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古代养生图片

古代养生图片

发布时间:2020-07-28 14:34:12

1、中国古代发明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秦代标准字体——小篆
今文字的开端——隶书
笔势飞动 直抒性灵——草书
点画萦带 体势流美——行书
结构完美的字体——楷书
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作——《说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文房四宝
石窟艺术与敦煌壁画
唐代杰出的艺术品——唐三彩
形式整齐 声调和谐——律诗
婉约豪放说宋词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乐器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
我国第一部介绍戏曲作家 作品的专著——《录鬼簿》
生旦净丑——中国的传统戏曲
元曲与关汉卿
中国古代保健体操——五禽戏
中国功夫——武术
中国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类运动——中国象棋
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围棋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书苏颂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仪器,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人类文明的曙光——火
人类最早的远程武器——弓箭
人类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
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
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 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 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 《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 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 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 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 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 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 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 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 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 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 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大体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两大阶段。大约在隋代, 人们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启示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期(约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它用胶泥制成 活字,然后排版印刷,既经济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研制成功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炼丹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点燃硝、硫、木 炭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火药发明后,被用于军事,结 果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霹雳炮”、震天响等杀 伤力很大的火药武器。宋代后期,又发明了火药砂枪、火药炮。火药大约于 1225至1248年,由商人传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后传人西方。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 我国祖先科学创造、发明的揭示与探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广大青少 年勤奋好学、开拓进取之心。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声光电的影像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形象、直 观。本书选用“图话”的形式,以“图”展现历史风貌和各种形象,以“话” 叙说史实,图文互补,有景有情地向读者展示了祖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累累 硕果。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再如,有些学术著作,对某一领域里的发明创造作了真实、完整的记录和 描述。历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总结、流传下来,如《周髀 算经》、《王祯农书》等。我们也收到本书中。对同一学科,内容相近的学术 著作,我们只选择撰写年代比较早的,加以介绍、讲述。
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化工、地 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轻工、冶金机械、建筑、航行航空、军事、文 化艺术的顺序编排,但又未作严格的分类有些条目在内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火药的发明中作了介绍,在火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种桑养蚕,在桑基鱼塘中讲述,在纺织的有关条目中又进一步阐述。我们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照顾叙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
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条目内容有交差的同时又有侧重。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绚丽,有许多文献典籍流传下来。以往的同类出版 物只介绍科技领域里的发明发现,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祖先同样有 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汉字、诗词歌赋、音律和古代乐器等等。它们都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关条目,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在图片的选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们还注意表现古代科学家在著 述、发明时的情态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百折不挠的科学巨匠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强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发明者的艰辛。

2、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

孔明灯、龙骨水车、地动仪、纸、铁犁等。

1、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

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相传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2、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

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

3、地动仪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

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

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历史久远张衡地动仪已经失传,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记载。

4、纸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片状物。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纤维无规则交叉排列的纸发明源于中国。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华夏殷商时期,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

5、铁犁

铁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当铁犁在17世纪传入荷兰以后,引发了欧洲的农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孔明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龙骨水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铁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动仪

3、关于中国古代史书中的“表”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史记,其中也就是所谓的年表,基本上都是些什么哪年哪年谁谁谁干了些啥,个人觉得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的事情已经在本纪,世家,列传里写的很清楚了,所以表可能就被忽略掉了~~个人意见~~

4、保健养生粥类图片附加文字说明

蔬菜牛肉粥
01蔬菜牛肉粥
原料:牛肉--40克,米饭--1/4碗,菠菜--1棵,肉汤--1/2杯,土豆、胡萝卜、洋葱--1/5 个,盐--若干
制法:(1) 准备牛肉精肉并磨碎。
(2) 将菠菜、胡萝卜、洋葱、土豆炖熟并捣碎。
(3) 将米饭、蔬菜和肉末放入锅中煮,并用盐调味。

02 豆腐粥
原料:米饭--1/6碗,肉汤--1/2杯,豆腐1/10块,盐--若干
制法:(1) 将豆腐切成小块。
(2) 将米饭、肉汤、豆腐加水放在锅中同煮。
(3) 煮至粘稠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03 鸡蛋粥
原料:鸡蛋--1/2个,胡萝卜--1/5个,菠菜--1棵,米饭--1/4碗,肉汤--1/2杯,盐--若干
制法: (1) 将胡萝卜和菠菜炖熟切碎。
(2) 将米饭、肉汤和切碎的胡萝卜、菠菜倒入锅中同煮。
(3) 煮开之后放入捣好的蛋糊并搅开,加盐调味。

04 蔬菜鱼肉粥
原料:鱼白肉--30克,胡萝卜--1/5个,海带清汤--1/2杯,萝卜--20克,酱油--若干,米饭--1/4碗
制法: (1) 将鱼骨剔净,鱼肉炖熟并捣碎。
(2) 将萝卜、胡萝卜用擦菜板擦好。
(3) 将米饭、海带清汤及鱼肉、蔬菜等倒入锅内同煮。
(4) 煮至粘稠时放入酱油调味。

干酪粥

05 干酪粥
原料:米饭--1/6碗,水--1/2杯,干酪--5克
制法: (1) 将干酪切碎。
(2) 将米饭入锅加适量水煮。
(3) 煮至粘稠时中入干酪,干酪开始溶化时将火关掉。

06 豌豆粥
原料:米饭--1/4碗,豌豆--5个,牛奶--1/4杯,盐--若干
制法:(1) 将豌豆用开水煮熟,捣碎并过滤。
(2) 在米饭中加适量水用小锅煮沸。
(3) 之后放入牛奶和豌豆,并用文火再煮。
(4) 加盐调味。

07 胡桃粥
原料:糯米--1/3杯,胡桃--5个,红枣--1个,盐--若干
制法:(1) 将胡桃夹开把瓤取出,泡在水里,将其薄皮剥去并捣碎。
(2) 将红枣去核并用水浸泡后捣碎。
(3) 将胡桃、红枣、糯米加适量水放在小锅里煮。
(4) 煮好后用盐调味。

08 苹果麦片粥
原料:燕麦片--3大匙,牛奶--1/4杯,苹果--1/6个,胡萝卜--1/3个
制法:(1) 将苹果和胡萝卜洗净并用擦菜板擦好。
(2) 将燕麦片及擦好的1大匙胡萝卜放入锅中,倒入牛奶及1/4杯水用文火煮。
(3) 煮开后再放入2大匙擦好的苹果直至煮烂。

09 鱼肉牛奶粥
原料:鱼白肉--1/6块,牛奶--1大匙,盐--若干
制法:(1) 将鱼肉抬掇干净,炖熟并捣碎。
(2) 将鱼肉放在小锅里加牛奶煮,之后加盐调味。

芋头粥
10 芋头粥
原料:芋头--1/2个,肉汤--1大匙,酱油--若干
制法:(1) 将芋头皮剥掉切成小块,用盐腌一下再洗净。
(2) 将芋头炖烂后捣碎并过滤。
(3) 将肉汤及芋头放在小锅里煮,并不时地搅一下。
(4) 煮至粘稠后加酱油调味。

11 土豆粥
原料:土豆--1/3个,牛奶--2大匙,熟蛋黄--1/4个,盐--若干
制法: (1) 将土豆去皮,炖烂,捣碎并过滤。
(2) 将土豆加牛奶用文火煮,并轻轻搅拌,粘稠后加盐。
(3) 将蛋黄捣碎放在土豆泥里。

12 干酪面包粥
原料:主食面包--1片,牛奶--2/3杯,干酪粉--1/2匙
制法:(1) 将主食面包的边沿剪掉之后撕成碎片。
(2) 把撕碎的面包加牛奶用文火煮,煮成糊状后撒上干酪粉。 也可以用蛋糕来代替面包做成蛋糕粥。

13 胡萝卜酸奶粥
原料:胡萝卜--1/10个,面粉--1小匙,卷心菜--10克,酸奶--1大匙,肉汤--3大匙,黄油--若干
制法:(1) 将卷心菜和胡萝卜要成细丝炖烂。
(2) 用黄油将面粉略炒一下,加入肉汤、蔬菜煮,并轻搅。
(3) 将炖好的材料冷却后与酸奶拌好

番茄粥

14 番茄粥
原料:番茄--1/8个,米饭--1/4碗,海带清汤--1/2杯,盐--若干
制法:(1) 将番茄泡在开水里,随即取出去皮去瓤,切碎。
(2) 将米饭和海带清汤倒入小锅是煮。
(3) 煮好后加入番茄,加盐调味。

15 鸡肉粥
原料:鸡胸脯肉--10克,米饭--1/4碗,海带清汤--1/2杯,菠菜--10克,酱油、白糖--若干
制法:(1) 将鸡胸脯肉去筋,切成小块,用酱油和白糖腌一下。
(2) 将菠菜炖熟并切碎。
(3) 米饭用海带清汤煮一下,再放入菠菜鸡肉同煮。

16 裙带菜红蛤粥
原料:干红蛤--2个,干裙带菜--20克,大米--1/4杯
制法: (1) 将红蛤和裙带菜用水泡开之后拧净水分并切碎。
(2) 将泡好的米加适量的水一起倒入粉碎机磨碎。
(3) 以1:10的比例将米和水调好,加入裙带菜和红蛤同煮。
(4) 煮好之后用盐调味。

红薯鸡蛋粥
17 红薯鸡蛋粥
原料:红薯--1/6块,鸡蛋--1个,牛奶--2大匙
制法:(1) 将红薯去皮,炖烂,并捣成泥状。
(2) 将鸡蛋煮熟之后把蛋黄捣碎。
(3) 红薯泥加牛奶用文火煮,并不时地搅动。
(4) 粘稠时放入蛋黄,搅匀。

18 栗子粥
原料:栗子--5个,海带清汤--1/2杯
制法:(1) 将栗子煮熟之后去皮,捣碎。
(2) 海带清汤煮沸后加栗子同煮。 栗子可强肠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婴儿腹泻时食用栗子,效果较好。

19 蔬菜粥
原料:牛肉--20克,大米--1/3杯,胡萝卜、洋葱--若干,香油、酱油--若干
制法: (1) 大米洗净用水泡好,牛肉、胡萝卜、洋葱切碎。
(2) 用香油把牛肉在锅里炒一下,再入泡好的大米炒制。
(3) 将大米炒至一定程度后加入胡萝卜和水,用文火煮烂,再用酱油调味。

20 大酱粥
原料:米粥--1小碗,大酱--1/2小匙,胡萝卜、洋葱、菠菜--若干
制法:(1) 将胡萝卜、洋葱、菠菜切成碎块。
(2) 蔬菜加清汤煮制,随后放入米粥同煮。
(3) 煮好之后放大酱调味。

21 胡萝卜粥
原料:准备胡萝卜(红萝卜)适量
制作:把胡萝卜洗净去除根须 放入蒸锅内上米蒸熟蒸烂 取出晾凉捣烂成泥 如果小孩喜吃甜食也可稍加白糖
特点:清香适口胡萝卜味甘性平 有健脾助消化之功 并含有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 脂肪糖类
其中含大量果胶 有收敛和吸附作用 患儿腹泻食用后可以抑制肠道蠕动 对抑制消化不良 所引起的腹泻非常合适

22 脊肉粥
猪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 古代人已作为药用 其性味甘咸平
猪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并含有较多的碳水 化合物 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可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原料: 猪脊肉100克粳米100克 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作: 先将猪脊肉洗净切成小块 放锅内用香油炒一下然后 加入粳米煮粥待粥 将烂熟时 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再煮沸即成
特点: 粥有肉香油等调味品 味道极好 此粥补益人体 小儿常食可防止发生贫血

莲子桂圆粥
23.莲子桂圆粥
[原料]莲子20克、龙眼肉10克、糯米50克。
[做法]取莲子、龙眼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评注]桂圆大补、不宜久用;莲子能平补不峻、可以久服。伏案诵读、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谷不香者,可常吃莲子粥。

24.八宝粥
[原料] 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 先取上述八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 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作用] 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评注] 八宝粥超市有卖,温热服用效果较好,健康人食用可强身健体。

柏子仁粥
25.柏子仁粥
[原料] 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 先将柏子仁去除皮、壳、杂质,捣烂,与粳米煮粥,待粥将时,兑入蜂蜜,稍煮开锅即可。
[用法] 每日2次,连服3天。
[作用] 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评注] 柏子仁甘平、有养心安神、滋阴养肝、舒脾润肠、美颜乌发等作用。柏子仁含脂肪油14%、少量挥发油、皂甙等物质,为常用的滋补安神药。

26.酸枣仁粥
[原料 ]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先以粳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末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 早晚温服。
[作用] 养心、安神、敛汗。适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圈。
[评注] 酸枣仁末入粥中酸甘适口,深受欢迎。酸枣仁生用炒用均可,炒时间过常能破坏有效成分。可取酸枣仁微炒片刻研末,家庭可用擀面杖研磨。

27.小米枣仁粥
[原料] 小米100克、酸枣仁末15克、蜂蜜40克。
[做法] 将小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末,搅匀煮开即可。
[用法] 每日2次,加蜂蜜温服。
[作用] 补脾润燥,宁心安神。主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评注] 酸枣仁能宁心安神,小米可补脾养心。酸枣仁在锅内微炒片刻研末,家庭可用擀面杖研磨。

28.绿豆粥
[原料] 绿豆30g,粳米100g
[做法] 1.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
2.把绿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约500g,煮至米烂汁黏时即可离火食用。每日服食1-2次。
[营养] 内含蛋白质13.6g,脂肪0.65g,碳水化合物95.7g,钙39mg,磷25.9mg,铁2.7mg,维生素A0.20国际单位,
维生素B10.2mg,维生素B21.5mg,尼克酸0.6mg,能产热453kcal。
[功能] 绿豆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暑食品,能清热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湿,与粳米相搭配,煮成粥,又可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确为夏季解暑佳品,
且因本品并非过于寒凉,不会滞胃凉脾,是产后防暑、解暑佳品。

29.银杏粥
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老年、体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体。宜家庭食用。
做法: 银杏仁(去壳后用沸水烫去内种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两,水适量,同时放入锅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状即可。
银杏宜与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类相配,如银杏八宝粥、银杏绿豆粥、银杏沙参莲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为宜。

金银花粥

30.金银花粥
材料:金银花30克,白米30克。
做法:金银花可在药材店买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浓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为稀薄的粥。
功效:可用来防治中暑,以及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等。

31.莲藕粥
材料:鲜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先将莲藕洗净切片,与白米同煮为粥,待粥熟时,再调入些许白糖,即可进食。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开胃,老年人体虚,热天里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热病口渴等等都能进食。

32.白木耳粥
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做法:白木耳先用清水发泡洗净。糯米淘净后,置入锅内加水烧开,再放入银耳,熬煮成粥,调入一些冰糖即成。
功效:滋阴生津、润肺养胃、益气和血,可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阴虚口渴。

33.红枣粥
材料:红枣,白米,分量可随自己口味决定。
做法:很简单,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时候,放入红枣同煮。
功效:具有养脾、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的功用,对于血压低、肺虚咳嗽,有一定增益。

麦冬竹叶粥
34.麦冬竹叶粥
材料:麦冬30克,甘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去核红枣6枚。
做法:将麦冬、甘草、竹叶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红枣一起煮成粥。
功效:带点淡淡的清甜,具有清热解暑、益气和健胃等功效,假如感到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饮食,不妨一试。

35.豆浆粥
做法:豆腐浆适量,粳米50克,一同煮粥。
功效:有润肺胃、消胀满、下浊气、利小便的功效,夏天常食可消暑、利湿,并适用于治疗炎夏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诸症。

36.薄荷粥
做法:用大米150克煮成粥,另用鲜薄荷100克或用干薄荷20克煎成较浓的汤,加适量白糖后倒入粥内,搅和后凉服。
功效:对治疗夏季风热感冒、头痛目赤、风疹瘙痒、咽喉痛等症甚佳。

菊花粥
37.菊花粥
做法:用黄菊花20克,稍加水煎成菊花水,去菊花,将此水与大米160克共煮成粥。
功效:此粥对夏季风热感冒、目赤昏花、疗疮肿毒及高血压患者较为适宜。

38.芦根粥
做法: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粳米60克,生姜2片,将芦根洗净、切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加粳米、生姜煮成粥,分2次服食。
功效: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中暑烦渴、恶心呕吐。

39.鸡粥
主料:鸡肉200克
调料:葱末5克,盐5克,熟油、胡椒粉各少许,姜片5克,香菜末。
做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2000克,烧开后用小火煮成粥
2:鸡肉放入另一只锅内,加姜片和水,烧开后小火煮熟,捞出晾凉,把鸡肉撕成丝,再用葱末,盐、胡椒粉、熟油拌匀调味。
3:把调好味的鸡丝倒入粥锅内,用文火稍煮一会儿,撒上香菜末即成。概据个人的喜好与习惯,也可不加香菜末。
特点:味道鲜美可口,常食可滋养五脏、补气血。

皮蛋瘦肉粥

40.皮蛋瘦肉粥
煮粥用料:瘦肉1块(猪腱肉最好),皮蛋2个(无铅皮蛋,一则健康些,二则石灰味没那么大),姜1块,水足量,油盐适量。
要煮出一锅绵香好味的皮蛋咸瘦肉粥,要诀如下: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东北大米,就是圆圆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别绵软;
(2)煮粥的米要预先腌:约半碗米淘洗干净后,要用2汤匙的油、1个半茶匙的盐和少许水(2茶匙)拌匀,腌至少半小时,
放心,虽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会在煮粥的过程中挥发,令米绵烂,所以并不油腻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咸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不必太考究是猪的哪一块肉,
总之要保持一整块肉块不要切开 (我一般用大约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块猪肉,如果条件许可,用猪腱肉更好味)。
如果用瘦肉煮粥,那么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略煮煮,然后洗净;
如果喜欢用腌的咸猪肉煮粥,那么要提前一天腌咸猪肉,方法如下:
猪肉一块,冲洗干净,抹干,撒2-3茶匙盐,均匀涂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会冻成冰的保鲜格)腌1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腾才下材料:大汤锅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
先下肉块、姜片,火不要关小,肉块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热而熟硬,封住了里面的肉汁,这样肉煮了粥后也不难吃,
然后待水再次沸腾时下腌好的米和一个切碎的皮蛋,而这第一个皮蛋切碎下粥与米同煮,皮蛋会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后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后,先大火煮20分钟,然后再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火候足,粥就绵软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质感处理:在转小火煮了1个半小时后,把第二个皮蛋也切碎,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用筷子扒拉,撕成丝丝状,
跟第二个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后半小时,然后关火。第二个皮蛋在关火前半小时加入粥中,半小时可将第二个皮蛋煮得既没有石灰味,
同时又变软滑,吃粥时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为是水沸时下的,还保持了一定鲜味,撕成丝后放回粥中,特别好吃。
这样煮出来的粥不必下盐,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点粘底,请千万不要用勺子扒拉锅底的粘皮,要不粥会有糊味,
我们通常会放一个轻的小调羹在锅底与粥同煮,水沸腾过程中,小调羹也被带动,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南瓜粥

41.南瓜粥
原料:南瓜250g,米50g,白糖少量
做法:
(1)先将南瓜蒸软,混着蒸出来的南瓜汁一起捣成南瓜泥;
(2)将米下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3分钟,加入南瓜泥不停搅拌直至再次煮开,开小火继续煮15—20分钟就可以咯;
(3)加入适量的白糖或者放凉后加入蜂蜜;
我个人觉得南瓜粥已经有很清甜的香味了,为了身材着想,我就没有加糖。而且放冰箱冰过以后更好喝!

291.菠菜粥

原料:菠菜、粳米各250克
辅料:盐适量
做法:
1.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焯一下,切段,备用。
2.粳米洗净置锅内,加水适量,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熬一会儿停火;再放入盐调味即成。
不宜食用加工过细的粳米。粳米由皮层、糊粉层、胚乳层和胚层组成,皮层与糊粉层中含有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成分远较胚乳层和胚层多,加工过于精细,会使营养成分大量损耗,降低粳米的营养价值。
292.蛋花麦片粥

原料:麦片30克,鸡蛋1个
做法:
1.将鸡蛋打入碗中,打散搅匀。
2.把麦片用水浸泡,泡软后倒入锅中,小火煮沸,约5分钟。
3.再往锅中打入鸡蛋,煮熟即成。
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钾、铁、锌、硒等营养物质,促进宝宝生长发育,有利于预防夜盲症、口角炎、贫血。
293.鸡肉菜粥

原料:大米粥半碗,鸡肉末半匙,碎青菜1匙,鸡汤,植物油少许
做法:
1.锅内放入少量植物油,起火把油烧热。
2.鸡肉末放入锅中煸炒后,再放入碎青菜煸炒。
3.待鸡肉末和碎青菜炒熟后,再放入大米粥、鸡汤一起煮开,晾温后即可喂食。
含丰富的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有利于宝宝消化吸收,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294.黄花菜瘦肉粥

原料:黄花、瘦肉各50克,大米100克
辅料:盐、葱、姜适量
做法:
1.黄花菜洗净,瘦肉切片备用。
2.姜、大米、黄花一同放入滚水中,同煮成粥,之后放入葱、肉,肉将熟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煮粥的方法:
搅粥:水开后米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文火熬20分钟,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到呈黏稠状出锅为止。为防止粥溢锅,可在煮粥的时候加几滴植物油或少量盐。
或米或水一起下锅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熬煮约30分钟。
295.大米粥泥

原料:
大米50克,蛋黄泥少许
做法:
1.把米淘净,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小锅中,用微火煮至烂粥。
2.滤去粗渣,加入蛋黄泥,搅拌均匀即可。
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可有效预防软骨病,具有健脾养胃、聪耳明目的功效,也可把大米换成小米或玉米面。
296.二瓜粥

原料:粳米100克,黄瓜150克,冬瓜150克
辅料:姜10克,盐适量
做法:
1.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子,切成薄片;冬瓜去皮,切薄片;粳米淘洗干净;姜洗净拍碎。
2.锅内加水约1000克,大火烧开后放入粳米、姜碎,待沸腾后改用小火慢慢煮至米烂,下入黄瓜片、冬瓜片,大火煮至汤稠料熟,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煮粥时,水要一次加足,不要中途加水,大火煮沸后要不断搅拌才能使粥黏稠。
297.冰糖苦瓜粥

原料:大米100克,苦瓜1根,松花蛋1个。
辅料:冰糖、盐、葱末、姜末、香油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浸泡2小时;苦瓜洗净,去内膜和子,切末,用热水焯一下后捞出,沥干切成细末;松花蛋去皮,切小丁。
2.锅置火上,加1000克水,煮沸后放米熬成粥。
3.把苦瓜、松花蛋丁和冰糖放入熬好的粥里,煮5分钟,撒上葱花、姜末,点几滴香油即可。
298.生滚花蟹粥

原料:花蟹2只,大米40克。
辅料:姜丝5克,葱花5克,盐2克,鸡精1克,香油5克。
做法:
1.花蟹洗净,剖壳剁块;大米洗净备用。
2.砂锅置火中,以2:8的比例放入大米和清水,大火煮开后转用小火继续熬煲。
3.煲至米粒软烂时,放入备好的花蟹、姜丝继续煲,煲至成米粥时,加入盐、鸡精拌匀,淋上少许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螃蟹色鲜味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还有1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含量较多,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滋肝阴的功效。对于瘀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根据古籍记载,螃蟹适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伤筋断骨的治疗。此外,油漆过敏或因漆中毒而生疮,可将活蟹捣汁敷用。

5、椰田古寨好玩吗

椰田古寨五大游览景区:
1·“古老文化”区
苗族文化博物馆,以图片、文字实物、造景的不同方式展示海南苗族迁徒路线‘居住、服饰、饮食、农耕、狩猎、捕鱼、医药、工艺美术、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宗教信仰等古老的文化。
2·“奇特风情”区
进入古寨后,百年谷仓、晒谷场、吊脚楼、图腾广场进入眼帘,感受到苗家青年男女热情接待的游客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伴随着招龙舞的乐声,在图腾广场与苗家人一起唱吧,跳吧。
3·“椰风椰香”区
古寨内椰风婆娑,风光秀美。苗家阿哥爬上椰子树亲手为远方的客人摘下新鲜的椰子。而苗家阿妹则忙不停的制作芳香的椰片饼干,大家边吃边玩,对情歌,看蜡染吧,真正其了无穷。
4·“椰风神秘傩蛊”区
傩神和放蛊都是古代苗家人的神秘文化。傩蛊屋表现了苗家万物有灵,想生相克的自然崇拜观念。
5·“小锤叮当”区
苗家手工银器至今沿袭着较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艺,且工艺十分复杂,除了较为常用的工艺之外,家工过程中还保留了古老的铜走银、炸珠、鎏金、掐丝、拉丝等传统工艺,这些用手工雕錾琢磨出的闪着如月华般光辉的银器品折射出来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6、谁能把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还发明了什么全说出来,我就拜他为师

钢铁冶炼和铁器制作.铜冶炼和青铜器.石油的开采和应用 煤的发现和开采.陶瓷.酿酒.养蚕缫丝.星表和星图.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测量子午线.张衡和地动仪.郭守敬和《授时历》.十进位制和二进位制.祖冲之和圆周率.中医药.针灸 麻沸散.接种人痘

7、古代的熏香香料有哪些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等。

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

熏香大多采用沐浴、佩戴、雾化释放、加热释放、常温释放等方式,是以植物次生代谢合成的挥发性物质为媒介的一种无创伤、简单、安全的缓解或干预手段,与现代芳香疗法的吸入疗法较为相似。

(7)古代养生图片扩展资料:

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

在这种社会风气的薰染下,唐朝香料或香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本土出产又非常有限,所以进口就成了唐朝香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唐代主要香料或香材品种言,沈香出天竺诸国;没香出波斯国及拂林国。

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紫真檀出昆仑盘盘国;降真香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薰陆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单于者绿色;没药是波斯松脂;安息香生南海波斯国;苏合香来自西域及昆仑;龙脑香出婆律国等等;外来香料在唐朝香料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与古代养生图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