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是怎样养生的?
在我国二十五史中的230多个皇帝中,长寿的前三名是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而清朝的乾隆则寿高89岁,堪称我国古代皇帝中的长寿之首,被世人称为“古稀”天子。
乾隆皇帝何以能够长寿?奥秘在哪里?原来乾隆擅长养生,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悟出了养生十六个字秘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另外,乾隆皇帝还认为必须生活规律,爱好广泛等等。
所谓“吐纳肺腑”:即天刚亮起床,不睡懒觉,早餐前多做深呼吸运动,并持之以恒。
所谓“活动筋骨”: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乾隆的祖父康熙把骑射定为祖宗家法,教诲皇家弟子要“习骑射,勿持贵纵恣。”所以乾隆自幼善骑,马术甚精。在避暑山庄皇家射箭比赛中,多次大显身手。当皇帝后,更以射骑为乐,直到他八十高龄时,还行围狩猎。骑马射箭,活动量大,这对深居清宫的皇帝来说,无疑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所谓“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涌泉穴)、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
所谓“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所谓“适时进补”:就是要饮食有规律。乾隆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一年四季,大约都在6点多起床,洗漱后用早餐,膳后处理政务,完了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尔后就餐。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鲜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乾隆喜喝茶,对食用水(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他还效法祖父康熙,从不吸烟。
乾隆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乾隆爱好广泛,学识渊博,情趣甚广;特别喜好以下养生运动:
(1)喜好“旅游”
人所共知,他三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了全国主要名山大川,古刹佛寺,不少城乡有他的足迹,杭州十景均由他的御笔题碑。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促进了他的身心健康。
(2)喜爱读书和书法
他是封建皇帝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爱读书,懂满、蒙、维、藏、汉5种文字。他喜书法,学尊赵体,圆润遒丽,所到之处,喜御笔垂青。他善诗文,据传他一生写文1300多篇,诗作4万余首。他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他亲自演过戏。这些对他修身养性,颇有裨益。
由于乾隆养生有法,一生身强体壮,年近九十尚神智清晰,还以太上皇身份过问朝政,自号“十全老人”。
尽管乾隆长寿的秘诀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作为古代养生名家的地位却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应从现实出发,借鉴其养生的有益精华。四、中华传统的养生学派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文化中,呈现出各种学派,这些学派对中华养生学说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彰显出中华养生文化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特色。1.顺从自然的顺应学派
庄子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顺乎自然的养生观。《内经》据此提出了“天人相应”,反复论述了适应四季自然气候变化的四季养生法,强调“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而要求人们“处天地之知,从八风之理”。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根据四时自然的变化养生健身,防止暑、热、风、寒、燥、湿对身体的伤害是很重要的。
除了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之外,人还应该懂得顺乎社会发展的规律,安心养神,不为琐事所争,不为冗杂烦恼。“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做到“有事即应,如照镜物,过后便无,应事必使割藤,则心无所系。”不计较生活中非原则性的无端琐事,怡然自乐,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防病延年也很重要。
2、康熙皇帝是怎样保养身体的
康熙68岁死了,乾隆89岁死了,都当了六十年皇帝。
康熙皇帝怎么保养的,我不知道。
乾隆皇帝怎么保养的,知道一些。
乾隆在位时非常zd注重养生,他将自己的长寿之道总结为以下16个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即是吐浊纳清,乾隆帝无论当天办公多晚,第二天黎明必起,在皇室园林下闭目凝神,吐气纳新一个多时辰,不但耳清目明,头脑清醒,而且四肢有力,浑身舒坦。
活动筋骨: 一个时辰的吐纳肺腑之后,乾隆会进行简单的运动,包括散步、爬坡、打内拳、玩健身球等。如公务不忙,乾隆帝必带队出宫,或打猎或攀爬或旅行,既充分活动四肢,又愉悦身心。
十常四勿:即每天对身体部位进行运动,具体就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摸,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适时进补:即根据节气容特点及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食品进补。乾隆经常吃的补品有:龟龄集方、松龄太平春酒方、健脾滋肾壮元方、固本仙方等。这些补药均由御医根据乾隆身体状况及节气特点所配,大多是温肾补阳、健脾行气、润肠通便和清热止血之物,并非什么皇家秘品,其功效与民间之物实无二样,唯在坚持服用及适时调理而已。
3、康熙到底活了多少岁:揭秘康熙皇帝是如何养生的
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再为61年,活到69岁,康熙一生与医学有不解之缘,日常也是非常注意保健养生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康熙皇帝的养生之道。
1.注重养生,不滥用补药
2.书法以“宽怀”,运动强体质
3.接受西方医学,推广西医西药
4.禁止吸烟
4、康熙君王的养生秘诀,为何说他们的高寿不需要大富大贵?
应该是经常去打猎,锻炼身体,这种一般人也能做到,所以才说不需要大富大贵。
5、康熙皇帝为何长寿?
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是帝国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玄烨活到69岁,他寿命长与其含性养身,饮食、起居咸成规度,洁衣净宝,注意生活细节不无关系。康熙的养生之道,在《庭训格言》中有多处记载,对于我们今天养生有可吸取的东西。
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这是康熙的养生之要。康熙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他说,不可暴饮暴食,要“起居有常,”不可“贪睡”、“贪食”,更不可“沉湎于酒席中”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二、衣着洁净,室内温馨。
爱干净,讲卫生,成习惯是康熙的健康之友。康熙曰:“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就是说,不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都应该干净整洁。他说:“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沌气所染。”
三、饮酒有度,药补慎用。
康熙不反对饮酒,而反对沉湎于酒中及不节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康熙能饮酒而不多饮,只是“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厌恶贪杯之辈。康熙曰:“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病疾。
四、清虚栖心,神静心和。
“寡虑”、“寡嗜欲”、“寡言”,是康熙养生之道的另一招方。他引庚桑子之言日:“毋使思虑营营。”就是说,不要使你的思虑焦忧不安。康熙以“寡思虑”养神,以“寡嗜欲”养性,以“寡言语”养气,方可以“养生”。因为,形体是感放生命的器具,而心是形体的主宰,精神则是心聚会的东西。康熙曰:“心静则心和”,“心和而形全”。
6、康熙乾隆有哪些养生之道?
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得益于他42字养生诀:“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皇“四诀”养生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自秦以来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人。乾隆皇帝享松鹤遐龄,除了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外,养生有道,是主要原因。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了“养生四诀”曰:“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他几十年坚持黎明即起,做深呼吸运动,进行体操、太极拳等锻炼。每天早晚还各做30—40次叩齿活动,以固齿祛疾。
活动筋骨:乾隆皇帝自幼爱骑马射箭,更精于马术。当了皇帝后,常以骑射为乐,曾亲手一次射杀一熊二虎。八十岁高龄时,还骑马围射,千骑卷平冈。
十常四勿:“十常’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四勿”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乾隆皇帝坚持经常做到“十常四勿”,说明他通晓养生之道,并常习之,是高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总结他自己常做的养生四诀中“十常”,都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中的导引动作,根据有关文献注释如下:
1.叩齿:先叩大牙,再叩前牙,次数不限。然后以舌头抵上腭,再满口搅动,待唾液增多时,鼓漱十余下。有固齿功效。
2.咽津:即古代称服玉泉法。用舌抵上腭,待唾液增多时咽下。
3.弹耳:以两手掩耳,手指贴住脑后,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再用食指弹后脑部二十四次,能去除项后风池穴的邪气。
4.揉鼻:以两只手指按捏鼻梁左右三十五下。可却鼻疾。
5.运睛:将双眼向左右运转各十四次,紧闭片刻,忽然大瞪。经常行之,能使内障外翳自散。
6.搓面:静坐闭目,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以漱津涂面,行之半月,可使皮肤光润。
7.摩足:两手左右交互,擦脚底涌泉穴二十四次,可以明双目。
8.旅腹:宽开裤带,用两手摩腰眼二十四次,可以固精。
9.伸肢:也就是做些强度不大的健身体操,包括两臂左右如挽弓,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或高坐伸腿。各二十四次,以去四肢风邪。
10提肛:临睡前,在床边平坐,然后闭气,以舌抵上腭,以目视顶门,同时收缩肛门,用两手擦摩两肾穴各一百二十次。常做此功,可以通气血,大有益处。
适时进补:根据身体需要,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吃一些保养身体的滋补品。
此外,乾隆皇帝还喜爱游览、书法、垂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他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游历南北方各地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园林殿宇、水榭楼台,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广知识,激励志气,陶冶性情的目的。乾隆皇帝晚年,还在故宫西侧为自己退位后颐养天年,修建了一所御花园,全园面积不足六千平方米,但是亭阁楼台,曲径画廊,古树奇花,假山怪石,尽收江南林园之美。他爱书法,书宗赵松雪,用笔有神,圆润遒俊,常在游历之处留御笔诗文。乾隆皇帝还喜欢垂钓,他在巡游江南时常在扬州小金山西侧的瘦西湖垂钓,至今瘦西湖犹存乾隆皇帝钓鱼台遗址。
7、皇帝如何养生
8、康熙君王为什么能够长寿,差一点百岁,他有什么长寿秘诀?
康熙大帝为何长寿,就在于他的饮食方面,他虽然是一国君主,但是极其有自律性,一般膳食主要还是以素食为主,加上从来不会吃得太饱,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并且他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沉迷女色,这也是很关键的。
如果大家喜欢研究历史人物,会发现康熙的寿命特别长,虽然放在现在不算高寿,但是在古代时期,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古人一般平均寿命也就40多岁,能活到六七十岁的是极少数,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比现在要差很多,而康熙却活的如此长寿,还是和一个重要的原因有关系,那就是饮食自律,这个放在现在也是一种长寿健康的方式。
一般的皇上,或者有钱人都喜欢大鱼大肉,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康熙和他们不一样,他每餐吃的很少,而且主要都是以素食为主,所以不会产生太多的油腻,同样对比慈禧太后,在吃的方面就要丰盛的多,加上康熙每一顿饭都不会吃得很饱,就如同现在人所说的八分饱,因为吃的太饱同样对身体负担会加重,看来康熙很了解养生健康的方式。
最后那就是康熙从来不会沉迷于酒色,这也是很多君主最容易犯的错误,有时候沉迷于这方面了,就容易荒废自己的国家大业,最后甚至会被推翻而灭国,康熙很注意这一点,所以他的生活作息方面也是很有规律,每天也是早睡早起,也可以说是君主中的模范了。
9、康熙的妃嫔们为什么都那么长寿?
清朝第四位帝王,爱新觉罗.玄烨,8岁即位,在位61年,69岁去世,是清朝十二位帝王之中,唯一一位被后人称为“大帝”的帝王,他的丰功伟绩自不用说。扫平三藩,抗击沙俄入侵,三征额尔丹,进兵安藏等等;康熙帝至少占了两个历史之最,在位期间最长,二是建立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实力最强大的大帝国。去世后,朝臣给他上庙号为“圣祖”。
这么伟大的一位帝王,在后宫之中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呢?引用一句典故“为人君,止于仁”,什么意思呢,就是康熙作为君王,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不仅在朝堂表现仁爱,在后宫也是一样,对自己的后妃,和蔼可亲,情意缠绵。在研究康熙后宫资料时发现,康熙帝55位后妃之中,60岁以上的长寿妃嫔竟有17位之多。在那个时代确实很不简单。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档案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谜底。
先说说康熙那些短寿的皇后,康熙帝在世时,一共有四位中宫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除了孝恭仁皇后,其他三位皇后,她们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出身名门,都很短寿,康熙帝都倾注了最深厚的情感。这三位皇后的去世,康熙极为悲痛。孝诚仁皇后去世后,在三七之内,康熙天天去皇后梓宫前举哀,孝昭仁皇后去世后,康熙先后去皇后殡宫行礼志哀48次,孝懿仁皇后去世后,在殡宫康熙帝就住在那里,一住就是九天,并且写了悲凉的心绪。
我们看出来了,康熙的三位至尊至贵的皇后都很短寿,那康熙帝也一定看出来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做了皇后,寿命都不长?康熙坚信,一定是那些做了皇后的女子压力大,宫斗激烈,而且皇后们的母家也在激烈竞争,矛盾不断,经过思考,下定决心,不再封后。自此之后,孝懿皇后佟佳氏去世后,到康熙帝去世,后宫之中始终没有中宫皇后。康熙的这个决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发现,康熙多年经营的后宫非常和谐,呈现以下状态:
第一,嫔妃们出身低微,这很关键,出身低微,每个人都怀有一份敬畏之心,会小心翼翼,和那些出身高贵的女子而比会比较踏实,不会产生大野心。那些70岁以上的妃嫔,出身都不高。
第二,妃嫔们封号低下且稳定,毫无疑问,后宫之中会由于封号的问题产生竞争,康熙在册封后妃的时候,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晋升哪位后妃的封号。
第三,妃嫔们的性格得以自由发展,进入后宫的女人们,在性格上会和普通女人不一样,基于这一点,康熙很注意调整那些很有个性的妃嫔的脾性。
第四,嫔妃们积极施展母性之爱,康熙帝的妃嫔们只有一部分有生育,有自己的孩子,那么没有孩子的妃嫔呢,心理就会不平衡,康熙想到一个好办法,统筹安排众多皇子或皇女,给那些没有生育的妃嫔抚养,这样,这些女子们有了孩子,就会施展自己的母亲的本领,对妃嫔们的身心都有好处。
当然,这些还是不够的,深宫之中,毕竟不是普通人家,那些入宫的女子整天不见天日,郁郁寡欢,加之收到很多封建礼仪的约束,心情很是压抑。从宫廷档案中可以看出,康熙确实是个有心人,想尽办法善待自己的这些妃嫔们。比如,带妃嫔出巡,在外惦记宫里的妃嫔,与妃嫔鸿雁传书。给妃嫔们惊喜的小礼品,和妃嫔们一起娱乐,关心他们的孩子。解除嫔妃们的后顾之忧,带领宫中妃嫔养生。所以经过康熙帝的这些精心经营,他的妃嫔们有17位的寿命都在60岁以上,有97岁的定妃在当时是闻名遐迩的老寿星。
康熙帝就是这样,对于他的妃嫔们来讲,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一个可以信赖的兄长,一个慈祥的尊者,一个有担当的家长,给他的妃嫔们营造了一个自由,温馨,浪漫,和谐的后宫,所以,这些妃嫔们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