳叫做道。”

什么是道,道就是最高规律。西方说谁创造了天地呢?是神。《易经》上说是“道”,是道创造了天地万物,是世界的根本。道是根本的规律,最高的规律,即“一阴”和“一阳”。《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太极图的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总共表达了四个方面的变化: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换。因为阴阳有这么多关系,所以说,在中医辩证施治的时候,常常会有同样的一种病,有不同的医法;不同的病也可能会采取同样一种治法,这就是个根据,是个根本。由此,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背为阳、腹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靜为阴;力与精神为阳,体液和温度为阴。按照同样的道理,身体每一经络系统都分阴阳,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阴阳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转化。五脏六腑也分阴阳,怎样一个分法呢?实心的属阳,比如心脏,空心的属阴,比如胃膀胱。有人说,那心脏不是实心啊,但是主要是实体就行了。

阴阳失衡可导致疾病,而营养均衡,能治疗多种疾病。心病可以导致身病,身病又可以引起心态失衡,导致心病,造成恶性循环,现代“富贵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则是身心疾病的综合。通过调整心态,吸取中草药的各种有效成分,均衡人体营养,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人体就能战胜顽疾而恢复健康。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细微的要断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另外,中医上讲的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是“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你会问啥叫“八纲”?“八纲”就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八个主要的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像守护南天门的四大金刚,中医的最基础的理论就是这八个字。懂了这八个字,中医你就学完了一大半了。

易经的太极图告诉了我们养生的最高的奥秘:阴阳。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说:“阴阳平衡,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当然原话不是这样说的,我们给它翻译了一下。再进一步言说,就是一个字:中。阴阳平衡则处于健康状态,阴阳失衡则处于病态或者亚健康,人体健康的标志是阴阳平衡,包括心态平衡。人们必须控制过与不足,使一切“顺其自然”,更不能违反养生规律,透支健康而刻意追求成功,凡事别太执着。阴阳平衡,则正气充盈,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强,外邪不侵。不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不论遭受何种挫折,都能保持健康;反之,人体由于阴阳失衡,就极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患各种疾病而失去健康。

周易上还有一卦“大过”,就是说不能太过头,因为是阴阳对立,过犹不及,阳盛而阴衰,阴盛而阳衰。但是也不能不足,因为阴阳互根,孤阳不生,孤阴不立,太极图中白色的里边有一个黑色的小圆圈,黑色的里面有一个白色的小圆圈,就是告诉我们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我们治病来说,比如治阴虚的药,要补阴,但是药里面往往要加一点阳性的药,因为阴中有阳啊,这样要的疗效才会发挥的更加充分。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常见的阴阳失衡的病理表征: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天人合一

古代说“天人一物”,就是说天地人是同一个体系,同一个根源;又说“内外一理”,就是人的内部和外部是一个道理,甚至心物一元,就是说心理和物质世界可以互相影响,一体同元。这些道理,都起源于易经,易经的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天的运行规律跟人身体的规律是一回事,天地之气与人体内的气运行规律是一样的。《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合称为“三才”。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典型思想。

据研究:人体血液成份近似海水,人的心跳与呼吸频率4︰1;与声音在水中传导是空气的四倍相一致;强磁场条件下易发生子痫;日蚀时易患冠心病、溃疡病;太阳黑子活动,耀斑大活动时易发生心律不齐;慧星接近地球时易发生大流行;天王星与冥王星或海王星不谐调时,人吃食物易发生中毒;冥王星与放射性事故同步;海水长潮时老人易发生急性死亡,落潮时老人易发生慢性死亡;甚至人每天呼吸25290次(18次/分钟)恰好与太阳二分点需要25290年走完一圈黄道带相一致;每年春分惊蛰前后天气突变反常时,人为事故灾祸也随之增多;寒冷,潮湿天气易发生关节疼痛,气压低易发生冠心病;夜晚睡眠血压常小于白天;人体脏腑内分泌、经络、气血活动常在节气当日有变化等等。

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曰人”。就是说天地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人类。既然如此,人的养生当然也不能离开天地了。它告诉我们,养生要顺应天地,本质上就是说人必须要顺应环境的变化,身体才能健康,那么,怎么样来顺应天地呢?当中有些什么奥秘呢?其中一个就是阴阳运行的规律,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在一天当中、一年当中,阴阳的变化,都追究一个规律“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也就是阴阳不停地在变化的规律。我们养生就要顺应这个规律来进行。

更深一点来讲,就说到了心理,心物一元,比如现代人热衷的瑜伽,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身心才会健康。怎样做到天人合一呢?道家有道家的方法,佛家有佛家的方法,不一而足,它们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天人既然合一了,就没有我了,没有了我也就没有天地了,真正达到了虚静的境界,达到养生的目的。中医一向,崇尚法天地,恬淡虚无的养心法,虽然说法不同,但是都是在说两个字:虚静。

八卦、五行、养生之间的关系

易经上说:太极生出两仪,两仪生出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八卦的来源。“生”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变化,《易经》的“易”字就有变易的意思,《易经》就是讲的变化的学问。

什么是太极呢?太从字面来讲就是“终极”,什么的终极呢?就是万物的“终极”,万物的根本啊,我们就给它个名字就叫做“太极”,西方基督教说神造了万物,那么他们的“太极”就是神,老子说,万物由“道”产生,那么“道”就相当于“太极”。佛家说,是佛祖产生了一切,那么佛祖就是佛家的“太极”,有人老爱误解,说佛祖是个人吗?佛祖不是人,是产生世界一切事物本体的代名词,这个不要搞错了。比如说,你的身体什么病也没有,这个状态就相当于“太极”,但是正是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的状态却能产生各种病。

你会问,两仪是什么东西,两仪就是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产生的现象。什么是“仪”呢,你可以理解为“仪表”,就是两种现象。就像人一样,开始是精子卵子,然后是一个受精卵,而后分化为两个细胞,最后成人。你身体本来好好的,因为作用产生了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两种对立的现象,当失去平衡的时候,你就有了生病的麻烦了。阳和阴叫做两仪,阳仪符号为“”,阴仪符号为“”。

两仪的的阴阳中,阳中含阴,阴中含阳,又变化了。又产生了四种现象,叫做四象称为少阴、太阳为阳,少阳、太阴为阴。。用符号来表示: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四象也代表四季:冬、夏至阴至阳,分别用太阴、太阳表示;春,一阳自下而生,为少阴;秋,一阴自下而生,为少阳。

比如你的病开始是阳盛的病,后来发展成阳盛损阴,阴也亏了,阴病阳病都出来了,就是这个道理。四象又开始相互叠加,和合,产生了八种结果,叫八卦,起名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卦出来了,病也就多了。文王的八卦,我们常称为后天八卦,有自己的排列顺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

养生学中还将八卦配以体内八个脏器,两两相对成八组,称内外八卦。从位置看,乾南居上,为头,坤北居下,为腹。从属性看,头、胆,心、肺为阳脏,其中头为纯阳,当配乾卦,其余之部位分别为巽,离、兑卦;腹、膀胱、肾、肝为阴脏,其中腹为纯阴(胸腹较背部为阴,腹较胸又为阴,故腹为纯阴),腹当配坤卦,其余之脏分别配艮、坎、震卦。

在中医中,还将五行和八卦配合在一块,八卦以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风,巽为风,兑为泽的内涵,和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配合。

东方属震,五行属木

东南方属巽,五行属木

北方属坎,五行属水

南方属离,五行属火

东北方属艮,五行属水

西南方属坤,五行属土

西方属兑,五行属金

西北方属乾,五行属金

可以说八卦蕴含了五行,是以后阴阳、五行、八纲辩证的依据。

  《易经》中说乾为首,首就是头,在前文讲述人体体质的时候我们已经阐述过乾卦和头部的关系。又说“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我们要想健康,需要运动,关键就在于要用脑,延缓脑衰的原则仍然是“用进废退”。另外据文献记载大脑的发育也与寿命相关,即脑部发育与寿命成正比,哺乳动物中人的脑最发达,寿命也最长,说明脑与寿命确实相关。据此我们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据研究,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开始生头。人体以头为诸阳之首,为乾,故乾为一。次则生肺,肺属金,和兑相应,故兑为二。接着生心脏,心脏属火,以离对应,故离为三。接着生肝,肝属木,以震对应,故震为四。然后生胆,胆亦属木,以巽对应,故巽为五。再后生肾,肾属水,以坎对应,故坎为六。再后生肠胃,肠胃属土,以艮对应,故艮为七。最后生肌肉皮肤,肌肉皮肤属土,以坤对应,故坤为八,是整个后天八卦图的顺序。

关于八卦养生的学问比较复杂,有些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中医理论里面把八卦学说,蕴含到别的体系之中,专门列出来讲解的并不多,有些运用八卦养生的人,往往把它和预测联系到一块,难免画人画鬼,莫测两端。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就是遵循一般的规律,针对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需要进行养生。

4、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问候朋友。

1、《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华夏五千多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源头。《易经》是变化之经,它用天干、地支、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等描述宇宙天体能量和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2、回归中国式战略思维

《易经》主张天人合一,其思维特色主要是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及全息思维,其中象数思维是《易经》的独创。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来探索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从整体观察某一个局部,继而通过整体联想创造出新的思路,这与西方逻辑性思维模式大相径庭。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中国人先天就更具有战略性思维特征,不求细节,不依靠数据,就能抓住关键。

日本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认为是非理性的、富于直觉的战略思维缔造了日本企业的成功。上至国家、区域,下到具体的企业,都是如此。我们中国人虽然是天生的战略家,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拥有了良好的战略思维。恰恰相反,现在我们整个缺的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考。其一我们的社会缺乏这个氛围与环境:一个成长中的市场本身机会就很多,所以我们很多的企业家都是机会主义者,机会性与浮躁侵蚀了我们骨子里的战略性思维,因此中国商界需要的是真正的战略意识的觉醒;其二西方管理方法盛行,其数据性、逻辑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战略的原创性独特性。这也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内外部环境使然。《易经》形象思维的整体优势,正好可以对逻辑思维起到互补的作用。学习《易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具有中国思维特色的发展战略,全局之大观将有助于引领成功的未来。

3、深入认识自我:揭示个体奥秘

《易经》通过“天、人、地”三方面认识宇宙的本质,揭示宇宙的规律。当我们要探索人体生命的本质,自然离不开《易经》。通过《易经》八卦,我们可以准确且全面认识生命本质,只有了解了生命本质之所在,才能更好地去养护它。每一个人的出生,除了来自父母的物质遗传,还都有着自己的时空遗传与定位。相同时空定位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天、人、地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易经》八卦的卦象中一一向世人展现。了解自我,挖掘自我,扬长避短,《易经》与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是息息相关的,它是每一个人生存、工作、生活的导航仪,指导我们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行为标准规范。告诉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的方式方法,创造人类特有智慧和生存生活的价值。

4、积极管理自我:正心修身

《易经》所蕴含的养生智慧,重在捕捉生命的本质,从根本上追寻合适个体的养生方法。养生不是共性的,是个性而不是范例,因材、因人、因地等差异性很大。八卦五行和五脏六腑、五官、四肢的关系,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结构的根本认识。养生的根本是养心,人的情志和五行一一对应。管理上至国家、中至企业、下至家庭,但最基本的还要从“自我管理”做起。自我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 ” 。

5、识人用人,各就其位

《易经》认为相由心生,相是外显的属阳,心属内属阴,阴生于阳。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人了解人,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十分重要。知人善任是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所在。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行其事,就必然井然有序。这时就不需要特殊强调管理,需要的是自性的发挥。《易经》六十四卦本身都深含哲学道理,以八卦符号为代表阐述宇宙万物、人生的变异规律,了解规律变化的真相,教导我们顺其道,就可成其事。

6、布局环境,天地人和

民间说的风水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人的细致观察和实际生活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特别是对有关城市、区域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前人在《易经》中留下宝贵的经验。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在微观层面上,居家与办公是人们栖息与工作的两大场所,《易经》将根据个性的差异来选择适宜的家居与办公室布局设计,寻求最佳组合,因地制宜,采取适宜于自然益于自我的生活方式。

7、科学、正确的判断和取舍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难解之事;在工作中,面临一些重大决策或投资,在对既有情况都已明确了解的情况下,还会举棋不定。学习《易经》,我们可以科学、正确的抉择、选择。《易经》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万事万物这种相似的规律是《易经》的最重要依据。《易经》本质上是一部科学思维技术实用宝典,是一部工具书。在模糊性、偶然性的背后,都有它的必然性,这就是规律所在。

一分善念,一份机缘;
一次信任,一份解脱,一生师友;
一分恭敬,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若您在健康、婚姻、事业、财运、投资成败、项目前景等方面有困惑请联系千明会!愿为众生指点迷津,点亮心灯!

与周易养生智慧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