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养旅游如何与乡村旅游携手共进
据统计,养生旅游来占旅游交易总规模的1%左右,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00亿元,养生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
现阶段,养生旅游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乡村旅游开发与康养旅游相结合有以下六种形式:1、景观资源——以静养生,2、空气自资源——以气养生,3、农耕活动——以动养生,4、人文资源——以和养生,5、饮食资源——以食养生,6、环境资源——以睡养生。
乡村zd旅游养生的建设要点包括:1、将乡村与田园融合,2、将自然与艺术贯通,3、将养生与生产结合,4、将趣味与劳动结合。
2、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2016-04-28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黄陵庙村1-18号。
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506MA489T4808,企业法人彭信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管理;养生保健咨询及健康咨询(不含诊疗服务);食品销售。(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的按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核定内容经营;未取得相关有效许可或批准文件的,不得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宜昌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文化旅游+康体养生如何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在资源的高效配置、城市的均衡发展等方面,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均独具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文化产业与康养产业不能盲目融合发复展,还需形成资源共享、短板互补、循序渐进的发展格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文化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短板互补。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制生态,既是做文化旅游的必要条件,又是打造优质康养基地的良好基础,一项条件同时满足二者之需,这就是资源共享带来的价值。短板互补则是指文化创意设计能够赋予康养产业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从供给侧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并且形成产业特色。
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可以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集聚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也可以依托医药文化发展医药产业,推动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的医养特色小镇;还可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发展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
4、什么是康养旅游啊,其核心价值是什么?
“就是要将旅游与健康养生和养老更好地结合起来”。
康养旅游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游客的身心健康。
康养旅游的提法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来自2016年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件,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康养旅游已经逐步成熟,也涌现出康加旅居等一批优秀的康养旅居生活运营服务商。
5、简述康养旅游市场规模走势及原因?
现在的旅游市场的走势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这个时期过一段时期我相信一定会好的。
6、康养旅游兴起的现实背景?
2018年10月13日 -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方式和业态也在不断产生,“康养旅游”被国家旅游局正式确定为新的旅游方式,并纳入我国旅游发展战略,康养旅游度假,已经...
7、新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我是从内蒙古来的,这趟就是冲着康养来的,你看这里入眼满满的绿色,原始森林与茫茫草原一望无垠,空气非常清新。”8月7日,65岁的游客刘金凤说,她预定了景区内20天的森林中医理疗养生,准备在这里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近年来,新疆各地依托森林草地、温泉、沙漠等疗养资源,在原有休闲度假基地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康养基地和康养游线路。
绿色,是新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汇集了全国乃至亚洲800多种高山地带珍稀植物资源的新疆乌苏市待普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是我国首批森林养生基地。按照旅游+康养的发展思路定位,景区通过引进先进的康养项目,经过两年建设将这里建成集森林休闲静态养生、森林中医理疗养生等于一体的成熟的修养身心的康养综合体。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待甫僧景区,游客走在绿荫小道上。图/新疆经济报新媒体中心记者豆兴军
“以前开长途汽车时落下了老毛病,没想到这次来新疆旅游,在景区内还能治疗我的颈椎病。”8月7日,来自湖南的游客胡新华正在康养基地进行颈椎治疗,他说,基地里配备了中医康养师,还有针灸按摩和药膳食疗,“这一趟新疆之行,不仅收获了美景,也收获了健康。”
康养游带动火洲“热经济”
在旅游+康养的发展模式中,新疆吐鲁番市沙疗的魅力不亚于当地的葡萄和甜瓜。8月6日,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的沙丘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在享受地把自己埋在沙子中。
据统计,今年从6月1日沙疗工作开始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8万人次,其中6成是疆外游客。
来自陕西56岁的谢畅已经是第三年来这里沙疗,他说,年轻时落下风湿病根,几年前听朋友介绍吐鲁番的沙疗,就过来试一试。“沙疗效果还不错,我感觉自己的病减轻了。”
为了升级沙疗康养产业,吐鲁番市委、市政府逐步将吐鲁番建设成为重要的风湿病治疗基地。自2015年起,吐鲁番市便已启动了“沙疗小镇”建设项目,对吐鲁番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所在地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沙疗小镇将上湖村进入沙疗中心主干道两旁的民居经过重新规划、改建,打造成统一的特色建筑,该村153户家庭式旅馆也随之规范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餐饮和休闲娱乐环境。
在喀什地区叶城县恰其库木管理区英协海尔村,由于邻近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地打造了“金色沙疗基地+红色农家乐+绿色葡萄长廊”休闲中心,并已为该村群众带来五万余元的长期收益。
从过去单一的埋沙治病,到如今的衣食住行治玩“一条龙”服务,新疆的沙疗产业正在不断升级成全产业链的“热经济”。
“温泉之乡”养生游带动多行业发展
在新疆,素有“中国温泉之乡”的温泉县,眼下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泡温泉。温泉县位于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温泉县围绕“中国温泉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推出了温泉养生。
“这里的温泉可是出了名的,这次特意带上家里的老人一起来泡下温泉,放松一下。”来自乌市的游客王清峰一家选择以自驾游的方式,来到温泉县旅游。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温泉县旅游总收入达2869.23万元,接待游客人数31.5万人次。目前,温泉县已经形成了以温泉为产业的洗浴、康养等旅游产业,带动了酒店、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说,康养旅游是旅游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疆建立全区康养旅游先行先试区10个县市,康养旅游示范基地3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3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10个。
8、康养旅游策划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
康养旅游策划的驱动因素,首先,康养产业的存在必须依靠一定的基础设施。
无论是旅游、养老、医疗、运动、文化等哪一类康养服务都不是在海市蜃楼里封闭发展,艾肯弘扬认为这必然确立房地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先导地位。很难想象,一个连场馆都不完善的地方能搞好运动,一个连餐饮、交通、住宿都困难的地区能做好旅游。先导产业的发展滞后必然会对康养产业形成瓶颈,一些以康养为主导产业的市县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尽人意,问题很多出在基础设施上。
9、重点做好康养旅游的核心是什么?
首先资金充足,其次要方案足够吸引到投资方、运营方,以获得政府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