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昭山·中建仰天湖绿色养生示范城的项目简介
<
2、“养生”和“养身”有什么区别
养身就是保养身体、调理身体,偏重在具体的身体机能上,而且不会太具备长远性。比如说“孕妇刚生产完,要注重养身”;“某运动员受伤后做了手术,要请假养身”等等。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及佛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2)养生绿色建筑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网络-养生
3、卓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的项目介绍
卓达集团创建于1993年7月,现净资产逾千亿元,企业员工达15000余人。
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卓达集团在正定、鹿泉、灵寿、行唐四县区同时启动建设四座卓达新材工厂,规划年产能10亿建筑平方米、每年3万亿元的价值,将石家庄建成中国绿色建材之都、绿色建筑之都。
在内蒙古,卓达集团与乌海市政府签约,投资建设乌海·卓达新型材料科技产业园,这是卓达集团在内蒙古建设的首个新材项目。卓达集团将把新型建材与乌海原有的煤炭、钢铁、玻璃等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建材全产业链条,建设年产2000万建筑平方米新材生产基地,把乌海打造成全国性的建材产业集聚区,共同推动中国绿色住宅产业化大发展。
在福建漳州,卓达集团与漳州市诏安县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卓达闽粤生态产业滨海新城的合作协议,为当地引进新型材料、分时度假养老、文化创意、竹产业、木产业、富硒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先行启动的新型材料产业将依托福建与台湾、东南亚的地缘关系及便利的海陆交通优势,拓展东南亚海外市场。依托区域内76万亩富硒土壤资源,打造富硒农产品产业链。挖掘乌山、九侯山的自然风景资源,建设健康养老示范区、山海旅游度假区,打造辐射海西乃至全中国的分时旅游度假、养生养老目的地。在厦漳泉经济核心圈和珠三角城市群的重叠区,在海滨长寿之乡,打造闽粤两省生态产业新城示范项目。
在陕西,卓达集团挺进大西安都市圈,进驻渭南市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在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内,在万亩卤阳湖畔,布局养老产业、新型材料、智慧创意、生态湿地、旅游中心、高端职业教育、综合配套现代服务业等板块。
在云南,卓达集团与曲靖市政府签约,曲靖市政府计划每年至少包销1200万平方米卓达新材绿色模块化整体抗震房屋,5年内至少包销62万套合计6000万平方米卓达新材绿色模块化整体房屋。在大力促进卓达富源新材料产业园投产运营的同时,曲靖市政府将大力推进卓达新材在政府保障房、安居工程、抗震房等诸多政府投资项目的广泛应用。曲靖市富源县政府与卓达集团合作共建总规划面积3000亩的卓达新材产业园,其年产能可达5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年产值750亿元,为当地年贡献税收18.75亿元,吸纳当地30000人就业,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云南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的开发建设。
在海南,屯昌县政府与卓达集团签订了“屯昌富硒产业经济区及新型材料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在800平方公里富硒带上,共建生态科技新城、雨水岭产业园、富硒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富硒农业产业园、富硒养生庄园,以及建设新型材料基地,绿色家居生产基地,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通过三产联动模式,打造科技屯昌、富硒屯昌、绿色屯昌、宜居屯昌。
在湖北,卓达集团挺进大武汉城市圈,在咸嘉临港新城3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核心区,政企合作建设卓达生态产业新城。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和丘陵地貌,开发24万亩斧头湖、12万亩的西凉湖水资源,建设一座产业之城、智慧之城、旅游之城、养生之城,建成中国真正的“威尼斯水城”。
在江西,卓达集团与高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政企联手共建高安卓达产业新城。卓达集团将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为核心开发理念,构建包括高安卓达信誉农业产业园、卓达绿色模块化住宅 产业基地、江西省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江西养老教育产业园区、江西省养老用品生产制造基地和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产业在内的“一个精品中心城+六大朝阳产业区”空间发展模式。
在湖南,卓达集团与张家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天门山先导区卓达大坪旅游国际旅游度假区。卓达大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集中建设用地约15平方公里,与国家5A 级景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该项目将按“森林、峡谷、温泉、健康、养生、养老、度假”七大主题规划,重点打造高端养老示范基地、国际山谷养生基 地、国际康复疗养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旅游及影视教育培训基地、绿色奥特莱斯购物公园、水乐谷主题公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
在重庆,合川区政府与卓达集团签约,合作共建“卓达·重庆合川小安溪生态新城”。在与钓鱼城一江之隔的金沙半岛、龙游山的山水之间,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养老产业及健康产业,率先建设主题乐园和卓达生态产业新城综合体,重现山水交融生态特色城市。
天津
在天津,卓达集团积极推进京东卫星城的建设,与民政部合作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中国养老样板区。同时开发总规划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第一期已交付使用。1000万平方米的京东温泉镇正建设中。
山东
在山东,在国家半岛蓝色经济区,卓达张家埠30万吨级国际大港、规划4000万平方米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临港园区、规划2000万平方米香水海旅游商住新城三大项目正全力推进。
海南
在海南,建筑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的国际健康养生城正在快速推进。 在五指山,60万平方米的新项目6月份准时开工。
跟着国家战略走是卓达发展的核心理念,卓达养老社区、卓达文化产业园区、卓达临港产业园区、卓达新型低碳建材产业、卓达健康养生产业、卓达绿色农业等产业布局其实都是在为国家着想,也是在为企业未来着想。
4、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是2014-04-21在陕西省宝鸡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创业路创业信息港A08室。
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301305678939G,企业法人梁正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林综合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咨询、协作、培训、农林超市、中介服务、技术合作;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园林绿化;生态农业旅游;化肥、农药、农膜、植保农业机械、农作物种子、苗木花卉、农副土特产、畜禽水产品、果蔬、工艺品、日用百货、化工建材、金属、有色金属材料的批零售;劳务派遣;住宿;游艺、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制作、发布;水利水保、环保新能源开发;网上经营农副产品;模数转换、传感器、机器人研发引进;生态养生养老、老幼托管陪护、智能生命环、NED、防丢、防霾神器、北斗云集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基因工程的研发引进;劳务外派、境外承包工程、海外劳动技术服务、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移民服务;绿色建筑、房地产中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服务;海外留学、海外劳务(国家明规定的除外);进出口贸易;生态药膳食疗、养生、保健;康复养生保健服务;餐饮服务;生态农产品、安全食品材料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9816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陕西绿博世达生态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5、如何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三个转变 ”:
一是从传统的对自然索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从粗放型的以消耗为代价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走生态与产业互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
三是从重经济增长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 ”并重,实现广大群众可以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发展。
“四个重点 ”: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将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绿色产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打造绿色城乡。
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魅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田园式的优美新村,生态文明的宜居家园。
三是倡导绿色消费。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广使用绿色节能产品,为绿色发展提供外在需求和内在动力。
四是保护绿色生态。
加强生态资源管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通过 “四绿 ”建设,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框架,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6、花山的花山新城规划
花山新城3年内将现雏形,已于2004年开始计划
花山新城加速“变脸”
武汉市召开花山生态新城规划现场办公会,市领导杨松、阮成发出席会议。据介绍,今后花山新城将围绕国际一流生态城、生态文化区的目标,把新城打造成武汉东部地区产业支撑服务区、武汉新港江南核心港区、大东湖生态建设区。
按照最新的规划结构,新城分为新港、新城和生态保育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港口和保税加工、生态研发和教育、养生与居住等产业。
据建设方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洪山区政府将新城建设作为发展战略重点来抓,每月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项目建设。今后3年,花山新城将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计划投资262.29亿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类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态新城的框架和雏形。
“绿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来的花山生态新城绝对一座“绿色样板城”,在这个66.4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将有147公里的自行车路网系统,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统,交通体系将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内用的电可能是自己利用风能发出来的,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冲厕所用的水可循环使用,城内的产业都要过绿色环保关……
规划中的花山生态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是湖北两型社会首个生态城市。新城未来将投资20亿元建设大东湖水网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兴建5万吨污水处理厂。
此外,花山新城投资12亿元,将规划区域内的农民全部迁出,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建设“花山”、“花果山”两座生态绿化带。
生态新城需符合生态指标
现场办公会上,《花山生态新城指标体系(讨论稿)》首次被披露。据介绍,该指标体系参照了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项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这29项指标与天津生态城指标相比,更具“武汉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态覆盖率需达到60%,显得更“绿色”;绿色建筑节能措施要细化,居住建筑能耗能不能高于35千瓦时/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达到30%以上,加强循环水利用;辖区内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要达到15%。
据介绍,武汉未来还要在花山新城设立“生态研究院”,拟邀请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担任顾问。
十大两型示范项目、千万平米绿色社区
1. 结合启动项目建设,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从启动项目中选择一定规模的功能建筑,按照绿色建筑的有关指标要求组织建设。重点尝试地下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技术和应用措施,并从建筑选址、节水、节能、材料使用、室内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探索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体系和建设模式。
2. 以严东湖保护工程为核心建设水生态示范项目。按照“大东湖水网”项目总体要求,尽快建设严东湖水质保护工程,建设具有景观生态功能的人工强化湿地系统和近岸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水生态示范区,探索滨水生态敏感地区水环境保护措施,为世界水资源危机下河湖密布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示范。
3. 中水利用与生态用地的耦合改造示范项目。通过建设分散收集、处理、回用再处理系统,对污水及初期雨水进行相应处理,提供城市维护绿化及清卫使用;并将再处理过程与其周边非开发建设用地的生态化改造同时进行,在削减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用地的功能提升。
4. 建设集中式太阳能农民社区示范项目。结合首期农民还建房建设“集中式太阳能应用示范社区”,和有关科研机构和厂家合作,从整体上、过程上、管理上落实太阳能的应用推广。
5. 建设慢行优先的低碳化绿色交通示范项目。建构“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新城内部公共电动车网络系统、自行车路网系统、步行系统,打造低碳化绿色交通体系。
6. 建设分区布点与移动式相结合的“大气质量实时监控中心”。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数据进行24小时立体化实时监测,并且通过有线、无线两套数据传输系统实时发送至检测中心并公布,以确保花山新城良好的大气环境。该项技术对创造“环境友好”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7. 建设“花山、花果山”,组建生态农业公司。修复山体、改造提升林地林相景观,广泛种植杜鹃、蔷薇、红果、冬青等木本藤本开花结果植物,打造真正意义的“花山”、“花果山”。
7、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什么时候执行
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必须自觉做到“三个转变”、着力突出“四个重点”。
“三个转变 ”:
一是从传统的对自然索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从粗放型的以消耗为代价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走生态与产业互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
三是从重经济增长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 ”并重,实现广大群众可以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发展。
“四个重点 ”: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将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绿色产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打造绿色城乡。
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魅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田园式的优美新村,生态文明的宜居家园。
三是倡导绿色消费。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广使用绿色节能产品,为绿色发展提供外在需求和内在动力。
四是保护绿色生态。
加强生态资源管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通过 “四绿 ”建设,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框架,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8、花山生态新城的新城规划
花山新城3年内将现雏形,已于2004年开始计划
花山新城加速“变脸”
武汉市召开花山生态新城规划现场办公会,市领导杨松、阮成发出席会议。据介绍,今后花山新城将围绕国际一流生态城、生态文化区的目标,把新城打造成武汉东部地区产业支撑服务区、武汉新港江南核心港区、大东湖生态建设区。
按照最新的规划结构,新城分为新港、新城和生态保育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港口和保税加工、生态研发和教育、养生与居住等产业。
据建设方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洪山区政府将新城建设作为发展战略重点来抓,每月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项目建设。今后3年,花山新城将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计划投资262.29亿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类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态新城的框架和雏形。
“绿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来的花山生态新城绝对一座“绿色样板城”,在这个66.4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将有147公里的自行车路网系统,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统,交通体系将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内用的电可能是自己利用风能发出来的,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冲厕所用的水可循环使用,城内的产业都要过绿色环保关……
规划中的花山生态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是湖北两型社会首个生态城市。新城未来将投资20亿元建设大东湖水网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兴建5万吨污水处理厂。
此外,花山新城投资12亿元,将规划区域内的农民全部迁出,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建设“花山”、“花果山”两座生态绿化带。
生态新城需符合生态指标
现场办公会上,《花山生态新城指标体系(讨论稿)》首次被披露。据介绍,该指标体系参照了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项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这29项指标与天津生态城指标相比,更具“武汉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态覆盖率需达到60%,显得更“绿色”;绿色建筑节能措施要细化,居住建筑能耗能不能高于35千瓦时/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达到30%以上,加强循环水利用;辖区内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要达到15%。
据介绍,武汉未来还要在花山新城设立“生态研究院”,拟邀请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担任顾问。
9、从我国企业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环境,美丽无污染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必须自觉做到“三个转变”、着力突出“四个重点”。
“三个转变 ”:
一是从传统的对自然索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从粗放型的以消耗为代价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走生态与产业互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
三是从重经济增长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 ”并重,实现广大群众可以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发展。
“四个重点 ”: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将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绿色产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打造绿色城乡。
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魅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田园式的优美新村,生态文明的宜居家园。
三是倡导绿色消费。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广使用绿色节能产品,为绿色发展提供外在需求和内在动力。
四是保护绿色生态。
加强生态资源管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通过 “四绿 ”建设,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框架,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10、未来最健康的产业是什么?
在未来的众多行业中,我认为最健康的行业应该要数养生行业了。
在中医里,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培养生机,预防各种疾病,从而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在从前,我们仿佛一听到“养生”这个词,就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专利,与年轻人无关。可是近些年来,年轻人呈现的亚健康状态越来越严重,什么熬夜,加班,喝酒等等更是家常便饭,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慢慢呈年轻化发展,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养生的重要,从而加入到养生的行列。
养生行业的现状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对人们对养生服务,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了一个旺盛期,因此养生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契机。
无论是网络上,电视上各种吃穿住行,均打着养生保健的口号,在大街上,你也可以到处可见养生保健品的存在。从养生市场这么火爆的程度就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的渴望。
另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实施“抓预防,治未病”的方针,在全国各地开展健康工程,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因此养生服务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养生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经营连锁化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追求连锁化,目前,集休闲,保健,娱乐,美容等为一体的养生保健馆在我国急剧增加,各种连锁企业也开始出现,让现代养生服务理念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二,中医养生理念得到认可
中医养生是古老医学的延伸,国家实行的治未病方针,与中医的养生保健理论相一致,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疾病的发生以及医疗负担,因此中医养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